第六百四十章? 即刻起行

字數:3840   加入書籤

A+A-




    楊彪何人?趙忠比誰都更清楚,要數朝堂上不能得罪的人,楊彪一定能夠算一個。舞陽君算什麽,不就是何蓮的母親嗎?要是何蓮走了董氏的老路,舞陽君什麽都不是。
    看到趙忠不動,舞陽君更是大怒,從床榻上站起來,親自去撕扯楊彪的衣服,其行與市井婦人無異,就連何蓮都看不下去了。
    “母親,何苗剛才來人,說請母親過去。”何蓮不好嗬斥舞陽君,隻好編了一個慌。
    “嗯?”舞陽君一愣,頓時明白,自己的女兒不喜歡自己這樣,隻不過這麵子怎麽也得圓回來。
    衝著楊彪瞪了幾眼,舞陽君這才在小黃門的帶領下,離開了長秋宮。
    看著舞陽君離開,何蓮這才對楊彪說道:“楊卿,何至於此?”
    楊彪看了看四周,沒有說話。何蓮也明白,楊彪有話想說,可是不能當著這麽多人說,於是讓旁邊伺候的人下去,隻留了唐姬在一旁伺候。
    看到伺候的人出去,楊彪這才歎了一口氣說道:“太後,是大將軍想弄死陳留王吧?太後請想,陳留王無權無勢,現在唯一的依靠董氏已經離京,大將軍為何要弄死陳留王呢?”
    “難道真如陳留王所說······”何蓮突然想起劉協過去曾經對他說過的話,忍不住脫口而出。
    “哦,陳留王居然事先已經猜到了?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楊彪說道。
    “不可能吧,楊卿,看在辯兒的麵上,告訴哀家,這是為什麽?”何蓮低聲哀求道。
    “太後,先帝隻有二子,如今大皇子稱帝,二皇子為王。如果大皇子不幸,二皇子就是合法的帝位繼承者。先除掉二皇子,再除掉大皇子。如果二人皆死在太後手中,那就最好。如果不是這樣,再來一次董氏這樣的事情,太後以為,這天下將是誰的?”楊彪字字誅心啊,這不是明擺著挑撥何蓮與何進的關係嗎?
    但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要是何進與何蓮之間沒有縫隙,楊彪這一席話就一點作用都沒有。
    可事實上,何進之前就脫離了何蓮的掌控,後來董太後掌權,兄妹二人再次團結起來。現在除掉董太後,過去的事情自然就再次出現在何蓮麵前。
    之前有劉協埋種,現在有楊彪催芽,這種不信任迅速飆升。
    最主要的是,唐姬嫁給了劉辯,楊彪的地位非常穩固,是怎麽都不會害劉辯的,至少何蓮是這麽認為的。
    這樣一來,楊彪的話就有很大的可信度。可信度越大,何蓮心中對何進的防範就越強。
    士族,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就體現在這裏。楊彪挑撥何進與何蓮的關係,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要除掉何進,甚至削弱何蓮的力量,這樣一來,楊家在朝堂上的地位,又可以升一升了。
    “這怎麽辦?楊卿可有妙計?”何蓮心中發慌,已經有點失態。
    “其實也沒什麽?陳留王已經安置了,也不適合馬上就換住處。太後隻需找個理由,把陳留王身邊的黑手處理幹淨就好,今後就算陳留王出了什麽事,太後都能理直氣壯的查,而且一查到底,甚至大義滅親。這樣以來,太後在文武百官心中,就是正義的,太後的命令,誰還不聽呢?”
    楊彪輕聲說出自己的想法,這無異於給何進埋下一顆雷,隻要何進有什麽大動作,何蓮就可以大義滅親,因為這樣做,能夠讓何蓮的權力更加穩固。
    何蓮當然沒有想到這一層,何蓮隻想到保住自己的兒子,保住自己的權力,至於其他,以何蓮的水準,還真想不到。
    ******
    永安宮,五百虎賁軍包圍著景福殿。
    現在的永安宮,氣氛緊張。這裏住著的,大多是孝桓皇帝的遺妃,她們都是過了氣的妃子,哪裏敢出來管現在皇帝的事情。大多緊閉殿門,躲在屋子裏麵瑟瑟發抖,生怕這些虎賁軍不受約束,跑到她們殿中橫行。
    景福殿中,那些見風使舵的太監宮女,在聽說董太後出事過後,全都離開了景福殿,隻有頌芝董越這些忠心的人還在景福殿之中,伺候著董太後。
    “頌芝,東西收拾好了嗎?”董太後心裏很是驚慌,梳裝的手都在戰抖,可是腦子裏麵還想著那些值錢的東西。
    “回太後,一路上所需都打包了,帶不走的,全部放進了密室裏麵。這是密室的鑰匙。”頌芝把一塊玉佩遞給董太後,董太後小心的掛在脖子上,然後貼身放好玉佩。
    殿門處,董越帶著董太後的家兵,擋著袁術帶來的虎賁,雙方對峙著,為董太後收拾爭取時間。
    抄家這種事情,這些士兵非常願意做,特別是像董太後這樣大人物的家。因為這種家族中的錢財非常多,在抄家過程中,隨意藏點在身上也不會被發現。
    看看日頭,已經下午了,但是皇帝的聖旨還沒來,袁術有些不賴煩了。
    “滾,擋著大爺幹嘛。”袁術一腳踢向前麵一個士兵,這個士兵手中的大戟對著門內的永安宮侍衛,大戟很長,戟柄擋著袁術的腳步,袁術毫不客氣的踢了這個士兵一腳。
    也許是站的太久,這個士兵也是有些鬆懈,被袁術一腳踢得向前衝出,手中的大戟刺進永安宮侍衛的胸膛。
    原本大家都放鬆了警惕,大家都不認為對方敢突然出手,但是這突然意外的一戟,卻把這個永安宮侍衛刺死了。
    “殺。”永安宮的侍衛平時都是高高在上的,不管怎麽說,董太後都是皇帝的母親,還沒人敢在皇帝的母親頭上動土。現在世風日下,居然有人圍著永安宮,還當著大家的麵殺死一人。永安宮的士兵幾時吃過這種虧,提起佩刀就向虎賁軍殺去。
    虎賁軍是皇帝的親軍,平時候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街麵上搶一個店鋪,霸占一個女人,都沒人敢管。現在卻被永安宮的士兵打,又豈能忍受。
    雙方扯出武器,向著對方亂砍。混戰就這樣開始了,永安宮內外,兩方互相攻擊,死傷慘重。
    永安宮裏,除了侍衛,忠心與董太後的太監宮女都參加了戰鬥,別人都殺到自己家裏,誰能忍受。
    “天子詔命······”一聲不算洪亮的聲音,卻止住了永安宮的殺戮,雙方停下來,看著一個老態龍鍾的宦官,手持一卷布帛走進來。
    虎賁軍和永安宮侍衛退向兩邊,既然有天子詔,那就先看看皇帝怎麽說,要不這仗豈不是白打了。
    “光熹元年,皇帝詔曰:孝仁太後董氏,德行有虧,不堪為教,今新皇登基,國事不穩,特命董氏回歸河間,即刻起行。”
    那老太監宣讀完詔命,也不管裏麵的人聽沒聽見,轉身就離開了永安宮。
    袁術一揮手,虎賁軍魚貫而入,把董越等人逼到兩邊。
    “唉,走吧。”董太後看看熟悉的殿宇,心中滿是不舍。
    “太後,我們還會回來的。”頌芝低聲說道。
    這裏承載著主仆二人的歡樂,幾年了,自從竇太後被鬥倒,董太後就搬到這裏,享受這這裏的一切,如今要離開這裏,多少還是有些傷感。
    頌芝扶著董太後,一種太監和宮女跟在後麵,緩緩的走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