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現場出題

字數:4016   加入書籤

A+A-




    下午的時候,黃琬來了,師徒二人談了許久,其中包括京城的局勢,豫州袁術的動向,劉協的心情這才好些。
    當劉協把科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想法告訴黃琬,黃琬自告奮勇的接下了殿試的任務,劉協心中才鬆了一口氣。
    有了黃琬主持殿試,就算袁隗的人要鬧事,內有黃琬,外有董卓,就算亂,也不會影響很大。
    殿試這一天,平城門外人山人海。
    如此盛會,老百姓自然是要來看熱鬧的。有子弟參加殿試的,則惴惴不安的在指定的區域等候,長輩在叮囑士子們的注意事項,猜度皇帝要問些什麽,提前打一些腹稿。也有士子互相打氣鼓勁,整個場麵異常熱鬧。
    羽林軍這邊人手不夠,隻能負責城門內的防衛,城門外就交給了西涼軍。這些閃著寒光的鎧甲和兵器,讓看熱鬧的吃瓜者心驚膽寒。
    那些原本想著趁亂發點小財的遊俠兒,看到這些手持兵刃的士兵,也都畏手畏腳起來,縮在一旁,心虛的用眼睛瞄著這些士兵,不敢動作。
    也有一些小商販擔著擔子,在人群中叫賣。時不時放下擔子,與旁邊的人交易。
    人群突然騷動起來,大家都往城門裏麵看去,隻見城門裏麵排著隊走出兩列人。左邊是身穿烏衣頭戴紗帽的內侍,右邊是梳著環發身穿曲裾的宮女。
    兩隊人走到城門口,最前麵的內侍高聲喊道:“吉時已到,請考生檢測入場。”
    眾人這才明白,這些內侍和宮女是來接考生的。
    羨慕嫉妒恨,人群之中充滿各種情愫。
    這些可都是伺候皇帝的人,現在出來伺候這些考生,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僅此一項,也夠這些考生們吹噓很久。
    那些沒有通過初選的考生,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回去以後,好好的讀書,下次一定要進入殿試。
    那些帶著小孩的,也趁此機會教育自家小孩,好好讀書,就能享受這種待遇。
    第一個考生入場,左右分別走出一個太監和一個宮女,首先檢查考生有沒有夾帶,按照規定,考生什麽都不用帶,所需物品,殿上都準備好了的。
    凡是考生帶的東西,都要交給旁邊的太監保管,亦或者交給一同來的家人。
    檢查完畢,宮女領著考生進入大殿,太監跟在後麵伺候。
    七千多考生,神態各異的接受檢查,然後跟在帶領的宮女後麵,走向德陽殿。
    這次殿試,劉協安排在德陽殿。
    德陽殿能夠容納一萬人議事,今天隻有七千多考生,自然是能夠容納的。
    在德陽殿的兩邊,文武大臣已經做好,他們是這次殿試的監考,誰在殿上做了不合規矩的事情,他們都能夠看到。
    台上,劉協靜靜的坐在中間,看著考生入場。
    在劉協身後,是從羽林軍之中挑選出來的文官,他們是這次殿試的考官,負責考卷的初評。主考官是黃琬和蔡邕,以及幾名太學博士,他們負責最後定名次。
    至於那些被調查出來與世家勾結的名士們,這次連進入德陽殿的機會都沒有。
    直到現在為止,所有人不知道這次的考試題目,這是劉協根據前世的經驗想出來的辦法。
    嚴格考題,嚴格考試,嚴格評卷,嚴格考查。
    大約半個時辰,七千餘名考生全部進入考場,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每個考生身邊,有一個宮女和一個太監伺候,隻要這個考生有一丁點違規動作,都會被這些宮女和太假發現。
    見所有人都準備好了,劉協這才示意黃琬說話。
    “諸位,我是黃琬,是這次殿試的主考。奉皇上詔命,宣讀考試規則和錄取標準。一,不得大聲喧嘩。二······”
    所有的考生和四周的大臣都安靜的聽著,這是第一次殿試,意義重大,今後如果要選人,這次的做法就是一個參照。
    過去的察舉製度,的確有很多弊端,如果這樣的選任製度占有優勢的話,那麽,今後這種科考製度,很可能就會代替察舉製度。
    所以,每個官員都在認真聽著:“······字數不足五百為下,文不對題的為下······”
    黃琬繼續說著一票否決製度,首先,一篇文章寫不到五百字的,視為下等,這就規避了那些連字都不認識多少的人被錄取。其次,些的文章與題目不統一的為下等,這是規避那些先把稿子寫好,然後在考場上背下來的人。當然,這種做法也不能完全規避,但是能夠猜中劉協心中的題目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這一條也算比較有用。
    至於,忠心於國家這種政治要求,都在劉協的考慮範圍之內,也算是比較健全的。
    黃琬說完,眾人一起看向劉協,直到現在為止,劉協的題目還沒拿出來,許多大臣們都在猜測,這小皇帝是不是根本沒有出題。甚至有人在心中暗笑,等著劉協出醜。
    隻不過,事實沒有往他們想象的方向發展,在黃琬組織好一切過後,劉協輕鬆的站起來,走到台前:“第一題:《論四牡》,第二題:《治貪策》。”
    站在劉協身邊的黃琬和蔡邕都有些驚訝,這兩題,一題出自《小雅》,原文是四牡騑騑,周道倭遲。豈不懷歸?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四牡騑騑,嘽嘽駱馬。豈不懷歸?王事靡盬,不遑啟處。翩翩者鵻,載飛載下,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將父。翩翩者鵻,載飛載止,集於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將母。駕彼四駱,載驟駸駸。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作者通過詩歌敘寫出使在外的官員苦於王事的繁重,無休無止,想念家中父母無法奉養,表達了出對家人的思念,對王事的哀怨。詩以行車途中,感於路途的遙遠迂回,興言王事的繁重,又以鵓鴣鳥的飛歇,暗示自己的處境,中以“豈不懷歸”為主旨,反複詠歎,表現了強烈的思歸的感情。
    詩歌之中提出一個尖銳的矛盾,那就是王事與家事衝突。詩歌的作者雖然表達了思歸之情,但是並沒有頹廢王事的說法。
    結合漢朝世家子弟以家族為重,不以朝廷為念的現實。這道題非常有針對性,是挑選士子的分界線。
    作為國家選士,如果選出來的人是隻為家族的,那麽這個國家早晚會分崩離析。
    所以這道題既選能也選德,四周的大臣麵色各異,特別是那些通過各種手段把自己的子弟塞進殿試的大臣,這時候真想給自己兩個耳光,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要是自家的子弟在答卷之中寫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話來,自己的家族也就走到頭了。
    第二題《治貪策》,這是要考生想出治理貪腐的辦法。
    大漢朝貪腐成風,上行下效,以至於清官很難立足。劉協此題,有納諫的意思。
    在黃琬和蔡邕愣神的一瞬間,兩邊的文武官員開始議論了。有正直的官員,對劉協這兩題大位讚賞。也有那些因為沒蒙到題目的官員,心中氣憤。更有擔心自家子弟言辭過激給家族帶來災禍的擔憂,五花八門,表現各異。
    “安靜,羽林軍,凡發出聲音者,立刻逐出大殿。”劉協對這些官員議論的官員非常反感,這是什麽情況,殿試啊,七千多考生在這裏,一點沒有官員的形象。
    考場很快安靜下來,黃琬和蔡邕挨個檢查考生的試卷,直到每個考生把兩道題目寫下去為止。
    “午時到,開始答題。時間為兩個時辰。”黃琬按照劉協的吩咐,提示考生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