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徐榮奉詔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渭南,李榷正在積極備戰。這是李榷起事後的第一場大戰,如果敗了,直接影響李榷的聲譽,不但那些搖擺不定的力量會望而卻步,就連已經同李榷結盟的力量也會離開。
看到李榷茶飯不思的樣子,賈詡勸道:“將軍無需擔憂,徐榮雖有謀略,可不得王允信任。胡軫又與呂布有仇,隻要運籌得當,勢必大勝。”
“當初在董卓麾下,最善用兵之人不是李儒,而是這個徐榮。而胡軫也是擔任中郎將多年,戰鬥經驗豐富。”李榷的話充滿不自信。
不過也能理解,在董卓麾下,李榷就一個校尉,而且還是牛輔這個不怎樣的中郎將麾下的校尉。而徐榮和胡軫都是老牌的中郎將,獨當一方的人物。如今讓李榷直麵胡軫和徐榮,難免心中有些不自信。
賈詡也是人精,見李榷得的是心病,立刻說道:“將軍,此戰如何,何不問天。”
“問天?”李榷一愣。是啊,朝廷不是有什麽事情都舉行祭祀嗎?自己麾下正好也有能溝通天地神靈的巫族啊。想到這裏,李榷心中一喜,立刻命人通知巫族,準備祭祀,問問天意。
站在旁邊的賈詡見狀,微微一笑。
是夜,渭南郊外一個藏風納氣的地方,數十頭戴翎羽,身穿樹皮,手持各種古怪樂器的人,在一個奇怪的圖案上挑著奇怪的舞蹈。
一陣無人理解的舞蹈過後,巫族首領突然跪倒,仰天嘰裏咕嚕的吟唱。又過了好一陣子,四周的巫族也跟著吟唱起來。
一時間,李榷覺得心情愉悅,仿佛神魂得到了淨化似的。
就在李榷沉浸在這種美妙的感覺中的時候,那巫族首領突然一聲怪叫,口中噴出一股不知名的液體,很快,地麵就顯示出一個篆書大字:“勝。”
“勝,我們能夠打勝。”賈詡故作驚喜的對身邊的李榷說道。這個結果,賈詡早就知道,隻不過借巫族的手告訴李榷而已。當然,這樣做也有振奮軍心,提高士氣的作用。
“恭喜將軍,上天降下旨意,此戰必勝。”巫族首領恭敬的對李榷說道。
“必勝,必勝。”賈詡安排在四周的軍士頓時興奮的高呼,帶動其他士兵也高呼起來,士氣瞬間提升不少。
李榷也是激情洋溢,立刻命李暹、楊奉、宋星率軍前去抵擋胡軫徐榮。
賈詡又建議,讓張濟樊稠各帶一支軍隊,在李暹與胡軫徐榮對戰的時候,讓張濟和樊稠從兩翼夾攻。
第二天,李暹、楊奉、宋星帶著三萬軍隊,離開渭南,到新豐關布防。三萬對胡軫徐榮兩萬,但是李暹三人一點都不輕鬆,每一件事都做得小心翼翼。
長安,氣氛非常詭異,此次出征沒有誓師儀式,也沒有送行的人員。徐榮麵無表情,帶著自己部隊離開了長安。胡軫心情複雜,麵色詭異,看看前麵的徐榮,又看看長安城頭,終於做出了決定。
長安到新豐一百多裏,大軍在不帶大量糧草的前提下,兩天就到了新豐關外。
看看不算高大的新豐關,徐榮沒有急著進攻,而是選擇了紮營。跟著徐榮的胡軫,也沒有急著進攻,而是在徐榮的旁邊選擇了營地,安營紮寨,並有意無意的封住徐榮的退路。
安營過後,徐榮與胡軫碰頭,商量明天的作戰方案。新豐關雖然是一個關,可是沒有高牆大寨,如果是平時,這裏隻是一隊人檢查一下過往車輛。隻不過李暹等人到達,在這裏修建了營寨。這種木製的營寨,對於作戰沒多少幫助,主要還是靠將士抵擋敵軍。
作戰方案很簡單,既然對方的營寨不是很堅固,那就直接讓隊伍衝上去即可。胡軫的心思顯然不在作戰上,徐榮提出的作戰方案,胡軫一點意見都沒有。
二人在詭異的氣氛中談話結束,各自回營,下達明日作戰的命令。
與此同時,渭南李榷府邸,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什麽?胡軫願意投降我軍?”李榷聽明白對方的意思之後,完全不敢相信。這戰鬥還沒有打起來,對方就提出投降。
“王允欲殺徐榮,我家將軍又與呂布有仇,故我家將軍願取徐榮人頭獻於將軍。”來人平淡的說道,好像投降不是恥辱,而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等等。”李榷感覺自己的腦袋不夠用了,什麽王允呂布,恩啊仇的,李榷真心不理解。不過沒關係,李榷不理解,總有人理解,於是李榷命人去請賈詡。
賈詡一聽胡軫願意投降,心中大喜,來不及換上正式衣服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將軍,胡軫要投降?”賈詡沒來得及看清胡軫的使者,就大聲問道。看到李榷古怪的表情,賈詡這才發現屋裏還有人。
來人也不覺得可恥,反而覺得有些自豪的對賈詡施禮說道:“我家將軍願獻上徐榮人頭,隻求李將軍收留。”
“好,好。”賈詡大喜,一連說了兩個好字。
“文和,不再考慮?”李榷沒有搞清楚賈詡為什麽這麽高興,反而是小心的問道。
“這有甚考慮的,胡軫投降是早晚的事。”賈詡笑道。
“嗯?”李榷還是不明白。
“將軍,胡軫是一個明白人,如今呂布勢大,又與胡軫有仇,此戰不管輸贏,胡軫必死。在這種情況下,胡軫如果不改換門庭,那就不是胡軫了。”賈詡笑道。
李榷這才明白,胡軫之所以投降,一方麵是在呂布手下混得不好,另一方麵是胡軫的劣根性,見勢不對就改換門庭。不過這種人李榷真的不喜歡,隻不過為了新豐關之戰,李榷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共識達成,三人商定,明日雙方真刀真槍的打一場,用以迷惑徐榮,待到三更,胡軫反水,殺入徐榮的營寨,斬殺徐榮。而李榷隻需在見到徐榮軍中大亂,出兵攻擊徐榮即可。
長安皇宮,劉協第一時間得到胡軫派人去見李榷的消息,心中就有了決定。
取過一份空白詔書,劉協親自寫上內容,蓋上自己的印章。
做好這一切,這才抬頭,看著麵前等著的慕容賢:“你去徐榮軍中,把情況告訴徐榮,如果徐榮要以身殉職,你就不用管他,直接回來。如果徐榮奉詔,你把他們帶到渭水旁邊,那兒有船接應。”
慕容賢問清楚細節,接過天子詔,消失在皇宮之中。
新豐戰場,一場艱苦的戰鬥打響。徐榮麵無表情的坐在戰馬上,不斷的指揮著部隊進攻。李暹這邊,三人齊心協力,依靠木製寨柵的掩護,不斷地還擊。
這就是一場消耗戰,箭矢不斷的射出去,士兵不斷的受傷,有的倒黴蛋被射中要害,丟掉了性命,但是大多數隻是受傷而已。
徐榮不驕不躁,把握住戰鬥的進度,既不讓自己的士兵過度折損,也不讓敵人過於輕鬆。
太陽從東方升起,劃過頭頂,向西方落下。
終於,徐榮讓傳令兵敲響了金鑼。
當當當,鳴金之聲響徹了整個戰場,士兵有序撤退,脫離了戰場。
作為主帥的徐榮看著士兵們退回營寨,這才摘下頭盔,拖著疲倦的身體走進自己的大帳。
“誰。”雖然疲憊,但是常年征戰鍛煉出來的敏銳立馬感到危險。
“徐將軍,接詔吧。”來人並沒有發起進攻,而是拿出一份天子詔,對著徐榮展開。
“慕容侍衛?”作為軍中高級將領,自然是見過常年陪著皇帝的侍衛。可是看到慕容賢,徐榮還是有些驚訝。因為天子很久都沒有發過天子詔了,突如其來的下天子詔,這就讓徐榮感到奇怪了。
“天子詔,徐榮接詔。”慕容賢沒有講究什麽儀式,直接把天子詔交給徐榮。
徐榮打開天子詔,仔細的看了一遍,然後抬起頭:“胡軫投敵?不會吧?”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不過陛下下詔,想來不會是胡言。”慕容賢說得很客觀,沒有說一定就對,也沒有說一定不對,一切都讓徐榮自己去決定。
徐榮臉上一陣猶豫,不過還是讓各部將領過來,布置了對胡軫的防禦。慕容賢也不慌張,閉目坐在徐榮的大帳之中,仿佛一切都與自己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