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二 靖康之變(一零七)
字數:5352 加入書籤
金軍連續攻打城池十餘日,襄州城安然無恙。這讓守衛襄州的眾將士都有些地得意滿。就在這時,他們又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原來時遷想盡辦法將宋徽宗送到了京兆府。種師道聽說宋徽宗到了京兆府心中非常高興,此時他已經接到了江南錦衣衛的傳信,就是康王趙構在鎮江府登基繼位,對外年號為建炎。
種師道心中埋怨種世仁,種世仁沒有將趙構帶回西北,反而讓他在江南繼位。如今大宋一南一北出現了兩個皇帝,而種師道的華夏國的地位也更加尷尬。
種師道讓錦衣衛想辦法將趙構帶回西北,但是人王定六失蹤,時遷在洛陽附近。這讓種師道指揮起來錦衣衛有些捉襟見肘。
就在這時,時遷給種師道帶來了驚喜,就是時遷將宋徽宗和折可求送回了京兆府,跟隨宋徽宗回來的還有李綱、王善、秦光弼、紫虛真人等人。
種師道聞之大喜,宋徽宗來到西北後,華夏軍終於有了一個正統的名義了。種師道立刻請宋徽宗登基繼承大位。可是宋徽宗就是不同意登基,這讓種師道有些惱怒。不過種師道也是沒有辦法,隻好將宋徽宗好吃好喝的養起來。
從中原帶回來宋徽宗,時遷立了大功。種師道於是在延安府召見了時遷。
種師道對時遷道:“你這是剛從京兆府回來?那趙官人還是不同意登基?”
時遷道:“那趙官人不識抬舉,我軟的硬的都用了,他就不鬆口。”
種師道說道:“聽說那趙官人視你為虎豹,還封你為護國公,你倒是威風的很啊?”
種師道一說嚇得時遷急忙跪倒在地,道:“王爺明察,小人對華夏軍可是一片忠心啊!”
種師道見狀抬手讓時遷起來,道:“本王有沒有怪你,我不方便與趙官人見麵,總得讓他有一個忌憚的人物。你做的很好,那個東西你做好了嗎?”
時遷擦了擦頭上的汗,道:“王爺請看。”說罷取出一個小盒子。
種師道打開盒子,裏麵有一方印璽。一看就是剛剛雕刻而成,看起來比較粗糙。種師道翻開印璽上的字,卻是兩個漂亮的瘦金體楷書“政和”二字。
種師道看了看,道:“這就是趙官人寫的字。”
時遷道:“正是小人向他‘求’來的,趙官人的那原本有十方印璽都丟了。”
種師道說道:“這字不錯,就是印璽材質太差,我那裏還有十幾塊上好的故寧行省的美玉,需要找人重新篆刻。”說到此處,他突然想起了什麽,道:“算了,反正這個印璽也用不了多長時間。”(種師道印璽見四一三)
時遷一聽以為種師道有替代宋徽宗之心,道:“如此甚好,諸將都盼著王爺重整乾坤。”
種師道一聽,愣了一下,道:“你們這些人……休要亂說。那一天不是那麽容易到來的。我的意思是等溪爾(種世仁名種溪)帶康王回來就讓就用不到這個了。”
時遷道:“從傳遞過來的消息看,康王似乎留在鎮江不願意走了,他在那裏登基繼位了,年號建炎。”
種師道說道:“這個我知道。所以也是我招你前來的原因。”
時遷道:“請王爺吩咐。”
種師道說道:“這些年王定六建立錦衣衛居功至偉,可是這次去接康王,他卻因為舍不得他那3匹鐵蹄馬才引出如此多的事情。如今他失蹤了,錦衣衛群龍無首。我就任命你為錦衣衛指揮使,接替王定六的職位。另外,要快些尋找到王定六,死活都行。”
王定六在三河鎮沒有跟這康王的船隊走,很多人都傳言是他那3匹鐵蹄馬上不了船,才決定從陸路去江南的。結果在路上在與金兵遭遇,生死不明。
種師道留下了“死活都行”這句話也是在時遷的意料之中的。不過種師道任命自己為錦衣衛指揮使,卻讓時遷欣喜異常。
時遷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半晌道:“王爺放心,我定然盡心竭力重整錦衣衛。另外,派人全力尋訪王大人,如果王大人回來了,我在將指揮使之位交還於他。”
種師道一聽,怒道:“糊塗!錦衣衛是什麽,是本王的私軍,最重要的是根基清楚,對孤忠誠。王定六失蹤,要是戰死也是個英雄。但是若落入金人之手,他知道多少事情,恐怕中原的所有錦衣衛都要重新部署。就算他沒被金人抓住,這都快2個月了,音信皆無,他去哪裏了。他就是回來也不可大用了。”
時遷一聽頓覺後背發涼,當初王定六是一個多麽受種師道信任之人!那是可以不經過稟報直接進入種師道書房的錦衣衛唯一之人。如今隻是2個月不見,就經曆滄海桑田的轉變,看來無情便是帝王家,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時遷定了定神,道:“王爺放心,小人定然全力打探王定六的下落。”此刻他稱王定六已經不加“大人”二字了。
種師道繼續道:“如今襄州戰事吃緊,你要親自趕往襄州,幫眾吳麟等人打探消息。還要調韓世忠水師前往襄州助戰。襄州事關我軍能否與江南順利貿易,萬萬不可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