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九 靖康之變(一四三)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A+A-


    蕭仲恭看著蕭福給他帶回來的聖旨臉色陰沉,問道:“這真是從西匪信使屍體身上搜出來的。”
    蕭福道:“從哪人身上衣著看,倒像是西匪。可是小人也沒見過西匪軍,尋人問了,那見過西匪軍的人都說著軍裝、佩刀與西匪無二。莫不是那種師道看著咱們勢大,要拉攏我們。”
    蕭仲恭“哼”了一聲,道:“種師道要真的拉攏我們就會派信使攜帶密信悄然前來,而不是帶來一張什麽鳥聖旨。宗弼王爺的大軍就要到洛陽了,這個為聖旨到來,就是西匪的反間之計。”
    蕭福道:“好在那個西匪死在半路之上,發現屍體的那些百姓又都是目不識丁的醃臢潑才,不如我們趕快封鎖消息不要讓朝廷知道。”
    蕭仲恭道:“這個偽聖旨都能送到我的麵前了,你會以為闔城百姓會不知道嗎?宗弼王爺部隊還有幾天到洛陽。”
    蕭福道:“也就四、五天的路程了。”
    蕭仲恭道:“我猜不出3日這件事就會傳到宗弼王爺耳中。”
    蕭福道:“這便如何是好?”
    蕭仲恭道:“知道就知道吧!看看他能奈我何?你速派人將這個偽聖旨送到宗望王爺駕前,讓他老人家也知道知道。還有讓宗望王爺知道宗弼王爺帶兵道洛陽的事情。”
    蕭福一聽不禁一愣,道:“這,這,恐怕會引起朝廷中更多的人猜忌大人,到時候還不亂作一團。”
    蕭仲恭道:“亂就亂,亂中才能有我們建功立業的機會。”
    蕭福道:“小人這便安排。大人那給宗弼王爺大軍準備的犒勞準備的豬、羊、雞、鴨還準備嗎?”
    蕭仲恭道:“這些東西照常準備。”
    不過出乎蕭仲恭意料,洛陽城並沒流傳出蕭仲恭接到了華夏軍聖旨的流言,而是到處流傳宗弼帶領的大軍缺少糧草,要血洗洛陽城,奪取洛陽的糧食、財富然後返回北國的小道消息。
    這個消息一散布出來,洛陽城立刻彌漫起來一股恐怖的氣息,百姓們開始混亂起來。城外的百姓紛紛往城內湧,甚至有些百姓開始攜家帶口的向山裏躲避兵災了。
    這下子蕭仲恭憤怒不已,他本是契丹貴族,雖然投降金國後早就沒有恢複大遼國的心性,但是他也是在內心深處還是看不起當初在荒山野嶺中打獵捕魚的女真韃子,所以讓他久居女真人之下,他也是不甘心情願。
    蕭仲恭本想好好經營洛陽,最好在亂世中有一片自己能夠掌控的地盤,做一個封疆大吏,博的一世富貴,也就心滿意足了。
    如今洛陽城剛剛被他經營有些起色,卻被宗弼大軍到來弄得雞犬不寧,這讓蕭仲恭好不心煩。
    蕭仲恭對蕭福道:“查出來這個流言是怎麽傳出來的?”
    蕭福道:“大人聽說是從外地逃到這裏的流民傳出來的。”
    蕭仲恭道:“聽說!什麽叫聽說。我是讓你去查準確的謠言出處,你就查出來這個!”
    蕭福道:“大人,我覺得這個不是謠言。”
    蕭仲恭道:“此話怎講?”
    蕭福道:“這些天進入洛陽的流民突然多了起來,他們都是被宗弼大軍驅趕來的。那宗弼的先鋒部隊是塔塔爾人組成的騎兵,塔塔爾人在草原上就被稱為草原惡浪,最善於劫掠的。”
    蕭仲恭暗道:前些日子宗弼大軍在襄州府、河中府作戰不力,尤其是河中府那是西路軍屯糧所在。宗弼大軍回轉恐怕就是缺糧所致,莫不是他們真的要道洛陽劫掠。
    想到此處蕭仲恭突然道:“張齊已經到懷州了吧。也不知到戰事如何。”
    蕭福不知道蕭仲恭為何突然提起張齊,他負責洛陽的治安的提轄官,對於懷州的事情卻不甚了解。道:“這個我確不知,我這就去問問書記官,看有無戰報送到。”
    蕭仲恭當然知道張齊到了懷州後還是沒有找到那支神秘的隊伍,而且宗賢也不敢貿然運送糧食南下,現如今懷州內外也是氣氛緊張。
    蕭仲恭道:“不用找書記官了。快去準備豬、羊、雞、鴨,本大人要去宗弼王爺的大營中勞軍。”
    蕭福此刻十分迷糊,他根本跟不上蕭仲恭的思路。不過蕭福原來就是蕭仲恭的管家,他甚至蕭仲恭文韜武略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於是不在詢問,稱了個“諾”轉身而去,準備勞軍的物資。
    完顏昱在河中府被華夏軍打得大敗,張玉受傷,手下的士兵死走逃亡損失慘重。他隻是帶著20多個親隨衛兵,沿著黃河北岸向東逃跑。好在他有海東青探查消息,很快他就與猛哥帖木兒的殘兵匯合在一起。
    猛哥帖木兒的塔塔爾騎兵本來就在草原上劫掠為生,時聚時散,隨時集結。猛哥帖木兒命令軍士在沿途留下記號,用這種方法能方便的聚集那些被打散的部隊。
    完顏昱很快聚集了1000多殘兵,在黃河北岸尋找渡口。完顏昱已經發現了宗弼並沒有帶領人馬過黃河,對此他暗中對宗弼破口大罵。可是現在他也沒有辦法,就憑借自己現在的這些殘兵敗將,在中原遊走那是非常危險的。現在最好的辦法還是渡過黃河與宗弼的大部隊匯合,那樣才能安全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完顏昱找到一個渡口,帶著殘兵來見宗弼。
    宗弼見到狼狽不堪的完顏昱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本來說好的過黃河接應完顏昱,可是自己的部隊卻沒有一兵一卒登上黃河北岸。
    宗弼於是讓哈迷蚩從各個謀克中抽調人手給完顏昱的猛安謀克補充完整,然後名讓他們開路奔洛陽前進。
    宗弼的隊伍已經嚴重缺糧了,現在士兵口糧隻能減半供應了。所以宗弼的隊伍一邊前行,一邊劫掠,弄得黃河以南的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不少流民就逃到了洛陽城,時遷便在這些流民中傳播流言。
    時遷傳播的流言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宗弼要帶金軍洗劫洛陽,另外一種就是蕭仲恭私自擴軍,聯絡種師道,準備割據河南府自立。其實這也算不上真正的流言,洛陽城內十分富裕,不少金軍就想將這裏洗劫一番,然後在返回北國。而蕭仲恭私自擴軍,準備割據河南府的事情更是蕭仲恭的本人的意願了。
    這種真真假假的消息穿入宗弼耳朵裏後,宗弼也是一時真假難辨。他急忙派出細作打探消息。時遷雖然沒有在洛陽宣揚種師道用宋徽宗的名義封蕭仲恭河南節度使的消息,但是他卻讓帶著鄭圖等散落在洛陽周圍的錦衣衛在流民中傳播這些流言。金軍一邊劫掠地方,一邊抓捕百姓投入猛安謀克,所以關於蕭仲恭的流言蜚語就傳到了宗弼的耳朵中。
    宗弼帶領人馬已經快到洛陽了,麵對這些關於蕭仲恭的流言他也是猶豫起來,蕭仲恭是宗望的部下,他並不熟悉,如今關於這些這些真真假假消息傳來過來,他一時也不知道如何處置。
    宗弼請來哈迷蚩,問道:“軍師,你看看,如今收到了很多關於蕭仲恭的消息。這個蕭仲恭私自編練了5萬大軍,或有異誌。你看如何應對啊。”
    哈迷蚩道:“我還聽說,西匪種師道給了他一道偽聖旨,封他為河南節度使,我看此人最好盡早除去,以絕後患也。”
    宗弼道:“這些消息真假難分,就怕中了種師道的反間之計。”
    哈迷蚩道:“狼主英明,末將覺得這就是種師道的反間之計。反間計就是反間計,咱們將計就計,殺了蕭仲恭,洗劫了洛陽城,奪得城中的財富,然後返回雲州,才是上上之策也。”
    宗弼猶豫道:“蕭仲恭是宗望的部將,怎可以莫須有的罪名輕易殺之!”
    哈迷蚩道:“狼主,這次南征宗望王爺勢如破竹,已經立下潑天大功了。而我軍卻跟西匪連連苦戰,步履艱難。如今宗望王爺對狼主的威脅,隻怕要大於西匪了。蕭仲恭乃是宗望的手下大將,別說他真的有擴軍割據之心,就是沒有殺了一個中國人取了他的糧草又當如何。”
    蕭仲恭本是契丹貴族,他生長在幽州,在金人眼中蕭仲恭這樣的契丹人已經跟中國人特指中原人)並無差別,所以哈迷蚩稱之為中國人。
    宗弼道:“如此一來,可是跟宗望撕破臉皮了。”
    哈迷蚩道:“狼主,我看早日準備對付宗望才好。這次要是能順利返回雲州,應該盡快調金彈子的鐵浮屠保護這陛下巡幸雲州,然後在尋找時機跟宗望決戰,一邊掌控朝堂。否則一旦宗望控製住陛下,隻怕朝中就無狼主立錐之地了。”
    宗弼聽了哈迷蚩的話後,還是狀眉頭緊皺,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就在這時,有軍士來報,說是蕭仲恭帶領人馬前來勞軍。
    哈迷蚩聞聽,急忙道:“蕭仲恭帶來多少人馬?”
    那個軍士道:“不到1000人馬,還帶來了很多肥豬、活羊!”說罷,這個士兵竟然吞了一口吐沫。
    哈迷蚩見狀一擺手,讓那軍士退下。他對宗弼道:“狼主,眼下軍中極度缺糧,蕭仲恭又送上門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願狼主早下決心,奪取洛陽。”
    宗弼想了想,道:“那就在我著中軍帳內擺上酒宴,招待蕭仲恭。你安排刀斧手在帳外,我以擲杯為號,斬殺蕭仲恭。”
    哈迷蚩喜道:“狼主英明。”
    喜歡穿越之玩轉大宋請大家收藏:()穿越之玩轉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