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六 靖康之變(一六零)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信鴿靠能自動回巢的本能來傳遞信息的,因此信鴿不能長久的關起來的,否則如果忘記了自己老巢的位置,這個信鴿也就廢了。
錦衣衛信鴿係統諸將完善以後,即使沒有什麽特別的消息,過一段時間也會將信鴿放出去,以保持它們能夠順利的回巢。自從鍾子儀控製住了錦衣衛後,並沒有將錦衣衛杭州飛往各地的信鴿都停下來,而是按照原來的規矩按時的將信鴿放出去,隻是攜帶一些無足輕重的消息。
信鴿飛走之後會有往來的商隊,再將各地的信鴿帶回杭州,這樣就能保持信鴿通信的暢通。不過如今中原江南大亂,各地商隊大幅度減少,信鴿運送的數量也就大幅度減少了。今日將是杭州放出去的最後一批信鴿,如果這批信鴿被放出去後,在沒有新的信鴿運到杭州,杭州的錦衣衛的信鴿站也就要暫時停止運轉了。
負責看管信鴿的錦衣衛和孔彥舟素有交情,今日孔彥舟主動幫助這個錦衣衛放信鴿。為了迷惑各地的錦衣衛,鍾子儀寫了很多無足輕重的假消息讓信鴿帶往各地,這次孔彥舟就把鍾相、鍾子儀自立興楚軍,意圖割城自立的消息做了3張字條,混在各個假消息中發送了出去。
杭州錦衣衛的鴿子主要是飛往秀州的,也有飛往延安府和伏牛山的。也是湊巧,孔彥舟放出去3張字條其中的一條就被一隻信鴿帶到了延安府。
種師道最近心情不錯,吳麟守住了襄州、自己則在河中府擊退了宗弼、趙良嗣則打破了懷州,這三場爭鬥雖然規模都不大,而且損失也是不小,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達到目的,金兵北返是必然的事情了。
隻要金軍北返,不能夠完全掌控中原的財富和人口,金軍就不可以持續的強盛。種師道計劃是在各地發展義軍,在錦衣衛的配合下,不斷消耗金軍的實力,而自己在西北厲兵秣馬等上三、五年,種師道就可編練出更強大的華夏軍,屆時再次東出潼關,就可以一統天下,重整乾坤!
現在種師道第一缺的就是時間,第二缺的的就是一個讓他安靜發展的空間,但是現實仿佛跟種師道開了一個玩笑,幾個重要的消息傳來,讓種師道剛剛有些欣喜的心情又一次沉寂下去了。
種師道帶著西軍第四次西征打下來的故寧行省發生大規模的叛亂戰爭,西域的梟雄塞爾柱國家的蘇丹桑賈爾又回來了,嶽飛雖然有雄才大略,但是手中隻有大理國的7000竹槍兵,要憑借這些竹槍兵平息故寧行省的叛亂是幾乎不可能的。
種師道派牛皋、王旗牌去故寧行省幫助嶽飛安定當地局勢,但是牛皋還沒有到達故寧行省,更壞的消息傳來了,桑賈爾大軍已經包圍了東歸州,如今東歸州岌岌可危,整個故寧行省幾乎失控。
為此種師道隻好下令,一邊讓牛皋加快速度行軍,爭取早日到達故寧行省,讓昌寧行省的吳震和劉光世帶兵進駐伊犁州,準備最壞的結果,就是東歸州被攻破後,接應在故寧行省的華夏軍退回道伊犁州。
與此同時,種師道決定進行第五次西征,如果故寧行省丟失了,對於華夏軍的士氣打擊將是無比巨大的。
華夏軍諸將對於西征的興趣明顯要高於東征,在他們心中西方無論是古拉姆奴隸軍團還是土克曼的重甲騎兵,都比金軍好對付的多。尤其是種師道在他的《四大部洲論》中明確告知華夏軍諸將,那個塞爾柱國家的西方就是富饒的西牛賀洲,他們是可以在那裏建設自己的國家,並且可以根據功勞大小傳承幾代的。
武將們希望征戰是好事,但是作為文官之首的丞相張叔夜卻是滿麵愁容,因為如今西北連年用兵,消耗巨大。種師道能夠帶來各種奇巧之物為華夏軍帶來巨大的財富,但是卻一直沒有解決軍糧的問題。如今中原大亂,西北的貨物也不怎麽好賣了,而中原提供給西北的糧食大部分都中斷了。
西北相對的安定富庶,讓中原各地的難民湧入了西北,導致西北人口暴增。人口暴增在古代是一件好事,但是西北卻不能產糧食,在商貿活動逐漸下降的情況下,這些的吃飯也就成了問題。
好在種師道帶來了白薯這個大“神器”,這個東西讓老百姓能夠填飽肚子,但是這個白薯卻不能作為軍糧,因為長期吃這個東西導致全身無力,種師道說這個白薯缺少一種叫“營養”的東西,眾人都不知道“營養”為何物,但是明白白薯這個東西隻能充饑保命而已。
華夏軍要是西征這籌措糧食的事情恐怕還要落在張叔夜的身上,張叔夜除了向華夏軍建立的各農場征用外,隻能向中原采買,除此並無他法。
種師道召見了張叔夜和折賽花商議西征之事。
種師道看著黑瘦黑瘦的張叔夜道:“嵇仲,你是我朝的丞相,事事都要你操心,也真是辛苦你了。”
張叔夜道:“殿下,為國效力不敢說辛苦。隻是采辦軍糧數量甚大,真的無法湊齊。還請殿下縮減遠征的人數。”
種師道道:“這次我隻帶5萬人馬西征已經不能再少了,否則難以平定西域。”
張叔夜道:“殿下,若是5萬人馬在本地征戰,隻需軍糧5萬石即可。可是要遠萬裏西征,這5萬石糧食送到軍前能剩下1萬石不錯了。再者殿下這次西征還要帶走20萬匹戰馬,這馬料消耗也甚是巨大。據臣估算,這次遠征非30萬石軍糧不可,如此巨大數量實在難以籌措。”
種師道說道:“我這幾年在故寧、昌寧、夏寧各省廣設農莊,這下沿途農莊都可提供糧食,可減輕本地糧草征集數量。”
張叔夜道:“殿下,我國立國不過4年,故寧就不說了,昌寧、夏寧都是新征服之地,每年上繳皇糧有限,前幾年都是入不敷出,需要從陝西行省調糧。也就是今年,這些行省設立的農莊剛剛糧食產出,也就滿足本省所需而已,餘糧甚少,無法為大軍提供太多幫助。”說罷,從袖口中祛除了一本賬冊遞到了種師道麵前。
種師道接過賬冊胡亂翻了幾頁後就將賬冊仍在了桌子上,然後眉頭緊鎖,悶悶不樂。種師道暗道:別人穿越都是順風順水,什麽金手指、係統都是標準配備,然後就橫掃天下,香車美女的。怎麽我就是一步一個坎,做什麽都不能如意。
折賽花此刻道:“爹爹,我倒是有個主意,若成興許可以解決西征的用度。”
種師道一聽喜道:“何計,趕快講來。”
折賽花道:“可讓以太上皇宋徽宗)的名義給巴蜀的劉星源下旨,讓他送軍糧30萬石,助餉。”
種師道搖了搖頭,道:“咱們去年剛剛從劉星源那裏搶了30萬石軍糧,他那裏那裏有軍糧,即使有又怎會給咱們。”見六七一洪七探信幽州城種師道演兵延安府)
折賽花道:“如今咱們有太上皇在手,他不給就是亂臣賊子。正好有機會帶兵剿滅巴蜀,占據哪裏的產糧之地。屆時咱們有關中平原、成都平原兩大產量地,西征無憂也。”
張叔夜聽了連忙道:“不可節外生枝。征服巴蜀,又是一場大戰,況且大戰之後,生靈塗炭、百業調令,那裏的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那裏在幾年之內將成為我國的負擔,根本無法為我軍提供糧餉。”
折賽花道:“那個說要征服此地,巴蜀之地不是不圖,而是緩圖。隻要打服劉星源讓他提供糧餉就行。”
種師道明白這才明白折賽花的意思,但還是憂慮道:“這巴蜀百姓能有那麽多糧食嗎?”
折賽花道:“就讓劉星源征收即可,劉星源若將巴蜀之地弄得餓殍遍野、沸反盈天也是他的失德,屆時我華夏大軍再入巴蜀,百姓必然贏糧影從之。”
張叔夜聽了倒吸了一口涼氣,道:“如此太傷人和,有違天道、有違天道,不可行也。”
折賽花道:“丞相大人,若成大事,不可有夫人之仁也。我父王說過,廣傳播中華文明於四海,這才是最大的天道。成大道不拘小節也。”
折賽花看似反駁張叔夜,實際上一雙杏眼卻看著種師道。在折賽花眼中,種師道太過“仁慈”,折賽花不僅一次提醒過種師道遇事不要行“婦人之仁。”
種師道深知折賽花心狠手辣,可是到如今也沒有更好地辦法。他沉吟半刻道:“我想在九月初一興兵西征,我兒有多少把握讓劉星源交納供奉。”
折賽花一聽大喜,看來種師道這事把征繳劉星源之事交給自己了。如今距離九月初一不過40多天,原本這個事情原本是萬難完成的。不過折賽花眼珠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折賽花道:“爹爹自管西征,孩兒帶兵南征,定然降服劉星源,然後讓他乖乖獻上西征用度。隻需丞相提供西征2個月的糧食而已。”
種師道說:“我兒有何妙計。”
折賽花道:“我將四路出兵,逼迫那劉星源投降。”
種師道聞聽一愣,道:“那裏來的四路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