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將軍乃是大義之人
字數:4114 加入書籤
王運說著說著突然坐了下來,撩了撩自己的戰甲後七分真,三分假的笑著講起了故事:
“我這次並未在南邊與宋金剛為敵,而是北上並州,並非隻是為了家恨,還有國仇。
我自小晉陽長大,家中優渥,不諳世事,生性怯懦,膽小怕事,跟我那兩個從小揚名並州的表兄一比可差遠了。”
這些人自然知道王運說的是誰,那確實是揚名並州。
“但自從五年前那事過後,我被家師帶到了五台山,自此性格大變。
代州嘛,大家也都知道,深陷突厥之手,敵寇來去自如,這見的多了自然就想的多了,我也看過幾冊史書,讀過一些記載。
自前隋開始,死於突厥之手的我華夏子弟何止數十萬?
雲代等地幾番易手,今日是我的,明日是突厥的,每次陷入敵手,對於百姓來說就是一場災難,除了我太原王氏這種,突厥才不會管你們是不是世族。
在他們眼中,這些南國人隻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奴隸。”
聽到王運的這些話,不少人麵露淒然,北邊的定襄現如今那都是突厥的腹地,前線就是太原等地。
一旦打起來半個太原都是戰火,陽曲更是重鎮前線。
所以就算是他們這些世族,隋朝的時候那也是迎擊突厥的主力,家中誰沒死幾個侄兒和族人啊!
他們可跟代北不一樣,那邊是邊疆,現如今突厥是腹地,人家打進來並州大規模投降再不說,真要打,他們就是主力。
王運觀察著他們的神情繼續說道:
“當時我就在想,現如今正處亂世,突厥勢大,並北這種煉獄般的處境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什麽時候前隋那種八路兵馬幾十萬大軍齊出,縱馬草原的場景會再次出現啊!
直到前些時日,我知曉了一則消息,突厥的處羅可汗那個老狗,準備派遣自己的弟弟領兩千兵馬會並州三日。
會這個字相信應該不需要我過多解釋吧?”
眾人沉默不語,這種場景他們體驗不多,但也有幾次,來了那真的是無惡不作。
你跟他們講不通道理,離北邊近的,糧食、女人、壯年百姓勞力全都交上來,離得遠的帶不走人隻要糧食。
不給就殺,屠城屠鄉,這就是會。
“當初我聽到這則消息以後,我並未多做表態,不過我卻沉思了一夜,我心中隻有三個字,憑什麽?
憑什麽我華夏亂世之時你突厥就可以肆意妄為?
三國也是亂世,但是那時的異族為何安安分分服服帖帖?
是現如今我華夏子弟失了血性,沒了骨氣嗎?
不應該啊,前隋擊突厥才剛過去幾年啊,一漢五胡的時代應該已經來臨了啊!
憑什麽我華夏會出現梁師都,劉武周這種認賊作父,引狼入室的豬狗不如的東西?
難道這就是那五胡亂華的遺留?
難道我華夏子弟又要淪為兩腳羊?
為何就沒有人能夠站出來,讓突厥知道知道我華夏自古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讓他們知道知道,當我華夏挽起弓,舉起刀的時候,就是他突厥的末日?
讓他們知道知道當初我華夏一漢頂五胡是怎樣的風采?”
王運聲音低沉的說著,眾人靜靜的聽著,現場一片安靜,沉默了十幾息以後王運開口:
“我準備當這個人,我準備讓突厥看看,就算是亂世,我華夏也不是誰都能夠招惹的。
我心中或許有大義或許沒有,我心中做此打算,有家仇、有名留青史的念想、亦有著想救救百姓的打算。
所以我請兵北上,我要讓突厥看看我華夏血氣長存,我炎黃男兒隻要沒死絕,那麽五胡的時代就不可能再出現。
事實所見,並不是我一人有脊梁,我身後的眾將,城外的將士,我大唐的聖人,朝堂的諸公無一人失了脊梁!
我大唐起兵之時向突厥借兵買馬,向突厥送禮,虛與委蛇,被人家所欺淩,但哪又如何?
我今日領兵北上了,我大唐對突厥宣戰了,此乃名正言順之複仇之戰,複土之戰,上下一心,雖萬死吾亦往矣!”
身後的眾將激動的渾身顫抖,沉穩的李靖都變得麵色紅潤。
此時在他們眼中,眼前這個隨意的坐在台階上,舉著手談笑間說著壯誌的年輕人是那麽的自信,是那般的具有魅力!
看著握緊拳頭低著頭的世家之人,王運站起身拍拍手,笑著說道:
“今日說這麽多,也是有感而發,也有我自己的一些小心思。
突厥聽說我大唐對他們宣戰,很是生氣,故而處羅老狗派遣了十數萬的兵馬攻打我大唐。”
眾人聽聞大驚失色,這事他們還真是不知道,因為劉武周把這個消息給封鎖了。
王運輕鬆愜意的整理著甲胄,邊整理邊隨意的說道:
“關內那邊大概在三五萬左右,幽州那邊大概三萬左右,我並州處羅親領,三萬騎兵。
哈哈,不用擔憂,三萬而已,我五千元從才一人六個而已。
隻不過呢,你們也知道我帶兵孤軍北上,這後勤糧草物資沒法供應,而且此次北上需要眾多的馬匹。
所以這城中的馬匹本將需要都帶走,糧草估計也需要眾位提供一些,可否?”
王運話一說完,眾人心中鬆了一口氣,陽曲世家這邊的領頭人站出來行禮:
“不知將軍需要多少,我等想辦法集齊。”
“也不用多,我軍五千將士,一人三馬,半月所用就可,稍微足些。”
“將軍放心,我等動員城中百姓運送,天亮之前必能集齊,隻不過我等心中慚愧……”
王運直接抬手阻止了他們的話語:
“不用多說,我大唐遲早複了並州,劉武周已是孤塚枯骨,但現如今太原還在他的手中,你等有難處我自知。
諸位要是覺得心中有愧,日後等我大唐對付突厥之時,出些力,那便是心懷大義之人。”
眾人對視一眼,然後對著王運深深一禮。
“將軍才是大義之人,我等日後必不忘將軍所言!”
王運微微一笑,翻身上馬在眾人的注視下往城外走去。
這次說這麽多,王運心裏沒有太多的打算,陽曲這地界,你說再多,他們最多也就給點糧草,不可能幫你招兵買馬的。
要想招兵買馬,那就需要去北邊的忻州、代州,到時候再把這套搬出來說一遍,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弟有熱血的人根本就扛不住這說辭。
而在這兒說這些,隻是給日後做些鋪墊,順便傳遞宣揚一下消息。
世家做這個那可是一等一的,用不了多久,這些話就會傳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