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本王很期待
字數:8900 加入書籤
出了宮之後,王運對著王地安排道:
“把王伏寶和單雄信給我找過來,對了,再把我師叔喊一下,讓來一趟長安。”
“諾。”
王地走後一旁的馬周好奇的問道:
“大王,是否發生了什麽事情?”
王運低頭瞥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他發現自己有點太慣著這貨了,跟個好奇寶寶一樣,啥都敢問,這怎麽成?
馬周很聰明,見到王運的反應抿抿嘴躬身說道:
“臣知罪。”
王運點點頭沒說話,跨馬開始回府,邊走邊想著這次的安排。
他準備帶著兵馬前去,兩個重甲統軍府和自己的兩千親衛,不帶馬,就隻是人前去。
這次其實不帶兵馬也行,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很簡單,以防萬一嘛,以統軍府的戰力,就算出現個什麽超出意外的情況,那也足以扭轉乾坤。
第二個同樣很簡單,練兵嘛。
長安水道密布,這些將士都是練過的。
雖然肯定是比不上南邊土生土長的水兵,但是掉進水裏也不至於溺水而亡。
在水中的脫甲逃生訓練這些,都是專門挖池子訓練過得。
北方將士常年不下水,掉進水裏沒有其他的可能,隻有死亡一個結局。
因為掉進水裏你會慌亂,再加上那麽重的重甲……
船隻訓練也有過,不過王運並不報什麽期望。
隻是能夠做到不暈船,水流顛簸一下估計還得暈,至於船隻作戰,那更是想都別想。
此次去南邊,練一練兵,適應一下氣候,更南邊的山林野戰什麽的也得練練,這樣的機會可不多。
至於將領王運也並不準備多帶,大家都有職責,南邊也用不上那麽多的人。
所以王伏寶、單雄信這兩員家將,薛萬徹、薛萬備這兩個統軍府將領就行。
回到府中王運沒有去大殿那邊,而是直接去了軍營,如今的軍營空蕩蕩,都去李世民那邊幫忙春獵了。
王運等了沒一會王伏寶就來了。
“末將拜見大王。”
王運笑著點點頭:“嗯,先坐,等一等單雄信。”
王運沒有說話的意向,王伏寶自然也就是安安靜靜的坐著。
兩人又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單雄信就來了。
“末將拜見大王。”
王運看著那滿麵紅光的樣子,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又去喝酒了?”
單雄信這段時間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沒辦法,長安城裏兄弟太多,再加上他成了王運的家將,邀請他赴宴的人著實是不少。
而他也是一個喜歡交朋友的人,所以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的滋潤。
不過他交朋友也不是誰都交,也是要看人的,所以王運就沒有管過。
反正閑著也沒啥事,喝唄。
單雄信聽到這話嘿嘿一笑,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王運見此輕咳一聲,兩人的麵色正經了起來,等著王運的吩咐。
“我大唐要走完這一統的最後一步了,南邊戰事就要開始了,李靖在南邊,此戰我其實是並不願多參與的。
但是聖人不行,封我為南方主帥,整個大江以南包括巴蜀、荊北、淮南軍政委於一身。
諸事可不經朝廷由我一言而決,唉,沒辦法,隻能接下了。
南邊的戰事主要由南邊和巴蜀的將士為主,北邊將士不會調動,都說說吧,此戰該如何處理?”
王運話說到一半,馬周就瞪大了眼睛,我了個大…
這不就是南邊的皇帝嗎?
而王伏寶和單雄信也是直接興奮了起來,王運有戰事,就代表著他們有仗可以大了。
武將打仗,求的是功勳,求的是高官爵祿、名留青史。
他們立下了功勞雖然不會封具體的職位,但是該有的爵位與賞賜那可是半點也不會缺的。
而因為他們是王運的家將,又不要具體職位,賞賜會更高。
“敢問大王,兵馬不調遣,不知將領?”
王運有點無語,問你們怎麽處理,你們倒是反問起我來了,罷了,還是直接安排吧。
“此戰用南方將領,並不會調遣北方將領,兵馬也隻調遣兩個鐵甲統軍府,其餘的都不會調遣。”
說了一下情況之後王運直接做起了安排:
“你二人做好準備,此次我們要悄悄前去,不能讓其他人知曉我們前往了南邊。
正好春獵在牛首山那邊,春獵結束之後你二人帶兵直接隱秘前往南邊。
沿著洵水順流而下抵達金州洵陽,隨後向西前往金州首府西城,在城中補給過後向著東南的女媧山前去。
最後一路翻山越嶺前往峽州,在峽州潛藏起來。
春獵前期你們需要露麵,後期我會調遣你們進入山林之中驅趕獵物。
所以你們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四月前抵達峽州沒有問題吧?”
峽州這個地方半個是大唐的,半個是蕭瑀的。
而且不是南北分的半個,北邊的遠安等地,南邊的巴山等地都是大唐的。
但是中間長江沿岸的夷陵、宜都等地都是蕭銑的,這兒是蕭銑的防線,他們掌握了水道。
而夔州奉節與峽州就隔了一條三峽,自上遊到下遊,奉節是入三峽口,而峽州是出三峽口。
這些將士們如果要去夔州,翻山越嶺那根本就不現實,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大軍行動,要不從峽州走三峽,要不從陳倉那邊走漢中。
所以還不如在峽州那邊等著,巴蜀那邊兵馬下來後匯合,去夔州一趟不是白跑路嘛。
兩人站起身拱手,大聲喊道:
“末將領命!”
王運點點頭,然後思考了起來,半晌後才開口說道:
“將士們長途跋涉,帶著重甲與神臂弩殊為不易,隨身隻著輕甲,帶橫刀連弩就行。
所以要想個辦法把這些東西運往峽州,而且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峽州和金州的糧草也要運送。”
這就是這時候的弊端啊,北方兵馬南下耗費實在是太大,所以李淵才隻是想動用巴蜀和南方兵馬。
這個還是多虧了李靖,他獻上的平蕭銑十策把一切都給解釋了個清清楚楚。
這才給了李淵很強的信心,覺得憑借南方兵馬就能夠滅了蕭銑,不然估計又是一個隋滅陳之戰。
你別管隋滅陳打的多麽摧枯拉朽,耗費那是無限大的。
而馬周聽到王運的話眼睛一亮,立馬拱手說道:
“稟大王,鐵!”
王運嘴角微微勾起:“鐵?”
“回大王,臣覺得往南邊運送糧草物資,車馬是行不通的,隻能走水路大船。
而水路大船齊刷刷的往南邊走,蕭銑掌控著水道,這就有些太過於明顯了。
大王弄出來的新鐵已是名揚天下,或許可以借用世家之力,比如讓趙郡李氏、京兆韋氏秘密聯絡蕭銑。
就說有一批新鐵可以賣給他,但是要一個高高的價格。
就算是不順路也沒關係,我們要的隻是這個商船南下的由頭,剩下的都不會有問題。
有著南方世家的幫忙,此事應該是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的。”
王運咧咧嘴,這辦法也虧你想的出來,沒好氣的說道:
“你趕緊給我滾遠點吧。”
沒聽說過一句話,動靜越大,錯漏越大嗎?
別的不說就說一點,你隻想著蕭銑會不會懷疑,你難道就沒想過大唐不會懷疑嗎?
大唐會讓這麽龐大的船隊前往南方?
馬周撅撅嘴,委委屈屈的坐了下來,王運抿抿嘴,還是太年輕啊!
馬周的辦法其實也是個辦法,但還是那句話,動靜越大,錯漏越大。
“讓族中夜間動用漢水的船隊,先逆流而上,沿著洵水往洵陽送吧。
隨後從洵陽沿著漢水運送去襄陽,那邊離峽州更近一些。
慢慢送,又不是一下子就要送過去,八千大軍無馬,才能吃多少。”
都是大唐的境內行走,基本出不了事情,也就慢一點。
談完了事情王運往家裏走去,事情讓他們去做就行。
等明天他孫師叔過來,再做些安排就不用管了,剩下的等到了夔州再做安排。
大軍不去夔州,王運還是要去夔州的。
至於喊孫思邈,這是因為南方氣候不同,這些將士過去怕是會水土不服,讓孫思邈想想辦法。
還有南邊大山之中的蚊蟲瘴氣等等,都是需要處理的關鍵問題。
也並不是沒有辦法,北方的將士是人,你南邊大山之中的蠻族就不是人了?
隻要是人,蚊蟲照樣叮咬,瘴氣照樣能毒死人,他們能隨意行走肯定是有什麽辦法的。
所以問題其實很簡單,還是一個氣候。
能適應適應,適應不了那就南方招兵唄。
現在的情況可要比秦皇漢武開發南越簡單多了。
如今唐朝的南邊沒有南宋那麽的發達,正式大開發要到唐中了,但是有南北朝的開發,人也不少。
唐朝真的是一個盛世,華夏曆史最頂峰的時代,萬國來朝。
秦漢強是很強,但是在這方麵跟唐沒法比,那是一個開拓的時代。
後世的元也和唐沒法比,並不是因為身份什麽的。
而是他們的疆土雖然大,但那都是大軍征伐,與唐朝的征服敬仰相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唐朝是真的世界第一大帝國,四夷臣服,萬國來朝。
就算是後世,那也是世界公認這個時代第一帝國。
自稱漢人,那是因為大漢開拓了一個天下。
而國外遍地都是唐人街,唐裝什麽的,那是因為唐這個詞更受他們認同,更讓他們敬仰。
漢唐,華夏漢唐嘛。
什麽諸國爭霸的玩意兒,合縱連橫,拉攏小弟,那都是戰國時代老祖宗們早就玩過的手段。
唐朝就是華夏曆史上的頂峰,綜合各方麵之後真正的頂峰。
後世說是複興,而不是崛起,那是因為後世距離唐朝所取得的世界地位還差的十萬八千裏。
其他不說就一點,周邊四夷臣服,普天之下沒有對手。
曆史就是一個輪回,崛起、世界之巔、然後衰落、接著複興、最後又是世界之巔。
幾千年的文明,每一個時代都處在世界巔峰,總會有那麽一天的,沒道理弱於人!
………
次日一早,王運一身甲胄騎著承山來到了長安東南邊的灞上。
李世民就在這兒操練演練春獵的事宜,春獵之前還有閱兵,這玩意兒也是自古流傳。
要出征的事情他並沒有給家裏說,等走之前再說,免得她們擔心。
王運過來遠遠的就看見了一個高台,而高台遠處數萬兵馬正在操練,聲勢那叫一個大啊!
王運來到高台下翻身下馬,隨後走上高台,李世民正一身甲胄叉著腰看著兵馬,給王運留下了一個意氣風發的背影。
“表兄。”
李世民回頭,看到是王運露出笑容連忙招招手:
“行道快過來,看看這盛況,此次你表兄我啊,怕是要震驚世人了!”
王運來到前麵背著手看了起來,將士們各有各的操練,有的是轉體,有的是行進。
王運看了一會後轉過頭訝異的看著李世民,而李世民哈哈大笑:
“行道啊,你這練兵之法實在是太好用了。
要說軍紀與軍陣軍容,那是當屬第一,本來我還想著要不要弄個什麽奔馬與兩軍演練來著。
後來我看了這些大軍,覺得隻是讓他們在陣前走一圈,那就是最好的。
那踏步之時的震動,真的是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啊!
你表兄我第一次看到都被攝了心神,那些四夷使者若是看到,哼哼!”
王運笑嗬嗬的點點頭,行吧,你說怎麽樣就怎麽樣。
這時候的閱兵與後世的閱兵那可是大為不同。
這時候的閱兵說是閱兵,不如說是運動會更合適一些。
兩軍演練,射箭,騎兵縱橫,就叫蹴鞠和馬球都會上場,怎麽能體現出將士們的勇武就怎麽來。
王運想了想,覺得這些傳統還是不能丟,所以說道:
“以往的情況怎麽我也沒見過,但想來是不錯的,要不保留下來。”
李世民直接毫不猶豫的點頭:
“這是自然,肯定是要保留的,反正時間有的事,這次耗費個幾日,必定要讓我大唐的威勢傳遍寰宇!”
接著李世民把具體流程說了一下。
第一項就是閱兵,不過並不是一隊一隊往過走的閱兵,而是聚集在一起組成大方陣。
然後開始演練,接著一個個小方陣陸續上前演練,刀盾,槍,盾,弓弩等等,最後組成大方陣。
等著一項過後,最後就開始了一項項的以前平常的活動,不會這些活動以前都是挑選幾樣,現在全都加上了。
李世民說的簡單,王運也沒有聽的太明白,不過他心裏有一個念頭,你玩的可真夠花的!
不過王運表示,本王很期待。
玩的這麽大,那問題也就多,你隻要別鬧出大亂子,讓那些四方使者們看了笑話就行。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