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傳令各方
字數:8512 加入書籤
“就是這樣,據我的推算,若是任由事情這麽發展下去,一定會演變成這樣。”
坐在馬上的李世民和李建成對視一眼,然後立馬分開?
他們有點將信將疑,勢大他們覺得有可能,但是席卷整個河北河南,他們覺得可能性並不大。
而且他們心裏同時有了一個想法,你怕不是為了緩和我們的關係,專門找的說辭吧?
看到他們的表情王運就知道,他們不信。
“其實你們信不信的無所謂,朝廷也不可能為了此時的劉黑闥大動幹戈的,往後看看你們就知道了。
但是這一戰八九不離十還是我出陣,我也沒有其他的要求,後麵若是真按照我的預測走了,我就三點要求。
我要的糧草以及資源必須跟上,我要的兵馬必須到位,以及我表姐必須要在我的麾下待命。
兵馬也不需要調遣關中兵馬,我的兩萬統軍府,並州和中原各調遣個一兩萬,還有個李藝在旁,差不多了。
而且還有一世,河北大澇過後必有大旱,這個要準備好妥善處理,要是處理不好叛亂是結束不了的。”
兩人又是對視一眼然後立馬分開,李世民直接點點頭:
“沒問題。”
李建成隨後也是點點頭:“可。”
兩人心裏也有了一點心思,確實應該早做一些準備了,就算發展不到王運所說的那個地步,也能夠謀取一些利益。
要是真的到了王運所說的那個地步,等到王運出馬之時那就會有大用。
王運隻打仗不負責其他的,他們能夠跟在後麵幹很多的事情。
而且對於李建成來說,就算是沒有到那個地步,河北的天災確實也要處理。
王運在這方麵上的判斷是非常可信的,若是他能夠提前預估早有準備,到時把這事消弭於無形之中,那也是一件大功績。
而對於李世民來說,隻要王運不造反,他肯定是要支持的,期間能給李建成搞搞事,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王運看來,這倆人怎麽想的他無所謂,我的要求你給我搞定了就行。
“行道,你的兵馬我已經安排到了各大林中,等到了地方他們就可直接啟程。
到時候我會再秘密調遣一些兵馬過來,等到春獵結束穿上他們的甲胄回長安城待在軍營當中。
等你在南邊出了行蹤之後,再放他們出來。”
王運連連點頭,對著李世民笑嗬嗬的拱拱手:
“那就謝過表兄了。”
李世民擺擺手,都是為大唐奮鬥,說什麽謝不謝。
“糧草都已經備好,就在潼關那邊,昨夜第一批已經出發了。”
王運點點頭:“謝過大表兄了。”
糧草其實要的不多,重要的是那些甲胄和物資。
八千兵沒有馬,就算是不送糧草問題也不大,南邊供應八千人的糧草還是有的。
這八千人的物資也不少,其他的就不說了,隻說單兵裝備。
八千人一人一套輕甲,一套重甲,兩柄橫刀、一柄陌刀,一架神臂弩,一盒三十根箭矢,一架連弩,兩盒百根箭矢。
這還隻是單兵作戰的,後續儲備和其他方麵的輔助工具都沒有說。
而且像箭矢這種消耗類型的,到了南邊不夠了工匠還需要打造,這兩架弩用的箭矢都是不同的。
兩日後大軍全麵到達牛首山,王運看了眼前的山林沉思了起來。
要不不參加圍獵了,直接走?
春天的狩獵在他看來沒啥意思,打完了蕭銑或者打完了劉黑闥,肯定是還會來一場的。
到時候放在秋天狩獵,在王運看來才有點意思。
王運想了想回身問向不遠處的王地:
“王地,統葉護送我的那黃金麵具帶著沒?”
“回大王,帶著呢,都已經檢查過了,沒有絲毫問題。”
王運點點頭,那就不待了,直接走。
先帶著麵具去眾人眼前溜達一圈,帶著西突厥可汗贈送給他的祈福黃金麵具狩獵,這非常的合理。
然後把麵具扔給李世民,讓他找人假扮一下就行。
長安到奉節千裏路程,雖然路途難走的很,但是他找個向導帶著幾個人和小白穿山越嶺過去,十日絕對能到達。
圍獵這邊最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五日準備時間直接開始,等他的大軍上陣之後也不怕泄露消息了。
其實自始至終問題就隻有一個,王運名聲太大,要是他要去南邊的消息提前泄露,那蕭銑絕對會召集大軍。
王運找到了王伏寶和單雄信二人,然後直接說道:
“大軍已經入了山,你們可以直接行動了,帶領兵馬直接沿著水道前往襄陽。
雖然此水路超過一千五百裏,但是順江而下速度很快,五日我估計都用不上。
隨後用十日時間帶八千大軍前往峽州等地潛藏起來,時間應當是足足的,過去休息,等我號令。”
兩人直接領命,隨後王伏寶連忙問道:
“大王不準備帶著兵馬隨行?”
王運點點頭,隨後解釋了起來:
“我跟你們不同路,我需要去一趟奉節那邊,需要翻山越嶺,帶著大軍給我一月我也走不到。
故而我們帶著魏大勇和段鵬隱秘行蹤,單人獨騎很快就能過去。”
看到這兩人和馬周、王地臉上有些擔憂,王運又笑嗬嗬的安慰道:
“放心,我是隱秘行蹤的,而且以我和魏大勇三人的武藝,還有承山和小白,如果沒有過千大軍把我們困入死地,是出不了事的。
而大山之中就算是來個十萬大軍,我也可從容退去,放心放心。”
眾人雖然放心了一些,但是也沒有完全放心。
一個大帥跳跳的不帶兵馬跑來跑去,他們怎麽可能放心。
但是眾人也沒有說話,知道自己攔不住,就跟李世民帶著少量兵馬去當斥候一樣。
你雖然知道那不安全,但是也攔不住,而且確實也需要去奉節那邊一趟。
給王伏寶兩人交代完了之後,王運回到自己的帳篷裏麵,然後對著馬周伸出手:
“詔書呢?”
馬周連忙取下背後的雙肩背包,從裏麵裏麵的夾層裏直接取了二十份詔書出來。
而這二十份詔書全都是經過了有司檢驗批發,蓋了中書和尚書大印以及傳國玉璽的正規詔書。
而十份都是封王運做南方主帥的詔書,這東西自然是李淵給他的。
一般都是通告天下就行,但是現如今不是要搞個偷偷摸摸嘛。
王運思考了一下開始寫起了命令,一連寫了十幾份才停了下來,隨後遞給馬周:
“看看,還有沒有什麽遺漏的。”
這十幾份公文,都是寫給蕭銑周邊各大總管將領,還有各地世家的。
比如黔州刺史田世康,黃州總管周法明,嶺南馮家,包括我們身出江南的吳王杜伏威。
命令隻有一個,各地整軍備戰,做勢從四方突擊,準備大力進攻蕭銑,平定南方。
重點是這個整軍備戰和做勢,王運並沒想要調動他們參與大戰。
主戰場就是李孝恭這一路,直接打下去來個擒賊先擒王,其他的沒必要動用,搖旗呐喊就行。
今日是二月初五,十日過去,五日準備,二十到二十五日之間發動進攻。
這份命令在會陸續按照王運規定的時間到達各地將領手中,按照各地所在的位置時間不一。
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在三月初一到初五這個時間段的時候,讓蕭銑知道各地準備動兵,大力進攻的消息。
那個時候李孝恭這邊,應當差不多已經打到了蕭銑的大門夷陵,這會給他帶來龐大的壓力。
等他們打到了江陵城外,蕭銑就會按照前世一樣投降,免得出現什麽意外。
而且各地都出現反應,也會給蕭銑麾下的各地將領給予很大的壓力,後續蕭銑投降了之後更好傳檄而定。
馬周看完了之後搖搖頭,然後說道:
“稟大王,再臣看來並未有遺漏。”
王運抿抿嘴,然後拉過三份公文繼續寫了起來。
“令李秀寧任荊郢道行軍元帥,坐鎮襄陽,等候號令。”
先把李秀寧調到襄陽,蕭銑打完了之後可以直接調往洛陽,召集中原兵馬,為後續出虎牢關進入河南地做準備。
李建成和李世民王運還是有點不放心,擔心他們不把這當一回事,覺得女人家家一直打什麽仗。
而王運一直拉著李秀寧,並不隻是想拉著她施展才能,其實李秀寧本事真的強,是真的好用。
“令柴紹任河南地徐州總管,整軍備戰,等候命令。”
這份命令還得讓李世民幫幫忙,給李淵也要看看。
因為河南地是李世民陝東道大行台的轄地,並不是他這個南方主帥的管轄範圍,不過問題不大。
而把柴紹安排在這兒,自然是為了對付後續的劉黑闥。
這個徐州是在河南地的中部,北邊就是徐圓郎造反的兗州等地,南邊就是淮南道,距離杜伏威很近。
而徐州西邊就是宋州,宋州北邊就是造反的曹州。
而宋州的西邊就是陳州,陳州西邊就是許州,再過去就到了洛陽等地。
這個陳州也是造反響應的一個州,被許州和宋州東西夾擊,王運想看看他還敢不敢響應。
而徐州和宋州這兩個州不能丟,這是扼守劉黑闥勢力南下的關鍵位置,也是南邊杜伏威如果會北上的話的前沿陣地。
南邊這麽一堵,北邊是李藝,東邊是大海,西邊是並州太行山和洛陽虎牢關。
劉黑闥就隻能在河北中下部以及河南地北部打轉,他再想擴展勢力就會非常的不容易。
日後就算是步步蠶食,先把他打出河南地,然後四麵夾擊也能讓他認清社會的現實。
而隻是一個柴紹,在徐州形單影隻的,就算南邊還有杜伏威支持,也沒辦法穩住徐州和宋州。
這就要提及曆史上徐圓郎剛剛造反後的一件事了。
當時的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瓌巡行到了宋州,剛好徐圓朗造反,副使柳浚就勸說任瓌退守汴州。
這個汴州就是日後的開封汴梁等地,宋州西邊,許州和陳州的北邊。
但是任瓌不樂意了,跑什麽跑,所以他笑著問柳浚你害怕什麽,原話啊原話。
徐圓朗又攻陷楚丘,率兵馬圍攻虞城。
這個楚丘就在宋州北部,虞城在宋州正中部,西邊是宋州的州府宋城,幾十裏路。
任瓌派部將崔樞和張公謹,從鄢陵率豪強們作人質的子弟百餘人防守虞城。
柳浚看到這一幕就說:“崔樞與張公謹都是王世充的部將,這些諸州質子的父親兄弟都造反了,這二人恐怕一定會叛變。”
任瓌不理他,是真沒理他,不答腔不就是不理他嘛。
而崔樞二人到了虞城,分開質子讓他們和土人合成一隊共同防守城池,這顯然是得到了任瓌的指令。
叛兵剛剛接近,質子其中就有叛變的,崔樞不殺質子,反而斬殺他們的隊帥。
而這些隊帥們都是土人和城中世家,紛紛開始懼怕,各自殺了隊裏的質子。
質子叛亂你殺我,那我把質子殺了沒人叛亂你還怎麽殺我?
可以可以,很不錯的理解。
而崔樞不加禁止,在門外砍下質子的頭,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隨後派使者報告任瓌。
而任瓌得知後佯裝生氣的說道:
“我讓他們與質子合隊的原因,是要招降來他們的父兄,質子犯了何罪卻把他們殺死?”
但是等他回來之後,卻對柳浚笑嗬嗬的說道:
“我本來就知道崔樞能辦這種事,縣人已殺質子,與賊人結下深仇,我有何憂患?”
簡單來說呢,任瓌擔心當地人叛亂,所以就讓這些當地人殺了城外兵馬將領的兒子兄弟們。
而這樣一來結成死仇了,不怕他們不盡力。
而隨後的結果也不出預料,賊人攻打虞城,果然攻不下從而離去。
任瓌是個人才,張公瑾他們也是好將領,王運把柴紹安排過去可以和他們配合,也可以穩當地人心,這兩州才能穩下來啊!
而這第三份命令,王運是寫給了李孝恭。
“任李孝恭兼任荊湘道行軍總管,李靖兼任行軍長史,統轄通、萬、忠、歸……十二總管。”
這些地方都是在巴地和荊州。
王運寫完後把這三份公文扔給馬周,笑嗬嗬的說道:
“襄陽這重地就不管了?而且前麵說了此戰是南方將領為主,我就是去坐鎮,嗬,小垃圾。”
馬周看完後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我還以為大王要指揮,故而沒有考慮到這些,不過大王,這個徐州是因為什麽,那邊距離荊州很遠啊?”
王運站起身拍拍手,然後說道:
“南邊大戰,明麵上的說法是為了盯著杜伏威,但是這個說法不可直接明說,暗地流傳就行。
暗地裏的真實打算是為了防備北邊的劉黑闥,我會書信一封讓杜伏威不要憂心。”
馬周點點頭開始忙碌了起來,一份命令卷一份詔書,裝進竹筒封上封泥。
接著在上麵按照王運的吩咐掛上送達時間,隨後交給王伏寶。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