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蕭銑的文臣

字數:7967   加入書籤

A+A-




    聽到王運的話,李靖微微一笑:
    “回大王,天下世家各自下注以保家族繁盛,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畢竟他們又不像王氏一般,能夠出一位大王這樣的人物。”
    王運對於李靖前麵的這個觀點很是認同,世家幾頭下注很是正常,不幾頭下注才不正常。
    這隋末亂世之中,就算是當初支持大唐的關隴世家,他們也會支持其他的諸侯。
    隻不過大唐速度太快了,現如今才武德四年初,若是把稱帝前算上一年,也隻不過四年時間而已。
    漢高祖劉邦用了七年時間統一天下,這個記錄現如今看來肯定是要打破的。
    蕭銑隻要滅掉,那就完成了一統,就算把劉黑闥算上,也絕對不會超過七年。
    速度太快,世家幾頭下注的作風還沒有傳揚開來,然後直接被唐給結束了。
    太原王氏在王運出世之前其實也是幾頭下注,隻不過在王運出世之後才全力支持大唐。
    而這也並不是沒有緣由的,李王二家本來關係就不錯,大唐一統之勢很是明顯,而且得關中者得天下嘛。
    再加上李淵對於王運極其重視和信任,王運那不似凡人的功勳,一切都是順理成章。
    王運也發展了李靖話語之中的意思:
    “世家沒有說頭,你覺得什麽比較有說頭?”
    李靖微微一笑:“人才。”
    “有何人才?”
    李靖捋著胡子仔細的思索了一番,然後說了起來:
    “蕭銑麾下,武將方麵猛將悍將也算是眾多,隻不過被打壓,但是並沒有什麽可以入的了大王之眼的良將。
    不過這些人才還都是可堪一用的,鎮守南方,開疆擴土是不錯的利刃。
    蕭銑手底下的文士倒是有幾位大才,應當是能夠入的了大王的眼的。”
    王運開了一些興趣,確實有幾個,而他也知道是誰,他想看看李靖能夠看出來幾人。
    “說來聽聽。”
    “回大王,這第一個嘛,就是蕭銑的中書侍郎岑文本了。
    此人乃是西梁吏部尚書岑善方之孫,前隋虞部侍郎岑之象之子。
    此人聰慧異常,才思敏捷,博通經史,而且還是一位孝順之人。
    父親遭人誣陷,十四歲時到司隸為父訴冤,辭情激昂懇切,其父冤獄得以昭雪,因此而得名。”
    王運笑嗬嗬的點點頭,這確實是一位大才。
    平定蕭銑之後力勸安民,授職荊州別駕,李世民上位之後先是授秘書郎。
    後來升職中書舍人,掌管機要和誥命,又後來遷中書侍郎。
    最後一直做到了中書令,參知政事,是真正的宰相之身,宰相之才。
    貞觀十九年的時候從征遼東,鞠躬盡瘁,卒於途中,享年五十一歲。
    後來獲贈侍中、廣州都督,諡號為憲,陪葬於昭陵。
    這個諡號,行善可記曰憲,在約純思曰憲,聖能法天曰憲,聖善周達曰憲,創製垂法曰憲,刑政四方曰憲。
    文武可法曰憲,聰明法天曰憲,表正萬邦曰憲,懿行可紀曰憲,儀範永昭曰憲,表正萬邦曰憲,博聞多能曰憲,賞善罰惡曰憲。
    這毫無疑問是個美諡,但這個諡號還有另一個意思,雖多能,不至於大道。
    簡而言之就是方方麵麵都是全能,但是任何一方麵做不到最好,有比他強的人。
    所以他的職位一直在中書省打轉,中書舍人,中書侍郎,中書令,就連逝世後也是侍中,李世民很會用人的。
    “還有呢?”
    “回大王,這第二個就是丘和,此人不算是一個非常大的大才,但是資曆很老,在我大唐的勢力很大。
    今歲已然快七十了,丘和有十五個兒子,大多在我大唐擔任高官。
    而且他現如今是交趾太守,等平滅蕭銑之後,對於我大唐和大王的大業有極大的助力。”
    王運點點頭,這個人前麵說過一些了。
    曆史上平定了蕭銑之後,丘和前往長安,授上柱國、交州總管,遷特進、封譚國公,後又遷左武候大將軍、稷州刺史。
    貞觀十一年去世,時年八十六歲,追贈荊州總管,諡號為襄,陪葬於獻陵,也就是李淵的陵寢。
    他能剛入大唐就占據高位,並不隻是因為他的兒子們占據高官,這裏麵是有一些緣由的。
    隋朝末年的時候,交趾,也就是海南地區的百姓苦於官吏和蠻族侵奪,多次發生叛亂。
    楊廣認為丘和這個人不錯,治政淳良寬厚,再加上當時的黃門侍郎裴矩的推薦,便派遣丘和出任交趾太守。
    丘和到任之後,撫慰吏民豪傑,深得當地民心,當也因為丘和而得以安定。
    但是隨後隋煬帝就完犢子了,但是丘和地處偏遠,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當時的欽州刺史、鴻臚卿寧長真以鬱林、始安地區依附蕭銑。
    漢陽太守馮盎以蒼梧、高涼、珠崖、番禺地區依附林士弘。
    兩個人全都拉攏丘和,但是丘和一個也不理睬,不為所動。
    而丘和的名聲很不錯,最重要的是他很能打,所以林邑以西諸國,多次贈送給丘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丘和很富。
    因此蕭銑盯上了他,派遣寧長真去攻打他,丘和本來是不想打的。
    他想要出城迎接,看看能不能談,談不了那就投了吧,但是他的司法書佐建議道,孤軍深入,不堪一擊,揍他!
    丘和聽從了他的意見,任命他為軍司馬,隨後一戰而勝,而這位軍司馬就是王運和李世民的便宜舅舅高士廉。
    後來有敗亡的驍果軍將士從江都,也就是揚州逃亡來到交趾,丘和這才知道楊廣被弑,隋朝滅亡的消息。
    丘和當機立斷,借助這自己的人脈和高士廉的關係聯係到了大唐,直接奉表歸降稱臣。
    但是嶺南道路截斷,這個來往不便,中間夾著諸侯,不太方便啊,所以大唐決定讓他暫時依附蕭銑。
    而他的眾多兒子卻加入了大唐,為大唐出力。
    這也是李靖說他資曆老的原因,也是一入朝就封高位的原因,那可是大唐一開家就投過來的。
    嶺南之地其實對於大唐來說天高皇帝遠,實質性的收益並沒有多少,但是這個名聲很好。
    嶺南化外之地,丘和隋朝老臣都入了大唐,這不正就是天命所歸的征兆嗎?
    其實蕭銑也是這麽一個心思,你讓丘和去打仗不現實,太遠了,太偏了,也就是求個名。
    不過呢,他並不知道丘和和大唐之間的事情,因為還有一個高士廉。
    “讓我猜猜,你接下來要說的應該就是高士廉吧?”
    李靖笑著點點頭:“正是。”
    這位高士廉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垢、長孫無優的親舅舅,被逼出長孫家之時,也是他把兄妹三人護持、養活大和教導。
    而他曆史上也是真正的宰相,唐朝是群相製,但是他坐的職位放到曆朝曆代都是丞相。
    他出身渤海高氏,少有器量,涉獵經史,事母至孝。
    也因為這個名聲初仕隋朝,前麵說過文臣們的這些名聲都是世家互相吹出來的。
    但是王運認為這並沒有什麽不好,吹也要有本事吹,沒本事的史書也不會記載。
    而有本事的史書記載那就是實情,可能沒有那麽的過分,但是事情肯定是有的。
    而他初仕隋朝之後,和一個叫做斛斯政的關係很好,而斛斯政和楊素,以及打響隋末亂世第一槍的楊素兒子楊玄感關係很好。
    而他後來受斛斯政牽連,被貶為交趾郡朱鳶縣的主簿,成為交趾太守丘和的司法書佐。
    因為事母至孝,嶺南地區瘴氣嚴重,所以不能帶母親同行,便將妻子鮮於氏留下,代自己奉養母親。
    他又想到長孫晟去世後,被元配子嗣趕出來的妹妹,也就是長孫無忌三人的母親和三小隻沒有著落。
    就賣掉自己的大住宅,買了小住宅安頓妹妹,並把剩下的錢分給母親和妹妹,自己輕裝上路。
    嶺南蠻荒之地,去一趟九死一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可以說是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後來依附蕭銑之後,也沒有在蕭銑手底下任職,而是當了丘和的長史。
    接著就是曆史上武德五年歸順唐朝,授雍州治中。
    武德九年參謀玄武門之變,功成後拜太子右庶子。
    李世民即位後,直接拜為侍中,封義興郡公。
    後來貞觀二年,當時是黃門侍郎的王珪將密奏托付給高士廉,讓他呈遞給李世民。
    但是高士廉卻將密奏扣下,因此獲罪,被貶為安州都督,後調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王珪在高士廉被貶後,代理侍中之職,並進爵永寧郡公。貞觀四年李世民正式任命王珪為侍中。
    不過高士廉去到益州之後幹的很不錯。
    蜀地文化盛行,但那也隻是世家和讀書人,因為蠻族眾多的緣故,民俗輕薄,信奉的是鬼神之說。
    百姓都害怕鬼怪而厭惡病人,對病情危重的父母,大多不親自伺候,用棍棒挑著食物遠遠地遞過去,不管是什麽病。
    高士廉到任後,因勢誘導,使風俗得以改觀。
    不要覺得隻是改變民俗沒什麽大不了的,這不光是對於大唐的統治非常重要,也對於華夏的貢獻很大。
    華夏為何能夠千秋鼎盛?
    靠的就是化夷為夏,真正的諸夏之人能有多少啊!
    商州兩代從小小一個中原,化夷為夏代代開拓,後世秦皇漢武也是一樣。
    以血統論,哪一個祖上沒有點夷族血統?
    或者說那一個夷族沒有諸夏血統,元朝異族入住中原,但是他們的體內有些劉邦的血統基因,是不是覺得難以置信?
    所以靠的是文化,而不是血統,血統是個什麽玩意,有名有姓的哪個祖上沒幾個大人物?
    王運對於異族一向容忍度不高,敢侵略華夏那就殺!
    但是對於真心學習以及認同漢文化的異族,王運是保持著很高的歡迎態度。
    這兩點在王運看來並不矛盾,先殺,殺服了再同化嘛。
    而且高士廉在益州不光做了改變民俗的事情。
    他還在秦時李冰疏通的汶江之外,又挖掘一條新渠,讓蜀地百姓大獲其利,安居樂業,糧產大增。
    此外,他又用空閑時間組織詩文辭賦之會,還讓儒生研討儒家經典,勉勵青年學生,以致蜀中學風漸濃。
    也就是說蜀地的文化也是有高士廉一份功勞在的,說不定蘇軾都得呈點他的情。
    不過這方麵沒法論,為國出力,為民做主的先賢們都得呈情,而要回報就讓自己也成為先賢。
    因為這些大功勞,他在貞觀五年的時候重新入朝。當了吏部尚書,封許國公。
    高士廉善於鑒別人才,又熟悉門閥之事,凡是他任用的官員,無不稱職,這又凸顯出了李世民會用人。
    貞觀九年李淵駕崩,高士廉以代司空之職,負責皇陵事宜,不久後又加封特進、上柱國。
    接著編撰了大名鼎鼎的《氏族誌》,因此功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
    貞觀十二年定封申國公,世襲申州刺史,遷尚書右仆射,署理太子少師,主管選用官吏之事,可謂是大權在握。
    貞觀十六年授封開府儀同三司,圖形淩煙閣。
    貞觀十九年東征高句麗,拜太子太傅,輔佐太子李治監國,總理朝政。
    貞觀二十一年正月去世,時年七十二,死前拉著李世民細數自己的一生,哭著與李世民訣別,最後含笑而終。
    追贈司徒、並州大都督,諡號文獻,陪葬昭陵,配饗太宗廟庭。
    李治即位之後,又為這位舅爺追贈了太尉。
    這位可真不是憑借著親戚關係做上高位的,手裏是有真本事的。
    活著時是司空,去世後又是司徒和太尉,三公當了個遍。
    配饗太宗廟庭,能吃老李家後世皇帝的香火,接受老李家的跪拜的有多少人?
    諡號文獻,文臣諡號以文正為最,而文正在宋朝之前叫文貞,因為避諱宋仁宗趙禎。
    但是文貞這個諡號在宋朝之後也是有的,位列文正之下的第二等,如果不算單字文的話。
    而在隋唐文貞就是第一等,魏征就是這個,而文獻就是第二等諡號,和宋朝的第六等不同。
    但是在隋唐之前,東晉時期文獻是第一等的諡號,也隻有一個人用,那就是東晉奠基人王導。
    獻可是東晉時期美諡中的極品好諡。
    經天緯地曰文,博聞多能曰獻。
    這個便宜舅舅還是非常不錯的,王運已經想著戰後該怎麽去安排他們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