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事情逐漸變得好玩了起來

字數:8158   加入書籤

A+A-




    王運看著眼前笑嗬嗬的李靖翻了個白眼,揮揮手說道:
    “不去,你自己解決吧。”
    李靖連忙拱拱手,笑著說道:
    “大王還真得去,不去不行啊,大軍士氣不足,怕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王運很是無語,我給你們讓功勞,不想搶,事情都交給你們,轉過頭來你們有給我找功勞。
    我功勞實在是太多了,不缺這一點啊!
    王運看著李靖想了一會,揮揮手站起身歎了一口氣:
    “那就走吧。”
    此時已經是第三日卯時,前麵的計謀可以說是效果非常的好。
    文士弘信沒信的不要緊,反正敵方將士已經是都信的差不多了。
    敵軍軍營之中此時可謂是士氣高漲,人人喊著趁著王運看輕他們,不在的這段時間直接打敗大唐。
    而大唐這邊士氣確實是有點低落,不過遠沒有李靖說的那麽的誇張。
    八千統軍府坐鎮,沒有太大損傷的情況下士氣根本就低落不下來。
    王運在軍中轉了一圈,經過李靖等人的宣揚,士氣立馬開始高漲了起來,人人臉上都帶上了笑容。
    王運臉上笑容也很濃鬱,還有些感歎,這古代戰場上將軍們的威望確實是非常的有用。
    怪不得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啊,這不光是說理念與布置不同,換將可能會造成南轅北轍的效果,士氣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啊!
    天光亮了起來之後,王運直接吩咐:
    “已經拖了幾日了,不能再拖了,直接開始吧,今日敗了這五萬大軍,明日直接兵臨江陵城下。”
    “末將領命!”
    等眾將離去,準備帶軍開始推進的時候,王運問向身旁的馬周:
    “現如今江陵城中是個什麽情況?”
    “回大王,江陵城中情況對我大唐很好,前兩日雖然敵方大軍取得了兩場小勝,打退了我們一些。
    敵方軍中信心倍增,但是江陵城中卻依舊沒什麽變化,他們依舊覺得情況很是危機。
    蕭銑麾下文武以大王未在為由,一直都在唱衰。
    眾所周知大王打仗基本都是犁庭掃穴,不給敵人反抗的餘地,一戰定乾坤。
    這次大王卻不在乎這邊的戰事,一直再輸,在蕭銑麾下文武的口中,那就是大王一定有謀略存在。
    所以蕭銑現如今的心裏據說很是動搖,他在等著援兵的到來,以及這一戰的最終情況。
    若是這一戰輸了,蕭銑麾下文武一起進言投降,他怕是支撐不了多久。”
    王運舔了舔嘴唇點點頭,蕭銑投降是他自己大勢已去,而不是大唐打到江陵城下。
    而他麾下的文武就是大勢,所有人都不支持他繼續抵抗,他自然就沒了大勢,自然就大勢已去。
    他就算是不投降,結局可以預見的不會太好,這其實才是他投降的主要原因。
    這件事得抓緊了,不能讓東邊出事的消息搶到蕭銑的前頭,不然這個消息就會給蕭銑一針強心劑,讓蕭銑心裏再存幻想。
    所以王運看向了段鵬,開口問道:
    “我讓派五百親衛,去東邊扼守各大消息通道,情況如何?”
    “回大王,這幾日消息來往的人是真的多,各大世家的,蕭銑麾下各方勢力的,林士弘,張善安還有各大土賊的都有。
    都是在大王任南邊主帥的消息傳開之後驟然增多的,總共斬殺一百三十二人,捕獲四百零七人。”
    王運有些咋舌,這麽多人,該怎麽說好呢,蕭銑真的是離心離德啊!
    王運思考了一會點點頭,然後吩咐道:
    “馬周你這幾日看看都是傳達的什麽消息,整理出來說不定隨後有用。
    對了,我讓準備糧草和箭矢等物資,峽州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
    “回大王,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打完蕭銑之後隨時都能夠動兵。
    蠻兵已經聚集在宜都等地,隨時可以沿著夷水逆流而上,攻打巴山的南平僚等地。”
    王運點點頭,這幾日思索他已經決定了攻打南蠻的進攻方向了。
    總共分為三步,第一步前往峽州大江以南的巴山等地,攻打南平僚。
    第二步隨後一路南下,並通知黔州那邊的田世康,南北夾擊掃平黔州和黔州與峽州中間的施州蠻族。
    第三步隨後往東順水而下進入澧州,然後再南下進入朗州,再東進入洞庭湖,接著南下到達潭州長沙。
    分兩路大軍,第一步與第三步並行,王運領第一步,單雄信領第三步。
    王運這邊路途遙遠,艱難一些而且水路居多,單雄信直接從江陵南下到澧州,主要陸路為主,簡單一些。
    這一路上的蠻族全都要給他清掃一遍,這片區域主要都還是南平僚為主。
    這一路上路程有點遠,但是並不算是非常的遠,主要是走的地方比較多。
    其他的先不動他們,隻針對南平僚,一個不留,打出威風來了,日後納降之後他們才會乖乖的。
    最後在長沙那邊休整一段時日,然後和大軍一起把林士弘和張善安給掃平。
    完成這些,基本上大江以南的情況就能夠徹底結束,接下來就是徹底掌控這些區域了。
    不過這個事情王運並不打算管,我弄下來,怎麽安排人手掌控那就是你朝廷的事情。
    他不參與對他自己,對朝廷都好,甚至直接交給朝廷對李孝恭都好,就看他能不能放下這個權利。
    很快戰事就開打了起來,一切都在有計劃的進行。
    王運靜靜的看了一個時辰左右,看到文士弘大軍確實開始撿起了財貨。
    前方的撿,或者說搶財貨,後麵的還不清楚情況,他們在文士弘的命令下隻想追殺,所以往前湧全都堵在了一起。
    文士弘麾下五萬兵馬,最少有三萬全都亂了起來。
    早已準備好的兩營六千統軍府,身披重甲手持陌刀,迎著他們開始向前推進。
    看到這一幕王運知道,已經結束了。
    陌刀的殺傷力太恐怖了,接下來隻要把這些亂兵砍殺一些,其他的敵軍就會恐懼。
    而恐懼之後的第一選擇是什麽?
    那自然就是轉身談判,統軍府不用著急慢慢推進,其他的兵馬可以趁勢驅趕,那這五萬兵馬就會亂做一團。
    前麵的快嚇瘋了,後麵的還不清楚情況,一逃一堵能不亂嘛。
    恐慌開始彌漫,這種場麵不要說是文士弘,也不要說是王運,你就是把韓信喊過來他也沒有辦法。
    最後一句降者不殺,搞定。
    而接下來的情況確實如王運所料,有時候打仗其實就是這麽簡單。
    尤其是這種無險可守的兩軍野戰,勝負其實就是在一瞬間誕生。
    這次和文士弘對敵已經是麻煩的那種,用了不少計謀,也算是對的起他了。
    王運沒在看大戰,而是看向了遠處的江陵城和東方。
    “也不知道蕭銑會如何選擇,還有杜伏威,也不知道他會如何選擇?”
    蕭銑如何選擇其實無關緊要了,此戰結束之後他就算是不投降也沒事。
    攻打江陵城之時,裏麵自然有著茫茫多的人會與大唐裏應外合。
    蕭銑他也逃不掉,他要想逃速度最快的自然就是長江水路,那五百親衛堵一下,追上他跑不掉的。
    而且他能往哪兒逃啊,麾下各方勢力都惹全了,嫡係勢力也損失殆盡,就算是跑了,左右估計也逃不了一刀。
    自始至終,從此戰一開始蕭銑的結局其實就已經注定了。
    天下之大沒有他的容身之地,這才叫做大勢已去。
    不過這怪誰?
    誰也怪不了,隻怪他自己。
    人家打的熱火朝天準備一統天下,他已經決定割據一方了,而且割據他還不會割據。
    一統天下之後削兵權那也得慎之又慎,這方麵最牛皮的就是李淵,因為大部分兵權都在他手裏握著。
    但是曆史上他削兵權還差點被突厥逼的遷都。
    而蕭銑要割據真是用兵的時候,卻開始削兵權,你不死誰死。
    至於杜伏威這邊,他已經收到了王運的信件。
    他看完王運的信件之後可以說是大驚失色,臉上一片陰沉。
    王運的信件第一份裏是讓他不要妄動,等著。
    但是後腳王運不是又補了一份信件,裏麵說清楚了他的猜測以及他的打算,這方麵並沒有保留。
    兩份信件前後腳送出,幾乎同時到達,第一份沒看完第二份就來了。
    而信件裏說輔公祏會造反,會背叛他,他其實是不太信的,他沒兵權,怎麽叛?
    而且老感情湧上心頭,這一路上艱難險阻,互救性命不知道多少次,輔公祏也是一直沒有表露出太大的野心。
    最大的摩擦也隻是與他麾下養子將領們的摩擦,雖然輔公祏一直不想徹底依附大唐,但是說他造反杜伏威真不太信。
    這種情況其實實屬正常,王運他見都沒見過,自然是相信一直相處的老兄弟輔公祏。
    他雖然心裏不信,但是內心深處其實有些信了的,每個上位者都有疑心病,而且他清楚輔公祏的性格。
    要不然他也不會讓闞棱擔任左將軍,王雄誕擔任右將軍,尊稱輔公祏為輔伯(伯父的意思),然後把他放到仆射位置上,奪了兵權。
    再者這種事你信不信並不是關鍵所在,關鍵問題是到底有沒有這種風險。
    而他覺得這種風險是有的,而且還不小。
    看著是很矛盾,其實並不矛盾。
    簡而言之就是內心深處覺得輔公祏會反,但是他不敢相信輔公祏真的會反,嗯,就很糾結。
    而他此時已經不在江都了,但是他還沒有出發。
    他領著麾下八千強兵和三萬本部兵馬正待在石頭城,也就是後世的南京。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隻要是一個一統的王朝,隻要國都不是南京,那麽是必定要受到強力打擊的。
    隋唐時期也不例外,這地方太容易形成割據勢力,而且還有天子氣一說。
    而此時的南京叫做石頭城的緣故,是隋文帝楊堅下的一道詔令,建康城宮室並平蕩耕墾。
    簡而言之就是把皇宮什麽的都給推平,種地!
    所以此時的南京破敗的不成樣子,就連王謝世家這些都搬到了江都,也就是揚州。
    不過這地方破敗歸破敗,但是儲存的糧草不少,召集大軍就是個好地方。
    杜伏威這幾日剛搞定,準備挑選一個好日子南下,隨後隨著行走,大軍陸續開始匯入集結。
    但是沒想到突然來了這麽一檔子事,就算這是子虛烏有,杜伏威也要聽從王運的安排行動啊!
    如果他不聽從,那別人會覺得你杜伏威是不是要反?
    而且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輔公祏真要是反了,他如果不能在王運到來之前解決了他,那他自己也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杜伏威正在思考著他打算,他不準備擅自做主,因為不敢。
    王運信裏把他該如何做已經安排的一清二楚,他隻能夠聽從,帶兵南下釣一釣輔公祏。
    他剛看完信件也不懂王運為什麽要這麽安排,他現在直接帶兵去把輔公祏抓了不就行了?
    這會回過味來,他覺得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輔公祏還沒反,名不正言不順。
    第二種王運估計是要借著這個機會,直接釣出所有有心思的人一網打盡。
    所以這是個大計劃,這是他不敢破壞王運計劃的原因,他要是破壞了,誰知道王運會是個什麽態度,所以他隻能配合。
    但是他也不能全都隻聽王運的,他需要做一些安排啊,從而占據先機,攻打輔公祏的時候線路先機。
    再者,還有他的家人們也都在江都呢,他們也需要處理一下。
    杜伏威想了想之後開口喊道:
    “來人!”
    “大王有何吩咐?”
    “去把闞棱、王雄誕和西門君儀給本王找來。”
    這三個人是他覺得唯一可以放心給予信任之人,他要做些安排自然是首選這三人。
    闞棱和王雄誕這二人吧,確實是非常值得杜伏威信任,也不可能出現問題。
    但是這個西門君儀這一世不知道如何,但是曆史上他就是輔公祏的黨羽。
    不過王運並沒有說那些人可信,那些人不可信,他根本就沒想起這茬。
    身為上位者這點水平總有吧?
    事實證明有些人還真沒有,杜伏威是有的,但是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這一世如果也是如此,西門君儀告訴了輔公祏已經暴露,那麽事情就有些好玩起來了。
    接下來就看看杜伏威到底會怎麽安排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