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節 化境中的第一天

字數:2599   加入書籤

A+A-


    這武藏仙境真的與眾不同,寇謙之怎麽也沒有想明白這山肚子裏會有另一片天地,有另外的高山、河流、湖泊和一片美麗的桃林,而拓跋鴻煊則仔細觀察,猜測這武藏仙境是如同羽境一樣的世界,但卻又十分不同。因為,羽境是以原本的世界進行架構的,似乎是現實世界中產生的一個彩色泡泡,基於現實,而泡泡裏的世界又是另一個空間。但這裏卻似真似夢,心中認為是真實的一切時,周圍的一切無比真實,而心中認定是夢幻時,又似真似夢,這樣的世界是拓跋鴻煊無法擅自進入的。
    第二天,寇謙之則跟著徐福出去了,而拓跋鴻煊則隨著了然子一同遊覽武藏仙境。了然子帶著他走過滄海桑田,來到一個巨大的湖泊前,指著對麵的山說道:“我們要去那水簾下的山洞,你可以將你的羽境按照你的想法和意圖變化形狀,這樣才能走過這湖池水”。說完,抬步走上湖麵。說也奇怪,了然子腳下的湖麵隨著他的步伐變成如鏡麵般的靜止,又隨著腳步的離開而恢複如初。就這樣,了然子一步步自然地走在湖麵上,不多時已走遠了。
    拓跋鴻煊看著走遠的了然子,心中不由地嘀咕起來:這,真是神仙呀!想到這兒,他開啟羽境想通過羽境穿過湖麵,可是說來奇怪,羽境在這湖麵上如同一個脆弱的氣泡,拓跋鴻煊剛剛踏出第一步,羽境就破碎了,拓跋鴻煊差點掉入湖中,不得不一掌擊出,通過湖水的反彈力才回到岸邊。
    此時,隻聽遠處傳來了然子的聲音,說道:“鴻煊,羽境是可以被改變形狀的,老夫先在洞裏沏好茶等你!”。
    拓跋鴻煊心中微微煩躁起來,感覺自己似乎是個不知所措的“笨學生”,他仔細地看了看湖水,覺得也沒什麽特別之處,於是,隻能盤膝坐下,先靜心,再思考了然子的提示。大約三盞茶的時間,拓跋鴻煊重新開啟羽境,此時,他將自己的羽境 “壓”成一個橢圓形後,也似乎對了然子的話有了一些感悟。可是這個羽境同樣無法度過湖麵,依然破碎了,隻是承受湖水的時間變長了一些。
    拓跋鴻煊微微思索了片刻,又將新開啟的羽境按自己意圖壓扁,如同一片巨大扁舟,隨後縱身一躍,以真氣催動扁舟。羽境之舟快速地駛向對麵的山洞,拓跋鴻煊欣喜不已,但很快他就發現一個巨大的危機:羽境之舟正在消融。拓跋鴻煊忙運功想以真氣補足羽境之舟,可是依舊無法減緩扁舟的破損,很快,舟沉了,拓跋鴻煊毫無疑問地浸泡在湖水中。
    此時,離洞口大概也就一丈左右,拓跋鴻煊本可以遊過去,但心中總有一種不服氣的念頭,於是,他調轉頭又遊回岸邊,看著全身濕漉漉的樣子,拓跋鴻煊笑了笑,安靜地再次盤膝而坐,靜靜地看著湖麵,思考了然子通過湖麵時的情景,也思考羽境變化的訣竅。
    拓跋鴻煊閉目靜思,過了許久,他微笑著睜開眼睛,起身又走到湖水前。此時,他從新開啟羽境,並將羽境拆分成無數的碎片,以真氣之元將碎片灑向湖麵,再以最快的身法飛躍湖麵,借著未消失碎片的浮力,拓跋鴻煊終於成功地到達山洞口。此時的他,體會到從沒有過的成就感,但同時也累的快趴下了,心中不斷地反問自己:過來一次需要如此費力,還有能力回去嗎?但既然過來了,他也就休息片刻,便氣喘籲籲地進入山洞。
    了然子早已沏好了香茶,笑盈盈地看著他。拓跋鴻煊狼狽地笑笑,坐下,把早已為自己倒好的一杯茶一飲而盡,才笑著說道:“讓前輩見笑了!”。
    了然子欣慰地看著他,說道:“尊主,天資聰慧呀!能在這短短的半日之內體會到羽境的變化,實屬不易!”
    拓跋鴻煊拱手說道:“多謝前輩的提點,讓晚輩能感受到羽境的變化”。
    了然子笑著喝了口茶,說道:“這變化之道,尊主隻領悟到了兩乘,此時你一定感到真元虛弱,筋疲力盡吧?”
    拓跋鴻煊十分傾佩地起身拜倒,恭恭敬敬地說道:“求前輩指點!”
    了然子哈哈一笑,起身,將他扶起,說道:“尊主,隨我來!”
    了然子帶著拓跋鴻煊來到洞中一塊巨大的石壁前,了然子指著石壁說道:“尊主,你可以在此麵壁而觀,看到的東西,你能領悟多少,就能明白‘幻’有多少”。說完,笑著回去喝茶了!
    拓跋鴻煊麵對石壁坐下,閉目,再睜開時看到石壁上出現許多人影,慢慢地人影越來越清晰,可以看到他們的麵容、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故事和他們的重生輪回。也不知過了多久,石壁上的故事交錯在一起,人的變化也越來越多,有的輪回變成了植物、動物或者一些甚至物件,但無論是什麽東西都是在不斷變化的。看著這些影像,拓跋鴻煊似乎覺得自己以前心中無比空虛,如同嬰孩懵懂無知,心中似乎充盈了許多東西,但又無法辨別清楚。回到對羽境的探尋與思考,拓跋鴻煊漸漸明白,以前對羽境的運用隻是局限於紫玉老人傳授的羽境,而自己並沒有將被傳授的羽境真正化為自己的羽境,更沒有認真思考過它到底是什麽,要如何運用於它,通過穿越湖麵,拓跋鴻煊理解了羽境最大的變化特點,隻是還不夠嫻熟。另外,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真元與真氣對羽境變化的運用,自己似乎還沒有做到運用自如。想到這兒,拓跋鴻煊平心盤膝,靜靜看著石壁,讓心隨著石壁的變化而變化。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當拓跋鴻煊再次回歸現實的時候,天早已黑了,了然子早已離開,隻留一張字條約他明日辰時三刻在湖岸見。拓跋鴻煊微微一笑,喝了幾口依舊溫熱的清茶,便又回到石壁前盤膝靜思。隨著石壁影像的變化,拓跋鴻煊在自己開啟的羽境中又能自如地開啟不同的羽境,並在羽境的變化中學習真元與真氣的變化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