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節 宮廷家宴之二
字數:2836 加入書籤
聞言,赫連秋雨不知進退地站了起來,指著赫連昌就罵道:“你是個當哥哥的嗎?隻知道維護赫連雲秀這個野種,我才是堂堂正正的胡夏公主”。
此時,赫連秋雨話音剛落,姚皇後將手中的杯子重重地摔在地上,怒道:“太子妃,適可而止!從一進來你就口無遮攔,詆毀自家姐妹。你看看雲秀,她有說過你一句嗎?”。
赫連秋雨剛想反駁,拓跋燾就狠狠地給了她一個耳光,罵道:“真是個無恥潑婦”。
而此時,外麵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打得好!”,隻見拓跋嗣大步走來,眾人趕緊起身,在皇後的帶領下向北魏皇帝拓跋嗣行叩拜之禮。
拓跋嗣將皇後扶起,拉著她的手緩緩走到座位上,隨後,眾人也各歸其位。此時,隻聽拓跋嗣說道:“太子妃,你身為胡夏公主,應該多以北魏和胡夏的利益為主,怎麽能說出那些毫無根據的謬論,不僅詆毀了你們胡夏皇室,更有損我們北魏的顏麵。從即日起,太子妃需閉門思過,由太子嚴加管束”。
拓跋燾無奈地起身拱手,說道:“孩兒代太子妃給父王母後請罪了,孩兒一定嚴加管教”。說完,便將赫連秋雨拉了起來,想直接將其帶走。
拓跋嗣又說道:“燾兒,參加完家宴再回去吧,本來這次家宴也是為你和雲兒所設,慶祝兩位胡夏公主嫁入我北魏,也慶祝雲兒能在雲秀公主的幫助下,身體康健了不少”。
聞言,九王起身,拱手道:“多謝陛下關愛,孩兒確實感覺好多了,謝陛下將雲秀賜婚與我”。
赫連雲秀也忙起身與九王並排而立,向拓跋嗣行禮。拓跋嗣哈哈一笑,說道:“隻要你們過得好,我和你母後就了然欣慰了”,說完,拓跋嗣不忘看了看皇後,輕輕握住她的手,兩人相視而笑。
整個家宴如期開始,雖然有了赫連秋雨的小插曲,但很快一切又回歸和諧。赫連秋雨已然沒有了才進來的傲氣,一個人灰溜溜地獨飲。拓跋燾隻顧著照顧賀妙妙,時不時還是會向赫連雲秀這邊張望。九王則在赫連雲秀的督促下,將酒換成茶,一邊品著茶一邊吃著王妃剝好的果子,而赫連雲秀則隻顧著剝殼,其他的一概不管。
這時,赫連昌拿著杯子走過來,坐在赫連雲秀身旁,悄悄地說道:“我說雲秀妹妹,這個九王似乎更得你心意呀?”。
赫連雲秀剛說道:“三哥,你說什麽呀!……”,這時,她發現赫連昌走過來並不是來找她聊天的,而是借故與始平公主拓跋金玉搭訕的。
隻聽,赫連昌說道:“金玉公主,這宴會上您真是光彩照人呀”。
拓跋金玉瞅了他一眼,懶懶地說道:“太原公過譽了,你家妹妹才是豔冠群芳呢”。
赫連昌笑道:“公主不會也相信那些無稽之談吧?我胡夏男兒可也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聞言,拓跋金玉上下打量了一下赫連昌,笑道:“那太原公大丈夫一次給本公主看看呀”。
赫連昌笑道:“多謝公主成全,我赫連昌就如您所願了”。說完,起身走到北魏皇帝和皇後麵前,十分恭敬地鞠了一躬,說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胡夏三皇子,赫連昌正式向北魏始平公主拓跋金玉提親,請求大皇帝陛下恩賜”。
此言一出,全場頓時安靜了下來,拓跋金玉蹭地站了起來,衝到赫連昌麵前,說道:“你,你這是什麽意思呀?”。
赫連昌笑著答道:“公主,本王真的久仰您大名,早就心有所屬,這次來就是想向你提親的,我想娶你成為我的王妃,這樣,我們兩國的關係不就更上一層樓了嗎?無論是抵禦北方的異族還是南方的漢人,北魏和胡夏將會形成堅實的銅牆鐵壁,東西呼應,形成合縱之勢!”。
九王嘴角微微一提,品著茶看著赫連昌演的戲,不得不說,胡夏皇子中就屬這個赫連昌頗有心計和手段,其他的皇子真無法匹敵。確實,赫連昌的一番話,特別是最後關於兩國的合縱設想,讓拓跋嗣心中為之一動,不由地多看了幾眼麵前的赫連昌和自己的女兒拓跋金玉。心中暗暗想到:這個赫連昌還算後輩中不錯的一個,如果未來我扶持一下,將他推上胡夏的至高點,那金玉不就是胡夏的皇後了嗎!再過一些時候,胡夏也許都可以歸入我北魏的版圖。想到這兒,拓跋嗣哈哈大笑起來,拉著姚皇後的手,說道:“皇後,你看,我們家的金玉和這小子是不是很般配?”。
姚皇後還根本沒有想到拓跋嗣這麽深遠,她隻是覺得這個太原公赫連昌略微有點不實在,總感覺此人過於算計,而非真情。可是現在聽拓跋嗣這麽一說,自己原本想說不合適的話,話到嘴邊說不出來了。隻得,起身,向拓跋嗣行禮,說道:“臣妾聽從陛下之意”。
而一旁的拓跋金玉可著急了,叫道:“父皇,母後,孩兒不喜歡他,我不要嫁給他”。
赫連昌則隻是鞠著躬,默不做聲,心中一直在盤算著拓跋嗣會如何應對這個求婚。隻聽拓跋嗣說道:“胡夏的太原公真是一表人才,精明強幹,金玉,你為何不願嫁給他?”。
拓跋金玉答道:“孩兒有心上人了”
拓跋嗣說道:“噢,那是誰?”
拓跋金玉別扭地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來,還是姚皇後湊到拓跋嗣耳旁,輕聲說道:“李道之孫李敬君”。
聞言,拓跋嗣眉頭微微一皺,說道:“此事改日再議,不過朕想提醒一下太原公,美人之心還需要自己捕獲,朕雖然可以賜婚,但還是希望女兒能心甘情願嫁給你,明白嗎?”。
赫連昌聞言,撲通跪下,謝恩道:“昌,明白,一定會在停留盛樂的日子裏讓金玉公主愛上我,願意嫁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