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麻煩

字數:3416   加入書籤

A+A-


    這一次突如其來的教學,著實嚇到了何晨,當天晚上甚至做了個在學堂裏被強迫聽講的噩夢。
    以至於,在之後的時間裏,何晨廢寢忘食,抓住一切時間完善新功夫,並且不斷衝擊《東起》人影,生怕突然來個內功前輩,抓著他一通講解《東起心法》後邊兒的內容。
    但事實上,門派顯然沒有如他害怕的那樣操作。
    正如學堂裏其他采藥學徒心中所想的那樣,門派對他們這些真正的下一代接班人,隻有愛護,沒有坑害。
    在那第一次的講解之後,再之後再來學堂的內功前輩,盡管不再是之前那位,但是所講述的內容,卻仍然全部集中在第一階段的勁氣積累上。
    而且,除了針對主幹內容的時候,會斬釘截鐵,給出確切隻用記憶的說法之外,但凡涉及到細節,涉及到主觀層麵,涉及到更加微妙的部分,他們的解答都變成了以引導為主的教導。
    哪怕講了幾遍,提問的采藥學徒還是聽不懂,弄不清楚,他們也隻是換個方式,繼續引導,而不會簡單粗暴地給出他們的答案。
    從這個方向來看,門派的意思,也就是想讓學徒們趕緊先將第一階段這個積累為主的階段學會,從而早日開始積累而已,倒並沒有完全速成的意思。
    《東起心法》的修行,總的來說,自然是渾然一體的內功心法,故而在意識空間之中隻呈現為一個單獨的人影。
    但是,這並不代表《東起心法》就沒有劃分。
    最基本的,但凡是一門完整的內功,顯然至少都會分為修成第一縷內力之前的部分,和修成之後繼續增長修為的部分。
    而從開始修習內功,到修成內功,這一段的修行,在《東起心法》的修行中,又大致上分為了三個階段。
    分別是,第一階段的積攢勁氣;第二階段的衝關巡脈;第三階段的染勁歸府。
    第一階段的積攢勁氣不用多講,正是現在前輩教導采藥學徒們學習的,同時也是何晨已經學會,並且每日積攢的。
    這一部分的重點,在與如何調息運氣如何讓自身與大日初升紫氣東來的外界意象相結合,從而讓體內經脈在特定情況下,韻生出一道能夠確切感知的勁氣。
    而難點,則是如何盡可能地做到更好,讓體內能夠達到韻生勁氣的標準,以及盡可能讓韻生的勁氣更多更強。
    畢竟,後續修成內功,是需要以這勁氣為依憑或者說為根本的,勁氣不足,後續的步驟直接無從談起。
    第一階段的積累,便需要一個月到兩個月,效率越高,效果越好,需要的時間就越短,等到勁氣積攢滿了之後,就能夠到下一步。
    按照《東起心法》的說法,能夠韻生勁氣之後,堅持不斷蘊養一月,則可嚐試“控勁氣而入經脈,循五行而保勁成”,也即衝關入脈,讓勁氣在經脈之中循環往複。
    因為循環的過程,如同用勁氣在體內巡邏,所以這一階段,也被稱為衝關巡脈。
    這一階段之中,若是勁氣在經脈中運轉時不夠流暢,亦或者停滯乃至於出錯,那麽勁氣便會有所損耗,需要每日晨起繼續積累勁氣,以使勁氣保持圓滿。
    而若是能夠做到巡脈周身勁氣不減的程度,那便能夠開始第三步,也即最後一步染勁歸府。
    這一階段,何晨獲取到的知識就很少了,隻是大略知道是通過方法將勁氣在丹田中化為自身內力。
    一直到第二階段,或者說,一直到第三階段完成之前,勁氣都是沒有什麽作用的,隻有將勁氣轉為內力之後,方能產生加持力道亦或者修習配套功夫的作用。
    等到第一縷內力生成,那麽《東起心法》也就初成了。
    從整個修煉的過程來看,若想加快修行內功的速度,同時減少對修行的幹預,那麽第一階段的積攢勁氣,顯然是最適合插手的。
    畢竟,隻有真正開始積攢勁氣,才算是內功修行的開始,而一直到第二階段完成之前,積攢勁氣都會一直需要。
    學堂在這一方麵插手,也就能夠理解了。
    反正,何晨對此無所謂。
    早在所謂的內功前輩們開始講解之前,何晨便已經開始積攢勁氣。
    完全通過毆打《東起》人影的方式獲取知識的他,對於第一階段的了解與領悟相當到位,正是因此,他第一次積攢勁氣便能直接成功,而且成效相當不錯。
    但是,勁氣積攢順利,也沒有內功前輩強行教他後續的內容,這並不意味著,何晨就沒有頭疼的東西了。
    事實上......
    “不是,那個,我,我其實真的看書就夠了!真的!”
    何晨看著帶著筆記一臉認真站在他麵前的學徒,整個人懵逼而無奈。
    怎麽講?
    自從內功前輩們開始隔一日前來學堂講學一次之後,飽受苦學《東起心法》之苦的采藥學徒們,便在一片驚喜之中陷入了認真抄寫學習的狂潮之中。
    不僅是最開始對主幹的講解人人抄錄,之後其他前輩前來講解,前來引導的話語,他們竟然也全都一一抄下,並且互相對照確認。
    問題,就出在這個互相對照確認上。
    毫無疑問,經由此前不吝解答問題的何晨,被相互上了。
    盡管,最開始的幾次,他都以自己有所感悟,要好好讀書所搪塞了過去,但是正所謂可再不可三。
    沒有抄就是沒有抄,就算何晨在前輩前來講學的時候,聽著順帶了做幾句筆記,乃至於相對贅餘地多記下了很多在他看來沒必要記的內容。
    但是,這和恨不得聽見啥都記下來的學徒們來說,差距簡直不要太大!
    當何晨在聽完解答後,其他學徒前來交流的時候,信心滿滿地將自己寫了小半張白紙的內容拿出,結果卻看到對方掏出了三張筆記的時候,他就知道,完了。
    自己不記筆記,不記內容的事情,絕對要傳開了。
    果然,自那次之後開始,那些被他在經脈學問上多次幫扶過的同窗,便開始孜孜不倦地試圖幫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