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玄策第一噴子

字數:7792   加入書籤

A+A-


    罵人有用嗎
    說來好似隻是在逞口舌之快,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時候的確是有用的。
    不提朝堂上那些爭論到沸騰時偶會摻雜人身攻擊的斯文罵法兒——
    單說兩軍交戰前,便也常會先行祭出“罵陣”,若能派出一員信念感足夠強的罵陣猛將,發揮得力之下,擊垮對方理智,罵亂對方軍心,也是不在話下。
    故而,罵人一事,自古以來便是門學問,若能學以致用,便大有可為。
    而昔有玄策第一噴子美譽,深諳此道的常闊,此時的破口大罵,也並非隻是衝動之下的無腦宣泄之舉。
    果不其然,眾人的注意力肉眼可見地被他這一通輸出給轉移了,那有關“不祥之物”四字帶來的凝重與壓迫之感,便也跟著散了大半。
    比如崔琅就完全被吸引折服了,不可思議地道:“不是都說習武之人不善言辭麽,怎麽這常大將軍罵起人來……竟是如此叫人舒適呢”
    又不禁看向方才出手相助的長兄:“說來長兄怎麽隻跟常大將軍學那些刀劍拳腳功夫,要我說……這口舌上的,更該好好學一學才是嘛!”
    放著這麽好的技藝不去學,長兄到底行不行!
    崔棠涼涼問:“怎麽,你想看長兄學以致用帶回家中,拿來每日與父親對罵三百回合嗎”
    崔琅些許期待地點頭:“倒是個好思路……”
    常闊那廂罵得意猶未盡,還要繼續時,一旁的常歲寧暗暗扯了一下他的袍袖。
    常闊立時會意。
    也不能把路堵得太死,終究還是要給那螞蚱留些蹦躂的餘地才行——
    他遂向聖冊帝抬手,正色道:“小女今日受此驚嚇險些喪命,已是飛來橫禍,幸得佛祖與聖人庇佑,才僥幸逃過此劫!初才這般死裏逃生,絕不能夠再平白受人汙蔑——此事還請陛下明鑒!”
    聖冊帝的視線緩緩落在了他身側的少女身上。
    少女微垂首而立,讓人看不到她此時的表情,但周身的氣勢卻分明無懼無畏——她甚至裝不出來太多受驚之色。
    ‘幸得佛祖與聖人庇佑,才僥幸逃過此劫’嗎
    不——
    眼前重現了這少女方才麵對神象攻擊時的反應,分明不屬於尋常閨閣女兒家,聖冊帝的語氣叫人聽不出情緒:“神靈在上,朕自不會冤枉無辜之人。”
    常歲寧仍未抬眼,隻於心底冷笑一聲。
    這話便極值得深思了——不會冤枉無辜之人,那她是無辜之人嗎此等玄乎之事,真真假假,誰說了才算
    說到底,那渾天監監正之言,除了下意識地推諉自身責任之外,亦是在迎合聖心。
    祈福大典被毀,總要有人承擔起這個罪名——否則傳出去便很容易成為上天降罰的征兆,會給那些陣營各異的勢力諸多可乘之機,以拿來大做文章。
    聖冊帝自然不會準許此等對自己不利、與自己所想背道而馳的局麵出現。
    所以,就很需要一個“替罪羊”了。
    帝王既有所需,自有識趣的臣子適時獻上對策——
    剛巧,作為被神象攻擊的那個倒黴蛋,她就很適合做這個替罪羊。
    但聖心總還要表現得慈悲憐憫一些,不好過於武斷,所以,便還需那些識趣的臣子們出言坐實“那個少女絕非無辜之人”——
    果然,便有人出聲附和道:“此事的確蹊蹺,而常言道反常必妖……”
    “按說神象不會無故傷人,此舉或有預兆。”
    “自古以來,不祥之人妨礙國運,帶來災禍之先例比比皆是……”
    “沒錯,仲春祈福大典,關乎我大盛國運……陛下,此事決不可大意處置!”
    三人成虎,更何況事關玄學國運,向來不需要太多實際上的證據,而“不祥”之說曆來為掌權者忌諱之最,寧可錯殺亦不能錯放之下,寥寥數言即可定人生死的先例不勝枚舉。
    那個女孩子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已有深知此理的婦人悄悄向那少女投向了憐憫的目光。
    與巨象相搏也能活下來的少女,此刻卻要被人三言兩語定生死了。
    常闊未再急著多言,但額角青筋跳動,心裏的小冊子已經要記爛了。
    有人將他暫時的沉默視作了動搖,便上趕著歎氣勸道:“……事關國運,常大將軍當以大局為重啊。”
    “是啊常大將軍……”
    眼看著那些人就差直說“常大將軍節哀”了,常闊滿口芬芳到了嘴邊,忍得十分辛苦。
    鄭國公夫人段氏早已火冒三丈:“滿口國運大局,卻罔顧禮義廉恥!我呸,一個個人模狗樣的東西!”
    “夫人……”一旁的仆婦聽得膽戰心驚:“您小聲些。”
    “那臭小子愣著幹什麽!他的禮義廉恥也讀進狗肚子裏去了!”段氏自知言輕,此刻便寄希望於兒子身上。
    魏叔易站在聖冊帝身側,始終並未開口。
    甚至起初那一絲隱晦的擔憂也已消失不見,剩下的隻有無聲的好奇——他好奇已成為眾矢之的的那個女孩子,為何還能這般平靜
    她站在那裏,對周遭這些冠冕堂皇的惡意仿佛毫不在意。
    她看起來瘦小纖弱,那不合體的玄色披風足以將她整個人都包裹嚴實,在這皇權與天威的審視之下,她儼然已成了一個名為犧牲品的獵物。
    可她當真不像是一個獵物。
    甚至……恰恰相反。
    因此,他選擇靜觀探究,與她一同靜待著她所等待的。
    見聖冊帝遲遲未語,那些附和聲愈發泛濫。
    此時聖冊帝微側首,問道:“洛兒,你待此事是何看法”
    “回陛下,臣認為諸位大人所言不無道理。”明洛看向那祭壇之下的少女,對方垂著眼睛,身上的披風尤為刺眼——
    她道:“神象從無傷人先例,方才那般場麵,的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既從無先例,足可見此事必有蹊蹺。”
    有青年沉定有力的聲音響起,是崔璟上了前,站在了常家父女身前。
    明洛怔怔看著他。
    崔璟麵色肅然抬手:“此番大典生此變故,亦是崔璟失職,故請陛下容臣詳查此事,半日之內,崔璟必將真相查明——”
    言畢,視線掃向眾人:“待到那時,諸位大人再行予人定罪不遲。”
    眾官員聽的麵色各異。
    這崔家小子怕不是在陰陽他們!
    可他究竟懂不懂其中真正的利害關係
    他崔璟開口,分量自與其他人不同,這不是擺明了讓聖人為難嗎
    而有崔璟開了頭,旋即又有一人站了出來:“陛下,臣自請與崔大都督共同詳查此事!”
    看著那站出來的人,四下有片刻的嘈雜。
    這個姚翼又湊的哪門子熱鬧,平日大理寺的案子還不夠他查的是吧
    “是大伯父!”姚夏卻喜得跳起來,眼神激動拜服——大伯父真是秉公無私!
    姚歸眼底也有觸動——日後若能入仕,他定也要做一個像大伯父一樣為公正而請命的好官!
    這話也就是姚翼聽不到了,但凡聽著些,定要回上一句:大可不必,沒有的事,別來沾邊。
    姚冉的心情也固然有慶幸,但此時她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身側母親的情緒波動之上——
    早在姚翼站出來的那一刻,裴氏的眼神便已經冰冷到了極點。
    姚翼此人,雖稱得上是個清官,但絕不是毫無頭腦的耿直之輩,他處事謹慎,方能一步步穩紮穩打走到今日……他應該比誰都清楚,此時聖意難測,且毫無頭緒線索之下,並不是站出來逞英雄的好時機。
    可他還是站出來了!
    為了那個小賤人!
    那小賤人還真是命硬,竟能一次又一次全身而退,周頂沒能殺得了她,巨象也沒能殺得了她……
    但今日……無論如何她也不會讓那賤種活著離開!
    她偏要姚翼親眼看著這賤種在他眼前被處置——
    她倒要瞧瞧,他究竟能為那小賤種做到哪一步!
    幻想著那即將到來的一幕,裴氏眼底現出名為報複的快意。
    看著先後站出來的兩名重臣,聖冊帝一時未語,似在權衡著什麽。
    “陛下,奴認為,崔大都督與姚廷尉所言極有必要。”此時,伴在聖駕身側的喻增也開了口,道:“若說常家娘子為神象所不容,是為不祥之兆,可方才奴瞧著,那頭年歲更長些的母象待常家女郎卻甚是親近,並不像是感應到了不祥之物的反應——”
    聖冊帝並不看他,隻語氣莫辨地道:“倒甚少聽你開口為誰說話。”
    喻增的身形又矮了些,低聲道:“這常家女郎,實是當年先太子殿下托付與奴與常大將軍的孤女……奴確有些許私心在。”
    他這般坦言,叫聖冊帝眼神微動。
    她再次看向那少女,卻是問:“常家女郎,你可有自辨之詞”
    那聲音從祭壇上方傳來,如同遙遠而威嚴的天音。
    常歲寧這才緩緩抬首,對上了那張帶著審視的聖顏。
    “回陛下——”常歲寧緩聲道:“臣女認為,若大盛國運會被一介小小女郎影響毀壞,那我朝國運,也不過如此了。”
    四下驟然一靜,而後驚怒聲無數。
    “這是什麽話……”
    “妄議我朝國運……簡直放肆!”
    “她懂什麽叫國運……”
    明洛眼底也現出一絲冷笑。
    偏那少女麵不改色,繼續道:“臣女斷定自己不是會毀壞國運的不祥之人,在場其他人也不會是——”
    這罪名,不該被強加到任何一個無辜之人身上。
    崔璟微側首,看向身側少女。
    她麵頰上有著不少擦傷,在白皙的臉上十分醒目,渾身上下唯獨一雙眼睛絲毫不顯狼狽。
    不同於臣子們的憤怒,聖冊帝卻隻看著那少女,問:“朕想聽一聽,你如何能斷定自己並非不祥之人”
    “諸位大人有一句話至少說得很對,神象不會無故傷人。”常歲寧道:“神象身上有傷,或是有人刻意而為,意欲毀壞祈福大典。”
    替人羅織罪名這種事需趁早為之,對此,她也是很在行的。
    “神象……身上有傷”聖冊帝眸光微斂,視線從少女麵孔上移開,看向象奴。
    跪在那裏的幾名象奴交換了一記眼神,皆是驚駭不定,為首者將頭磕在地上:“奴並未發現神象有受傷之處!”
    常歲寧:“傷在頸部褶皺處,傷口又極為細小,故而不易被發現,但應是刺入了極鋒利之物——”
    少女語氣篤定,為首的象奴不覺間冷汗淋漓:“這……怎麽會”
    然而仔細回想,那頭公象自昨晚起,的確偶有煩躁之態,但他們喂養時確實未曾發現傷處啊!
    且更為緊要的是,大典在即,他們日夜看守,根本不敢鬆懈大意,誰能有機會近身傷到神象!
    也因此,才隻當那公象隻是又犯了些無傷大雅的小脾氣,而未曾仔細想過受傷的可能。
    崔璟道:“常家娘子所言是真是假,使人一驗便是。”
    聖冊帝微頷首。
    身為外姓女子之身,能走到今日,她自然不會是自覆耳目的昏聵庸主,祈福大典被毀,需要有人為此擔責,但這並不代表無需思考其它可能。
    在任由臣子們出言為那少女定下不祥之罪之際,她亦在觀望思量。
    玄學國運之說,縱無人可以反駁,但與可拿證據說話的真相相比,在服眾一事之上,自然還是落了下乘。
    且她此時也需要了解真相。
    象奴抱著將功贖罪之心道:“奴願上前查看神象身上是否有傷!”
    有官員看向祭池的方向,提醒道:“可神象此時這般狂躁,怕是不好近身。”
    話音落,即有一名內侍領著一名醫官快步而來。
    那內侍行禮罷,道:“魏侍郎,您要的麻沸散取來了,隻這麽些,不知夠是不夠”
    方才見勢不對,魏叔易未能上前,便想到了以麻沸散製服大象的辦法,遂命內侍去尋醫官取要。
    象奴領會到了這重用意,連忙點頭:“應當夠了!”
    縱不至於將神象藥翻過去,但令其鎮靜下來即可。
    幾名象奴接過那麻沸散,在玄策軍的協助下,下了祭池。
    離得遠些不敢靠近的女眷,隻聽著公象的叫聲逐漸弱了下來,便知是成了。
    很快,象奴即與醫官一同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