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患得患失王伯舉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A+A-


    王伯舉真的快抽了,不過不是樂抽,而是氣抽的,起因是一份紅頭文件。

    這也是赴任烏鑫縣以來,收到的第一份正式文件。

    身兼數職,縣委班子成員,全縣政法係統老大,執掌全縣人民武裝。任何一個名頭擺出來,那都是響當當的大佬。何況三職集於一身?

    當初自己在崇誠,以許援疆為首的一眾同僚,紛紛為姓趙小子站台,處處打壓針對,堂堂縣委常委被欺負成舊社會小媳婦。在自己調離的時候,竟然有人造謠“夾著尾巴逃跑了”。

    全他娘放臭屁,老子這是二度逢春,是權途騰飛的前兆,到時管保讓你們都傻眼。

    自從新職確定以後,王伯舉就等著向“舊人們”展示成果,並計劃用“紅頭文件”做道具。

    畢竟自己是縣委重要領導,總不能逢人便講職務吧,那樣未免太膚淺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趁國慶假期接待崇誠來訪朋友時,“不小心”露出紅頭文件來。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人武部長王伯舉”,朋友看到這些內容會怎麽想?指定是“王書記舉足輕重呀”。隨即消息會傳遍崇誠政界高層。

    可是等文件卻費了勁,直到上任第十天,第一份紅頭文件才來。

    拿起文件一刻,王伯舉都有些激動,也看到了期待中的一眾名頭羅列。

    可隨即他就皺了眉,緊跟著怒火滿胸:“這他媽不是瞎胡鬧嗎?有這麽排的嗎?”

    紅頭文件上,不但嚴清正位置靠前,姓趙小子也排在自己前麵。

    對於嚴清正的排名,王伯舉倒能接受,畢竟紀檢部門特殊。

    可姓趙的憑什麽?

    自己做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時候,姓趙的不過隻是小鎮長,剛參加工作而已。姓趙的調離崇誠之前,享受副處待遇也才幾十天,連老子零頭都趕不上,老子可是副處實職九年五個月。

    即使不比資曆,隻講現在職務,政法委書記、人武部長可都是獨當一麵的存在,哪個不比他副縣長重要?更何況自己二職皆兼了。

    可他娘惱火的是,竟然把老子排他後麵,就因為他比老子早來幾天?

    早來能咋地?烏鑫不屬於端河市、陸興省?不屬於國家?還他娘的鬧獨立不成?

    “娘們當政到什麽時候也不行,這是對製度的挑釁與無視。老子找她去。”

    王伯舉憤然起身,頓覺滿身正氣:老子不是因私,而是純粹為公,是在維護製度尊嚴。

    “篤篤”,

    敲門聲忽然響起。

    “進來。”王伯舉盡量壓著火氣,再次坐回原位。

    “您的信。”秘書進來,遞過一封信件。

    王伯舉鼻子“嗯”了一聲:“放下吧。”

    “好的。”秘書放下信件,退出了屋子。

    “製度不容……”王伯舉再次起身,準備去找馮娘們理論。

    在目光瞟到信封時,停了下來。

    “政法委書記親啟(特別重要)。”

    什麽意思?瞅著信封上打印的標注,王伯舉直犯嘀咕。

    出於職業警覺,拿起一支鉛筆,在信封上捅了幾下。

    確認到應該沒有危險物,王伯舉這才拿起信封,前後翻看了一遍,然後撕掉封口,取出信瓤展開。

    “青天大老爺,救命呀!”

    看到開頭第一句,王伯舉不由得心頭一凜,趕忙瀏覽後麵內容。

    原來是這呀,大驚小怪的。

    看完整封信,王伯舉很不以為然:“小煤窯的事,不該找我吧?”

    這是一封打印的匿名信,寫的是小煤窯私挖亂采,導致礦工受傷,礦主不聞不問,甚至恐嚇毆打傷者家屬。除了這件事以外,還羅列了其他一些事項,比如扣身份證、收押金等,反正就是強迫吧。

    “小煤窯?這不是姓趙的負責嗎?怎麽管的?”王伯舉忽然想到這一層,忙又拿起信紙,瀏覽著主要內容。

    “多次虛報事故,多人下落不明。雖然失蹤的以外地人為主,暫時能瞞下去,可時間一長,難保不會徹底爆發。到時肯定引發社會問題,政法係統也要擔責。領導,不是我危言聳聽,到時領導也脫不開責任。”

    再次捕捉到這段內容,王伯舉眉頭皺了起來,喃喃著罵道:“你他媽不負責擦屁股,幹嘛讓老子弄兩手屎?反正你主管煤炭,責任最大,老子才不怕。”

    “可他有許援疆撐腰,我的後台卻馬上退休,到時別他娘替他背鍋了。”想到這一層,王伯舉眉頭皺得更緊。

    把這事捅上去。

    這個想法一出來,王伯舉又很是為難:捅到哪?肯定隻能是縣一級,假如到了上麵,難保不會跟著挨板子。可烏鑫縣是那娘們當家,連個排名都弄不對,還能指望她主持公道?別再提早偏向姓趙的。可如果聽之任之的話,萬一發生大亂子,到時自己這個政法委書記肯定被動。

    要不我直接處置?

    對呀,我是政法委書記,又是人武部長,維護社會穩定責無旁貸,豈會連個小煤窯也收拾不了?到時連其後麵阿貓阿狗也辦了。

    姓趙的,你身為分管領導,選擇性失明,負有不可推卸責任。而老子我打擊犯罪,為苦難礦工做主,絕對有功,這可是實打實政績。

    王伯舉越想越激動,不知不覺臉上樂成菊花,先前的愁苦與惱怒一掃而光。

    隻是我初來乍到,人單力薄,光杆司令一個,能指揮動政法係統坐地戶?想到這一層,王伯舉興奮程度大幅下降。

    “奶奶的,沒有嫡係勢力不行呀。”王伯舉罵罵咧咧著,下意識地拿過係統內電話本,翻閱起來。

    “寧衛軍。”

    看到這個名字,王伯舉頓時雙眼放光:這可是史霄漢的人,與姓趙的有宿仇。原來人們都傳,史霄漢一係永世不得翻身,可寧衛軍不是被重用了嗎?如此看來,寧衛軍也不簡單,足可堪當大任。

    隻是之前沒什麽來回,不知寧衛軍肯不肯合作?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何況自己還是他上級領導呢,試試再說,不過也不能操之過急。

    王伯舉有了主意,在接下來的幾天裏,開始有意識地考察起寧衛軍來。

    在這期間,又有信件寄來,都是這個小煤窯的礦工或家屬,請青天大老爺救命。

    “也該找他談談了。”王伯舉拍打著成遝信件,信心十足。

    不過在即將撥打電話時,王伯舉又遲疑起來:僅憑我倆是不單薄了一些?萬一姓趙的知道此事,在班子裏搬弄是非的話,我可是單打獨鬥,而他卻有嚴清正幫腔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