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蘇石回汴梁

字數:5460   加入書籤

A+A-


    孫成沒有受到責罰,回到自己的大帳中後,臉現輕鬆之態。
    沒有幾個人知曉,孫成早已經在蘇石領兵於南境的時候,就主動選擇了投誠。
    此事十分的機密,便是連推薦他的楊文廣都並不知情。說起來,孫成也是功勳之後,隻是祖輩的名聲並沒有楊家和呼延家那般的顯赫而已。
    且家中的祖輩人都不在了,孫家也就自然開始沒落。
    沒落的孫家之後孫成,從小就見慣了什麽叫做世態炎涼,尤其是身為武人,被文人如何地輕視,更是感受頗深。
    從骨子裏反對重文抑武,奈何的是自己人微言輕,根本改變不了大勢。直到遇到蘇石,看到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少帥是如何在戰場上縱橫,如何不將那些文臣放在眼中,他自是心中佩服不已。
    一次戰時受傷,孫成原以為自己將永遠的失去在上戰馬的機會,卻不想,蘇家軍的衛生隊收留了他,並一番精心的醫治下,讓他痊愈如初。
    這種如恩同再造的經曆,讓孫成徹底倒向了蘇石。並在其安排下,沒有像是楊文廣和呼延慶等人回到汴梁,反留在了北境,還成為了統兵將軍。
    這一次得知要對付的是周軍的時候,蘇石便秘密給孫成下了命令,就有了他趕到不及時,給了周軍衝出包圍圈的機會。
    周軍的女主就是盧思俏,這已然是公開的秘密。
    這個消息一出的時候,便是連蘇石都給震到了。
    他以前隻是
    感覺到盧思俏不尋常,身份怕是不簡單,卻沒有想到,竟然是柴氏之後。而現在既然知曉了,她當然不會讓其受傷,才有了他下令孫成放水之事。
    一邊幹涉著北境戰事,蘇石一邊回到了汴梁城。
    隻因路途之上,時爾會遭到攔截和刺殺,原本一月的歸期,硬是讓他用了兩個多月才回到汴梁。而此時,時間來到了1049年,即慶曆九年三月。
    三月的汴梁城,天氣還沒有完全的回暖。早晚的時候,還有陰冷之時。
    入了汴梁城後的蘇石,甚至都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天佑胡同,僅僅隻是派人將嶽思靈送回了府邸,他便直接乘著馬車奔向皇宮而來。
    蘇石回京了。
    消息也第一時間傳到了仁宗趙禎的耳中,讓他的麵色有些不善。
    蘇石是很有能力,其賺錢能力無人可比,其軍事指揮能力更是無人可敵。
    按說這樣一個有能力的人,所有的帝王都會喜歡。但可惜的是,蘇石脾氣中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麵,這從他殺過不少的大宋文臣武將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一個有能力,但又不是完全受控製,哪一個帝王肯甘心用這樣的臣子呢?
    打天下的時候,或許需要他。可一旦天下初定,那第一批要收拾的也正是這樣的人。
    或可以打一個比方,能幹但有時又不聽話的臣子就像是帝王眼中的夜壺,需要你的時候會拿來用,且一個勁地誇你的好。可不需要的時候,
    那就一腳踢得遠遠的,一副嫌棄的模樣。
    現在,那讓人嫌棄的夜壺回來了。
    趙禎是不可能在用他領兵的。無它,在給他機會立功,那就真的會功高震主,或許自己在的時候還可以壓製他,可若是自己不在了呢?
    兒子趙曦就能夠收蘇石為己用?
    千萬不要忘記,趙宋的天下是怎麽奪來的。
    蘇石的所為,多像是當初的宋太祖之所為?
    有了前車之鑒,趙禎自是不會給蘇石再一次壯大的機會。在得知蘇石入京,直奔皇宮而來時,趙禎很幹脆的對著身邊的中官張茂則說道:「張大伴,就說皇宮不安寧,無旨任何人也不得入
    內。」
    「奴婢領旨。」張茂則如何會不知曉趙禎的意思,當下便點了點頭,答應一聲之後轉身就向外走去。
    就在張茂則親自去傳旨的時候,在他身後,龍椅上的趙禎卻是身體一歪,差一點就從龍椅上跌坐下來。
    到今年,趙禎正好四十歲。
    古時因為各種條件所限,活到四十歲便可算是步入中老年之列。尤其在這個人均壽命三十出頭的時代,趙禎的年紀早已經超過了平均線。
    人歲數大了,在加上這一陣子需要操勞的事情很多。
    大宋錢莊、周軍出現、長公主出走、李唐和白蓮紛紛露頭等等,一樁樁一件件,皆消耗了趙禎不少的精力。
    曆史之中,趙禎也僅僅隻是活到了五十三歲而已,且後幾年還都是在染病中渡過的。這一世
    多了蘇石這個意外之人,讓一些潛在的矛盾提前得以爆發,這讓趙禎的身體越發不好,越發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起來。
    強行將身子座正,好一會,那種眩暈之感這才消失不見。
    感覺到好受一些了,趙禎又伸手拿過一道奏折批閱起來。雖然說他疑心病很重,不是很相信人,一些決策上也容易被文臣們所裹脅,但趙禎一生還是很勤奮的。
    若不是耳根子軟,心性太過於仁慈,怕是他還可以闖出比曆史中更大的成績與名頭。
    再說蘇石乘著馬車剛到皇宮門口,就見張茂則已然帶著一些太監在這裏等候於他。
    出行一年,再次見麵的時候,兩人未有太多的寒暄,張茂則直截了當地向蘇石說明,「武吉侯,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不如回府中好好歇上一陣,皇宮還是不要進了的好。」
    雖說是勸阻,但態度卻是十分的堅定。
    蘇石是聰明人,自然從這些話中聽出了其它的意思,這也就是臉現苦笑道:「張中官,官家不想見我?」
    「這陣子外事太多,皇宮中也並不安全,陛下有旨,非旨不得入宮,還請武吉侯見諒。」張茂則麵色嚴肅而道。便是連蘇石借說話之機,遞來的一遝工業票據都是視而不見,沒有伸手接過的意思。
    這可是工業票據,憑此可以在華夏商店中買到很多的稀罕之物。
    朝中不知多少大臣想要,汴梁城中不知多少權貴眼紅此物,
    可是張茂則卻沒有接過的意思。
    從這一點上,蘇石就知道,這件事情是通融不得了。
    蘇石原本還想著,見不到官家,可以去見荊王。他要請令前往北境,在他來看,隻要自己出馬,解決周軍的事情並不會太過困難。
    盧思俏是知道自己手段與厲害,相信她不會與自己為敵。
    縱然真要手下見真章,蘇石也不會害怕。且由他領兵的話,他就可以完全的保障住盧思俏的安全,也唯此,他才是最為放心。
    可現在,連官家,連荊王都見不到,何談領兵之事。
    雖然心中焦急,但蘇石也無法硬闖皇宮。真要這樣做了,那就與造反無異,如此,便是他立下再多功勞,有此大錯也是罪無可恕。
    想到自己入不了宮,還可以找龐籍入宮代為去見荊王,蘇石就點點頭道:「即是如此,本侯回府便是。」
    蘇石的馬隊離開,一直到目送其遠離之後,張茂則這才鬆了一口氣。攔蘇石的道,那是需要一定魄力的,畢竟此人的火爆脾氣,早已經被很多人領略,萬一要是腦子抽筋了,誰知道會做出什麽樣的事情來。
    「你們都記住了,官家有令,非旨武吉侯不得入宮,誰若是看不住,小心你們頭上的腦袋。」向著守宮門的禁軍扔下了這句話後,張茂則這才帶著一眾小太監轉身向深宮中走去。
    嶽思靈不過是剛回到天佑胡同,供蘇石休息的廂房還沒有重新打掃完,就
    見到蘇石回來了。
    急急迎上前來道:「少爺,不是說入宮了嗎?」
    「哎,別提了,誰都不想見我。」蘇石搖了搖頭,也說不出來是應不應該生氣。
    「少爺莫急,要靈兒說,還是少爺太有能力,官家擔心少爺會立下更多的功勞。」嶽思靈笑著便走上前來,接過了蘇石的白衣外袍。
    蘇石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真沒有造反的心思,當皇帝多累呀。
    蘇石隻想逍遙人生,輔佐一位名君再現漢人盛世而已。
    但他是這樣想的,說出去又有幾人會信呢?
    如果一個人有能力,誰又想頭上再多出一個婆婆來壓製自己?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見不到官家和趙曦,蘇石也隻能去想其它的辦法。比如說等吃過了晚飯之後,他準備去一趟龐府,商量一下解決之道。
    所謂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晚飯之前,蘇石又收到了一條新消息,盧思俏竟然出現在了遼國上京城。
    周軍與遼國達成暫時合作的事情,很多人都看得明白。
    至於說,達成合作的過程,以及雙方需要付出的條件等等,這就屬於絕對的機密,所知之人甚少。
    就像是盧思俏竟然以自己為質,為了獲得遼國支持,甘願入遼國都城上京城的事情,知道的人就極少,便是連負責在暗中監視著周軍的飛鷹中隊都沒有發現。
    當初盧思俏和喬雲天離開的時候,是在天明時分,直接入了遼人的使
    者隊伍之中,這才沒有被人發現。
    即便是盧思俏到了上京城的時候,也在遼人的安排下,深入簡出。若非是梅陽不小心看到了盧思俏,認出了此人的身份,怕是蘇石現在還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