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高麗出兵

字數:4898   加入書籤

A+A-


    有的臣子,是真心為國家和百姓考慮。
    一旦打仗,國庫消耗就會很大,而這些消耗最終還是會轉嫁到百姓的身上,如此一來,百姓越過越苦,這不是為民官員想看到的。
    還有的,站出來純純就是為了拍李齊的馬屁而已,這也是一些官員能夠晉升之本,那就是抱著一條大腿就不鬆開,如此自己就可以平步青雲,躋身為頂級朝臣之流。
    最後站出來反對戰爭的官員,代表的是商賈,他們也聽說了蘇石手中有好東西的事情,想的就是如何從中謀取自己的利益。而一旦和蘇天王的軍隊開了戰,那在想有商業合作就會多了很多困難和障礙。
    誰說隻有漢女幹的。
    看看吧,高麗之中女幹人也不少,高女幹也是有很多的。
    這些人以李齊為首,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力量,原本商量出兵的事情,也就此變得吵吵嚷嚷起來。
    大對盧,總之國事,身居一品的鄭趾,是高麗的名臣,也是他輔佐了文宗開創了以後所謂的高麗之文宗盛世。
    官職比李齊更高,可因為鄭家的底蘊要照李氏差一些,這一刻,官位更高的他,竟然被下屬有隱隱壓住一頭的意思。
    文官是指望不上了,文宗隻能將目光放在了武將那一欄中,然後目光就落到了武將之首,高麗朝上將軍尹玉虎身上。
    尹氏在很多年前,就開始輔佐王氏,十一代的傳承下來,尹氏也在軍隊中享有著很高的影響力。
    外事不決的時候,往往尹氏的話語權就變得極重。
    曆史之中,尹氏越發強大,終於引來了有圖思變強的文宗王徽的忌憚。在他掌握了全部的朝政權力之後,第一個解決的就是尹氏,從而將軍權拿回在手中,輔助他掌握整個高麗局勢,最終為改革保駕護航。
    如果蘇石在晚來高麗十年,想要征服這裏,還真有些困難。到時候麵對的就是軍政集權於一身的文宗,那時,就算是可以打敗他,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可是現在,文有李氏搗亂、武有尹氏掣肘,文宗遠沒有達到曆史中那麽的強大。
    文宗的目光看來,正看戲的上將軍尹玉虎就知道應該說些什麽了。「王上,臣認為應該出兵。北青城是高麗的北青城,任何人不管什麽原因占據了那裏,都是對高麗的挑釁,必要殺之而後快。如此才能彰顯我們高麗的強大,才能讓那些想要打我們主意的人變得老實起來,才能真正地獲得別人的尊重。」
    身為武將,如果不打仗,如何顯示自己的能力?
    如果不打仗,哪裏來的軍功可拿?
    如果不打仗,哪裏又來的各種好處呢?
    尹玉虎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也是必然要支持打這一仗的。
    隨著尹玉虎站了出來,鄭趾馬上就表示了支持。文武之首意見得到了統一,即便是李齊等人還在反對,已然改變不了高麗出兵的事實。
    「好,即是如此,吾便令上將軍為平北大將,負責出兵收回北青城。其它各衙門要做好糧草軍械供應的準備,確保一戰而定,揚我高麗國威。」文宗等的就是這句話,當下便宣布了最終的結果。
    主戰派獲得了勝利,下朝之後,不少的官員都變得忙碌了起來。鬥爭失敗的李齊卻是一肚子火氣,連衙門都沒有去,直接就回了自己的府邸。
    李齊一入府,便直奔後院而去,來到了自己的書房所在的小院,一臉悶悶不樂的看向著麵前的年輕人說道:「孟先生,對不起了,我沒能阻止朝廷出軍。」
    「哈哈哈,李大人不必自責,高麗朝廷會出兵,原本就在我王的意料之中。即是他們現在要開戰,便由得他們去打就是,也隻有把他們打疼了,他們才會知道害怕,無妨。」
    說話的人正是龍隱負責人孟有德。
    他早就奉了蘇石的命令提前一步來到了開京,且花了不少的錢與李齊搭上了關係。
    搭上關係也僅僅隻是能遞個話,真正讓他們間的關係變得融洽起來,還是因為孟有德拿出了投名狀,即文宗王徽要對李氏下手的重要消息。
    借係統之力,知曉文宗治上過什麽大事的蘇石,通過對講機把王徽要對李氏下手之事告訴了孟有德。
    孟有德是完全信任蘇石的,在與李齊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就把事情挑明。當時的李齊自然是不會相信的,想他們李氏為高麗做了多少的貢獻,甚至沒有他們的支持,王徽都不可能順利上位。
    隻是孟用德說的是如此言之鑿鑿,且說完之後便沒有離開,以身為質留在了李府,他等著對方去驗證,若此事是假,他但憑處置。
    孟有德的態度和自信,讓李齊也不由犯起了嘀咕。本著小心無大錯的想法,他展開了試探。
    先是花重金買通了王宮內文宗的內侍,得出的結果果然是對自己不利,說是王徽總是會密見大對盧鄭趾,但具體商量的是什麽,外人不得所知。
    如果是商量政務,即便是自己這個副宰相可以不在場,但文宗也沒有必要躲著自己吧。
    隻有見不得人的事情才會躲著別人。
    可是單憑這一點,還不能說明什麽。李齊又一次的試探,連提了好幾道推薦奏書。推薦之人不是李氏之人,就是與李氏關係極為密切的,給他們安排也是朝中重要的職務,或是地方官吏的實權職位。
    但所有的推薦,竟然都沒有得到批複和通過。
    雖說事後文宗主動找到了李齊,表明都是大對盧鄭趾給予了反對,這些任命才不得不暫緩。同時文宗還表示,可以讓李齊與鄭趾先搞好關係,這樣一來,下一次推薦任命就應該會順利了。看書菈
    李齊並不死心,按著文宗所說的去做了,見到了鄭趾之後,對方竟然提出了多個要位人選,大概意思就是先要把他推薦的這些人任命通過了,他才會考慮不阻攔李齊推薦的人選任命。
    看看鄭趾推薦的都是一些什麽人,全是與李氏不睦之輩。
    甚至有的,幹脆就是李氏曾打壓過的官員。而如果讓這些人上位,且身居要職的話,那李氏在朝堂上的影響力無疑就要被極大的削弱,這樣一來的話,他接下來的推薦任命能夠通過才是怪事。
    想想也是,既然文宗都要向李氏下手了,怎麽可能還會給他機會擴充實力呢?
    所謂的先向鄭趾低頭,不過就是為了加重皇權的實力,給以後扳倒李氏創造更好的環境而已。
    終於看明白了一切,李氏開始對文宗失望,對孟有德也就更加看重起來。
    如果不是此人提前告知自己一切,怕是他會一直蒙在鼓裏,直到有一天文宗向他李氏下手的時候,他還自夢而不知。
    可以說,孟有德就是李氏的恩人。在加上他代表的是龍天王,也承認,如果龍天王主政高麗的那一天,定會視李氏為高麗第一家族,給予各種好處。
    不僅承諾,孟有德還拿出了實際行動,足足五十萬兩白銀被搬進了李府,這就是龍天王的見麵禮。
    又是給錢,又是給消息,還有著未來的承諾,李齊便徹底的輪為了高女幹,為龍天王所用。
    即已經是龍天王的人了,眼看文宗要向龍天王出兵,李齊當然會反對。隻是沒有想到竟然沒有阻止。
    從這件事情來看,他們李氏果然是大不如前,若是以往,隻要他站出來說反對,那事情就等於是沒得商量了。
    沒有完成任務,李齊感覺到愧對孟有德,這一會交談的時候姿態都放得很低。
    孟有德卻是沒有絲毫怪罪的意思,相反一副很理解李齊的樣子,跟著還說著龍天王軍隊的強大,最後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希望李齊可以在出發大軍的後勤保障上動些手腳。
    自古以來,打仗就是打錢,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就像是明太祖朱重八,之所以平定北方之亂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就是因為糧草不足,不得一拖再拖。
    高麗可不像是蘇石,擁有係統,可以無視糧草之事。即是大軍派出,糧草供應於否,往往就決定著大軍的士氣和戰鬥力是否強大。
    孟有德提出了要求,為了證明自己是有用之人,李齊當下就滿口答應下來。隨後秘密地聯係了忠於李氏的官員,這些人不少還都在重要的位置上,後勤糧草方麵找些麻煩不成什麽問題。
    尹玉虎對此事是全然不知情,他現在想著的就是帶大軍平定龍天王之亂。
    這是文宗上位之後,第一次大規模的用兵。
    事情做好了,就可以證明尹氏的強大,如此就不怕文宗不會重用自己,那個時候尹氏的地位將會堅如磐石。
    帶著這種想法,尹玉虎這一次抽調的全是高麗王朝的精銳,足足三萬騎兵,五萬步兵,對外號稱二十萬人,開始集軍,準備出開京奔北青城而去。
    說起這個號稱,那真是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