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章 多識草木,少探人心(三)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殿外風急雪冷。
    四人顧目望去,剛剛被修好的宣室殿門扉輕輕開啟,一張世間少見的絕美容顏,出現在四人眼前,劉懿乍見之下,更是將這女子其驚為天仙。
    李鳳蛟鳳冠霞帔、雍容華貴,端莊入殿,所過之處,鑾殿遺香。
    呂錚、陶侃起身,劉懿也猜到了來人的身份,趕忙起身,三人齊齊向李鳳蛟執臣子禮,道,「參見皇後,皇後千歲。」
    李鳳蛟目不斜視,玉手微抬,三人應勢起身,微微向後退了半步,躬身不語。
    皇後自有皇後的威嚴,對於呂錚、陶侃、劉懿三人的禮遇,李鳳蛟並不理會,這女子溫婉委身前行,說道,「陛下,妾聞陛下通宵暢飲,特煮醒酒茶,以助醒酒。」
    劉彥嘴唇勾勒出一道下行的弧線,心有不滿。
    而這不滿的原因,兩人都心知肚明。
    說到底,這都是一樁前塵往事啦!
    ......
    李鳳蛟和劉彥的愛情,乃是先皇神武帝劉諶指腹為婚所賜。
    追溯李鳳蛟所在的滄州敦煌李氏之家族,那可是威名赫赫大有來頭,其先祖乃是三國時期蜀漢托孤重臣,李嚴李正方。
    當年,李嚴與諸葛亮同為昭烈帝劉備臨終前的托孤重臣。
    公元231年,諸葛亮率領蜀軍躊躇滿誌地北伐曹魏時,李平負責督運糧草。諸葛亮擔心糧運不繼,先設下三條計策,告訴李嚴「上計斷其後道,中計與之持久,下計還住黃土。」
    夏秋之季,正逢陰雨連綿,糧草運輸供應不上,李嚴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傳話給諸葛亮,讓他撤軍,諸葛亮得到信後答應退兵。
    李嚴聽說軍隊已撤退,於是又故作驚訝,說道,「軍糧充裕,怎麽又退軍呢!」
    其用意在於解脫自己督辦糧草不力的責任,顯出諸葛亮延誤戰機的錯誤,又想殺督運岑述來推脫責任。
    非但如此,他還上奏劉禪,說「軍隊偽裝撤退,其實是用來引誘敵人好與其決戰」。
    諸葛亮便將李嚴的前後書疏原本手跡遞上去,李嚴的錯誤和矛盾一下子暴露無遺。李嚴辭窮理屈,隻得叩頭認罪。
    於是諸葛亮上奏彈劾李嚴,斥責道,「自從先帝駕崩,李嚴的心思全想著家庭,尚且搞些小恩小惠,隻想平穩處世求名,全不顧國家大事。為臣北往出兵,希望讓他帶兵前往鎮守漢中,李嚴再三借口推辭,並無前來漢中之意,反而想把五郡連並起來,自己做巴州刺史。去年微臣打算西征,想讓李嚴主管鎮守漢中,李嚴卻說司馬懿等在那邊開府招聘人士做大官。為臣心裏明白李嚴鄙陋心理,是想借我臨行之機逼我給他一些利益,於是為臣上表奏任他的兒子李豐主管江州事宜,給他如此的破格待遇,本想解決一時的急務。李嚴上任後,為臣將大小事權全部委付於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為什麽這樣的厚待李嚴。正是因為國家大事未定,漢室傾危,與其揭批李嚴之短處,不如對他褒揚鼓勵。隻是認為李嚴本性不過是為了得到一些榮譽、利益而已,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顛倒是非之心,以致如此。如果這種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將導致國家的禍敗。這是為臣愚暗,說多了徒增愧咎之情。」
    而後,諸葛亮又寫公文交給尚書,商議解除李嚴任職,免其官祿、節傳、印綬、符策,削其爵土。經過商議,廢李嚴為民,流放梓潼郡。又收走李豐的兵權,改任李豐為從事中郎。
    及至三國一統神器歸位,諸葛亮大業功成後病逝,李嚴得知這個消息,認為以後再也不會有人能夠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懷激憤而病死。
    李嚴死後,孝仁帝劉禪感念李嚴當年功績,重新擢其子李豐做了朱提太守,李豐辭官退隱後,其子李堯被神武帝命為
    敦煌郡守,李家遂舉家遷至當時仍是邊塞之地的敦煌郡,從此紮下了根。
    後來,也就是漢曆295年,大秦大漢開始鏖兵,大秦頭狼劉淵發兵十萬,攻取武威、天水、敦煌、酒泉四郡,鎮西王劉祺又以"清君側"之名起兵叛亂,時局動蕩不堪。在神武帝放權世族後,李堯趁勢而起,廣招流民為兵,同酒泉呂氏、天水冉氏、先登尉遲氏等世族合力誅殺了鎮西王劉祺,迫退西域諸國組成的聯軍,協助神武帝大軍擊退劉淵後,又隨神武帝討伐西域,拓地鋒州,立下了潑天的功勞。
    李堯在西征戰爭中身負重傷,不治身亡,在神武帝授意下,敦煌郡郡守、李氏家主的位置便傳到了其子李詡頭上。
    李詡便是李鳳蛟的父親,神武帝在位時,李詡世族裏最懂事兒的那個,因做事進退有據,深得神武帝喜愛,一次神武帝大壽,興致盎然之間,神武帝當即許下了這門親事,一段姻緣,就此展開。
    當年劉彥登基,滄州李氏作為支持劉彥的二十八世族之一,自然收獲了豐厚的回報,李詡受領滄州牧、敦煌伯,李鳳蛟入主長秋宮,李氏一家雞犬升天。若沒有當年世族霍亂京畿一事,李家恐怕是當今最如日中天的外戚世族。
    原本李氏一族在大漢帝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奈何當年二龍奪位,李家走出了一步"天妖案",惹得世族們在京城混戰,引得皇子隕命、龍顏大怒,從此,劉彥對李氏一族的態度風水直下,冷到了極點。
    可生在帝王家,爭權奪利不可手軟,李家出此下策,也是無奈之舉。
    李氏家族當年做了悔事,想過無數方法彌補劉彥。劉彥要清除官場世族,李詡便主動命族人辭官返鄉;劉彥要剪除世族,李詡便主動解散私兵。凡此種種,李氏一族終於在幾年前得到劉彥的原諒,皇帝與皇後重歸於好。
    滄州敦煌李家花了三代人的時間,終於又一次站在了帝國全力巔峰。
    自從李鳳蛟與劉彥破鏡重圓以來,這對兒天下最尊貴的夫妻始終相敬如賓,李鳳蛟雖然當年有錯,但為人賢淑不爭,後宮之事被她處理的井井有條,也算頗得聖心。
    可當太子劉淮無能兵敗後,一切的一切,都變了樣子。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