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章 計從心起,禍從天降(二)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A+A-


    就在城南城西戰得一片火熱,城東,也來了大動靜。

    正如陽樂城頭漢軍諸將所見,遮天蔽日的大漢軍旗下,密密麻麻的紅袍漢卒,披重甲、卷軍旗、持刀盾,昂首闊步,步履鏗鏘、浩浩蕩蕩地快速推進,其威懾力,絲毫不亞於狂奔怒吼的騎卒。

    步卒中軍,劉懿皓齒明眸,一襲青衫,腰掛吞鴻劍,頭戴進賢冠,座下賽赤兔,腕配核桃鏈,身側隨美人,隨軍緩緩前行。

    在其身後,方顗、郭遺枝、常璩三員少年謀臣緊緊跟隨。

    三軍裹挾,美人在側,兄弟並肩,外人看來,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發髻高挽、一裘白裙的喬妙卿,衣袂飄飄,如敦煌飛仙,這些日子,她不離劉懿寸步,臉上寫滿了疲憊,小嬌娘司職護衛與暗殺,別人睡了她幹活,別人醒了她也得幹活,北出淩源山脈以來,幾乎不眠不休,幾日下來,人清瘦了些許,多了一絲陰柔和骨感。

    連日急行和幾夜未眠,劉懿同樣麵容憔悴,精神也有些萎靡,不經意間,他暗自狠狠捏了一把腰眼,吃痛之下,恢複了些許精神。

    劉懿抬頭北望陽樂城,但見殘缺不堪的城頭上,軍旗和盔纓勉勉強強連成一線,仿若城內勉力支撐的軍民。

    聽著耳邊健壯的鼓角聲,劉懿的目光又複淩厲起來。

    那裏,有等待著他的人,有他要營救的人,還有,營救出來後要幫他平定曲州的人。

    這一路,老子偷天換日,降服劉沁劉瀚,暗度陳倉,拿下陽樂渡口,孤注一擲,用身家性命來赴陽樂城的約。

    所以,不管怎樣,這座城,都必須被我拿下來。

    城外的秦軍,都必須被他驅逐掉!

    ……

    “淩源伯,何時啟程?”

    一名相貌普通的少年,策馬而至。

    劉懿側臉看向來人,正是開了七竅的趙素箋,便笑問道,“宣懷伯,你能拖多久?”

    趙素箋灑脫大笑,“那就,先拖到你回來如何?”

    劉懿朗聲大笑,“那我快點回來!免得你累尿了褲子!”

    趙、劉兩人相視一笑,重重拱手,雙雙道了一句,“願君珍重。”

    趙素箋和劉懿相識以來,沒有機會長久共事,也沒有機會徹夜長談,但君子之交淡如水,倆人在一封封書信往來中,凝練了一種有別於沙場同生共死的友誼,據趙素箋的說法,遇到劉懿,他趙素箋如枯木逢陽春,這種友誼,叫做誌同道合。

    月前,趙素箋答應劉懿助其東境蕩寇,除了互利共贏,便是這種心態在隱隱作祟。

    士為知己者死,士被知己者用,趙素箋被劉懿用,用的很舒爽,用的很健康。

    目送劉懿夫婦拔馬而去,趙素箋哈哈笑著擼起袖子,露出一雙纖細的胳膊,憋足了氣、凝足了力,伸到中軍諸將麵前,不斷揮舞,炫耀自己的一雙胳膊,“走!讓秦狗瞧瞧咱漢軍的威風。”

    趙素箋舉動合節,眾人忍俊不禁,惹得滿座嗤笑。

    上了平田軍這條賊船,趙素箋再不是清恬寡欲的趙素箋,他已經走出了喪父的悲痛,並逐漸被方顗一群街溜子帶壞了。

    玩笑過後,趙素箋表情慢慢恢複了嚴肅,他大手一揮,臨時任命的中軍司馬方顗得令,立即命令全軍駐停。

    趙素箋坐在臨時搭建的簡陋瞭望塔上,看了又看,問道,“此處距離秦賊東營,還有多遠?”

    郭遺枝瞄了幾眼,回道,“稟趙將軍,似不足三百步了。”

    常璩緊接著說道,“將軍,在此距離,騎軍衝鋒剛剛起勢,再進五十步,我軍便進入了秦軍巨型投石車的射程。”

    趙素箋輕輕點頭,將視野挪向站在一旁不言不語的劉沁和劉瀚。

    這兩個家夥被劉懿嚇破了膽,自從昨夜將兵權放出,便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頭耷腦,再不敢言皇圖霸業和萬古流芳了。

    此番解陽樂之圍的軍隊,主要是平田軍和劉沁劉瀚的降卒組成,為了保證軍隊的統一號令和穩定,劉懿昨夜將劉沁和劉瀚的軍隊打散新建,混在了平田軍中,同時,重新劃分軍權,將兵權交給了劉懿信任的趙於海、趙素箋等人,對於軍中的‘二劉’死黨及中高級軍官,也進行了大裁撤和大清洗,保證了軍隊的絕對控製權。

    而在這過程中,劉沁和劉瀚,連個屁都不敢放一個,可謂窩囊之極。

    對於此事,郭遺枝曾在私下直言不諱,“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劉沁劉瀚,真如當年袁本初也!”

    趙素箋雙眼明澄清澈,看向劉沁和劉瀚,輕言慢語,“素聞劉沁劉瀚兩位將軍足智多謀,乃東境五軍之魁首,本將軍想問計兩位將軍,此戰該如何打啊?”

    二劉昨夜痛失臂膀,斷了稱王大夢,連帶著又被奪了兵權,倆人早已魂斷星河,一心想著苟且活命,哪裏還有什麽心思去研究該如何打仗!

    但麵對趙素箋的發問,兩人又不得不答。

    劉沁雙唇煞白,唯唯諾諾地走出來,怯怯說道,“我兄弟二人庸庸碌碌,哪裏有什麽退敵之策,全憑將軍做主,我二人願效力犬馬之勞。”

    趙素箋眉頭輕皺。

    在趙素箋眼中,劉沁和劉瀚對秦軍甚是熟悉,是向導也是軍師,如果兩人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付秦軍會輕鬆一些。

    剛才,趙素箋是真心問計兩人的,結果卻被劉沁和劉瀚當成了別有用心,這讓趙素箋頗為不悅,一種‘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心情,油然心頭。

    講到這裏,便要說一說趙素箋這一年來的所見所得了。

    趙素箋少年癡傻,但這並不代表恢複神智的他,是個沒有情商的人。

    相反,在天地神物琴蟲的潤澤下,他突飛猛進,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學會了人間所有的愛恨情仇和諸子經典,搞懂了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和秩序規則,現在的他絕對配得上‘博學多才’四個字。

    當然,他也在一次次洞察和反思中,讀懂了他父親的處世之道。

    凝練起來,隻有四個字:小義,大忠。

    而這,也成為了趙素箋的人生準則。

    行人間小義,做世間忠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