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章 暖爐和月,再謀乾坤(三)

字數:3014   加入書籤

A+A-


    丞相呂錚和大將軍陶侃,那是帝國五公之中的上兩公。
    倆人深於謀國,一文一武,年少時參與了秦漢曠世大戰,中年時又經曆了二十八世族禍亂京畿,可以說,帝國過去六十載的風雨滄桑,都讓這兩位老人經曆了個遍,此等疾風驟雨,仍能站在高山之巔仰望星辰,陶侃的能力,可想而知!
    聽聞謝裒之言,李鳳蛟大喜過望,陶侃和謝裒那可是飽經人世浮沉的宦海名臣,做事經驗和力道都極為老辣,兩人肯出謀劃策,定是大手筆。
    於是,她迫不及待地問道,“陶公請講,本宮洗耳恭聽。”
    鎏金蟠龍燭台上的火光忽地一顫,將陶侃眼尾的溝壑映得愈發深邃。這位兩朝元老輕撫腰間玉帶鉤,鉤上鑲嵌的貓眼石在月光下流轉幽光,恰似蟄伏的蒼狼之瞳,他沉凝地道,“急策為奪,是奇招兒,是捷徑。所謂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非常之事當有非常之功,欲使殿下重振聲望,再回東宮,需要假他人之大功,以證殿下之大賢,如此,方可助殿下重奪聖心,再回廟堂,繼而奪取帝位。而這求緩之法嘛,老臣以為,殿下乃......。”
    說到這兒,陶侃停頓了三分,眉宇凝重一霎,又複尋常,壓低聲音說道,“殿下乃陛下獨子,陛下廢而不立、黜而不逐,其中自然有給殿下悔過機會的意思,如果殿下能夠在幽禁期間勤勉務學,使自身治國能力或境界修為更上一層樓的話,天子必然龍顏大悅。到那時,不用我等費神出手,隻需在合適時機帶殿下麵見陛下,陛下一番考校過後,定會欣然主動將殿下解禁,並重新委以重任。此乃道家無為而為之計。”
    李鳳蛟鳳目微眯,他看著一絲月光透過琉璃窗,在靜置在桌上的虎符表麵勾畫出猙獰獸麵,思索一番,隨後問道,“大將軍以為,淮兒學業小成或是入境致物,需要多少年的光景?”
    陶侃如實回答,“求學之路,道阻且長,少則三年,多則十年,年歲長短,依個人悟性造化而定。”
    坐在陶侃身側的老謝裒是實打實的老學究,他慢慢拱手,說道,“老臣啟稟皇後,大將軍所言求緩是為正道,當力行之。老臣以為,殿下乃陛下獨子,身邊又有我等為殿下保駕護航,將來繼承帝王之業完全不在話下。陛下還在盛年,太子殿下倒不如利用這些時日清心寡欲,趁年輕好好修煉一番,待自身練就一身齊家治國的本事,到那時,俘獲聖心、贏得百官尊重,自是水到渠成。”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
    少壯派們認為此言過於迂腐,老成派們雖然覺得此計甚好,卻也說不出來好在哪裏,最後隻覺得有一種返璞歸真之感。
    這樣的計策,恰似已經眉頭盡白的陶侃和謝裒,一生波瀾起伏跌宕不堪,走到最後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殿角更漏突然發出異響,滿座死寂中,陶侃起身拱手,“老臣,附議。”
    在座很多人都與陶侃、謝裒沾親帶故,見兩位權柄人物達成一致,其餘諸人縱使再有不服,也隻能紛紛附議。
    李鳳蛟坐在殿上,月光將鬢角銀絲染成霜色,她兀自深思,不言不語。
    這位當朝皇後生在名門世家,從小錦衣玉食,接受良好教育,爺爺李堯的西征早逝和父親李詡的公務繁忙,使他打小便似一匹脫韁的野馬,敢愛敢恨,同時,也讓她成為一名極富眼光和主見的女子,隻要是她認定的事情,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十多年前誘發天妖案是如此,幾年前力勸父親命族人辭官返鄉是如此,每一次,她都能立足實際,提出與眾不同而又效果奇佳的解決方案,她對事情的精準把控能力,就連他爹滄州牧李詡,都自愧不如。
    而今日,亦是如此。
    她坐在那裏,目光如淬毒的箭簇,心中充滿了對陶侃和謝裒兩人的鄙夷:哼!兩個老家夥,隻會給自己找清閑,求緩之策?無為而為?我呸!
    世上之事,當為則為,不當為亦當為之!
    如果按照你們兩個老家夥的求緩之策,淮兒隻會隨著時間流逝,淡出廟堂視野之中,逐漸成為爹不疼娘不愛的可憐兒,繼而老死廢宮,哪還有什麽機會逃出生天?況且,時局變換,難保哪日不會蹦出來一個攪局的黑馬,一旦陛下有了過繼宗室賢孫孝子另立儲君的想法,淮兒哪裏還有出頭之日?
    而且,曲州那小子……
    她又抬眼看了看兩人身後的謝安、桓溫、王彪之等一幹青年臣子,心中怒氣更甚:都說曲州乃中原腹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曲州八大世族文風豪邁、武德深重,可結果呢?看看!看看這些年,原本同氣連枝的八大世族們都做了什麽?先有因小利而內訌,相互掣肘不休;後有八族聯軍被江鋒一戰屠滅,各自亡命天涯;近有不思進取各自為戰,苟苟且且偷生。
    哼!虧得本宮當年花費大力氣大價錢請你等入夥,如今看來,本宮的院子裏養了一群廢物!
    思罷,李鳳蛟妙目微移,平視前方,眼中充滿了天家威儀,“本宮是個俗人,所以,我選擇急功近利。”
    碩大銀月高懸,淡淡月華灑遍長安,萬籟俱寂。
    司馬詔南所設的音障讓殿內諸人感到悶熱,小常侍們在大殿周暖爐中無意間添加的幾塊兒炭火,讓整座偏殿熱氣騰騰。
    李鳳蛟此話一出,滿座皆驚。
    桓溫的佩劍突然出鞘三寸,寒光映出他眼底翻湧的殺意,皇後的心思正合他意!
    謝裒手中茶盞終於傾覆,褐色的茶湯在青磚上蜿蜒如蛇,竟與輿圖上的黃河走勢暗合。
    殿外北風更急,卷著細雪撲滅廊下宮燈。
    在驟然降臨的黑暗中,李鳳蛟的九尾鳳釵卻泛起幽藍磷光,恰似鬼火照見滿座臣工的臉。當值常侍顫抖著要點燃新燭時,忽聞皇後輕語,"不必了,這般夜色..."
    她撫摸著頭上的九尾鳳釵,聲音溫柔得令人毛骨悚然,"正適合殺人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