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斷頭之路

字數:6368   加入書籤

A+A-


    雜役進去沒多久,就有一個身著綢緞錦衣的中年人走出門。
    桃園亭亭長、桃源鎮官銜最大的王大河,穿著華服,卻毫不油膩,不惑之年的男人,將錦衣綢緞穿出了儒衫的感覺。
    “見過史先生。”王大河作揖行禮。
    史煜隻得回禮,汗顏道:“亭長太客氣了。”
    “先生裏麵請。”王大河微微弓腰,伸出一隻手。
    這倒是讓史煜有些摸不著頭腦,王大河若是誠心,多半也是個書香門第,怎的出了個王小眼這麽個紈絝。
    史煜也不客氣,有很多話是要講清楚的,於是率先跨過門檻。
    之後,王大河一路帶著史煜到了廳堂。
    王集熙和王小眼兄弟二人早早的立在兩側,見到史煜進來後,幾乎同時微微躬身,行禮道:“見過史先生。”
    這陣仗將史煜鎮住了。
    史煜沒有說話,隻是回過頭看了王大河一眼,見他絲毫沒有覺得不對,便帶著滿腹的疑問走進廳堂,坐在了早就準備好的椅子上。
    王大河與史煜並列而坐,親自為史煜斟了碗茶。
    王集熙站在王大河身後,麵帶笑意。
    王小眼雙手交錯站在三人麵前,一副做錯事的模樣,大氣都不敢出。
    史煜實在受不了王小眼這樣,就轉頭看向王大河,問道:“王亭長,這是?”
    王大河稍稍斟酌了一下措辭,竟是站起身又對著史煜作揖行禮。
    史煜隻得起身回禮。
    這個舉動倒是讓王大河與王集熙都鬆了口氣,還好先生不是那麽難講話的人。
    “先生,我就開門見山的說了,我這不成器的兒子,先前得罪了先生,我這當爹的管教無方,心中很是煎熬,隻盼著能帶著小兒給先生當麵賠禮道歉,隻是實在不知先生住處,這才作罷。”
    王大河一臉真摯,看得史煜很不好意思,他都有種錯覺,莫非是他做錯了事?
    “王亭長太客氣了,小事一樁,何須如此。”史煜苦笑,這一家子太過謹慎,讓他很不自然。
    原本以為這樣說會讓亭長寬心,卻不想亭長卻麵色越發凝重,多半是想太多,覺得他這是在故意擺譜。
    看到王大河左右為難的樣子,史煜就知道他猜對了。
    史煜正色道:“王亭長,史某並非那種對小事斤斤計較之人,若是王亭長覺得是令郎做錯了事,教育為重,道歉一事,不過是為了讓他知道錯在哪裏,大可不必擺出這麽大的陣仗,讓史某覺得不是在道歉,更像是做給史某看,若史某是一般人,亭長還會這般大費周章嗎?”
    一番話說的王大河父子三人皆沉默,就連一直最鎮定自若的王集熙,也微微皺眉。
    史煜繼續說道:“其實本就不是什麽大事,史某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更不會因這點世俗煩愁糟心,即便令郎不道這個歉,史某都不會說什麽,倒是王亭長這番作為,莫不是覺得史某是不講道理之人?”
    王大河冷汗直流。
    給史煜這麽一說,好像做的確實是不太對了。
    王集熙卻暗自鬆了口氣,替父親解圍。
    “先生教訓的是,此事確實是我父子三人唐突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在不該,不過王小眼做錯事,還是要給先生道聲歉,聽聞先生好酒,正巧家父藏有幾壇好酒,不如酒桌上說話,當是為我等作為,向先生賠罪了。”王集熙恭敬道。
    王大河向他這個大兒子投去讚賞的目光,這番話,不僅將史煜的話圓回來,若能留下先生喝酒吃飯,就是天大的香火情。
    史煜無奈,這要是拒絕,怕是王家麵子上下不來,隻得點頭答應下來。
    得到史煜首肯,王小眼這件事算是過去了,於是王大河吩咐王小眼去準備酒食。
    王大河與王集熙則陪著史煜聊天。
    史煜覺得王集熙更親近些。
    一來相對來說與他年齡算是相近,二來說話要比他那個父親更圓滑一些。
    之後不久,酒菜上來。
    史煜在王家吃了頓山珍海味,比他之前吃的任何一頓飯都要好。
    期間,王大河問了史煜一個問題。
    “先生是山上人?”
    問的很隱晦,史煜一下就能聽出其中深意,無非是世人對神仙的另一種稱呼,正所謂:山上神仙。
    對此,史煜隻是搖頭否認。
    王大河和王集熙卻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意思。反倒越發篤定這位看上去隻有十五六的少年,真是某位返老還童的山上神仙了。
    要是史煜一口答應了,他們倒是要懷疑,加上之前與世無爭的做派,疑問就徹底消除了。
    這頓酒食足足吃了兩個時辰,直到戌時紅日落下西山,才從王家的大院中走出。
    王大河父子三人親自將他送到門口。
    史煜瀟灑離去,揮揮手示意不用送了。
    王大河三人同時彎腰,朝著那個背影作揖。
    就在史煜走出去沒多久,空中突然有道白光劃過。
    他知道,那是一襲儒衫捎著一襲黑袍禦劍遠遊。
    史煜下意識的揮揮手,也不管李瀟和軼筠看不看得見。
    門口三人看到這一幕,腰便躬的更低了。
    王大河與王集熙兩個之前對鬼神之事將信將疑,此時是徹底信了。
    三人目送那一襲青衫消失的拐角處,久久無言。
    ......
    離開王家的宅子之後,史煜直接出了小鎮,去往那片桃林。
    桃林在山上,很深,道觀在桃林中央,一座峰頂。
    在史煜踏進桃林沒幾步,突然有一大片雪花從眼前飄下。
    抬頭望去,天色陰沉,還未完全沒入山後的紅日,也僅能大概看出個輪廓。
    三月天,飄雪。
    極少見。
    史煜伸手接住一片雪花,他離開九劍門的時候,剛下過一場很大的雪,是在師父離世的那天。
    那之後,是在昆石鎮的山上碰上了第二場大雪,也是在那裏碰上的那個紅衣女鬼。
    瑞雪兆豐年。
    今年的雪,格外傷人。
    雪有下大的趨勢,於是史煜加快步伐,向桃林深處走去。
    直到黑夜來臨,才走到那處道觀。
    說實話,這座道觀比史煜之前見過的任何一個道觀都要大,三層階梯,上有石欄,將那三間房的道觀圍住。
    拾階而上。
    在台階的盡頭,才能看見原來道觀周圍還是片很大的空地。
    史煜深吸口氣,走向觀門。
    門已經關了。
    史煜伸手敲門。
    隱隱約約聽見道觀中有個蒼老的聲音說了句:“太二,去看看,你師兄在收拾香爐。”
    不多時,門被拉開,探出來個熟悉的小腦袋。
    史煜笑著打招呼:“太二,又見麵了。”
    名叫太二的小道人又驚又喜,趕緊敞開門,對屋裏喊了聲:“師父,是史先生!”
    然後拉住史煜的手,拽進了道觀,又探出頭左右觀望一眼,關上了道觀門。
    小道人走在史煜前麵,倒退而行,問史煜:“先生,你怎麽知道我叫太二?”
    史煜笑道:“劉掌櫃說的。”
    太二嘀咕道:“老劉頭真多嘴,我本來想自己告訴先生的。”
    卻不想一個沒注意撞在老人懷裏。小道人立馬轉過身,看也不看,就恭恭敬敬行禮,喊了聲:“師父。”
    史煜看著遲暮老人,笑著拱手,作揖道:“史某見過道長。”
    老道人笑著回禮,說道:“先生駕臨小小道觀,蓬蓽生輝,快請進。”
    老道人的過分熱情,讓史煜很不適,隻得伸出手,說道:“道長請。”
    進了居中的屋子後,阿玄端來個火盆,與太二合力點燃,在這雪天效果很好,屋子裏頓時暖和。
    史煜與老道人麵對麵盤坐在蒲團上。
    老道人一直笑嗬嗬的,看上去心情不錯。
    事實上也是,老道人壓根沒想過這位‘神仙中人’的先生,會來觀中做客。
    史煜不知如何搭話,便隻能從老道人的徒弟入手。
    “太二和他師兄,都很不錯。”史煜輕聲說道。
    老道人眼睛一亮,問道:“不錯?”
    顯然是誤會了史煜的意思。
    史煜隻得苦笑著解釋:“為人處世都很不錯。”
    老道人點點頭,沒再追問。
    史煜轉移話題,“道觀很久了吧?為何沒有名字?”
    道觀沒有名字,他在進來的時候就知道的。
    “年成是挺久了,至今已經有......十二代了,等貧道走了,傳到阿玄或太二手上,就是十三代了,至於為何沒有名字,貧道其實也知道不多,隻知道最開始是有名字的,隻是後來翻新幾次後,牌匾沒了,就沒再取,之後就一直是座無名觀了。”老道人心不在焉的解釋。
    史煜點點頭,說道:“至於名字,就隻是個稱呼,有沒有,其實沒那麽重要的。”
    老道人撫須而笑,顯然很認同,史煜的說法。
    “眨眼間,守著這無名觀七十載了。”老道人惆悵歎息。
    史煜問道:“道長自幼在道觀?”
    老道人笑嗬嗬的說道:“是啊,打小在道觀長大,不知不覺就過了一輩子,老了......”
    史煜不知如何作答。
    他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對這物是人非的感歎,感觸不深。
    大概就是:故人陸續凋零,好似風中落葉。
    史煜鬼使神差的說了句:“人都是會老的。”
    聽到史煜這樣說,老道人轉頭看向史煜,問了個他早有預料,卻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
    “先生,長生路真的是斷頭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