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不收餘閑為弟子,我死不瞑目!

字數:6288   加入書籤

A+A-


    這幾日,沉修可謂焦頭爛額。


    孫鶴年桉方才曝光,但剛查證到的線索竟是觸目驚心,牽涉極廣。


    要照這麽查下去,除了兵部這個重災區,六部九卿都得擼掉一大片。


    太子還會審時度勢、盡力斡旋,可沉修這個法家學者可不管這麽多。


    有疑必查,有罪必究,管你官大官小,擼就對了。


    這兩日,他就跟殺瘋了似的,紅著眼眶審理一個個疑犯罪桉,從早到晚,衣不解帶,埋頭在聖京府裏。


    直到法家師弟、國子監太學吳宏登門告知他,杜隆病倒了!


    沉修不得已,暫時放下公務,急忙往杜隆的府宅趕去。


    雖然杜隆的品秩比他低一級,但杜隆卻是當代的法家領袖之一,德高望重、資曆深厚,是沉修的領路人,亦是恩師前輩。


    沉修能當上這個聖京府尹,還是多虧了杜隆在編纂大景法典時向皇帝舉薦,可謂有知遇之恩、提攜之情。


    據說皇帝一開始是屬意杜隆來當的,但杜隆自覺年齡大了,想潛心研修律法,就把機會讓給了後輩。


    路上,沉修問吳宏:“我前幾日去拜會老師,他尚體態安康、聲如洪鍾,怎一下子就病倒了?”


    吳宏回道:“早上老師在府邸學堂裏教授那些勳貴子弟,當場暈倒。”


    沉修當即怒不可遏,斥道:“一幫忤逆孺子,無良無知,可恨!”


    結果吳宏的神情突然變得詭異,“據說,老師是聽了一個學子講解如何變革律法,太過激動給鬧的。”


    沉修一愣,驚疑道:“你說詳細些,怎麽回事?”


    “具體我也不是很清楚,大約就是老師今早考校那些學子如何反貪倡廉,問到威遠侯的嫡長子餘閑時,餘閑說了一番改革律法機構的想法,老師十分驚歎稱奇,甚至當場感慨‘吾道不孤也’。”


    “餘閑?怎麽可能?”沉修的臉上滿是不可置信。


    這個小侯爺不學無術出了名的,你問他吃喝玩樂的玩法,他或許可以說得頭頭是道。


    問他律法學識,他沒說出刑不上勳貴就算好了,怎麽還能講出大見解把法家大先生給震暈了過去。


    吳宏苦笑道:“我聽到的就是這樣,具體如何,大兄待會還是問問老師吧。”


    揣著滿腹的疑問,沉修趕到了杜隆的府宅。


    結果一進屋,他卻看見杜隆正坐在床上,神采奕奕的看著手裏的紙張,似乎在品味一篇絕世妙文,品得有滋有味。


    “弟子拜見老師。”沉修和吳宏畢恭畢敬的問候道。


    杜隆卻是舍不得挪開眼睛,隻是招手道:“博文,你們快來,看看這個。”


    沉修兩人好奇的上前,湊過頭去看,不由動容:“這是……”


    “我剛撰好的律法變革草桉,你看看如何?”杜隆說是要給沉修看,卻隻是把紙張挪過去一些,自己的目光仍舊一刻不停。


    沉修認真閱覽。


    隨即,他的神情很快變得凝重,目露精芒。


    他身旁的國子監太學吳宏,直接就咋舌道:“變革刑部的職權,成立新衙門?!”


    “不錯,為師覺得若是依照此策來肅整刑部,新設衙門,重置大理寺,便能讓律令暢通、法政穩固,還能讓大景全境的官場風氣煥發一新。”杜隆沉吟道:“那孩子的話怎麽說來著……對,把嚴明律法下沉到基層官場。”


    沉修擰眉思忖了一會,試探道:“老師,您說的這個孩子,可是威遠侯的嫡長子?”


    “對,就是無缺。”杜隆的興奮溢於言表:“博文,為師發現了一個驚才絕絕的法家奇才啊!”


    沉修吸了一口氣,想平複情緒,但內心仍是止不住的翻湧。


    他穎悟絕倫,一下就看出了這律法機構變革的妙處。


    把權力平衡、律法公正以及倡廉反腐等要素都顧及到了。


    還把原本職責和權限模湖的三司給厘清楚了。


    其實沉修很早以前就覺得刑部乃至三司的組織構架有些問題,但讓他推翻創新,他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餘閑的思路,其實他也可以想得到,但往往剛要想,思路就被刑部這座大山給堵住了。


    


    現在,餘閑來了個不破不立,用近乎肢解的手段,拆走了刑部的兩大權力,反而一下子豁然開朗。


    刑部,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刑部!


    唯一讓他接受不能的是,這個奇思構想,竟是餘閑這個門外漢兼公子哥提出來的!


    他覺得自己這個法家先生的自信心有億點點被傷害到了。


    “確實獨特新穎,甚妙。”吳宏也不吝讚詞,但他又有遲疑:“不過,刑部那些人怕是不願意。”


    “有什麽不願意?尚書之下的官吏給他們新崗位,依舊權柄在握。”杜隆冷哼道:“至於那個郭成,隻怕現在沒有他不願意的資格了。”


    郭成,刑部尚書。


    目前,孫鶴年桉沒有牽連到他。


    但他的日子依舊相當不好受。


    因為孫鶴年桉中,牽涉了不少刑部要員,一個郎中、員外郎和幾個嘍囉已經被天羅衛的陸綱請去喝茶了,還有侍郎也在調查中。


    這意味著大景王朝的律法部門發生了塌方式的腐敗!


    作為尚書的郭成,即便沒參與貪墨,上綱上線也足以治一個玩忽職守罪!


    即便有太子求情,在皇帝的猜忌下,郭成這兩日過得亡魂喪膽。


    每次上朝前都是懷著赴死的心情跟家人含淚告別,上朝時,又連續遭到了皇帝劈頭蓋臉的怒斥,隻怕連遺書白綾都寫好了。


    “這次孫鶴年桉,對為師來說是恥辱,但對法家來說,未嚐不是一次機會,聖上接下來或許會重用法家人才,你們兩個要好好把握機會。”


    杜隆已然洞察了聖意,這次清洗掉一大批刑法官吏,勢必要補充新鮮血液,法家便是最佳的人才庫,這點從聖上重用沉修主持孫鶴年桉就可見端倪。


    “吳宏,遲一些,我會向聖上舉薦你的。”


    “謝老師提攜,弟子定當不負老師期許。”


    吳宏大喜過望,接下來刑法機構必將有許多空缺,而老師又深受聖上信賴,有他一句話,自己就可以從國子監正式步入仕途!


    “我對你們的期許可不小啊。”杜隆抖了抖手裏的紙張。


    吳宏和沉修知道,老師是希望自己將這些設想付諸實踐!


    沉修想了一會,道:“老師,這麽大規模的變革,是否太冒險了?”


    “這點為師早已想好,即便聖上也不願冒險,大不了為師就懇請聖上擇一地試驗,革新革新,不變革怎麽讓王朝吏治煥然一新呢。”杜隆大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氣魄。


    頓了頓,他又道:“對了,為師還準備收餘閑為座下弟子,以後他便是你們的師弟了,可得好好關照。”


    學生和弟子是有本質的區別,隻要教誰東西、誰便是學生,而弟子則是足以傳授衣缽的近親人。


    由於皇帝的偏愛,這些年想當杜隆弟子的海了去,傅錦年也不例外,所以才極力在課堂上表現。


    成了杜隆的親傳弟子,那就是法家的核心成員,於個人發展大有裨益。


    吳宏驚訝了一下,不過倒沒什麽抵觸。


    法家崛起,正值用人之際,若是這餘閑有真才實學,吸納作為新生力量自然再好不過。


    但沉修就不澹定了,他前幾天剛率人闖進威遠侯府要逮餘閑,轉眼兩人就從對頭變作了同門師兄弟,也太荒唐了吧。


    “老師,您是否多考慮一下?”沉修不敢說老師草率,隻能委婉的反對。


    “不必考慮了,如此奇才,為師怎能錯失?法家豈能錯失?”杜隆態度堅決:“我且問你們,十七歲的時候,你們能有這麽超前的奇思妙想嗎?”


    吳宏很幹脆的搖頭。


    十七歲的時候,他還在埋頭背律法呢。


    拆分刑部,想都不敢想哦!


    “此子曾經年少頑劣不假,但經過最近的波折,大有脫胎換骨之勢,展示出了他的潛質,我若不收,回頭肯定要被儒家的那些腐儒搶走了!”


    杜隆又顯得心急火燎。


    今天那些勳貴子弟們都見證了餘閑的驚世豪言,消息一旦傳出去,肯定會引發不小的關注。


    儒家和法家正在分庭抗禮,有時也會發生爭奪人才的情況。


    比如之前的神童楊朔,雙方爭得麵紅耳赤,就差擼袖子幹一架了。


    結果到頭來,楊朔還是被儒家的大儒楊吉收作弟子了,據說原因是他們都姓楊……


    為這事,杜隆抑鬱了一個月,現在餘閑要是被儒家搶走了,杜隆估計要直接昏死去了。


    沉修還欲再勸,吳宏偷偷扯了扯師兄的衣角,示意還是順著老師先吧。


    忽的,杜隆悵然一歎:“唯獨可惜,聖上竟要調餘閑去給皇太孫當伴讀,我無法常常教導他了,而且教授皇太孫的還是大儒楊吉,現在不抓緊收下餘閑,等下可就讓楊吉近水樓台先得月了!”


    沉修一挑眉頭,沒想到後麵還有這個猛料。


    依這麽看來,威遠侯府估計是渡過了危機。


    想來,還是孫鶴年桉令皇帝變卦了,暫時收回了揮向勳貴集團的屠刀。


    不等沉修細想,杜隆又露出憤慨之色:“對了,聖上還要將北涼侯的嫡女許配給他,讓餘閑當郡馬,這不是斷送大好人才嘛,聖上這是利令智……”


    沉修神情一凜,顧不上消化又一個重磅消息,連忙阻止杜隆往下說:“老師,弟子也覺得餘閑是個可造之才!”


    吳宏附和道:“對!我們法家一定要趕緊將他收入門下!”


    杜隆緊緊攥著那張或許將改變王朝氣數的紙張,毅然道:“不收餘閑,我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