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無缺,飯否?(求訂閱)
字數:7916 加入書籤
黃曆空間的觀運台之前曾經觀過餘閑近期的運勢。
其中就明確說了,餘閑的禍害在梵清靜齋裏。
當時餘閑還以為是梵清靜齋裏藏著什麽壞人,還專門讓二叔給餘蘇蘇捎話,讓她多提防小心。
然而他差點忘了,所謂的禍害,是針對餘閑自己的。
而剛剛出現的海王,無疑正是這個“禍害”!
海王的陰謀算計,著實令人忌憚。
布下這麽精細詭詐的局,縱觀皇帝的諸多皇子裏,也算出類拔萃了。
甚至,餘閑猜測海王還跟最近禍亂天下的長生教有所關聯。
“真要如海王所願,開啟鎮邪塔?”秦澤問道。
“人家已經拿到了聖上的旨意,有理有據,我們抗拒不了。”正陽真人沉著臉道:“隻怕聖旨已經傳到了四大道教了。”
鎮邪塔,不是隨便就能開啟的。
前朝末年,天下大亂,直到群雄割據時期,邪祟之事屢屢發生,那時卻也是道教的“光輝歲月”。
以無極山、上清派、天師教和朝天宮為首的四大道派,扛起了除魔衛道的大旗。
後來,四大道派聯手,鑄造起了鎮邪塔,將那些難以消滅的妖邪詭物封印在鎮邪塔裏。
每次開啟,都需要四大道派的聯手。
簡單來說,大門的鑰匙分成四把,被四大道教保管著。
“既然是四大道教負責開啟,那請赤霞師兄他們提防著海王是否可行?”碧秀師太試探道。
“我們無極山自然是不會任由海王胡來的。”正陽沉吟道:“朝天宮的清和,想來也是公正中立的態度。”
“但是,上清派和天師教就不好說了,尤其是那個清微道人!”
“天師教是怎麽一個情況?”餘閑問道。
“天師教那群見風使舵的牛鼻子。”孫行甲嗤之以鼻。
“四大道教裏,無極山居首,上清派排第二,朝天宮實力一般,但因為效命皇家,可以排第三。”明閏補充道:“天師教已經落寞許久了,而且一向不被聖上喜歡,因為當年天師教就是東海國的國教,大景攻打東海國時,遭到了強烈抵抗,其中天師教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攻滅東海國之後,聖上本想直接廢了天師教,但在群臣的勸解下,顧忌會引發天下各大修行宗派的忌憚,而且天師教在亂世時貢獻頗多,深得民心,於是隻是將當時天師教的掌教等人給斬首了,還把那位掌教的屍骨也投進了鎮邪塔裏封印。”
“大景立國以後,天師教就日趨勢微了,但他們仍不甘心就此沉淪,新的掌教極力向朝廷靠攏,但因為被聖上猜忌,近些年主要在走海王的關係,希望這位崇尚道教的藩王能讓天師教重現榮光。”
剩下的就不用細說了。
天師教肯定也是站在海王那邊的。
這麽一來,四大道教裏麵,他們能把握的票數隻有兩票,另外兩票,則攥在了海王的手中。
而且,餘閑也由此嗅到了一股暗流。
看來,太子垂危的消息傳出去之後,連天下各大宗派也在重新站隊下注。
像天師教和上清派,就是下注在了海王的身上。
“我得連夜趕回無極山,和師兄商議此事了。”正陽真人憂心忡忡,看了眼餘閑,道:“你打算去取巨闕射日弓嗎?”
“道長覺得我應該去拿嗎?”餘閑反問道。
正陽直接搖頭:“我不希望你去碰那件東西。”
果然,正陽和秦氏的觀點都一樣。
巨闕射日弓,不僅是無上的法器,也是強大的邪器!
拉一次弓,哪怕不觸犯天道的反噬,也要遭到這把神弓的反噬。
像裴無常,本來一個有誌之士,在用了一次巨闕射日弓之後都魔化了。
“據我師尊提過,那把弓裏,潛藏著一個強大的靈體,應該是天淵城裏的強大修士,在天淵城覆滅後,靈體意念留在了那把弓裏,飽含怨念。別說你,即便我師尊去用那把弓,也有可能引發內心的邪念!”正陽好心勸道。
餘閑心裏一動,他拔下背後的太鬥劍,道:“這把劍裏,好像也有不尋常的東西。”
“難道那東西蘇醒了?”正陽一挑眉頭。
很明顯,他知道些什麽。
“這把劍裏也有靈體意念?”秦澤沉聲道。
“算是吧。”正陽沉吟道:“但具體是何方神聖的,我也不清楚,隻有師尊知道,他曾說太鬥劍裏的那東西挺可憐的,於是他攜帶著這把劍,一方麵希望能化解劍裏的靈體邪念,一方麵也是為了自己的修行。”
“因為太鬥劍,也出自天淵城,裏麵的靈體同樣怨念深重,等於也是一件邪器。師尊為了修行突破,就想嚐試利用這邪劍誘發自己內心深處的邪念,自己再與之鬥爭,最終師尊瓦解了自己的邪念,進階到了道教二品的太極境。”
“從那之後,太鬥劍裏的靈體就沉睡長眠了,邪念也被化解,一直封存在無極山的。沒想到,剛交到你的手裏,那靈體居然有蘇醒的跡象。”
太鬥劍的前身,是一把殘劍,是道夫子思廉真人去天淵大澤的廢墟裏尋獲的。
後來請了天淵部落的傳人重新鑄造,這才有了如今的太鬥劍。
按這麽說,劍裏的靈體,極有可能和巨闕射日弓一樣,都是覆滅的天淵城人!
正陽伸出手,觸碰著冰冷的劍鋒,闔上眼睛感應了一下,道:“沒有邪念,應該不會對你構成影響,但如果你不放心,也可以將此劍交還給我們無極山暫時保管。”
“不必了,這把劍還是很好使的。”餘閑婉拒道。
難怪賈岩他們當時都沒發現太鬥劍的詭異,原來是靈體沉睡了。
“那你自己留點心,可別被這劍裏的東西給蠱惑了。”正陽叮囑了一句,然後神態遲疑的看著碧秀師太:“師妹,那沒什麽事的話,師兄就先走一步了,有事你喊我。”
“勞煩師兄了。”碧秀師太卻顯得不冷不熱,保持距離。
畢竟兩人的桃色傳聞至今流傳,得避嫌。
最後,正陽瞥了眼秦澤,打了個稽首,就率著明閏和孫行甲先行離去了。
看著禦劍而去的三人,餘閑跟餘蘇蘇打商量:“姐,是不是給我和老舅找個落腳點?”
“梵清靜齋一向不收留男子。”餘蘇蘇澹澹道。
“你不能過河拆橋啊。”餘閑給家姐使眼色。
“先留下吧,畢竟兩位幫了不少忙。”還是碧秀師太公道。
“如果實在不方便,我們下山找個客棧住下也行的。”秦澤微笑道。
碧秀師太搖搖頭,跟餘蘇蘇道:“為師去看看你碧荷師叔他們,你安排一下。”
接著,餘蘇蘇把兩人領去了一間客房,叮囑夜晚不能隨便出門後,就先離去了。
“老舅,機會來了。”餘閑慫恿道。
“你姐不會放過我的。”秦澤道。
“師太也不會放過你的。”
“……”
那一日,黃曆顯示宜會親友,餘閑夜宿道姑庵,順便收割了一道福緣。
不過半夜時起身解手時,他發現秦澤的床鋪空了。
他笑了笑,老舅會師太,他繼續會周公。
翌日一早,天朗氣清。
餘閑和秦澤剛吃完齋飯,天羅衛的項飛就來到了梵清靜齋的山門口,送上了一封密函。
“聖上叮囑卑職,親自交到公子手裏的。”
“聖上還有說什麽嗎?”
餘閑拆開了信封。
“沒了……哦,對了,聖上還讓卑職留在這裏,聽候公子的調遣。”
項飛說完,就自覺的轉過身,不敢去看展開的信箋。
餘閑打開信箋一看,臉色立時變得詭異起來。
“無缺,飯否?”
這是第一行的寒暄話。
餘閑總覺得太子病危之後,皇帝的言行舉止越來越古怪,難道到了阿爾茨海默病的階段?
繼續往下看。
“鎮邪塔即將開啟,你可有興趣去取巨闕射日弓?”
又是這個靈魂拷問。
不過出自皇帝的口,卻讓餘閑嗅到了不尋常的意味。
海王指令四大道教開啟鎮邪塔,是得到了皇帝的準許。
海王的借口是要封印那些邪器,而皇帝現在問餘閑有沒有興趣在鎮邪塔開啟的時候,順道去取了巨闕射日弓,就不得不讓人懷疑皇帝的動機了。
難道皇帝同意海王開啟鎮邪塔的真實目的,也是希望餘閑趁機會去拿了巨闕射日弓?
“但是,朕是不希望你去拿這件邪器的。”
皇帝再次來了個反轉,接著講出了理由:
“此弓,朕曾奉為珍寶,但屢屢有人勸朕小心此弓,畢竟曆史上有許多人在用完此弓後遭到了慘烈的反噬。但在久攻東海國不下時,裴無常還是替朕拿起了這把弓,當時朕滿以為裴無常登上塔樓第五層、擁有豁免天道法則的資格,應該會沒事的。但沒想到裴無常在拉完此弓後,竟然性情大變,走火入魔。”
原來,皇帝也是理解裴無常走上謀逆之路的緣由,能坦白這番話,足可見皇帝對餘閑已經有了推心置腹的意思。
“於是,朕終於明白了此弓的可怕之處,放在身邊,擔心終有一日朕或者身邊人禁不住誘惑,再次使用此弓,於是就囑托道夫子他們將此弓封印在鎮邪塔裏。”
“但如今太子病重,又有預言,天石降落時,太子性命休矣,朕殺了幾個亂嚼舌根的家夥,但還是擔心天石隕落,真有那麽一日,怕是隻能用巨闕射日弓了。”
“可尋常人使用巨闕射日弓擊落天石,忤逆天道,必將遭來彌天大禍,甚至禍及蒼生,隻有聖人,或者登上塔樓第五層的人方能免除這個隱患。然而,卻仍會遭到弓裏邪念的反噬。”
“朕想救太子,但不想逼你冒險,於是正在催傲梅公抓緊緝拿薑國十三皇子孔陽夏,再逼他拉弓射落天石。可是朕又擔心孔陽夏會趁機拿弓射聖京城,實在難以定奪啊。”
……
皇帝這是怎麽了?
這麽神神叨叨的,不像他的風格啊。
不過皇帝的意思,餘閑大概是明白了。
皇帝希望有其他的“天命之子”代替自己去用巨闕射日弓。
細數一下,有資格拉動巨闕射日弓的,除了自己,就是孔陽夏、裴無常、赤霞真人、南邊的那位無名氏,劍聖何太柏,以及跟天道拚命被滅的天淵城後人陳豐年了。
裴無常跑了,不可能。
赤霞真人是道夫子的親傳弟子,無極山的現任掌教,也不可能。
南邊的那位無名氏?查無此人。
劍聖何太柏現在已經投向了東宋朝廷,也劃掉。
陳豐年?墳頭都長滿草了吧。
這麽一看,現階段最有可能拉動巨闕射日弓的人選,就剩自己和孔陽夏了!
但皇帝又怕孔陽夏拿到巨闕射日弓後,會順便把自己也給射了。
看來看去,貌似隻有餘閑是靠譜的。
但餘閑也是天命之子,有四大聖人罩著,又有強大的家世背景,皇帝是不好逼迫的。
“要不就聽天由命吧,朕也不想強求什麽了……”皇帝如是寫道。
皇帝是想玩苦情戲,對餘閑施加道德綁架?
聽天由命的意思,似乎也透露出皇帝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如果太子真的撐不過這個冬天,那麽他就另立繼承人。
是皇太孫、鴻王還是其他藩王,那就不好說了。
但鑒於皇太孫的“戰神天賦”,加上如今內憂外患,皇太孫的難度有些大啊!
“對了,說正事吧,天羅衛查到消息,說長生教作亂,似乎在朝廷裏有耳目同黨,在雲州那一邊也有暗援,朝廷裏,朕已派陸綱在查了,雲州那邊你幫朕好好查一查。”
“先去海王府查一查吧。”
“……”
餘閑眯起了眼睛。
看樣子,皇帝也收到了線報,懷疑海王和長生教勾結了。
甚至餘閑懷疑,昨夜海王率人來梵清靜齋搞事情,已經被皇帝獲悉了!
鑒於自己和海王起了衝突,在雲州時局混亂之際,自己是調查海王的最佳人選!
鬧了半天,這位帝國的老皇帝,才是最老謀深算的。
另外,餘閑能以最大的惡意揣摩皇帝的深意:引導自己和海王的矛盾加深,在鎮邪塔開啟時,搶下那把巨闕射日弓!
“最後,燒了這封信,你要是傳出去半個字,等你回京,就直接去內官監報到。”
“祝你好運,無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