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屠龍勇士終成惡龍

字數:9251   加入書籤

A+A-


    離開春坊,餘閑並沒有直接去找皇太孫,而是先前往勤政殿的門口候駕。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皇帝乘著鑾駕來了。
    鑾駕直接從餘閑的麵前掠過,進了殿門口。
    過了片刻,太監出來召餘閑覲見了。
    大概是上次餘閑鬧得太荒唐了,太監在路上還叮嚀道:“我的小侯爺,您這回可得謹言慎行啊,再出岔子,陛下就沒那麽好說話了。尤其剛剛在朝上,那幾位已經把陛下氣得……咳咳!”
    太監及時打住,眼神裏的擔憂和緊張卻相當明顯。
    餘閑根據最後那段沒說完的話在暗暗腦補。
    應該是早朝時,有幾個不識趣的大臣觸怒了皇帝。
    為何觸怒皇帝呢?
    結合眼下的情形,要麽是國事,要麽是家事。
    餘閑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太子妃剛剛也提過了,太子病重之際,朝廷裏的許多大臣都有了見風使舵的苗頭。
    他們大概是覺得國本動搖了,時值社稷風雨不休,覺得皇帝可能會再選一個年富力強的儲君當作備胎。
    於是,鴻王、海王這些皇子,就成了一些大臣重新站隊的陣營。
    或許剛剛在朝上,有人已經為此事向皇帝諫言了!
    當然,餘閑不認為有大臣會頭鐵的直接要求皇帝換儲君。
    大概率是請皇帝選派一個皇子,暫時代替太子,協助皇帝治國理政……
    思緒紛飛,餘閑進了殿門,走入殿內,在帷幔之外作禮。
    “進來吧,無缺。”
    皇帝很幹脆的說道。
    餘閑一迭步上前,穿過帷幔,就看到皇帝正靠在椅子上,閉著雙眼,由一個太監在身後給按揉太陽穴。
    餘閑來了,皇帝就睜開眼,一揮手,把所有人都打發出了大殿。
    “召你來,是委派給你一件差事的。”
    皇帝開門見山:“朕準備安排牧笛回北涼省親,路途遙遠,而且途經的燕幽也不太平,所以想讓你護送牧笛走這一趟。”
    餘閑一怔。
    皇帝的這安排,太草率了吧。
    讓自己護送俏寡婦回娘家,萬一到頭來俏寡婦貪圖自己的美色,要把自己留在北涼該如何是好。
    再說了,自己正等待著重大的使命任務:等著欽天監分辨出天石降落的方位,自己再第一時間趕過去射落。
    “牧歌也會隨行,你們兩個商議這一路上的行程路線,若是遇到緊急的事務,朕準許你便宜行事。”皇帝又補充道:“但記住,你這次出行,一個字都不能往外麵講。”
    迎上皇帝意味深長的目光,餘閑心頭再次雪亮。
    皇帝的安排,不草率,還用心良苦!
    表麵是讓自己護送牧笛去北涼,實則是讓自己藏在牧笛的行隊裏偷偷出京!
    想想也是,天石降臨前夕,自己總不應該在聖京裏幹等著。
    看似安全,實則凶險!
    畢竟現階段,裏裏外外不少人都預知到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明麵上暗地裏,不知道多少眼睛正緊盯著自己。
    如果自己真傻乎乎的等天石降落時再趕過去,這一路上沒準就潛藏著埋伏阻擊,可能剛出聖京,就被人打冷槍!
    從大景到東宋,有希望皇帝死的,有希望太子死的,還有希望父子倆都死的,這些人都有可能會出手阻攔餘閑!
    還不如混在牧笛的行隊裏先偷偷出京,讓自己消失在許多人的眼皮底下,潛藏在暗處,以動治動,以變治變……
    “傳訊玉簡你也有,及時跟陳清北他們聯絡。朕的意思,懂了吧?”皇帝叮嚀道。
    “臣曉得,請陛下寬心。”餘閑鄭重道。
    “你們想讓朕寬心,你們也得省心點啊。”皇帝睨了眼無事人一樣的餘閑,沒好氣道:“罷了,懶得說你了,你這性子,就需要早點成親,有個婆娘治一治你。正好這次你和牧歌一同行事,趁機會培養一下感情,等諸事告捷後,你們倆也可以擇日完婚了。”
    “陛下,臣如今隻想報效社稷,兒女情長隻會束縛住臣的腳步。”餘閑大義凜然道。
    “是束縛住你去勾欄的腳步吧。”皇帝冷笑道。
    “……”餘閑假裝沒聽見,讓浩然正氣溢於臉龐。
    皇帝也沒再揶揄,而是忽然的感慨道:“年輕真好,總有如旭日般的眼神,也有如赤江般的豪邁,還有如繁星般的心態……”
    嗯?皇帝怎麽也開始玩文藝小清新了?
    餘閑轉念細想,分析皇帝可能是知道自己大限臨頭,以至於變得多愁善感了。
    一度,餘閑想追問皇帝準備如何保他自己,但還是選擇了緘口。
    象征皇帝命運的那顆天石即將降落人間,至今都是嚴格保密的。
    現在大景上下,知道這個秘密的,除了皇帝自己,想來不會超過五個人。
    餘閑是因為手握射日弓,要負責擊潰天石,才被告知了這一驚天消息。
    但知道歸知道,如果當麵問皇帝還能活多久,皇帝絕壁會讓這人死在自己前麵。
    “估摸著,除了自己,皇帝還有其他的底牌來保障自身的性命安全……”餘閑如是想到。
    “好好珍惜眼前人吧,但願,朕能喝得上你倆的喜酒。”皇帝輕輕舒出一口氣,神情有些悵然。
    但這種情緒轉眼即逝,下一秒,皇帝就恢複了威嚴肅穆,他轉口道:“還有一件事,荒人的使團秘密抵達了聖京。”
    餘閑裝出詫異的模樣。
    “他們是來和談的,希望能跟大景化敵為友,共同攻伐東宋,以此謀取一塊新的棲息地。”皇帝很坦然的講明了內情:“無缺,你怎麽看?”
    餘閑又裝作深思,一會後,他道:“陛下,此事有蹊蹺。”
    他沒有賣關子,迅速分析起來:
    “第一,這個荒人使團究竟能不能代表全部荒人的意誌,畢竟遠北的荒人有許多的部落,未必是一條心。”
    “第二,北境那裏,荒人正跟東宋結盟對抗我大景,現在又派遣使團來和談,太反複無常了,恐防有詐。”
    “第三,現在遠北已經進入長夜時期,生活艱辛,戰事又嚴峻,荒人在這時來和談,究竟能帶來什麽誠意?”
    皇帝頷首道:“才思敏捷啊,一下子就想通透了。你這三點,剛好是內閣那三位的思慮。”
    哎喲,不錯哦,豈不是說明我一個人比得上內閣三老。
    頓了頓,皇帝繼續道:“第一點,朕大概摸清楚了,議和的這些荒人出自遠北的雪山部落,占據荒人眾多部落的領袖地位,負責看管遠北的那座聖殿。不過在前任大祭司死了後,雪山部落的影響力銳減,現在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精神領袖。”
    說到這茬的時候,餘閑和皇帝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捕捉到了一縷深意!
    兩個男人,都不約而同的想起了一個女人:珍妃!
    珍妃原來的真身,就是雪山部落的首領,也是負責守衛聖殿、遠北荒人心目中的聖女。
    這麽一說,這個荒人使團,相當於就是珍妃的“娘家人”了!
    這也是太子妃目前比較忌憚的細節。
    太子妃擔心皇帝一旦跟荒人結盟,荒人會趁機會襄助鴻王奪取儲君之位。
    畢竟鴻王的身上也流著一些荒人的血統,再有珍妃的那一層關係,荒人肯定是希望大景能出一個偏向自己這方的新皇帝!
    最關鍵的是,皇帝接洽荒人,還瞞著東宮,這更加深了太子妃的憂慮……
    “你說的第二點,楊吉也問過荒人使團了,他們的答複是,他們一開始就不主張和大景對抗,但拗不過荒人眾部落的強烈意向……荒人們急迫的想遷移南下,正好我大景近來的麻煩有些多,分身乏術,就想聯合東宋一起去攻伐西唐,但仍然是不希望和我大景作對的。”皇帝又緩緩說道。
    餘閑隻是嗬嗬噠。
    當了婊子還非要立牌坊。
    嘴上說不想跟大景作對,那落神山戰役中的荒人大軍是從哪冒出來的?
    說白了,荒人也存著小心思,看到大景內憂外患,野心不免開始膨脹,想嚐試從大景的身上扒下一塊肉!
    皇帝也不傻,徑直道:“這些話,聽聽就好。我們隻需要知道,負責和談的雪山部落,如今在荒人眾部落裏的話語權究竟如何。”
    “這件事,你回去跟你舅舅通個氣,今夜在鴻臚寺安排了接風宴,楊吉主持,你和你舅舅兩人過去會一會他們,摸清虛實。”
    餘閑了然。
    皇帝是想讓秦澤試探出這個荒人使團的虛實情況!
    放眼朝野,就屬老舅秦澤對荒人部落最為熟悉。
    沒準這個荒人使團裏,還剛好有老舅的熟人。
    同時,這也變相的透露出一層信息:皇帝確實有意向和荒人化幹戈為玉帛!
    這是情理之中的結果。
    今年秋收的情況很不容樂觀。
    又接連鬧出民變叛亂和邊境危難,不斷的大動兵戈,導致國庫進一步的空虛。
    據說,最近江南一些富裕地方,都開始加稅了,導致怨聲載道。
    這時候最穩妥的方案,就是停止戰事、休養生息。
    而荒人能否倒戈,將是這個戰略方案的成敗關鍵!
    “至於第三點,你說荒人能帶著什麽誠意過來和談……”皇帝的表情突然有些詭異起來,雙目泛著冷光:“這點,荒人使團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不過楊吉試探出了蛛絲馬跡,荒人似乎並不願意直接背叛東宋朝廷,而是想讓我們牽製住東宋,好讓他們獨自吞並西唐,然後再向我大景稱臣。”
    餘閑目光一閃,也現出了寒芒。
    這些荒人的野心和貪欲太大了,也真是敢想敢說啊!
    他們不僅沒有什麽誠意擺上談判桌,反而希望大景先表露誠意,默許他們攻伐西唐。
    畢竟,如今北方的四個勢力中,就屬西唐最孱弱,傳言皇室內部還搞內訌。
    荒人說不願背叛東宋,實際是不敢背叛東宋,隻想讓大景拖住東宋,好讓他們一家吞了西唐這個軟柿子。
    誰給他們的自信和勇氣啊?
    藥店碧蓮吧!
    “陛下,這些荒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餘閑諫言道。
    “朕當然能看出他們的卑劣心思,也生氣過,差點想把人轟走了。”皇帝冷哼道:“況且西唐對我大景一向比較恭順,如今我們結盟,為了這些立場搖擺、反複無常的荒人而背信棄義,自然是最下乘的做法。”
    “因此,朕交代楊吉他們了,想要和談,必須得堅持一個原則立場,就是讓這些荒人去打東宋,這點談不攏,就沒什麽好談的了……不過前提也得是這夥使團的話管用,這需要你和你舅舅去試探打聽了。”
    餘閑滿口答應。
    總算皇帝還不昏聵。
    又交代了一些事宜,皇帝忽然道:“探視過太子了嗎?”
    “來這之前去過春坊了。”餘閑回道,這個事皇帝肯定能查得到,沒必要隱瞞。
    皇帝點點頭,也沒有追問更深的細節,囑咐道:“太子身體不好,最近還是少打攪為妙,也別在他麵前提政事。”
    餘閑點點頭。
    他覺得,皇帝是希望自己把這話傳達給東宮。
    畢竟自己和東宮關係密切,既然皇帝告訴了自己,那皇帝也預估到自己會告訴東宮。
    皇帝向太子隱瞞了荒人使團的消息,但又怕太子知道後會胡思亂想,於是就想讓自己捎話安撫東宮:皇帝瞞著太子,隻是不想讓太子再操心。
    皇帝又想了想,轉口道:“上次沒來得及問你,當你使用射日弓時,從神弓裏獲悉到了什麽意念?”
    餘閑斟酌了一下措辭,回道:“臣看到了千年前的天淵城,以及那些聖族人。”
    “跟裴……跟傳聞說的一樣。”皇帝沉吟道,若有所思狀,似勾起了什麽往事。
    餘閑知道皇帝當年也曾詢問過裴無常這個問題。
    隻不過,餘閑是通過太鬥劍中殘留的意念“穿梭時空”見證到了千年前的天淵城。
    而巨闕射日弓中的意念,來自天淵城中的那位聖帝,餘閑挽弓時,隻覺得和射日弓的意念有些相通,卻無法觸及解析。
    後來餘閑回到聖京,曾想效仿詭卻邪的辦法,請詭山人施法以射日弓中的意念塑造意境世界,好讓自己再代入聖帝的角色,進一步了解天淵城的滅亡原因。
    結果這提議直接遭到了詭山人的白眼和訓斥。
    “按你說的,太鬥劍的前身是青雲劍,而太鬥劍中的意念,來自聖帝麾下一個叫青雲的部將,這人起碼有武道三品境以上的修為,你能獲悉他的意念,代入他的身份,主要是因為青雲劍被鍛造成太鬥劍後,青雲的意念已經損耗了許多,又沉睡了千年,這才給了你觸及這個意念的機會。”
    “而天淵城的聖帝是何許人物,天神下凡也不為過,他的修為可能是聖人,也可能是陸地神仙。即便聖帝的意念對你比較認可,念在你挽弓的目的是濟世救民,沒有怎麽反噬你,但若你妄想更進一步,去觸及他的意念,進入他的意境世界,這分明是取死之道!”
    總之,聖人或者神仙的意念,猶如天道一樣,是不可觸及的……嗯?
    餘閑忽然心裏一動。眼神古怪的看了眼天元皇帝。
    不對勁啊!
    既然射日弓中的聖帝意念是不可觸及的,那裴無常是怎麽見證到了千年前的天淵城?
    皇帝似乎至今都沒注意到這個疑點,沉浸於遐想中,臉上露出了神往的表情:“傳說,那位聖帝雄才偉略、英明神武,有經天緯地的胸襟和境界,最值得一提的是,聖帝從不敬畏所謂的天道和宿命,主張以人族自身的拚搏來立道。為守衛天下蒼生,奮不顧身、不懼生死。”
    “這樣的人物,朕是十分敬仰的,當年朕征伐天下時,就立誌於效仿聖帝的作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座國度之所以命名為聖京,也是向這位聖帝致意……朕許多次都盼望著,有朝一日,能親自領略這位聖帝的風采,也不枉此生的崢嶸歲月。”
    驀然間,皇帝回想起了在雲州的那家小客棧裏,那時年少的裴無常,繪聲繪色的跟自己講述千年前的天淵城是何等的卓越宏偉,那位聖帝是何等的偉大不凡,又為了守護人族的傳承,和魔族發生了何等驚心動魄的抗爭。
    那時的皇帝聽得如癡如醉、心潮澎湃。
    在這之前,他幾度迷惘,懷疑自己一個微末小卒,能否扭轉乾坤、改寫命運。
    直到聽聞了天淵城和聖帝的事跡,他的意念終於堅定了。
    因此,他當場允諾,此生必定以天淵城的聖帝為楷模,縱然逆天而行,也要還天下一個太平人間!
    而裴無常也當場立誓,縱然粉身碎骨、魂飛魄散,也要助他實現這個願景。
    那時,君聖臣賢、雲龍魚水,道不完的和諧、說不盡的情義。
    隻是,曾經莫逆交心的兩人,怎就背棄了彼此,走上了這條決裂的不歸路呢?
    恍惚間,皇帝回想起了和裴無常這一路並肩走來的悠悠歲月,萌生出了一絲懷念。
    甚至,他都有些想在生命的末期,再見一見這位曾經的良師益友……
    餘閑看到皇帝落寞而又懷念的神情,猜到皇帝想起了他和裴無常的君臣故事。
    他也想起了關於裴無常年少時的佳話,不禁在心裏喟然一歎:屠龍勇士終成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