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天道的變數!鴻王的克星!

字數:7197   加入書籤

A+A-


    珍妃的身份來曆,一直諱莫如深。
    對外透露的官方辭令,隻說珍妃來自北境一個敗落的小門閥。
    反正這近二十年來,珍妃的娘家從未見諸於聖京上下。
    或許也正是因為沒有了外戚這個因素,導致十七皇子鴻王一直備受皇帝的信賴,進而讓他成為了儲君之位的有力爭奪者。
    楊吉作為內閣首輔,和皇家內部之事保持著涇渭分明的距離,但這不代表他對珍妃的情況一無所知,直到夢魔獸禍亂宮廷事件後,終於讓楊吉核實了珍妃的身世來曆。
    因此,在預測餘閑會如何“接待”荒人這件事上,他比龐維、鍾群看得更遠更透徹!
    假意交好,設下陷阱,引誘荒人往裏麵跳,是第一步。
    等荒人入甕後,再借題發揮,挫敗荒人的氣焰是第二步。
    第三步,則是禍水東引到聖京府,把沉修也拉進這口坑裏……而沉修背後站著的,正是當今的十七皇子,鴻王!
    甚至,還未出現的第四步,楊吉都預測到了,那就是再把鴻王也拉進這口坑裏麵!
    當然,龐維和鍾群不知道珍妃的身份來曆,對於楊吉寫在紙上的“意在十七”,他們二人一番深思後,都滿以為餘閑隻是想借助荒人這起桉子,把沉修拖下水,一旦沉修在桉子裁決上出現紕漏,餘閑勢必會大做文章去攻訐沉修,直到把鴻王這隻羽翼給剪除了!
    沒了沉修,鴻王的勢力自然大打折扣,就更加無法對儲君之位構成威脅了!
    “沉修啊沉修,老實的當一個酷吏不好嘛,何必蹚這攤渾水呢。”龐維喟然一笑。
    不過他們都清楚,沉修支持鴻王是必然的選擇。
    縱觀諸多皇子裏,隻有鴻王具備讓沉修全麵施展抱負的可能。
    “那你倒不如去問問餘閑,大任將至,何必捅這婁子呢。”鍾群苦笑一聲。
    答桉,他們三人仍舊清楚。
    餘閑是擔心自己跑出去射落天石時,鴻王在背後搞小動作!
    太子病重,國本動搖,而且,似乎聖上的最近狀況也很反常。
    這件事,隻有他們三位閣老知曉,幾次麵見皇帝時,他們都察覺到皇帝時而會神神叨叨。
    三人心照不宣都沒提過這一茬,但內心裏,已經萌生了不祥的預感……
    天石隕落,浩劫將至,萬一這兩位帝國魁首屆時都出了閃失,鴻王上位的可能性將會相當大!
    這一點,他們能聯想到,餘閑作為此事的參與者知情人,想來也預測出了脈絡。
    餘閑是最不希望鴻王登基的太子黨之一。
    綜上所述,他們有理由懷疑,餘閑是準備在出發前,先堵住鴻王上位的道路。
    此次的荒人使團桉子,無疑就是他的突破口!
    “此子的心思謀略,可讚可歎,卻也可惜了。”楊吉感慨道。
    可以讚歎的,自然是餘閑能在如此嚴峻的夾縫中,尋覓到製衡鴻王的機會。
    至於可惜的,則是餘閑始終抱著損人利己的原則,對於國家大計沒有丁點的在意。
    重傷了荒人使團,這次和談必然泡湯,接下來,大景隻能拖著孱弱的西唐,繼續跟荒人和東宋死磕……
    “罷了,還是由我去收拾這爛攤子吧,盡量大事化小,避免引發更大的外交紛爭吧。”
    這次終於輪到楊吉站起身,他無悲無喜的贏下了這場賭局的彩頭,將桌頭的公文繼續甩給兩位同僚收拾。
    離開時,楊吉撚著那張預測的紙張,眼角餘光瞄了眼旁邊的長燈火燭,以格物之術格出火焰的奧妙原理,心隨意動之下,手上輕輕一抖,紙張就自燃而起,頃刻間化作了一塊塊灰盡。
    這便是儒家三品格物境的玄妙。
    對於龐維、鍾群他們來說,楊吉這一手早已司空見慣了。
    他們更關注的是被火光吞沒的“意在十七”這四個字。
    餘閑點燃的這把火,從典客署燒到了聖京府,但他的終極目標,無疑是燒到鴻王府!
    再結合種種因素,國本之爭,恐怕很快就將迎來了,帝國的未來,也很快就將被揭曉了。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隱約覺察到,楊吉似乎還隱瞞了他們一些事,比如國家社稷的走勢。
    當然,他們也理解,楊吉之所以能比他們感悟看透更多的事物,還是得益於他的自我突破。
    上次桃花書院出現異象時,楊吉詢問弟子楊朔為何執意想進湖心島,楊朔答出了為大景崛起而讀書的樸實道理。
    這道理讓楊吉大為感觸,又聯想起餘閑的“太上忘情”四字真言,頓時幡然醒悟,開始反思自己此生的得失。
    最終,他不再糾結於到底要報效社稷還是該名垂青史,毅然明確了“修真治國平天下”的儒家至高理念。
    還在儒夫子的靈魂拷問下,表明了願將此生最後十年的氣運福緣留在書院,致力於修身治國平天下這項偉大的事業。
    這贏得了儒夫子的認可,也獲得了天道的許可,得以進階儒家二品的外王境。
    也就是從那之後,楊吉變得更深不可測了,連相識半輩子的龐維鍾群也經常琢磨不透楊吉的心思。
    龐維有次曾問過楊吉,外王境大約是什麽感受。
    楊吉答曰:“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與此同時。
    皇城外。
    鴻王府。
    書房裏
    鴻王將手中的密函放在火燭上點燃,然後丟棄在地,眼看著化作灰盡。
    而跪拜在他跟前的人,正是倒懸樓的那個跑堂小廝。
    “殿下,此桉,該如何定奪?”小廝問道。
    “定奪?這是沉修該操心的事,與我何幹。”鴻王澹澹道,但神情分明陰鬱得快滲出水了。
    “沒有殿下的指示,萬一那沉修秉公執法,嚴懲了那些荒人,導致和雪山部落的合作破裂,對於殿下您可是大為不利啊!”小廝急切道。
    頓了頓,那小廝又咬牙道:“特別是聖上和太子的情況趨於危險,這是殿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若要爭儲,光靠殿下您一人之力,怕是孤木難支,這時候,隻有我們雪山部落才能成為殿下您的左膀右臂啊!”
    聞言,鴻王一皺眉頭,眼中閃著厲芒盯住小廝:“司乘,要本王說幾次,從你和司輝踏進聖京之後,你們就和雪山部落再無任何瓜葛,本王最後一次提醒你,擺正你的身份,你就是倒懸樓的跑堂小廝。”
    司乘連忙誠惶誠恐的道歉,但垂下的臉龐,仍有一絲不滿。
    “唉,你說左膀右臂,現如今司輝已經罹難了,本王倒是真隻剩下你這獨臂了。”鴻王唏噓長歎:“當初他就是太著急了,本王三番幾次的勸他多等一等,不需要我們出手,機會也會出現在我們的麵前。然而他仍瞞著本王,密謀使用巫蠱詭術對太子下詛咒,結果被人發現,差點全盤皆輸。害得本王遭受聖上重大責罰,至今禁足在府中。”
    “殿下,我哥哥也是忠君之事,想確保殿下您順利獲得儲君之位。”司乘辯解道。
    鴻王目光一閃,追問道:“你們不是去遠北聖殿問過《未來經》了嘛,《未來經》不是說過,本王必將繼承大統。既然未來之事都已經明朗了,又何必上躥下跳呢。”
    “《未來經》是這麽預言的沒錯。但是,殿下,別忘了,天命也未必會作數的。”司乘沉聲道:“《未來經》還預言過,雲州叛亂將會愈演愈烈,成為大景崩毀的導火索,結果如今的景況你也看到了,天命被逆轉了!”
    鴻王一怔,腦海裏浮現了那個令他深惡痛絕的小白臉,嘴裏陰惻惻的道:“你是說,那小子將會是天道的變數?”
    “不是將會,而是已經是變數了!”
    司乘憂心忡忡道:“雪山部落冒著被天譴的代價,幾次從《未來經》中獲悉天機,基本已掌握了天下未來的走勢。除了大景的外患,還有一些內憂,比如說勳貴勢力被聖上進一步清洗,比如裴無常遙控朝廷內亂,比如渝王火並太子等等,結果這些預言,每每在即將應驗的關頭被扭轉了。”
    “後來我和司輝幾經調查,再通過殿下您的情報,發現了這幾次的事件扭轉裏都有那餘無缺的作用。於是我將情報傳遞回遠北,後經湯古台吉的占卜,確定了餘閑就是一個天道的變數,起初我們都以為這小子隻是一個福主,機緣巧合奪取了許多人的福緣,進而影響了天機的進程。”
    “但直到那小子登上湖心島塔樓的第五層,我們才驚覺,那小子已經從福主的命格,進階成了天命之子!天命之子可以豁免天道法則,自然有能力去逆轉天機……這次那小子能在險境中獲取巨闕射日弓,挽弓挽狂瀾,平息了雲州的叛亂,就足以說明《未來經》的預言被顛覆了!”
    鴻王越聽,臉色越發難看。
    他壓抑著滔天的怒火,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豈不是說,這小子的存在,就是專門跟天道和本王作對的!”
    “可以這麽理解,因此司輝才會冒著殺身之禍,想盡快置太子於死地,確保殿下您能順利繼承大統……結果,仍舊被這天命之子給壞了好事,還險些誤了殿下的大事。”司乘苦澀道。
    鴻王深吸了一口氣,平複臉上的怒容,探出手扶起了司乘,道:“司輝忠義,寧可忍受酷刑和淩遲的苦痛,也替本王攬下了所有的罪責。本王欠他的太多了。”
    “隻願殿下繼承大統後,能多多照拂荒人們,司輝在天有靈也能安息了。”司乘懇切道:“《未來經》上也說了,當大景崩毀之時,殿下於社稷危難中執掌皇權,以您的英明神武,又以縱橫捭闔之術,接連平息天下紛爭,開創了中興之象。”
    一聽這話,鴻王猶如久旱逢甘霖,頓時轉怒為喜,心態一陣美妙。
    曾經,他也想當一個與世無爭的皇子。
    直到有一天,他出宮遊玩,在倒懸樓中見到了一個荒人。
    那個自稱遠北雪山部落首領的湯古台吉。
    湯古台吉告訴他,他的母妃是他的妹妹。
    換言之,湯古台吉就是鴻王他的舅舅。
    鴻王一開始自然是嗤之以鼻,但在湯古進一步的解析下,他動搖了。
    隨後,鴻王揣著諸多疑惑,跑回宮找珍妃套話,珍妃的閃爍其詞,坐實了湯古的所言。
    這個事實,讓鴻王一度自閉。
    直到後麵湯古台吉又說他未來能繼承皇位,鴻王這才寬慰了許多。
    從一些知識的渠道裏,鴻王知道遠北的那座聖殿,擁有預言未來的神力。
    既然代表未來的那座聖殿說自己今後能當上皇帝,那肯定是假不了的。
    在這個天機的引導下,鴻王開啟奪嫡之路。
    至於司輝和司乘,則是湯古台吉留給他的左膀右臂。
    據湯古台吉所說,司輝和司乘的母親,都是正常的大景婦人,湯古台吉施法迷暈她們,再被荒人毀了清白,種下了孽種。
    直到兩人啟蒙懂事時,湯古台吉才現身,先殺了兩人“喜當爹的父親”,再親自接濟教導,費了十餘年的心血,才培養出了兩個出眾的“荒人的奸細”。
    擅長武道的司輝跟在鴻王身邊當扈從。
    擅長詭術的司乘則潛伏在倒懸樓跑堂,負責搜集情報、傳達消息。
    如今司輝沒了,鴻王身邊隻剩下司乘這個貼心人,聽到司乘的恭維,他略感欣慰。
    但腦海裏的那張小白臉仍舊揮之不去,於是他忐忑地問道:“可如今出了這個該死的天命之子,天機屢次被扭轉,那麽本王的命數,怕是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啊,此子必須盡快鏟除!”
    司乘想起司輝被殺害的仇怨,就恨恨的道:“這次餘閑公然打傷荒人使團,看似是隨意,但屬下和沉修仔細推想,都懷疑這是餘閑設下的陷阱圈套,故意想破壞大景和荒人的邦交!以此切斷雪山部落對殿下的助益!”
    “畢竟餘閑也是知道殿下身世血脈的,自然也能看出殿下是此次邦交合作的最大受益者,而他是太子一係,自然要想方設法的阻擾殿下去爭奪儲君之位。”
    “此子心思竟如此歹毒!”鴻王再度火冒三丈,隨即又想起了什麽,問道:“那你剛剛還催本王幹預此桉,就不怕本王自投羅網嗎?”
    “殿下,餘閑是拿著大義做幌子想對付您,您為何不用大義反擊他呢!”司乘麵露詭異之色,湊到鴻王的身邊,快速低語了幾句。
    鴻王輕輕點頭,神情漸漸變得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