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張金林的第一輛28大杠

字數:4692   加入書籤

A+A-


    張金林的豬圈房建設,磕磕碰碰地總算是完工了。
    張金海陪同張金林步行30華裏,去縣城采購運輸工具腳踏車。在青衣縣城有三家銷售腳踏車的商店。
    首先來到了位於東街的飛鴿牌腳踏車銷售店。
    張金林看到商店裏一輛輛嶄新的飛鴿腳踏車,內心激動不已。上去邊撫摸嶄新的腳踏車,邊詢問價格、質量、保修問題。
    商店老板介紹了飛鴿銷量最好,質量最好的一款26新車。銷售報價高達180元一輛。
    張金海拉著沒有見過世麵的大哥去了西門的鳳凰牌腳踏車銷售店。
    這個店裏有26、24鳳凰新車,車身上的鳳凰的標誌圖案讓張金林著了迷。價格高了一些,需要190元一輛。
    最後一家店,位於南街,永久牌腳踏車銷售店。
    商店老板自信心十足地介紹了起來:“永久牌是腳踏車界的時尚代表,設計生產出了國內第一輛8 吋標定車。
    我們一般都喊他28大杠,是最深入人心的‘載重腳踏車’。”
    張金林摸著這輛最先進的28大杠自行車。心裏暗自慶幸多虧跟著老四多跑了幾家店。仿佛這輛車就是專門為自己定做的一樣。
    無論是外觀,還是載重能力,還是人們對這個牌子的認可程度,都是讓人非常滿意的。
    張金海拍了拍新腳踏的龍頭問:“老板,你這輛28大杠腳踏車多少錢?”
    商店老板看兩兄弟都非常喜歡這輛自行車,不免起了多賺點錢的心思:“他們26的車都要賣200元一輛。
    我這個新款式的載重自行車就賣個250吧。”
    張金林強忍著沒有當場笑出來,臉都憋紅了問:“不對吧,老板?
    這麽大的品牌自行車,怎麽可能定個250的價格呢?”
    商店老板意識到這個數字說得不太妥當,臉色尷尬起來。
    張金海沒有嘲笑他,而是誠心誠意的溝通:“老板,不瞞你說。我們兩兄弟把這城裏的三家腳踏車銷售店都看過了。你這裏是最後一家。
    雖然說你這28大杠是要比別的26的車大一些,載重能力強一些。但是呢,他的缺點就是大一些,笨重一些,使用起來不輕巧。
    如果價格差不多呢,我們還是願意考慮買你的車的。
    如果價格懸殊太大了,可能我們就隻有選擇別的品牌了。”
    商店老板豎起了大拇指讚道:“小兄弟分析得很有道理。既然你們三家店都已經看完了。
    我看你們也是誠心要買腳踏車的人。我喊的是個價,你還的才是錢嘛。你覺得多少錢合適嘛?”
    張金海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看來這老板還是能夠聽得懂:“180塊一輛。賣不?”
    商店老板笑道:“兄弟,你還的這個價格實在是太低了。賺不了錢,要虧本的。再加點。”
    張金海知道賣家不可能一下子就答應你的回價:“我們一家四兄弟,今天是大哥來買車。
    如果你這車經久耐用,確實好的話。以後我們至少還可以再來買三輛。你也可以薄利多銷的。
    對不對?”
    商店老板顯得也很幹脆:“就算你們馬上買三輛,我也沒有180塊錢賣過這款車。
    這樣吧,你再加10塊。
    塊成交,然後你們家再買腳踏車就到我這裏來。
    不要再到處跑浪費時間了。”
    最後以190塊錢的價格完成了28大杠永久牌腳踏車的采購。
    張金林興高采烈地推著自行車往回家的路上走,張金海開心地跟在後麵。
    街上行人較多,時不時地需要按響鈴當提醒前麵的人讓路。
    腳踏車鈴當發出的這個‘叮鈴鈴’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走出縣城,張金海迫不及待地坐在了腳踏車的後架上,享受著大哥張金林推著腳踏車前行的美好時光。
    剛到村口就引來眾人豔羨的眼光。李家大嬸問句買新自行車了?王家大爺誇張金林聰明能幹了,都可以買自行車了。
    ……
    大杠的自行車讓張金林在村裏實實在在的火了一把。
    不過張金林畢竟沒有騎過自行車,還得要去找熟悉的人教他如何騎才行。
    張金海與張金林去竹林院裏砍了幾根竹子回來。
    花了兩天的時間,才折騰著編製了兩個比較大的醜陋竹篼。
    用竹繩牢牢地捆綁在自行車後架的兩側作為裝載物品的容器。
    張金林就靠這輛自行車,每逢趕場的日子就去鄉場上購買小豬仔回來放到新修的豬圈房飼養。
    張金海則去了張金城的豬飼料廠建設工地去查看。
    這個豬飼料廠占地麵積約400平方米,剛把廠房建起來,張金城的資金就已經用完了。
    張金海出了個主意是去貸款。張金城則擔心以後還不起不敢貸。
    張金海以前世的眼光來看,目前的時間節點貸款是非常劃算的。極力推薦張金城去貸款把自己的豬飼料廠發展起來。
    兩人來到鄉場上的農村信用社櫃台:“麻煩問下,我們想貸款?怎麽辦?”
    工作人員:“這裏有一張貸款登記表。填好就可以。”
    張金城初中都沒有畢業,看信用社的表格比較頭暈,遞給張金海道:“你幫到填一下。”
    張金海接過表格快速掃了一眼問道:“現在貸款是必須要身份證嗎?
    我和我哥現在的身份證都還沒有開始辦呢。”
    工作人員解釋了,在身份證剛開始要求辦理的時間段裏,很多人都沒有身份證。
    可以去大隊書記那裏開一個戶口證明文件就行。
    又花了幾個小時去找大隊書記開好戶口證明文件。下午兩兄弟又來到信用社辦理貸款的手續。
    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貸多少款?
    用途是什麽?
    準備多久還?”
    張金海幫張金城回答道:“準備貸2000塊錢。
    用來購買豬飼料廠的機具設備。
    準備賺了錢後就還貸款。”
    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撥拉了一下手裏黑木珠的算盤:“你的豬飼料廠規模是多大的?”
    張金海代替張金林回答:“小廠,暫時計劃是維持2000頭豬的吃食用量。”
    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在算盤上麵劈裏啪啦地撥著黑木珠測算著:“我算了一下。光是機械設備就要花掉1000多元吧。你要不多貸點,保證有錢及時去購買原材料。
    總不能讓你們搞個半拉子工程噻。”
    張金海知道這個時候的貸款就是這個行情,挺照顧人的,感激道:“行,那就貸個4000塊錢。”
    工作人員笑道:“你就放心大膽的貸5000塊錢嘛。
    如果到期了,沒有錢還的話,可以隻還利息。
    一年的利息才200塊錢。”
    張金海知道這段時間的銀行巴不得把錢貸給老百姓,方便大家努力發展經濟:“好,就按您說的,貸款5000塊錢。”
    簽字的時候張金城手都在打抖,擔心以後要是還不上信用社的貸款的話就麻煩了。
    究竟是什麽後果也不知道,所以才顯得又擔心又害怕。
    信用社的工作人員又讓張金海簽名做了個名義上的擔保人。
    八十年代的二八杠,如今是待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