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怎麽保護勝利果實

字數:5237   加入書籤

A+A-


    張金海一回到家,張金山就把他給拽到了金山磚瓦廠。
    好家夥,場麵好宏大。
    整個磚瓦廠裏人來人往的。
    不用介紹情況,都知道這些是來幫助挑磚瓦走的。
    按照現有的情況預計,一周之內這些現有的磚瓦就會被全部挑走。
    意味著,後麵將沒有現貨可供銷售。
    這一下子就把張金山給難住了。
    所以把張金海請到磚瓦廠來幫助出出主意。
    張金海分析了目前的形勢,建議增窯擴產,繼續租用大麵積的荒地。
    張金山現在信心很足。
    當即安排了下去。
    張金山的磚窯廠最初設計時就是按大窯計劃的,一窯最多可燒製10萬塊標準的青磚。
    最初建了4個大窯,三個用於燒製標準青磚,一個用於燒製小青瓦。
    磚窯每窯平均一個月能出一窯標準的磚。
    瓦窯每窯平均一個月能出一窯的小青瓦,每窯有15萬匹。
    每個月能生產30萬塊標準青磚,前後生產了半年的時間,總量達到了180萬塊標準青磚。
    瓦生產半年,總量達到了90萬匹。
    這些存貨已經全部賣完。整個生產隊百餘戶人家,已經有60的人家訂購了磚瓦。
    目前的毛利潤約有40000多塊錢。
    擴建廠房又要用去不少錢。
    真正的利潤並不是很明確。
    張金林的養豬場也是順風順水的。
    張金城的飼料廠也擴大了規模,除了供應給張金林的養豬場外,還供應給了同一生產隊的鄰居。
    在微弱的寒風中,1984年已經逐漸落下帷幕。
    除夕這天早上開始,天空飄著細細的小雪。
    農村的習慣是在中午午飯前結束一年的勞動。
    在午飯後,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準備當年的年夜飯。
    這一年,是張家在家裏過年時人最多的年份之一。
    張家的父母兩人,老大張金林的嶽父嶽母兩人,張金林、劉梅兩口子,張金山、張金城、張金海。
    一大家人,總共是九個人。
    張父張母牽頭準備年夜飯,其他人負責配合幫忙。
    張金海、張金城兩兄弟負責去購買除夕和初一需要燃放的鞭炮。
    下午刀頭肉煮好後,張父帶領著四個兒子上山上墳祭祖。
    張金海負責擺放鞭炮和燃放鞭炮。
    張金林負責用竹杆在墳頭上掛張紙錢。
    張金山、張金城負責把周邊的軟土鏟來用箢篼提過去,壘在墳脊上。
    這是一個勞力活。
    張父就負責點燭、擺放祭品酒、臘肉、香腸。
    張父安排道:“金海,把鞭炮點起,讓老人家知道,可以來領錢了。”
    “好嘞。”張金海‘刺’的一聲劃燃火柴,把早就擺放在地上的鞭炮的引線點燃。
    ‘劈劈啪啪’鞭炮聲隨之響起,一陣陣硝煙味飄了過來。
    張金海很享受地深呼吸了一口,好久沒有聞到過這麽親切的味兒了。
    “你們四弟兄,一人三根香,在這個燭火上點燃。
    當看到香的頂部出現白色的灰時,就表示香已經點燃了。”張父指導著。
    等香全部點燃後,張父帶隊四兄弟一字排開在後,五人雙手握著香的底部高舉過頭頂。
    “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
    “上香。”
    張父最先把香插在了燭前的泥土裏。
    依次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把香插在泥土裏。
    張父把帶上山的帶錢眼的紙錢撕下三張。
    對折一下,在燭火上點燃,放在一個小的平坦的地上。
    安排道:“你們幾兄弟也來給奶奶燒點紙錢。
    請她老人家保佑你們做生意的發大財。
    讀書的成績優秀。”
    張父口裏念念有辭。
    張金海前世就沒有學會這個,這次有機會可是認真聽了下來。
    希望能夠記住,不然以後上墳時,就隻有一個動作了,那就是燒紙錢。
    五個男人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完成了全部的祭拜工作。
    切成小片的香腸在離開時,一人吃一片分食完。
    回到家裏,張父用一個大瓢盛上半個煮熟的豬頭肉,放在一根矮板凳上。
    帶著一疊厚厚的紙錢,讓張金海跟著隨時幫忙接放物品。
    先在堂屋祭拜祖先,後在灶房祭拜灶神,在豬圈房祭拜豬欄神。
    一套流程走下來後,又是半個小時過去了。
    張金海把祭拜用過的豬頭肉端進廚房,張母取了下來切成肉菜。
    劉梅劉母劉父一直在廚房幫助煮年夜飯。
    這裏吃年夜飯時,不希望被任何外人打擾。
    所以都是必須要等到天黑了後才能開吃。
    甚至有傳聞說,在吃年夜飯時,如果有人喊你不要答應,否則會不吉利。
    要不然的話,就一定要把喊你的人請進來吃年夜飯。
    那麽不吉利的人就是喊你的那個人了。
    自然這些東西是無法確認的。
    趁著等天黑的這個時間段裏,張劉兩家的人擺起了龍門陣。
    張金林道:“今年我的收獲是最大的。
    不僅把我腳上長了三十年的膿瘡給治好了。
    而且還修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養豬場。
    同時還與劉梅喜結良緣。
    當然了,這一切,都要感謝一個很重要的人。
    他就是我們家的老四張金海。”
    張金山笑道:“今年我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雖然我沒有像大哥那樣完成了很多件事。
    但是我修建了一個磚瓦廠、一個預製板廠。
    而且磚瓦廠還實現了初步的毛利40000多塊錢。
    大哥再厲害,現在還一直是在投入嘛。
    我的這一切得來不易,也要感謝老四金海。”
    張金城微笑著發言:“老大老二的收獲誰最大,我還真評判不了。
    但是今年我的收獲也是很大的。
    我的飼料廠從無到有。
    從原來隻供給老大使用,到後來供全生產隊的使用。
    賺錢的苗頭還是非常好的。
    這一點也是特別需要感謝老四金海。”
    張金海微笑道:“我們四兄弟就不要說誰感謝誰的話了。
    誰要是有點困難,誰還不幫一下嗎?
    再加上了,給三位哥哥,我也隻不過是出了點主意而已。
    趁此機會我要提醒大家一下。
    年,必定經濟大力發展的年份。
    各種亂像也有可能出現。
    大家除了要想怎麽把自己的生意做好外。
    也要時刻想著怎麽保護勝利果實。
    因為隨時都有可能有人出來搗亂。
    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就很難真正保護自己。
    ……”
    新書推薦期,求收藏,求推薦票、月票。感謝讀者大大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