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眼學與科學鑒定

字數:4916   加入書籤

A+A-




    孫益眉毛一挑,說道:“大寧,來客人了。”
    崇寧應了聲,走了過去,“你好,先生。”
    男子一臉高傲,身材挺拔,小背頭梳得發亮。
    在他的身後,還站著一位跟班助理,畢恭畢敬。
    男子掃了一下崇寧,眼中盡是不屑,“你是店主?”
    崇寧感覺氣場不太對,“是的,你是想看東西?”
    男子環視一下店內,“有什麽東西,推薦一下。”
    崇寧問道:“你熱哪一類呢?”
    男子無所謂的樣子,“都行,隨便拿一件吧。”
    崇寧轉過身,走向博古架。
    孫益坐在茶桌旁,也感覺氣氛不太對勁啊。
    崇寧拿過一件東西,是一個紅釉大盤。
    “清乾隆紅釉大盤,正兒八經的官窯精品。怎麽樣?”
    男子沒有說話,看向後麵的助理。
    助理提著一個手提箱,放在桌麵上,然後打開。
    崇寧和孫益,往裏一看,都是一怔。
    隻見,在手提箱裏,有著各式各樣的儀器。
    高倍放大鏡,強光手電筒,還有精密微型檢測儀。
    孫益在一旁,驚訝說道:“好家夥,這是科學鑒定專家來了。”
    男子鄭重戴上手套,然後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
    看了一會,又用檢測儀測了下成分。
    崇寧輕咳一聲,“這釉麵光潔,胎薄圓潤,很明顯的乾隆製式。你拿熱釋光來看,也是一樣的。”
    熱釋光檢測,是國際上較為認可的一種分析設備。
    老古玩行的鑒定,基本都是依靠鑒定師的眼力,來進行辨別,稱為眼學。
    近幾十年科學的快速發展,技術設備也日趨完善。
    又形成了一部分以技術手段,進行斷代和分析的鑒定,稱為科學鑒定。
    眼學和科學兩派,鬥法幾十年,相互不服!
    客觀上講,兩派各有利弊。
    最常見的眼學,以專家的眼力觀察,然後用自身經驗,進行印證。
    很明顯,局限性就是受個人因素影響。
    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學識,經驗,甚至是道德。
    科學派的儀器鑒定,弊端也很明顯。
    熱釋光測年法,需要在藏品上打孔取樣。
    這樣就對古玩,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壞。
    無損測試的X光和碳14檢測,斷代的誤差,多達上千年,短則數百年,意義不大。
    再就是,現在的造假技術,高深莫測。
    比如,你用漢代的青銅材料,重鑄造一個新銅器。
    檢測一下,材料確實是漢代的,難道就是真品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兩者如果能夠融會貫通,相互驗證,或許會有一番新局麵。
    眼前的這位男子,就是典型的科學鑒定派。
    男子收起工具,站起身來,“這是假的。”
    孫益在一旁,看著這個人就不順眼。
    “你說假的,就是假的嗎?”
    “上來,就裝模作樣地一頓操作,做實驗來了?”
    旁邊的助理,冷哼一聲,“你知道,他是誰嗎?”
    孫益不屑說道:“我管你是誰啊。”
    崇寧也感覺,這個人來者不善,問道:“請你,尊姓大名?”
    男子一臉傲嬌,“白錦耀,畢業於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文物修複專業,漢古堂首席鑒定師。”
    孫益切了一聲,“地級市的學院?你那是大專,還是三本啊?聽著這麽像野雞大學呢?”
    崇寧的眼眸微蹙,“漢古堂?”
    漢古堂,是一家很有名氣的古玩商。
    在洛江的影響力很大,僅次於段氏集團。
    崇寧想不明白,這麽大公司的首席鑒定師,來這裏做什麽?
    白錦耀拿著紅釉大盤,說道:“清官窯器物胎體幹淨,粉白居多。民窯器物的胎體粗鬆,灰色居多。”
    說話間,他突然往地下,用力一摔。
    “嘩啦!”隻見,這件紅釉大盤,徹底摔成了粉碎。
    旁邊的崇寧和孫益,都愣住了。
    白錦耀撿起地麵上的碎瓷片,指著茬口。
    “這新茬灰色偏暗,分明是民國後期燒製的。”
    孫益忍無可忍,上前怒喝,“靠!你是不是有病?我還沒見過,買貨之前,先摔開看看的!”
    崇寧的臉色,也是發黑,厲聲說道:“漢古堂,未免太欺負人了吧!”
    孫益直接去抓他的領子,“管你漢古堂,明古堂的,賠錢!不賠錢,別想離開!”
    “好,我買下。”白錦耀和旁邊的助理,一起用力方才掙脫。
    孫益說道:“大寧,這盤子,多少錢?”
    還沒等崇寧說話,白錦耀從口袋裏,取出五百塊錢,扔在了地上。
    “民國的劣質仿品,頂多五百。誰來也是這個價!”
    孫益不答應,還要理論。
    白錦耀冷哼一聲,“黃海之行,你這種人就不配。”
    這一句話,讓崇寧很是意外。
    他眼眸微淩,“你也參加黃海之行?”
    白錦耀冷笑一下,“咱倆隻能有一個人前往,你猜是你,還是我?”
    說罷,他轉頭揚長離開。
    孫益上前,“不能讓他走!”
    崇寧拉住孫益,“算了,他本來就是衝著我來的。”
    孫益疑惑問道:“什麽意思?他說的那個黃海之行,又是什麽?”
    “誰知道呢,有病一樣。”
    崇寧也不清楚,於是敷衍了幾句。
    過了一會兒,他送走了孫益和賈正,準備將手裏的黃金,換成現錢。
    黃金雖然是硬通貨,但是不能直接當錢花。
    這麽大量的黃金,一般的回收店,肯定是不行的。
    十斤黃金,那就是兩百萬。
    尋常的小店,沒有這般實力。
    他需要找一家大型的金店,才能一口全部吞下。
    在洛江,大型的金店,就那麽幾家。
    其中一家,就是段氏集團旗下的段氏金店。
    他將店內的瓷器碎片,打掃好之後,拿著一個黑布袋,裝上黃金就走。
    大熱的天,一點風都沒有,悶熱得像個蒸籠。
    段氏金店,在主街繁華路段。
    裝修得金碧輝煌,好像皇宮一般。
    崇寧推開店門,拿著黑布袋走了進去。
    正值中午,店內沒幾個人。也到了飯點,隻有兩三個員工。
    崇寧之前在打掃衛生,也沒換身衣服。
    普通破舊的襯衫,還帶著泥土,好像是個土包子。
    門口接待的女員工,抬眼打量了下,愛答不理。
    崇寧問了一聲,“這裏收不收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