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會石公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A+A-


                      “仙、仙家法術?!”
    此時,旁邊匠人們早已看傻了眼。
    莫川輕輕一笑,轉身一抬手
    ——煉神禦氣!
    霎時,無數石雕散件從一座座山神廟微雕上飛起,那是韓家莊的牌樓、石獅子、石碑……
    也是五昌石記的魯班殿、太平缸、石香爐……
    亦是壽山鎮匠人精雕細琢的紅牆碧瓦!
    在眾人眩目驚心中,無數石雕飛落莫川麵前,或變大,或縮小,重新組合出一座全新山神廟。
    莫川隨即拱手向壽山,賀道
    “古有借花獻佛,今有借石獻山,一座山神廟,賀贈壽山誕神!”
    聲落,莫川一抬手,身前集百家之長的山神廟微雕,倏然飛了出去。
    “大!”
    一聲敕令,那不過三尺微雕竟然見風便漲,越漲越大,不過須臾間,已然化為遮天巨幕,橫於小鎮上空。
    “神、神跡!”
    在場眾人,饒是早已見識到莫川一手大小如意之術,再見這舌綻律令,欱野歕山的駭人一幕,依舊驚得神搖意奪,肝膽俱裂!
    更有甚者,已然雙腿一軟,癱軟在地。
    “轟——”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那龐大山神廟終於落於鎮口。
    再打眼瞧去,便見一座頂天立地、似道非道之神像,若從山脈中幻化而出,微闔雙眸,俯瞰壽山鎮。
    其之龐大,令人睹之心蕩神搖。
    “百兩黃金建廟宇,千鈞神像立香火,妙極,妙極!哈哈哈……”
    一聲大笑傳來,眾人這才回過神來,循聲看去,哪裏還有青衣道人的身影?
    再茫然回頭,山神廟依舊,恍如海市蜃樓,又若大夢一場。
    ……
    ……
    這一刻,山神廟所驚,又豈止山麓眾生?
    便是山間精靈野魅,也被駭得心驚肉跳,噤若寒蟬!
    山道上,雷君壁前,石公幻化而出。
    他墊腳瞧著山下驀然冒出的山神廟,那近乎與山嶽齊平的巨大神像,奪神撼意,令他心跳如鼓。
    作為雷君壁前石頭精,他自然知道壽山鎮最近發生了什麽?
    再聯想到前陣子山神大人的問詢,眼前這一幕,他如何猜不出是源自山神手筆?
    這讓石公喜不自勝……此神跡一出,壽山香火盛矣!
    心潮滂湃間,山道盡頭倏有一抹青色道影,躍入視野。
    石公下意識看去,表情驟然凝結。
    ——是他!
    ——那個搶了壽山香火的明辰道士、壽山鎮民冊封的壽山雷君!
    “石公道友,久別重逢,別來無恙。”
    莫川走近,目露複雜,鄭重拍了拍衣袖,以示拂去塵埃,這才鄭重作揖。
    ——這是他第二次以明辰身份,拜訪石公,其心境之複雜,自然難為外人道也。
    “一切安好,道友風采依舊。”
    石公緩緩收起驚愕之色,也鄭重作揖回禮,俄而一臉正色道“敢問道友,山下山神廟可是出自道友之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莫川回禮。
    “原來如此。”
    石公目露幾分複雜。
    “說起來,貧道其實早就想拜會石公,奈何不知以何顏麵而來,又恐見心頭暗昧醜陋,故而才一拖再拖。心中尋借口,不如等到約定之期。”
    說到這,莫川搖頭道
    “不想,人算不如天算,壽山誕山神,如今應邀而至,再過山門而不入,終究失禮,左右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索性便來了。”
    石公默然,心頭千頭萬緒,不知如何回應。
    莫川見石公不言,心中幽幽歎了一口氣。
    他以壽山山神身份見石公,瞧他光明磊落,今日來見,心中雖有忐忑,但也算平靜。
    不想,再看眼前情況,顯然真的麵臨“仇人”,石公也難過心中那道檻。
    “不瞞石公,受封雷君日,貧道便已知曉,奈何人窮眼皮淺,終究昧了良心,貪了香火。如今再回望過去,才知何其愚蠢。貧道昧不過良心,故而借花獻佛,於山神廟設石公殿與魯班殿,共立於山神左右,還望石公諒解!”
    莫川再次拱手作揖致歉。
    石公聞言一震。
    恰時,洶湧香火澎湃而至。
    卻是壽山鎮民目睹神跡之後,已然湧入山神廟,上香祈福。
    其中石公殿規格之高,僅次於山神殿、魯班殿。
    香火自然鼎盛!
    “……道友仁義!不瞞道友,雷君祭後,小神輾轉反側,心中亦有惡毒之念,但仔細想想,終究是德不配位。”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友順天而為,受天道眷顧,得香火,乃是理所當然之事,小神功夫不到頭,也怨不得旁人。”
    石公拱手回道。
    一句話,既解自己心結,亦令莫川有所觸動。
    道家其實不講善惡。
    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中的“善人”並非善良之人,而是善於順應時事之人!
    因為道家早就觀察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天道法則。
    因此也孕育出“世有三千相,唯知白守黑”的處事哲學。
    石公此言,等於為莫川行事找到了道家經文背書,可謂穩了道心。
    “石公之言,照我滿懷冰雪,貧道受教了!”
    莫川拱手,朦朧道途在這一刻豁然明朗幾分。
    “道友客氣!得遇道友,實乃小神平生最榮幸之事,四十三年不起波瀾的香火人生,竟在短短半載大起大落間,踏上光明大道,這一切承蒙道友所賜!”
    石公感慨不已,心生唏噓。
    莫川聞言亦滿心慨歎,隻覺去了一塊心病。
    人人都無法預測未來。
    他要是知道能有今天這份造化,當初無論如何也不會坐享雷君香火。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雷君這份香火之助,他能走到今天嗎?
    因果之奇妙,教人感歎!
    兩人一番感慨間,隨即於雷君壁前,盤膝而坐,對飲論道。
    不同於第一次,飲的是無根水,喝的是山野風,這次莫川掏出了不少好東西與石公分享。
    有山神廟在前,石公哪裏不知道,莫川拿出這些好東西並非炫耀,而是實實在在予他好處?
    因此頗為感激。
    直言“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道友境界,已然超凡脫俗。”
    一番誇獎,誇得莫川都怪不好意思。
    直到天色昏暗,莫川才拱手告辭“青山皆過客,我亦非歸人,石公道友,有緣再會!”
    石公亦起身,拱手相送“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