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的牛車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老黃牛在地上掙紮了幾下,不出意外的咽氣了。
另外一頭老黃牛,用頭輕輕蹭了它的老夥伴,似乎在為它送行。
它的眼角,也流出了一滴淚水。
看到這一幕,小五徹底地奔潰了。
對小五來說,這是他人生第一次違背辛盡的意願做事。
他本來已經有了孤注一擲的想法,想跟著辛又大幹一場。
可是出師不利,一頭倒下的老黃牛足以擊潰小五脆弱的內心。
春秋時的牛車,都還是單轅車。
在車底部正中間直伸出一根杠子,杠子兩邊伸出一根垂直於杠子的“橫”,靠著這根橫套住兩邊的馬匹或者牛。
所以當一頭牛倒下的時候,這兩牛車注定已經廢棄了。
“君子,車壞了,我就不去了吧。”小五說道:“把酒裝在別的車上,我自己將這頭牛趕回去。”
小五顯得很沮喪,他知道這是辛盡給他的威脅。
“說什麽呢?我說了你是我們辛又未來的酒人,沒有你賣什麽酒呢?”
“可是車都壞了……”
“不過死了一頭牛而已,又不是不能走了。”辛又道:“杜乾,你去把其他人叫來,先把這頭死牛抬到一旁去。”
“是的君子。”杜乾趕緊跑到了前麵。
不一會,辛邑車隊的其他人都走了過來。
看到這頭牛死了,眾人心中一陣惋惜。
牛可是很重要的生產工具,一般情況下都不能隨意宰殺。
“杜桀,你的腳程快,現在就趕回辛邑,讓我們的人回來把這頭死牛抬回去。”辛又道。
牛肉可不能浪費,何況還有牛皮可以有大用。
放在路邊可是不行的。
“辛陸,你在這裏看著牛。”
“君子,那我們呢?”小五問道。
“修好車,繼續走!”
“修車?可是已經沒有兩頭牛可以拉車了。”
“誰說車一定是要兩頭牛拉的?”
辛又理所當然地說到。
眾人不解,不是兩頭牛,難道一頭牛還能拉車?
“杜乾,我記得你們杜家是會做木工活的,是不是?”辛又問到。
“會一點,所以車隊每次出行我們杜氏都會有人跟著,如果車壞了可以隨時處理。”杜乾道。
“很好,現在你按照我說的,將這車稍微的改造一下。”
“改造?”
眾人從未聽過這個新奇的詞語。
辛又走到車前,仔細比劃了一番。
然後他將杜乾叫到了跟前,開始和杜乾商議如何修車。
老黃牛脖子上的橫木,已經被拿下,正悠閑地在路邊臥著,感受著秋日的陽光。
辛邑的人,卻在辛又的指揮下,忙的熱火朝天。
那輛牛車的轅,已經被拆了下來,牛軛也放在一旁。
杜乾帶著接個人,去旁邊的樹林裏砍伐一些可用的木材。
小五連上憂愁,但是卻也好奇辛又想要做什麽。
辛又要做的很簡單,當然就是將單轅車改造成雙轅車了。
這樣一來,一頭老牛也能拉得動一輛車了。
杜乾很快找來了材料,按照辛有的說法,在牛車的車輿兩側,各加了一根杠子。
這樣原本是單轅的車就成了雙轅。
老牛站在中央,套上牛鞅子,自然可以拉得動這輛車了。
那頭已經睡著的老黃牛,又不情願地被拉到了車前。
“試一試吧。”
辛又道。
小五坐在車上,揮動了一下鞭子。
老牛慢慢走動,車子也晃晃悠悠的前行。
“好啦!”
小五興奮地看著辛又。
眾人也圍著這一輛新奇的牛車,讚不絕口。
“君子真是聰明啊。”
“除了君子,誰也想不到這樣的辦法了。”
……
這群辛邑的年青人,此時已經將辛又視為心中的偶像了。
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辛又已經創造了太多的奇跡。
回到辛邑之後,改造牛車這件事,自然要成為一路上最為新奇的事情,講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去聽。
全新的雙轅牛車上路了。
小五驚奇的發現,這輛牛車竟然比之前的單轅牛車好駕馭了許多。
“君子……太神奇而來。”
一向看不上辛又的小五,也不得不感歎,辛又的所作所為,他自己想都不敢想。
他小心的駕駛著新車,畢竟這是杜乾臨時拚湊的,再不能出什麽意外了。
車隊就這樣在環塗上前行了一日,第二天的時候,終於看到了浦邑。
浦邑在辛邑的下遊,是和辛邑聯係最為緊密的一個城邑。
和辛邑一樣,也都是分布在六遂之中的公邑。
快到浦邑的時候,路上的行人也漸漸的多了起來。
一些人好奇的看著小五的雙轅牛車,這可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東西。
進入浦邑之後,辛又一行人並沒有直接去市裏。
辛又是凡乜邀請來的,自然要去先擺放凡乜。
“辛人!”
誰知道剛剛走進浦邑,辛又就看到額了凡乜。
“凡氏君子。”
辛又下了牛車,趕緊行禮。
“還未曾通報君子呢。”
辛又腦海中,還想著貴族拜訪時的繁瑣禮儀。
“我們之間就不必了吧。”凡乜笑道:“你這書呆子的脾氣還是沒改。”
辛又苦笑,他遵循禮儀,隻是不想惹出什麽額外的麻煩。
“對了,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辛又拿出了那隻信鴿腿上的帛書。
“真的收到了?!”凡乜小眼睛一下睜大。
為了以防萬一,他除了放飛了鴿子,還派了信使通報。
看到辛又今日才來,以為辛又收到了信使的消息後才來的。
“此法可行乎?”
“可行!太可行了!”
凡乜激動的說道:“上一次那些伊洛之戎被我們趕走之後,直接去了西麵的犬鄙,將那裏的糧食搶走了…”
鄙,是野人聚居的行政單位。
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裏,四裏為一酇,五酇為一鄙,五鄙為一縣,五縣為一遂,都有一定的地域,挖溝種樹為界,和國人一樣都有各自的行政長官。
“這伊洛之戎,實乃我們青河流域的心腹之患啊!”
辛又皺起了眉頭。
“哎……那犬鄙一早就發現了戎人的動向,所以點燃了烽火求援。
“誰知這樣竟然激怒了戎人,直接打進了犬鄙,沒有給犬鄙一點時間。”
……
犬邑的遭遇,讓附近的各個城都人心惶惶。
戎人行軍的速度太快了,而且人數眾人,一旦包圍了某個城邑,隻能選擇開戰或者上繳糧食。
“如果能大麵積飼養信鴿,我們各個建立的各個哨所就可以用鴿子秘密傳信,再也不用驚動戎人了。”
蘇乜道。
這也是辛又心中打算的。
要想防止伊洛之戎,靠辛邑和浦邑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