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院試榜首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安二奶奶家孫子的喊聲,不僅讓正在割麥子的安初夏四人站起身。
就連離西山遠一點在幹農活的人,也都向這邊好奇的看過來。
安初夏和安瑾辰兄妹兩都不是愛炫耀多話的人,所以村裏隻有很少的人知道安初夏這次去考院試的事。
十一歲的安瑾希氣喘籲籲的跑到麥田這裏,偏黑的臉上掛滿了汗珠。
安初夏勾起唇角,看來如自己所料,院試她應該上榜了。
安瑾辰也反應過來驚喜的笑出一口大白牙,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安初夏問道“這是真的嗎?”
安初夏看著安瑾辰這個哥哥的傻樣,含笑點了點頭。
因為西塘村至今沒有出過考上功名的讀書人,趙氏和大壯夫妻感覺安初夏家應該有什麽好事。
但他們夫妻並不知道是什麽事。
一夥人回到村西,安初夏就看見自家門前圍滿了人。
兩個穿著衙史服飾的人麵露喜色的站在那裏,村民看見安初夏回來了,自動讓出一條路。
安初夏低頭和安瑾辰說了幾句話。
安瑾辰點了點頭前去開家門。
安初夏這才撣了撣自己身上的灰,走上前去雙手湊攏身子前斜,行一個標準的書生禮。
聲音沉穩的對著兩個衙史說道“勞煩二位這麽運來送報帖,還請進屋喝杯茶。”
衙史看見眼前頭發全部紮起,身穿幹淨利索短衫,臉上還有麥芒劃痕的女子。
這就是他們要找的這次院試的第一名院案首,怎麽感覺和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讀書人不一樣。
兩人衙史臉上堆滿笑容,其中一個看起來長相喜慶的說道“女郎君好,我們是官衙送報貼的衙史。
女郎君這次院試排名榜首,喜得院案首之名,成為一等稟生,以後每年可以領米糧和發放銀兩!”
衙史說完看見安初夏隻是麵帶微笑,反而是周圍的人聽到懂的人解釋後,都到吸了一口冷氣。
“還有這好事…書讀好了,官府還給發糧食和銀子。”
上次就聽說這個三年沒通過縣試的安家笨丫頭,考上了童生。
沒想到這次更厲害,不僅考上了秀才,還能領糧食和銀子。
安初夏站在那裏,妥妥收了一波羨慕嫉妒恨的眼神。
兩位衙史進入院子,並沒有進屋,趙氏跟回來後急忙去廚房幫忙燒水泡茶端上來。
安初夏感謝的對著趙氏笑了笑,趙氏和旁邊的大壯心裏也為她高興。
安瑾辰回來後進入房間找出過年時沒用完的紅紙,包了兩個紅封,一個裏麵裝著二兩銀子。
滿麵笑容的走出來遞給兩位衙史,“二位跑這麽老遠送報貼…辛苦了,這個送給兩位打酒喝。”
衙史願意跑這麽遠來送報貼,還能這麽高興,就是知道每家考中的人都會給喜錢。
家庭富裕的就這一次打賞,就有他們一個月工錢多。
兩人這次能競爭來給院案首家發報貼,還是因為發放任務的官史,是他們其中一個衙史的親戚。
兩個衙史說了一些客氣吉祥話後接過紅封捏了捏,知道裏麵裝的是銀錠子,臉上笑的更開心了。
心想還得說是院案首,一般農家考上的秀才,喜錢有個幾百文算是好的了。
有那家裏貧困給個幾十文錢的也有。
要說這兩個衙史也是碰上了,安瑾辰這個真心疼愛妹妹的哥哥才會這麽舍得。
剛才安初夏可是讓安瑾辰看著包個半兩,一兩銀子的紅封,誰能想到安瑾辰一高興,會給每個紅封裏包了二兩銀子。
就算安初夏之後知道了,紅封已經送出去了,她又不能要回來。
安二爺爺和安家族親,等到安初夏兄妹送走衙史後,才提到想要湊錢給安初夏辦宴席的事。
安瑾辰和安初夏對視一眼,安初夏點了點頭答應了。
不過說不用其他族親湊銀錢,辦宴席的錢她們自己家出,安二爺爺還想說什麽,被一旁的安二奶奶拽了拽衣襟。
安二奶奶阻止自己老伴,並不是舍不得出錢給安初夏辦席,而是她更了解安初夏的主意有多正。
如果他們這些族親硬要幹預她決定的事,安丫頭很有可能就不會再辦,這個能讓他們安家全族的人揚眉吐氣的宴席。
他們西塘村雖然是一個雜姓村,但是經過幾代人的繁衍,也已經慢慢的形成了幾個小宗族。
其中同支所出有八戶的劉家人數最多,現在當村長的劉旺就是劉家人。
其次就是他們安姓族人了。
以前在村裏出一個大小事,安家總被劉家壓著。
就像當年要不是劉旺這個村長,暗地裏分散安家的團結,幫著安守理。
他們安家族人怎麽會眼睜睜看著安瑾辰兄妹,被自己的親叔叔啥都沒有的攆出來。
無奈誰讓村長有權分配給誰家水田先後灌溉水源。
隻這一樣,就抑製住一個農民的咽喉處,讓你不能不顧一家老小餓肚子,再說出什麽反對的話。
最後安二爺爺隻能帶著幾個族親,向劉旺這個村長幫著安瑾辰兄妹,硬要了村西這個破敗的老屋作住所。
現在他們安家出了安初夏這個有功名的讀書人,以後他們安家人在村裏也會變得更有話語權。
不會輕易的被人桎梏住,不敢給族人出頭吭聲。
安初夏擁有一個成熟的靈魂怎麽會不知道,安瑾辰這兩個失去父母庇佑的兄妹,能夠在這並不團結友好的雜姓村平安的長大。
少不了這些族親的看護,這也是她同意在村裏請客的原因。
雖然那些村裏人以前除了對他們兄妹倆冷眼旁觀,輕蔑嘲諷,但是為了族人能夠在村裏提升地位,她還是願意這麽做。
宴席所需的東西籌備了兩天,第三天開席。
安初夏家院子外排著許多桌子,設的是流水席。
村裏人大人小孩不限,隻要願意的都可以來吃。
席麵雞鴨魚肉都有,不說有多出彩,但絕對夠用。
院子裏坐的是族親,還有特地從衙門請假回來的潤鬆和弟弟潤生,大壯,趙氏這些關係好的人家。
可是除了這些,最耐人尋味的還是擺在堂屋的一桌酒席。
坐在上首的自然是被安初夏請來的老師顧童生,而旁邊首位坐著的是一位中年麵白,穿著綢緞的男人。
他就是不請自來的青石鎮鎮長徐懷,徐雪珍的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