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配合

字數:3541   加入書籤

A+A-




    程汜幾曾受過這般苦楚,疼得臉都變成了豬肝色,眼淚鼻涕糊了一臉,口中發出的慘叫已然不似人聲,而是像某種動物的哀嚎,那聲音響得,隔上幾裏地都能聽見。
    “這又是怎麽了?”正立在垂花門外的薑氏轉過頭,回望著聲音的來處,一雙秀眉微微蹙起。
    這一天天地就沒個消停的時候,這個家到底何時才能有點兒“家”的樣子?
    衛姝閑閑地自袖出伸出手來,屈指向墨色裙擺上撣了幾撣,道:
    “雜音雖然擾人,想來也都是些閑事而已,若是夫人為此勞心再加勞神,卻是大可不必的了。”
    薑氏凝目望她片刻,心中忽爾有所明悟,卻也不曾出聲點破,隻真心誠意地躬身致謝:“多謝恩公幾次三番出手相助,妾身實是感激不盡。”
    衛姝彎唇笑了起來:“夫人便喚我衛姝罷,用不著這般見外。正所謂幫人便如幫己,在下隻是想過幾天清靜日子,委實也是無奈之舉。”
    這是衛姝的心裏話。
    那桃溪齋好是好,卻在兩府出入的必經之路,若是不提前做些布置,衛姝很可能連一天安生日子都得不著。
    而如今,西府大老爺傷重難治,接下來這幾個月裏那一家子閑人必定有得忙亂,約莫也再無餘暇生事了。
    正所謂敵未動、吾先行。
    與其等對方出招,不如搶先亂其陣腳,料敵於先機、防患於未然。這一招不隻江湖搏命使得、朝堂爭鬥也使得,那後宅裏的糾纏,同樣也使得,實是放之四海皆準之至理。
    薑氏雖然不知詳情,卻也猜出必是衛姝又暗中出手幫了她一把,又再三謝過了她,旋即便揮退了服侍的仆役,伸手拉過一旁的程月嬌,壓低語聲道:
    “娘與你說的可都記下了?便是你爹問你,你也決計不可鬆口,可知道麽?”
    程月嬌眨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目中隱有不解之色,卻還是乖乖地點了點頭:“知道了,娘。不管誰來問,嬌嬌都會說咱們一直都住在太原府東郊別院裏頭的。”
    停了停,到底還是疑惑,歪著腦袋看了看母親:“可是,娘,當真連爹爹也要瞞著麽?爹爹會不會不高興?”
    薑氏摸了摸她的頭發,語聲變得更加低微起來:“等一時回了屋,你就能見著你新添的妹妹了。”
    答非所問,卻又仿佛道出了一切。
    程月嬌並沒聽懂這話的意思,但卻能感受到母親的心緒,“哦”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了。
    看著女兒懵懂的臉,薑氏心中泛起了幾分苦澀。
    那名喚程月婷的東府二房幼女,便是妾室方巧心的孩子,今年剛滿三歲。
    男子納妾、天公地道,身為正妻的薑氏自是無由置喙。然而反過來看,一個娘親想要守住女兒的名聲,於是隱瞞夫君些許實情,同樣也無可厚非。
    總要你先做了初一,我才得去做十五,可是這麽個道理。
    抬手輕掠了一下鬢發,薑氏便柔聲道:“嬌嬌,你且先在這裏等一等,娘送你衛姐姐去前頭。記著不可貪玩,也不能亂跑,就在這裏站著等娘回來。”
    程月嬌極不願與衛姝分開,扭了扭身子,小聲道:“那我明天能不能找衛姐姐玩兒啊?”
    一麵說話,一麵眼巴巴地看去了衛姝方向。
    衛姝飛快搖頭:“我沒空。”
    語聲落,小姑娘的臉立刻肉眼可見地垮了下去。
    可朕真沒空啊。
    紅鯉囊一天不交出去,程家便無一日安寧,這個道理薑氏明白,程渭他們想必更明白。
    “那……那後天呢?大後天呢?大大後天呢?”程月嬌似是猶有不甘,絞著手指頭又小聲地問。
    “嬌嬌。”薑氏沉下了臉。
    程月嬌偷眼覷她麵色,卻正碰上了薑氏微冷的眸子,那眼中的責備與警告之意很明顯。
    母親是當真生氣了。
    程月嬌也不敢再說什麽,低頭走到了一旁,一臉地愀然不樂。
    衛姝此時著緊正事,顧不得安撫小姑娘的心緒,很快便與薑氏相攜著跨出了院門。
    待到離得垂花門遠了些,薑氏方才低聲道:“嬌嬌若是惹得姑娘煩了,姑娘隻管教訓她一頓便是。再,妾身還是要再謝姑娘一聲,幫著妾身周全了此事。”
    衛姝知道她說的是什麽,微微頷首,沒再言聲。
    她此前所言薑氏母女“在太原府娘家暫避”之語,自然是謊話。
    此乃她與薑氏提前商量好的說辭,為的自然是保全她母女兩個的名聲。
    而若要圓謊,便少不得薑家親自出麵佐證,這卻也容易,畢竟沒有哪戶人家會樂見家中女眷名聲有損,薑家也一樣。
    至於兩下裏互通消息,卻是在衛姝她們進城之前方才達成的。
    說來,回京這一路誠如衛姝此前所料,很是順利。宇文宏等人再也不曾露麵,也不知是被她給打得嚇破了膽,還是另有緣故。
    而在行至半路時,薑氏便已料到了程家會拿她母女的名聲說事,遂新買了一批下人並車馬,打算將之充作娘家仆役,對程家假稱“在娘家躲風頭”,先混過見禮認親這一關,過後再寫信與娘家聯絡、對好說辭。
    不過,薑氏的兄長——薑家如今的掌家人——薑大老爺,卻是個極為精明之人,與妹妹亦是心有靈犀。
    他一早便避開了程家耳目,在汴京城外水陸碼頭偷偷安排了好幾批親信下人,以期早程家一步接到可能獨自返京的妹妹一家。
    此乃萬全之策。
    那薑大老爺想必也猜出妹妹一家很可能遭遇了什麽不測,遂雙管齊下,一方麵加緊尋人,另一方麵則抱著萬一的心思,提前守在了汴梁城外。
    那個時候,薑家想必便已打好了幾套腹稿,以應對程家的責問。
    隻消能夠趕在程家之前與薑氏碰頭,便可留出一步緩手,過後是進是退,皆有餘裕。
    而這對兄妹不謀而合的想法,亦令得此事行來竟是分外容易,薑氏與娘家人見麵後,她還沒開口,那薑家的下人便將餘事都安排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