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溫書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A+A-




    「這宗案子原先是由開封府負責緝查的。」
    陸深的語聲和著冷風飄來,拉回了衛姝的思緒,她略抬起視線,望向門邊的那道身影。
    不知是不是錯覺,她總覺得今天的陸深似是有些落寞,仿佛那漫向天地的寒風冷雨,皆在他一人的肩頭。
    陸深此時猶自目注著遠處,並沒去瞧衛姝。
    庭院荒蕪,一如他冷寂的語聲:
    「此案幹係重大,死者中除我營隱諜之外,另還有一位之女。因涉案者全部都是未婚的少女,又及高門內闈私隱,是以開封府一直不太放得開手腳,有些關鍵的線索查了許久也沒個結果。
    官家對這案子很上心,親口過問了好幾次,便在昨天,官家又降口諭,將案子全權移交聯調司處置。恰好聯調司內部亦有變動,此案便轉到了長鋒營手中。」
    雖然未曾言明他在營內職司的變化,但觀其形、品其言,衛姝心中已然明鏡也似,便輕聲笑了起來:
    「唔,這般看來,聯調司如今得保周全,陸大人當居首功。」
    一字未及紅鯉囊,然而,眉眼神態、語氣用詞,卻又在在不離此物。
    陸深倒也沒否認,轉首望著她一笑:「少不得姑娘的幫襯。」
    「哪裏,哪裏。況且我也沒白幫這個忙。」衛姝與遙遙他對視,數息後,相顧一笑,各自移開了視線。
    「還是說回案子罷。」衛姝將話題兜轉了回來,說道:
    「陸大人替我謀來這個職缺,也算是替我量身而製。我身為女子,又通武技,如今再有長鋒營秘捕之職,可謂如虎天翼,查這案子的確要比旁人更方便些。」
    說到這裏,她朝陸深打量了幾眼,又掃視麵前書案,問道:「案卷何在?」
    如此大案,死者眾多,那卷宗想必也是極厚的,可放眼看去,這屋子空得說話都有回音,案上閑書倒有幾部,卷宗卻是連影子都瞧不見。z
    果然,聽了她的話,陸深便將官袍的衣袖抖了幾抖,以示他身上並無別物,隨後一臉理所當然地道:
    「這也是昨天才來的事,案卷如今還沒到我手裏。」
    衛姝便靜靜地看著他不語。
    一息後,陸深的後半句話方才響起:「姑娘可回程府一趟,所有相關卷宗,可自行觀瞧。」
    衛姝一怔,腦海中陡然浮現了出一個人:
    程渭。
    程渭乃是開封府判官,此等凶案必經其手,全套的卷宗想必也都在他那裏。
    「姑娘的身份,如今隻有我一人知悉,還望姑娘切記。」
    陸深的聲音再度傳來,卻是離得遠了一些,衛姝抬頭望去,便見他已然出了屋。
    殘簷下,雨絲如幕,一陣風掠過,滿庭飄搖,好似攏了層薄煙,朦朦朧朧地。
    陸深拿起倚在門外的破傘,慢慢撐開了,徐步踏下石階,身影被迷蒙的細雨化散,隻遠遠拋來了最後一句話:
    「好好溫書罷。」…………
    「總是要溫書的。」
    黃昏時分,秋雨纏綿,洗出滿城清寂。
    程府東院「悠然居」的西次間,薑氏笑看著對座的衛姝,目中滿是切盼之色:
    「若是姑娘能在家裏長住下來,與女孩兒們一同溫習功課,我那嬌兒想必也不會鎮日裏往外跑,書都不肯翻了。」
    語至末梢,便帶出了幾分無奈。
    衛姝抬手按著額角,一時也不知說什麽才好。
    陸深離開前的那句話,便著落在了此處。
    衛姝確實需要溫書了。
    因為一個月後,衛姝要與程府的幾位姑娘並所有入
    京進學的閨秀們一起,參加白石書院的入院考試。
    白石書院每年的入院試,便安排在冬至之前,而新生入學則在次年開春。
    至於考學的緣由,衛姝也已在半個時辰前查明了。
    連續殺人案中的第一名死者——崔綺娘,便是白石書院的一名女學生。
    衛姝在程渭書房「找」到了整套案卷,並「自行觀瞧」,就此得知便在案發翌日,開封府便派出人手前往書院進行調查,但所獲甚微。
    一來,白石書院乃是女子書院,男子出入多有不便;二來,院中不少女學生身份不凡,尋常吏目根本難以近身,書院也不太願意得罪這些貴人,是以相關人等的問詢一直拖到現在還沒完成。
    「想我一介白身,何德何能,竟拿到了這樣珍貴的入學試名額,還真是……嗬嗬……榮幸之至啊……」
    衛姝盡量控製著麵上的肌肉,不令腔子裏的那股冷氣往頰邊湧。
    很顯然,考試進學、以白石書院新生的身份混入其中,再行秘密查案,便是陸深為她這個秘捕做下的安排。
    這謀劃自然是好的,隻是這考試進學,卻是怎麽想怎麽奇怪。
    陸深仿佛認定了衛姝——一個混江湖的女子——能夠憑真本事考進大宋最好的女子書院。
    這篤信從何而來?
    自然,衛姝也並不想妄自菲薄。入院試於她而言的確不難。
    本朝依舊盛行儒道兩家,千年前的經史子集,今時也不曾大變,以衛姝所學所知,應付個考試還是成的,她隻是不明白陸深是怎麽瞧出她不僅識字,且還能進學的。
    正思忖間,鼻端忽地掠過一縷清香,衛姝回過神來,卻見薑氏執著茶壺,正往她麵前的盞中倒茶。
    「好香的茶。」衛姝讚了一句。
    薑氏便笑道:「都是嬌兒貪頑,說什麽拿竹枝上的積雪泡茶最是清雅,去年到處搜羅,好容易蓄滿了兩小壇子,她便巴巴地讓人送了一壇子回來給她父親嚐鮮。
    她父親忙得很,哪有這等閑工夫,便叫人整壇子埋進了竹林,取其清氣,前幾日才從地下取出來。」
    她柔聲細語地說著,盞中清茶已滿八分,她便放下瓷壺道:「姑娘且嚐嚐,味道還是不錯的。」
    衛姝捧起茶盞淺啜了一口,點頭道:「果然好茶。」
    薑氏又親替她布了幾塊點心,這才道:
    「姑娘拿到入學試的名額,也是有因由的。據妾身所知,白石書院每年都會拿出十到二十個名額來,分派給各偏遠行省或庶族百姓,讓那貧寒人家的姑娘也有進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