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終結之地

字數:8240   加入書籤

A+A-


    “法老王的轉世,我在此等您很久了。”梵天手持一株蓮花,周身無數過去之光照耀十方世界,寶相莊嚴,向著蘇玉恒開口道。
    蘇玉恒不禁一愣,什麽意思?對方這是早就知道他會來冥府嗎?
    而且對方似乎也將他認做為阿圖姆,將他看成了法老王的轉世之身。
    “法老王的轉世啊,看來您還未回想起曾經的一切,請接受我的賜福,繼續向苦難的現世而去吧。”梵天看著他的神情便明白了一切,洞徹過去未來,隨後那隻持掌蓮花的手臂抬起,往前一遞,將那株寶光閃耀的蓮花送渡到蘇玉恒的麵前。
    蘇玉恒頓時眉頭一皺,接還是不接?
    從梵天的言語中來看,玄神所處的那方世界似乎被稱呼為現世,而對方似乎並未對他心懷惡意,甚至因為法老王阿圖姆的原因,還想賣他一個人情,將自己的蓮花送給他。
    但是玄神的話他可還是記得的,這些冥府中的神靈都是早已消亡了無數歲月的亡神,現在梵天的舉動說不定是想寄托他的身軀,重新回歸現世複活。
    “梵天,法老王不是你們三相神所能圖謀的,滾回你們的亡國之中去!”
    正當蘇玉恒還在猶豫時,一個低沉的聲音忽然想起,隨後月神孔蘇的身影浮現。
    是月神孔蘇,祂一直跟在他的身邊。
    “至高的三相神威嚴,不容冒犯!”
    “跪下!孔蘇!”
    梵天周身的無量清光之中,無數的過往片段開始演變,化作現在,未來。
    隨後三相神之中的另外兩位“濕婆”與“毗濕奴”的身影分別從現在與未來一個中浮現,用威嚴的聲音向著月神孔蘇喊道。
    毀滅之神——濕婆,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命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命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麵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是濕婆的最基本的象征。
    其是三大神之一,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的職能,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
    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有他的神話。
    據說他有極大的降魔能力,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曾燒毀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誘他的愛神,得三魔城毀滅者之稱。
    諸神和阿修羅攪動海時,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藥,頸部被燒成青黑色,得青頸之稱。
    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林伽是他創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
    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
    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製於他。
    妻子是雪山神女,兩個兒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將的統帥,後者是侍候濕婆的諸小神之首。
    他的形象被描繪成五頭三眼四手,手中分執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著獸皮衣,渾身塗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發盤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
    傳說恒河下凡時曾先落在他的頭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頸上繞著一條蛇,坐騎是一頭大白牛。
    他的故事散見於各種文獻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除毀滅外還可創造,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
    濕婆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當恒河女神從雪山天國降凡之際,濕婆為了避免水勢過猛淹沒眾生,他親自以頭接水,讓恒河在他的發綹間流轉千年緩衝後再流到人間。
    濕婆居住在凱LS山,他的乘騎是公牛南迪,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爾瓦蒂,又叫烏瑪。
    濕婆的配偶起源於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像濕婆一樣兼具生命與毀滅雙重性格,呈現溫柔相與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
    帕爾瓦蒂或烏瑪的形象是嬌媚嫻淑的妻子,濕婆的配偶的另一種形象杜爾伽難近母,則是美豔而嗜殺的複仇女神,曾代表諸神殺死水牛怪魔希沙。
    還有一種形象迦梨黑女神,麵目猙獰,酷愛血祭,純屬恐怖的死神,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兒子伽內什是可愛的象頭神,另一個兒子塞建陀則是可怕的戰神。
    所有印度教聖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種,就是這尊與朱羅銅像密切聯係在一起的偉大的濕婆納塔羅闍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
    在印度教造像中,濕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塗灰,纏發椎髻,頭戴一彎新月,頸繞一條長蛇,胸飾一申骷髏瓔珞,腰間圍著一張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頭、手鼓、棍棒或母鹿。
    他額頭上長著第三隻眼睛,可以噴射神火把一切燒成灰燼,傳說愛神迦摩在濕婆修苦行時打擾,濕婆第三隻眼裏噴射的神火把愛神燒得形銷骨滅,但愛神並沒有死,隻不過沒有了形體,所以說愛是無形的。
    濕婆被表現為跳著創造和毀滅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頭發隨著他的舞動而狂亂地飄散開來,隨著他的上邊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裝小鼓的節奏而飛動。
    這種節奏是宇宙的心跳得聲音,通過創造之舞的善行而產生,宇宙本身被表現為環繞此神的光環,光環出自雕像底座上的摩卡羅之口。
    與這創造的瞬間互補的,是同時發生的宇宙的毀滅,由那些給光環鑲邊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單獨一朵火焰來象征。
    這朵單獨的火焰使一切化為虛無:恰恰與此神右手中的創造之鼓保持平衡。
    下邊的右手表示要撫慰他的信徒,預備賜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無畏勢,進一步證實賜福的是下邊左手的象手勢。
    這種“旗子”手勢由垂下手指模擬象鼻構成,在此指向真從無知的侏儒背上彈跳而起的左腳。
    這一象征性的手勢使信徒有希望解脫摩耶的苦難,同時右腳以舞蹈的全力踏著侏儒的背脊。
    侏儒握著一條有毒的眼鏡蛇,而同樣的毒蛇像一件裝飾品佩戴在濕婆賜福的右臂之上。
    在許多其他的有意味的細節中,可以看到一個骷髏在此神纏結的發髻的寶冠上,還有一彎新月,象征著濕婆分階段出沒於宇宙,即使隱藏時也一直在那裏。
    在他那夾雜著死者骨灰的發髻中,濕婆承接了從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象的小像立於右邊的頭發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魚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羅。
    這種象征性是無窮無盡的,對於濕婆教信徒來說這尊聖像是闡釋這位跳舞的創造和毀滅之神的無限憐憫和宇宙力量的一種形象化的啟示。
    而毗濕奴則是敘事詩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維護宇宙之權,與濕婆神二分神界權力,毗濕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天,乘金翅鳥。
    通常以‘四臂’握著圓輪、法螺貝、棍棒、弓的形象出現。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毗濕奴又譯遍入天、毗搜紐。是保護之神毗濕奴,在吠陀時代原來是吠陀太陽神之一,在印度教時代升格為維持宇宙秩序的主神,成為印度三大神之一。
    傳說毗濕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劫”,也就是四十三億二千萬年之始。
    毗濕奴一覺醒來,從他的肚臍裏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
    毗濕奴反複沉睡、蘇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在吠陀神話中的毗濕奴並非有力量的神。
    但在神話中,他卻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並衍生出無數的神話。
    在印度教造像中,毗濕奴通常是王者衣冠,膚色紺青,佩戴寶石、聖線和粗大的花環,四臂手持法螺、輪寶、仙仗、蓮花、神弓或寶劍,他的武器有時以擬人化的形象出現,坐在蓮花上或乘騎金翅鳥伽魯達。
    有四隻手,分別拿著神螺、神盤、神杵和蓮花,他還有一張神弓和一把神劍。他有時坐在蓮花上,有時躺在一條千頭蛇身上,有時騎在一隻大鵬鳥上。
    他的妻子是天神和阿修羅攪動海時出現的,名叫吉祥天女。
    毗濕奴居住在迷盧山頂的天國韋孔塔,吉祥天女拉克希米和大地女神昔彌是他的神妃。
    毗濕奴下凡救世的故事在印度廣為流傳,家喻戶曉,毗濕奴手持法螺貝,光環、棍棒與蓮花,座騎是一隻稱為加爾達的大鳥,千頭的舍沙龍或稱阿南塔龍,將其掩蔽。
    毗濕奴他的肚臍上長了一株蓮花,傳聞梵天便是由此而生,創造新世界。
    毗濕奴最為顯著的特色就是阿哇陀那,也就是權化或稱化身的神話,化身的種類沒有一定,但一般都稱他以十種化身來救世,有四隻手,分別拿著神螺、神盤、神杵和蓮花。
    這十種化身分別是:靈魚馬特斯亞,洪水泛濫時拖曳“方舟“,拯救了人類的始祖摩奴,傳聞一說魚是大梵天的化身。
    二是神龜庫爾馬,以龜背支撐曼陀羅山作為攪棒攪拌乳海,使諸神重獲不死的甘露。
    三十野豬瓦拉哈,與妖魔搏鬥了一千年,最後殺死妖魔,從洪水深淵中拯救出沉溺的大地女神昔彌。
    四是人獅那羅辛哈,把蔑視毗濕奴的魔王希蘭亞卡西普撕成碎片。
    五是侏儒瓦摩納,又叫三步神,向魔王巴利要求三步地方,結果三步跨越天、空、地三界,隱喻太陽早、午、晚跨越宇宙空間。
    六是持斧羅摩,為了維護婆羅門至上的地位而懲治傲慢的刹帝利,先後二十一次從大地之上上肅清傲慢的刹帝利,維護婆羅門的統治地位。
    七是羅摩,即史詩羅摩衍那中的主人公,在神猴哈奴曼協助下,戰勝了楞伽島的十首魔王羅波那,奪回了被魔王劫持的妻子悉達公主。
    八是克裏希納,馬圖拉地區的牧神和英雄,也是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阿周那王子的禦者和軍師。
    九是佛陀,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這裏佛陀降格為毗濕奴的化身之一,慫恿妖魔和惡人渺視吠陀、棄絕種姓、否認天神,引導他們自我毀滅。說明佛教在印度本土已走向衰微,被印度教吸收同化。
    十是白馬卡爾基,在世界毀滅前夕,毗濕奴本人將騎著白馬持劍而來,重建宇宙秩序。
    在這裏毗濕奴代表的是現在,濕婆所代表的則是未來,與梵天一同掌控著過去現在未來,象征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他們是印度神係創世的三大主神,但現在卻遭到了月神孔蘇的蔑視。
    月神孔蘇毫不在意三相神所顯露出來的龐大神威,祂將手中的月牙權杖輕輕一點,隨後埃及神係的九柱神、八元神以及諸多神靈紛紛在其身後現身,一同展開如淵似海的神威,將三相神的神威壓製住,並且反推而去。
    但印度神係之中,也並非僅僅隻有三相神,在三相神所乘坐的蓮花台下,諸多天神與阿修羅,以及各類神靈的身影紛紛浮現,與埃及諸神的神威對抗。
    並且在三相神之上,還有著一道若隱若現,渾身沐浴在創世金光之中的至高神浮現。
    那是印度神係中的至高神靈——至高梵。
    雙方神係中的諸多神靈雖然早已消亡了無數歲月,但是祂們在冥府之中,依舊能夠發揮出難以想象的偉力。
    而蘇玉恒被諸神視做為是轉世歸來,即將重新回歸現世的法老王阿圖姆,他不僅被埃及諸神視做為唯一的王,至高的神,更是被印度神係中以三相神為首的諸神禮待。
    因為他是諸神從冥府複活,重新回歸現世的唯一希望!
    在雙方神係的神威對抗之中,三相神與九柱神將這部分信息傳遞給了他。
    在原本的曆史中,法老王阿圖姆其實和埃及的諸神一樣,早已消亡。
    但是現在隨著有著法老王阿圖姆氣息的蘇玉恒出現,這讓諸神們認為他是法老王阿圖姆的轉世之身。
    那麽既然曾經已經消亡了的法老王阿圖姆能夠轉世歸來,這是否也意味著祂們這些亡神也能夠一樣回歸現世?
    這無疑是給了這些亡神們一個希望,所以祂們才會為了他,不惜大動幹戈,甚至直接開啟神係之間的神戰!
    但是蘇玉恒是知道自己的情況的,他並非是法老王阿圖姆的轉世,自己隻不過是在數據代碼的世界中意外接觸到了法老王阿圖姆的氣息罷了。
    不過這樣似乎也不錯,要是有著這些諸神的幫助,那他通往現世,完成升維,豈不是直接穩了?
    “所以我該如何通往現世?”蘇玉恒直接趁著這個機會向著劍拔弩張的諸神們問道。
    正好他對於冥府的情況不了解,先前是見這裏隻有一天路,才隻能沿著這條路一直走的,實際上這條路的終點到底能不抵達現世,他也不知道。
    “尊敬的法老王,您隻需要沿著這條冥府之路一直前進就可以了,這條路的終點便是冥府之門,推開它您便能抵達現世。”回答他的是九柱神之一的拉神,也就是太陽神。
    見蘇玉恒的目光望來,對方對他微微點頭,隨後低下頭顱,表示臣服。
    法老王阿圖姆是埃及神係之中的王,等同於其他神係中的至高神,創世神一類的地位。
    所以當蘇玉恒成功抵達現世,複活歸來時,便能取回曾經身為法老王的神力,恢複往日的榮光!
    拉神以及諸多周圍的神靈正是因此,才會對他如此尊敬。
    甚至就連出身印度神係的三相神以及諸多天神阿修羅也是對他表現的極為尊敬,不敢有絲毫褻瀆。
    “那麽能說說在這冥府之中,除了你們兩大神係還有那些神係存在?你們是當初又是為何消亡的?”蘇玉恒見諸神們的神情,索性將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
    “除了我們之外,冥府中還有著北歐,希臘等神係存在,你在之後的冥府之路上會遇到祂們的,至於後一個問題……”
    “抱歉,尊敬的法老王,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恐怕暫時還無法回答您,這需要等你抵達現世,取回曾經的神力時,才能知曉。”
    說話的是冥王奧西裏斯,對方表現的也極為恭敬。
    “這是為何?”蘇玉恒有些詫異。
    “因為知識具有權重,當你知曉曾經的某些東西時,祂們也會順著您的認知找到您,這會阻礙您回歸現世,重新成為法老王,所以我們暫時不能告知於您。”這次說話的是九柱神之一的風與空氣之神舒。
    聞言,蘇玉恒目光閃爍,想了想,又問道:“既然如此,那麽你們肯定是知曉曾經的過往的,可是為何你們沒有被那些東西找到?”
    “因為這裏是冥府,是一些神靈隕落之後的地方,是萬物的終結之地。”
    這次回答他的是三相神之中的濕婆。
    對方的神情柔和,顯露溫柔相,雙目之中浮現出某種追憶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