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招搖過市

字數:7391   加入書籤

A+A-


    “石頭哥,這路也太難走了吧。”
    晃蕩的地排車上,楊小濤拿起水壺灌了一口熱水,隨手遞給楊石頭。
    此時,兩人已經離開四九城大半天,路上行人稀疏,道路也由平坦的土路變的坑坑窪窪,速度快不起來,驢車還顛簸的厲害。
    建國後許多基建還沒完善,哪怕是四九城周圍也是如此。
    楊小濤第一次出遠門,習慣了柏油馬路水泥道,在這種土路上坐車,簡直就是遭罪。
    “沒事,這點還好,以前到咱們莊子更難走!”
    楊石頭喝一口水,看著手上的水壺,滿是稀罕。
    這東西他們村可沒有,大家夥平日裏上工都是用木桶裝水,渴了就拿瓢舀水喝,夏天還好,到了秋天喝下去冰涼。
    將水壺送回去,又寶貝似的看了眼車裏的東西。
    尤其是那一袋子透著殷紅的血肉,從楊小濤那裏得知,這些都是他用錢票買的。
    他也不知道真假,隻以為是城裏生活,心中羨慕。
    這堆肉,以他來看最少也得十斤,更聽說裏麵還有羊肉和牛肉,聽著肚子裏就倒騰起來。
    最後是在楊小濤腳下的那些酒,楊石頭再次舔吧嘴唇,上次太爺回家帶回去的酒都和幾個爺爺分了,他隻能撿個瓶底,裝上散酒喝了個痛快。
    心裏琢磨著,這麽多酒,怎麽也得弄倆瓶底吧。
    中午時候,兩人都沒吃飯,主要是顛簸起來也沒心思吃飯。
    楊小濤看看日頭,拿出一把奶糖遞給楊石頭。
    又是好東西。
    楊石頭眼睛放光,雙手擦擦,小心接過。
    “小濤,你這糖可真甜。”
    接過楊小濤的奶糖,仔細一數八顆,吃了一顆後,剩下的都裝兜裏。
    回家給對象吃一顆,保準……
    楊小濤點頭,“石頭哥,咱們什麽時候到?”
    楊石頭看看左右,“走了大半了,再有一會兒就到曲家皂戶了,過了皂戶就是秦家村,然後是高家莊,過了走五裏,就到咱們莊了!”
    楊石頭數著沿途的幾個村子,楊小濤腦海中浮現出幾個地方影像。
    一條河,大柳樹,土坡,山嶺。
    前身的回憶,在這一刻讓楊小濤有些近鄉情怯。
    深吸一口氣,眼睛隨著驢車前行,看著四周灰黃而又荒蕪的土地,打量著陌生的年代。
    楊石頭看楊小濤沉默起來,覺得可能是勾起了回憶,便開解小濤,“小濤,你這次回村可是要好好住兩天。”
    “一起長大的人,就你一個出息了,可得給大夥好好講講城裏的事。”
    楊小濤點頭,腦海裏又傳出幾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說到這裏,楊石頭有些扭捏,覺得拿了楊小濤這麽多好處,不告訴他有些說不過去。
    但想到太爺的嚴厲,最終隻是從旁側擊說道,“小濤,村裏可是給伱備了一份大禮呢。”
    楊小濤疑惑,村裏還能給他什麽?
    有心問清楚,可楊石頭轉頭甩著鞭子,一副不能說的樣子。
    楊小濤被這半截子話給勾起了興趣。
    村裏能拿出來的,無非就是吃的,用的。
    錢就不用想了。
    除此之外。
    楊小濤突然打個哆嗦,“不會是給個媳婦吧。”
    楊石頭被楊小濤突然的聲音嚇了一跳,聽到後卻是不說話,繼續趕路。
    而這番模樣卻越發堅定楊小濤的猜測。
    心裏突然變得糾結,真要是給說媳婦,那到底是要呢還是不要呢?
    車軲轆嘎吱嘎吱的壓著泥土,車上的人懷著糾結的心思,一直來到一條河邊。
    不遠處,幾個半大小子在冰麵上躥騰,熱火朝天的模樣就是北風也被叫熱了。
    車子停下,楊石頭砸開河邊冰麵,讓驢自跟去喝水,楊小濤則是走到河邊。
    “石頭哥,這不是咱們村的河吧。”
    仔細回憶一番,這才說道。
    “嗯,這是條小河,過了秦家村,咱們村和高家莊比著一條大河,上下遊呢。”
    楊石頭提上褲腰帶,將驢子拉回地排車,從車上取了一小把炒豆子,小心的喂著。
    楊小濤就在一旁看著,他小時候見過毛驢,但家裏沒有養過,也不知道這毛驢的習性。
    楊石頭見他來了興趣,便介紹起來。
    “這黑皮可是村子集體的,但養在我家。一個月給十斤黃豆,其他的都是去地裏吃草。”
    “別看它個頭不高,可是拉車碾磨的好手,咱們村裏拉車幹活就數著它勒!”
    說起毛驢,石頭有些上癮,話越說越多,楊小濤聽得也在味,兩人仿佛有了共同話題,有說有笑。
    車子再次啟動,這次吃飽喝足的黑皮走起來更帶勁了,或許是靠近了村莊,道路好起來,車子也沒那麽顛簸了。
    車子來到村頭慢慢走進,一個正在掃大街的漢子抬頭看過來。
    “石頭,這是幹啥去了?”
    漢子嗓門老大,拄著沒頭的掃柱大聲喊著。
    楊石頭嗷起嗓子,“大柱哥,去城裏了,接人呢!”
    車子靠近,附近幾個人都看過來,頓時瞪大眼睛。
    車子上裝的東西可都是好東西啊,尤其是鼻子尖的聞著肉味,羨慕的不行。
    “小濤,這是曲栓柱,皂戶村的小隊長!”
    “大柱哥,這是小濤。我家老根叔的!”
    “大柱哥!”
    楊石頭沒有停下,楊小濤也就在車上打著招呼。
    “這是回村過年啊。買了不少東西呢!”
    曲大柱看著車裏的東西羨慕問道,楊小濤笑著回答,“嗯。今年在家過!”
    車子向前走,越來越多人和楊石頭打著招呼,不時有人問詢,楊石頭都笑著介紹,一車東西吸引來的目光讓他滿是榮譽感。
    尤其是村裏碰到的小媳婦,看著車上的倆人眼都變了,毫不忌諱的當麵打聽兩人的情況。
    這讓楊小濤肯定村子裏是給自己找媳婦。
    車子離開曲家皂戶,又過了五六裏經過了秦家村,不過這次楊石頭沒有走大路,而是從村子外麵小路有著。
    楊小濤以為是抄近路,便沒詢問。
    隻是等到了一溜房屋前,看著門口立個眼熟的身影,楊小濤突然明白了楊石頭的深意。
    身體端正,將車裏的東西往一邊顯眼的地方挪了挪,理所應當的配合起來。
    “呦,這不是老三叔呢,曬太陽呢。”
    楊石頭朝著一個蹲在屋山頭曬太陽的老漢喊著。
    老人四五十歲,穿著打補丁的棉襖,頭上雞窩子似的,一張老臉滿是風霜。
    聽到楊石頭的喊聲,老漢抬頭看過來,混濁的眼眸裏有些慌張,卻是強打著精神,慢慢站起來。
    “是小石頭啊!”
    “啊,剛去城裏,把俺兄弟接回來。”
    楊石頭拔高聲音,將其他幾個曬太陽的,看熱鬧的人目光吸引過來。
    楊小濤看著麵前老漢,此人便是秦淮茹的三叔。
    秦家在村子裏算是大戶,和楊家在楊家莊希望,本姓人口占了八成以上。
    秦淮茹父親輩的本家兄弟有四個,除此以外還有兩個姑姑。
    秦淮茹父親排行老二,這坐著的就是老三。
    原本秦家和楊家的關係還算不錯,要不然也不會給楊小濤介紹秦淮茹。
    但現在,兩家不說關係破裂,卻也是到了冰點。
    這就是宗族勢力的另一種體現,得罪了一家,可能就是得罪整個村子。
    “這走了大半天呢,車子太重,差點耽誤了時間!”
    楊石頭說著,還將車子放慢速度,故意往人前湊候,“可把俺的驢累壞了。”
    周圍人不是聾子更不是瞎子,自然聽得出這話裏的得意,也看的見車上的東西。
    打眼一看,都是他們值得羨慕的東西。
    尤其是顯眼的肉和酒,這東西在農村裏就是奢飾品。
    “這麽多東西?都是楊家小子的?”
    一旁人開口詢問,楊小濤沒說話,楊石頭已經開始炫耀起來。
    “那可是,我這兄弟是軋鋼廠的工人,一個月五十塊錢。”
    “油糧米麵國家發著,吃穿都在工廠裏,買這點東西還不簡單?”
    “這次回家過年,自然得孝敬一番了?”
    楊石頭越說越起勁,楊小濤不動聲色的看著左右人,這時候遠處的大姑娘小媳婦也都跑來看熱鬧,趕緊踢了下車梆,楊石頭會意。
    “不說了,急著回家,走了!”
    楊石頭不給眾人羨慕的時間,論起鞭子就是一聲脆響,驢車加快速度,穿過胡同。
    等驢車走後,議論聲才響起。
    “一個月五十塊啊,我的天呢。”
    有人感慨著,一旁的人有些見識,連忙開口。
    “這有什麽?人家說工人,五十塊都是少的,多的能掙一百多呢。”
    周圍人再次倒吸一口冷氣,一百塊,他們一年下來能有三四十塊就是天大的恩賜了。
    “怪不得買這麽多東西呢,那肉真大,還有那麽多酒。”
    “不止呢,還有麵粉,你沒看到那小子手上的手表?”
    眾說紛紜,都是羨慕。
    突然,有人開口,“楊家小子城裏人,就是講究。這模樣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不知道有對象沒有?”
    “應該沒有。要不然也不會一個人回來過年!”
    “聽說秦老二的女兒嫁的也是城裏人,你說楊家小子這般能耐,她另找的那個,不得更厲害?”
    楊家和秦家老二間的事,一個村子左鄰右舍的早就知道。
    更明白楊石頭不走大路繞過來的目的。
    但他們著實羨慕啊。
    這話說出來,眾人目光都看向秦老三。
    此刻,秦老三幹黃的臉上有些紅色,看看左右起身往家裏走去。
    “厲害個diao,那孩子生了娃,秦老二去了趟被攆回來了,菜都沒吃啥,那日子過的不咋地!”
    有人知道內幕爆了出來,有人立刻詫異,“不能吧,都是工人,還能這樣?”
    “咋就不能,人有高矮,樹有粗壯。那家人可沒啥厲害的,估計就是在工廠裏,也是個小丫流!”
    議論聲傳來,秦老三的臉更加難看,低頭往屋子裏走去。
    “爹!”
    剛進門口就被一個女孩叫住。
    女孩穿著碎花襖,頭上用紅崗子紮成兩個長辮子,小團臉上大大的眼睛滿是笑意。
    “他們可說來了個城裏的?人在哪呢?”
    女孩聲音清脆,趕忙抓著問道。
    秦老三自然清楚女兒的目的,不就是看堂姐嫁到城裏了,也想著往城裏跑嘛!
    隻是剛才被人背後數落,心情不好,也不說話隻是揮揮手就走了屋子。
    女孩見父親這樣,連忙跑到門口左右看看,發現沒了蹤影,氣的一跺腳。
    “早知道就不紮辮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