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冉母的打探

字數:7237   加入書籤

A+A-


    收拾心情,冉秋葉臉上帶著自信,回到家裏。
    見女兒回來了,冉母提著的心終於放下,臉上也換上了笑容。
    隨後冉秋葉將村民送的東西拿出來,讓妹妹和弟弟歡快的跳著。
    倒是冉母在一旁問這問那,尤其是昨晚上住宿的情況。
    冉秋葉也沒有隱瞞,將事情說了出來。
    對於母親,她是沒有保留的,不僅將村民的誤會說了,甚至對楊小濤的印象也說了出來。
    冉母聽到後微微皺眉,任誰見女兒出去一趟就被安排上婚姻心理都不會舒服。
    但看見女兒並沒有生氣,也就沒有急著說話。
    冉母清楚,自己的女兒看似柔弱,但心裏有自己的堅持。
    冉母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大半生的經曆,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女兒,來給女兒做出一個參考。
    從工作生活上來看,楊小濤無疑是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從女兒的眼中,她能發現那點不自主的喜愛。
    這點,哪怕冉秋葉說的再普通,這種神態表現出來後,就已經不普通了。
    工作上沒問題,那就看人品了。
    上次已經拜托院裏的大爺幫忙打聽,過去這幾天相信也有了消息。
    而且,楊小濤在的地方她也去過,有時間還是要親自去問問的好。
    冉母笑著聽冉秋葉說起學校的事,對女兒有一份熱愛的工作很是滿意。
    隻是,想到現在的身份,還有突然離開的丈夫,冉母看向冉秋葉,眼中帶著一股憂愁。
    敏感的冉秋葉立馬撲捉到母親的擔憂,再看母親眼中流漏出的懷念,心裏清楚,母親又在思念父親了。
    “媽,爸肯定是有苦衷的。”
    冉秋葉握著母親的手安慰道。
    她年紀不小,不像妹妹和小弟那樣記不得事,父親的印象一直都印刻在心中。
    在她印象裏,父親是一個溫柔的人,從來不對她們發火。
    父親又是一個博學的人,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父親愛看書,她也喜歡。
    父親喜歡安靜,她也文靜。
    父親的生活態度,也在無時不刻的影響著她。
    這樣的父親,突然離開,留下一封含糊不清的信,不是他的作風。
    這樣的父親,肯定有說不出的苦衷。
    她相信,肯定在某一個地方,父親就默默的關注著她們。
    “別提那死人。一說他我就難受。”
    母親摸著眼角,冉秋葉卻是笑了。
    是誰將那封信壓在箱底,又是誰寶貴的不讓妹妹弟弟碰,半夜裏拿出來撫摸著上麵的字跡。
    母親的怨,隻是沒說給她們聽而已。
    “對了,媽,下周三我就要去上課了。周末回來。”
    冉秋葉岔開話題,母女倆又嘮了起來。
    楊小濤回到家裏,和陳大爺打個招呼,隨即對著旺財招手,準備做飯。
    晚飯很簡單,楊小濤弄了點熟食,都是係統兌換出來的,吃完後就開始看書。
    這一陣楊小濤學分積攢的很快,不是說看的書多,而是厚積薄發,溫故而知新,幾本看過的複讀後,有了新的突破,這才讓學分漲的飛快。
    內心裏,楊小濤還是希望快點增加學分的,畢竟國家困難時期已經過去,經濟在複蘇,生活在好轉。
    係統要是考慮實際情況,怎麽也得恢複到以前吧。
    前麵幾次升級都沒得到的能力,這升級八級鉗工,不得給個子技能?
    而且,八級鉗工已經是鉗工的頂級了,再往上升就是工程師。
    在這個時代,工程師和鉗工是兩個不同的體係,這裏可沒有九級的工件讓你來考試,從而升為工程師。
    想要成為工程師,就得從設計員做起,這就是踏上另外一條道路,八級鉗工的幫助隻限於實際操作上,對於圖紙機械製造和設計,都要重新學習。
    好在,楊小濤早就在這方麵做好準備,機械設計與原理已經吃透了,其他方麵的書籍也在死記硬背,這讓楊小濤又一個紮實的基礎,後麵情況如何,楊小濤不去幻想。
    得之我命!
    失之我幸!
    若不能成為工程師,一個八級鉗工對祖國的貢獻也足矣了。
    何況,他手頭上還有高產玉米這種利國利民的事,雖然現在還沒引起上級的重視,但他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哪怕沉淪在淤泥中,在洪水下,也會露出狗頭金的本質。
    看書,睡覺,順便差使小薇收獲玉米種子,一夜就這樣過去。
    早上起來,溫暖的陽光還沒有變成惹人厭的炙熱,空氣也在熱量的變化中開始運動起來。
    元氣滿滿的一天從兌換欄更新開始。
    然後,看一眼就沒了興趣。
    五件東西,都是常見的吃的,現在空間裏都攢了不少,這點也不值得花費學分。
    起床刮掉胡茬,洗把臉,煮了兩個雞蛋吃完就去上班。
    就在楊小濤離開後,隔壁胡同裏,冉母挎著菜籃子,來到一戶人家裏。
    中午時,冉母在門口的大娘揮手,臉上帶著笑容。
    一路回到四合院裏,冉母來到一大爺家,老兩口開始將打探到的消息告訴她。
    這院裏的大爺是個本份的老實人,街道辦也是看他為人誠懇,對院裏人肯半實事,才會讓他當一大爺。
    這次冉母拜托他打聽楊小濤的事,一大爺雖然老實,但也是有圈子的人。
    通過幾個老友,很快就將楊小濤的事打聽個七七八八。
    冉母聽到後,回到家中開始整理消息。
    下午冉秋葉從紅星小學裏回來,匯報完楊家莊小學的情況後,老校長心裏有了底,再次囑咐她好好用心。
    晚飯過後,冉母就將打探到的情況告訴女兒。
    對於母親的探查,冉秋葉並沒有覺得不妥,為人母不都是這樣替子女考慮嗎?
    冉母將楊小濤在軋鋼廠的表現說出來,讓冉秋葉印證了村民說的話,對楊小濤的出色沒有懷疑。
    隻是聽到楊小濤在四合院的情況,冉秋葉也有些打怵,這樣的環境下,是她想要的嗎?
    冉母也看出女兒的擔憂,但這事她的意見隻是參考,具體選擇權還是在女兒手上。
    冉秋葉就這樣想著,心裏也沒有固定的答案。
    很快,時間來到周二,楊小濤下午請了半天假,來到紅星小學時,冉秋葉已經等待著。
    楊小濤上前打招呼,冉秋葉臉上露出笑容。
    在見到楊小濤的那一刻,原本雜亂的思緒漸漸平息,猶豫在這一刻驅散,心裏已經下了決定。
    兩人一起走在馬路上,楊小濤替冉秋葉拿著籃子,這次裏麵還有些換洗的衣服,毛巾和洗漱用品。
    顯然,冉秋葉已經做好了準備。
    來到約定的地點,楊石頭早就在這裏等著,楊小濤送兩人上車後,就轉身往圖書館走去。
    上次古師傅說要論文瞅兩眼,最近忙起來忘了,這次趁著借書的功夫,正好給他瞅瞅。
    至於後麵的事,一切隨緣吧。
    另一邊,再次來到楊家莊的冉秋葉,住到了楊小濤的房間。
    這次回來,屋子又被打掃一遍,裏麵用的東西也都是精心挑選的,讓她感受到村民的尊重。
    第二天,冉秋葉就開始了楊家莊小學的第一堂課。
    村子裏的孩子也被家長告誡了,誰要是敢讓冉老師難做,回家就是棍子伺候,還不準吃飯。
    孩子們在教室裏坐的筆直,認真的聽著。
    如此,兩個周過去,也來到了月底。
    這天恰好是周六,楊小濤周五下班回家然後就往回走,半夜左右才到家。
    這次,不僅把小薇帶上,旺財也跟著一起來。
    回到楊家莊,冉秋葉已經睡下,楊小濤和太爺見麵後,就在屋子裏和衣而睡。
    第二天早上,楊小濤醒來的時候,冉秋葉已經開始做早飯。
    其實,冉秋葉作為楊家莊的老師,根本不用做飯,隻要到了吃飯的時候,去村子人家裏吃就行。
    為此,楊大壯已經找了十來戶人家,準備輪流招待。
    但冉秋葉不想給村民添麻煩,再說她吃的也不多,要求也不高,就在家裏自己做飯吃,順便照顧楊太爺。
    這讓楊太爺更加心向她,就差拿著棍子讓楊小濤趕緊娶回門了。
    起床,看到冉秋葉在忙活,楊小濤伸著懶腰,還不等他開口,就看到冉秋葉如同受驚的兔子,驚叫起來。
    楊小濤一個健步跳過去,冉秋葉看了立馬躲在楊小濤身後,抓著楊小濤的手臂,整個人都被嚇住。
    楊小濤這才看去,原來是旺財趴在門口,這才鬆了一口氣。
    “別怕。”
    楊小濤拍拍冉秋葉的手,小手冰涼,手上沒有肉,卻很修長。
    “這是旺財,昨晚我帶回來的。”
    楊小濤解釋著,揮手讓旺財過來。
    旺財吐著舌頭,跑到跟前討好著。
    楊小濤伸手摸摸狗腦袋,這時候冉秋葉才意識到自己靠的太近了,連忙放開手。
    沒一會兒,旺財就跟在冉秋葉周圍搖頭晃腦,冉秋葉也不厭煩。
    “為什麽取這麽個名字?”
    知道旺財的名字,冉秋葉有些好奇。
    “呃!你不覺得旺財很好聽嗎?人旺、財旺、氣旺、身體旺!”
    “有了旺財,全家旺氣啊!”
    “歪理!”
    對楊小濤的解釋冉秋葉嗤之以鼻,根本就不信。
    旺財,這麽明顯的意思就是求財嘛,俗氣。
    不過現在物質匱乏,也符合人們的期盼。
    “咋就歪理了?”
    楊小濤嘟囔著,旺財說道,“這名字不好聽嗎?”
    旺財搖頭晃腦,楊小濤點頭。
    “看來,你很滿意啊!”
    說著,不管旺財歪向一旁的腦袋,快步跟上。
    冉秋葉笑著走遠,隨後往學校走去。
    來到學校,楊小濤隨即將挑選出來的學生帶往南山。
    冉秋葉也清楚此行的目的,雖然不清楚高產玉米怎麽出來的,但在農村的這幾天,對這神奇的玉米可是聽出繭子來了。
    她也想親眼看看,如此高產的玉米,到底是怎麽種出來的。
    眾人來到雜交玉米的田地,麵前十多畝都是育種的,現在長的和學生差不多高。
    此時,地裏的玉米正要授粉,楊小濤帶領學生來到後,現場立馬分成四隊。
    這是在栽種時特意安排的,四壟母本後,會間隔一壟父本,他們的任務就是將母本的雄花減掉,避免母本花粉影響育種。
    開始前,楊小濤再次講解工作的要領,對玉米的各部分交代清楚。
    並且特意說了,一定要小心謹慎,哪怕慢點也不能出錯。
    見學生有些緊張,卻都聽進去了,楊小濤就開始安排人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