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周家發財了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不過兩萬斤是真不少了,按照兩毛一斤的價格,周燃一口氣就能掙到四千塊錢。
四千塊,加上前段時間掙到的兩千多,她手裏攢了六千多。
要不是周慶禮需要給王麗付那麽高的彩禮,周燃手裏就有了七千多的存款。
再繼續做點生意,回頭努力發展,成個萬元戶不難。
到了八十年代,萬元戶都是了不得的存在,別說在這年代了。
劉爺一聽周燃能出兩萬斤糧食,眸子亮了幾分。
他是沒想到,周燃手裏能有這麽多貨。
當然,周燃手裏的貨能多一些,他肯定是高興的。
周燃能多拿點貨出來,他能從中間多掙些錢。
沈知安眸子裏多了一抹沉思,其實他是挺好奇周燃從哪兒弄來的門路可以弄到這麽多糧食。
她一個普通的鄉下女娃娃,不是什麽管理糧站的大人物,想弄到兩萬斤糧又哪是那麽容易的?
周燃不說,他也不會多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就像他家裏的事,他也沒有和周燃說。
劉爺高興道,“好,那咱們合作愉快。我先支付定金,等貨到了,我再付尾款。”
劉爺說著,拿了八百塊,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出來。
劉爺這樣,周燃見識到了人家滿滿的誠意。
兩萬斤糧食,周燃直接運過來給劉爺肯定是比較麻煩的。
於是周燃對於交貨的方式提了一個要求,給她一個倉庫,等她貨弄到了,再喊劉爺他們來驗收。
劉爺還當周燃出於謹慎考慮,不讓別人知道糧食來源。
他們道上這樣的不少,周燃這樣的要求很常見,所以劉爺爽快的答應下來。
縣城郊外,劉爺給安排了一間倉庫。
周燃是第二天獨自去交貨的。
她交貨的方式很簡單,到了倉庫以後,直接從農場係統提貨。
兩萬斤糧食,也就是二百大袋大米。
倉庫很大,就算是擺放了二百袋的糧食也綽綽有餘。
放好了糧食,周燃便去找了劉爺,讓劉爺幫忙收貨。
劉爺到了地方,清點了一下。
沒問題以後,將尾款結給了周燃。
“小姑娘,以後有糧食賣的話,再過來找我,價錢上肯定是不會虧待了你的。
周燃點頭,“好,劉爺,等下回有貨我再通知你。”
雖說和劉爺合作,不如自己親自賣出去掙錢,但是省了不少的麻煩。
以後自己農場裏的東西隻會越來越多,不得不承認,這種合作方式對她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掙到了四千塊錢以後,周燃有錢有了底氣,直接從劉爺手裏買了不少票。
布票,肉票,糖票之類的,都買了一些。
拿著錢和票,周燃直接去了供銷社,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之前錢不夠,所以周燃會緊著花。
如今手裏六七千的存款,真沒必要省著。
至於回頭說錢的來源,就說和沈知安一起上山挖到了人參掙的。
一開始,何春花還反對她上山,害怕她進山遇到危險。
如今倒是不怕了。
沈知安一個人能碾壓殺死一頭野豬,隻要周燃有沈知安的陪同,那就是安全的。
當然,如果周燃單獨一個人上山那肯定是不行的。
周燃去了供銷社,先給家裏的侄子侄女都買了麥乳精。
麥乳精能補充營養,奶粉喝不上,既然能買到這東西代替也不錯。
再就是按照每個人做一身新衣服的標準,買了布料。
周家十幾口人,這樣一置辦下來,還真花了不少錢。
不過對於周燃來說,眼下一兩百塊錢是在自己承受範圍之類的。
買過了這些東西,周燃綁在了後座上,又去國營飯店買了兩隻燒雞。
國營飯店的大廚手藝真沒話說,做出來的飯菜,味道比她好多了。
人家到底是專業的廚子,肯定比她強上些。
今天掙到了大錢,怎麽都得讓家裏人一起嚐嚐鮮。
買好了東西,周燃才騎著自行車回到了生產隊。
因為買的東西多,還真引來了不小的注意。
那麽多的布料,哪個看了不眼紅?
鄉下人誰家能買一套新衣服的布料都難,更別說能買這麽多。
燒雞是黃油紙包著的,看不清裏麵有啥,倒是周燃騎著自行車,風一吹,香味兒就飄遠了。
“嘖嘖,周家這是發財啦?前些天他們家老三娶媳婦兒花了六百塊錢的彩禮,今個兒又買了這麽多東西,我看沒個兩三百下不來。”
“周家能發啥財?他們家就算勞力多,掙得工分多,一年下來,頂多比咱們多掙個幾十塊錢,哪來的錢這麽造的?
要說我,是周燃攀上了沈知青,人家沈知青有錢給她的。”
聽到這個說辭,大家覺得有道理。
周家沒能力弄到這麽多錢,可是沈知安有啊。
人家說買自行車就買自行車,說蓋房子就蓋房子,一看就知道是個不差錢的主。
周燃運氣好,找了一個這樣的對象,帶著一家子發達起來。
王金梅聽到別人這樣的議論,眼更紅了些。
如果沈知安是她閨女的對象,周燃弄回來的這麽多東西還不得是他們家的?
這麽想著,王金梅趕緊找了錢小花詢問情況,“你這死丫頭,你和沈知青的事兒到底咋樣了?你有沒有上心?你看看,人家周燃攀上了他,周家的日子過的多好?
周燃今天買的東西,都夠咱們家幾年的吃穿用度了。”
被王金梅這麽一催問,錢小花低著頭道,“娘,人家沈知青哪兒是那麽容易攀上的。
他根本就不搭理我,我就是想攀上他也沒機會啊。”
王金梅氣的又戳了幾下錢小花的頭,“人家周燃那樣的姿色都能勾搭上沈知青,你咋這麽沒用?連人家周燃都比不過,你丟不丟人啊?
我怎麽生了你這麽個沒用的閨女?
真不知道養你有啥用兒!”
錢小花被王金梅這樣訓斥的有些委屈。
“娘,周燃還不是托了她大伯的福,當初沈知青剛下鄉來,給他們安排一起幹活兒,製造接觸的機會。
我那時候沒機會和沈知青接觸,才讓周燃捷足先登了。
現在人家沈知青當了老師,不用幹活兒,我哪兒還有機會找上人家呢?”
王金梅自然知道日久生情的道理,聽謝小花這麽一說,不由得感慨著周家人心思深沉,提早做安排製造周燃和沈知安多接觸相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