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大勢
字數:9465 加入書籤
崇禎十六年,五月八日。
山西,大同。
高大巍峨的城牆之上,赤旗飄颻。
薑瓖手撫著冰冷的牆磚,慢慢的走在大同的城牆過道之上。
一眾頂盔貫甲的親從甲士按刀在後,亦步亦趨。
遠方郊野之上,一隊隊甲騎呼嘯而過。
每一隊甲騎掠過城郊之上,都會帶起城牆之上無數軍兵的高呼之聲。
短短一日的時間,大同城上旌旗變幻,代表著順軍的黑旗早已經被如破履一般被敝棄,取而代之的是漫天赤色。
兩萬餘名順軍被殺者多達五千餘人,餘眾皆是繳械投降,不敢抵抗。
薑瓖的身上衣袍沾染著早已經幹涸的暗紅色血漬。
那是他在九天前的子夜,領兵殺入大同府衙之中所沾染的鮮血凝結而成。
彼時,他親率甲士直撲大同府衙。
府衙外值守的順軍士卒鬆懈怠惰,全然未料變起蕭牆之內。
直至刀兵加身,倉促間亦未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薑瓖一路揮兵直入,踏過庭院,闖進後堂。
田見秀此時才被人從睡夢中匆忙推醒,甚至來不及披甲,便被親隨簇擁著跌撞出寢間。
但是一切都已經晚了,他們已經逃不掉了,整個府衙已經被薑瓖所帶領的甲兵圍得水泄不通。
在後堂那幽暗的長廊之中,薑瓖迎麵撞上了驚魂未定尚不知發生何事的田見秀。
火光搖曳下,田見秀竟還誤以為薑瓖是前來護駕,連聲招呼,急切的詢問情況,還欲與他商議如何突圍。
薑瓖未發一言,徑直上前,手起刀落。
田見秀臉上的錯愕瞬間凝固,身軀頹然倒地。
餘眾順軍的守衛想要欲要拚死一搏,盡被已經被薑瓖提拔為遊擊的王輔臣所殺。
而後薑瓖提田見秀首級,王輔臣執大槍護衛在側,並出府衙。
府衙生變之後,就近軍營的一支順軍兵馬急忙趕來支援,正好撞見了這一場景。
眼見田見秀身死,一眾順軍皆是驚慌失措。
領兵的主將為田見秀親信,領兵想要斬殺薑瓖。
王輔臣單槍突入順軍軍陣,槍鋒所向,當者無不披靡,眾軍為之而退。
王輔臣格殺十數人,突至陣中,陣殺順軍主將。
城中順軍驚為天人,一時為之奪氣,眼見主將戰死,再無戰意,紛紛棄械乞降。
駐守在城外的順軍十去五六,不是被殺,便是投降,僥幸逃脫者,少之又少。
一陣沉悶的腳步從城下傳來,薑瓖循聲望去。
數十名甲兵順著城牆的馬道一路行至近前。
為首一人,身形魁梧,戴盔著甲,眾人在其身後,卻皆比其矮上一頭,襯得其人鶴立雞群。
來人正是不久之前,隨同著薑瓖殺入大同府衙,以一敵百的參將——王輔臣。
王輔臣麵孔白皙英武不凡,長身玉立眉如臥蠶。
酷似世上流傳的呂布畫像,又因驍勇善戰,在軍中得了個“活呂布”的名號。
王輔臣大步流星而來,身上那件百花戰袍已被鮮血浸染大半,斑斕錦紋與暗紅血色交織一片。
抵至近前,順勢便已半跪而下,手中提著一顆首級也隨之被置於地麵之上。
“柯天相,已伏誅。”
薑瓖目視著地麵之上那顆猙獰的人頭。
那頭顱發髻散亂,麵目猙獰,須髯皆被血汙粘結,但是薑瓖卻還是辨認了出來。
此人正是領著兵馬駐守在外,作為田見秀副手的柯天相。
柯天相的雙目圓睜,死前的驚怒與不甘仍然凝固於其上。
薑瓖沒有詢問王輔臣是如何追上柯天相,又如何將其格殺,隻是微微頷首,讚善了一句。
“做的很好。”
王輔臣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笑容,能夠得到薑瓖的誇讚,在大同鎮內可是殊為不易。
這一次,他也算是立下了大功。
薑瓖從來都是有功便賞,對於他們這些軍將從無半分虧待。
此刻得了他的讚賞,自然不會薄待。
就如同鬆錦一戰後,他不過是一介家丁,卻因戰前之功,直接被拔耀為把總,而後一路曆千總等職,任為遊擊。
薑瓖的神色平靜,但是跟隨在其後的薑瑄卻是頗為激動。
薑瑄是薑瓖的親弟,同是陽和的副總兵。
與薑瓖一同起事,重新掌控了陽和,而後領兵至大同,與薑瓖合兵一處。
“好啊!”
薑瑄大步上前,直接便提起了那顆猙獰的人頭了,哈哈大笑道。
“整個大同如今都在我們的手中,如今憑著田見秀這顆權將軍的頭,再加上柯天相這顆製將軍的頭,我們投名狀有了。”
“二哥這一次,加官進爵,指日可待啊。”
周圍一眾大同鎮將校見狀,也紛紛露出振奮之色,城頭之上一時喜氣洋洋。
不過薑瓖的神色卻沒有多少的喜色。
“加官進爵……”
薑瓖輕歎了一聲,望著周圍的一眾將校,笑容有些苦澀。
看著薑瓖奇怪的神色,薑瑄的眉頭微蹙,問道。
“二哥,怎麽了?”
“陳望那邊,確實是提了加官進爵的事情。”
薑瓖的神色陰鬱,語氣低沉。
“陳望回信說,往昔時局艱難,大同孤鎮於外,我等獻城與順軍合流,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此間種種不予追究。”
“若是我等能夠奪取大同,必然上書朝廷,闡述清白,封爵拜將不過爾爾。”
“那不是好事嗎?”
薑瑄有些疑惑不解,緊蹙眉頭。
“陳望既允諾可以讓朝廷不究前過,又許以高官厚祿,二哥為何反而神色不愉?”
薑瓖神色仍舊陰沉。
他的目光投向南方遙遠的天際,神色仍舊陰沉如水。
在沉吟了許久之後,才最終開口。
“我們,要南下了。”
薑瓖的話音落下。
城牆之上一眾將校臉上的喜色瞬間凍結,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南下。
就是要他們作為攻伐順軍的先鋒。
如今山西境內,尚存的順軍並不多,各地守軍加起來也不過四五萬人。
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拚湊出來的守城部隊,真正能有野戰能力的不過隻有寥寥數千人。
雁門關如今也已經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往南進入太原的道路暢通無阻。
一路打下山西並非是什麽太難的事情。
隻是,所有人心知肚明,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此。
重點是,奉命南下,他們就要離開大同。
他們對於大同的控製力無異於會減弱許多。
“陳望要我們出多少的兵馬,能夠留下多少人在大同?”
薑瑄的神色陰沉,緊蹙著眉頭,在沉吟了半響之後,看著薑瓖,突然出聲聞道。
城牆之上,一眾大同鎮的軍將也都將目光集中在了薑瓖的身上,他們也想知道整個答案。
“陳望的命令是……”
薑瓖從袖口之中拿出一封帛書,信劄的邊角似乎因反複摩挲而略顯褶皺。
他並未立即回答,而是將帛書放在了薑瑄的手中,而後才緩緩開口。
他的聲音不大,但是落在眾人的耳畔卻是字字千鈞。
“全鎮南下。”
薑瓖的話猶如一顆大石投入了深潭之中,在城頭諸將心中激起千層的巨浪,瞬間便炸翻了鍋。
“什麽?!”
“此令萬萬不可遵奉!”
“大同是我鎮根本,我等經營大同多年,現在放棄……”
眾將神色各異,擔憂之色盡顯顏表,一時間各式言語此起彼伏。
薑瑄收斂了欣喜的神色,他的心緒本就因為薑瓖的話語而混亂,眼下眾將亂成一團,你一言我一句,更是吵得薑瑄煩悶不已。
“都住口!”
薑瑄橫眉立目,怒聲壓下了周遭的人聲。
眾將攝於薑瑄的威勢,眼見薑瑄動怒,當下終於是平息了下來。
“陳望要我們南下,有說可以在大同鎮內留下多少的兵馬?”
薑瑄緊蹙著眉頭,沉聲詢問道。
眾將也都是一起看向薑瓖。
薑瓖的目光平靜的注視著薑瑄投來的目光,沒有言語。
薑瑄向後退出半步,心中冷寒。
薑瓖沒有言語,但是薑瑄卻是知道了薑瓖的意思。
全鎮南下,便是一人不留。
“曹變蛟,將於不久之後接防大同。”
眾將的神色徹底的陰沉下去,再無半分的僥幸。
薑瑄神色僵硬,他緊握著手中的帛書。
他們薑家世代將門,在大同鎮可謂是根深蒂固。
但是曹家,卻是並不弱於他們多少。
因為曹文詔的原因,曹家在大同鎮的影響力,甚至在前些年間比起他們薑家更重。
曹文詔雖然死在了鬆錦,但是曹家的勢力卻並沒有因此減少太多。
大同府內各地的衛所,許多的軍將,都曾經受過曹家的恩惠。
如今陳望用曹變蛟取代他們,鎮守大同。
整個大同鎮,要不了多久就能夠真正的落在陳望的手上。
這一次,他們可能真正的失去對於大同的控製。
大同在不能夠作為他們手中的籌碼。
“陳望要我們離開大同?”
薑瑄的神色掙紮,他還是不想放棄。
“我們走了,萬一蒙古人從長城入寇,韃虜鐵騎朝發夕至,戰禍若是波及大同……”
薑瓖搖了搖頭,平靜道。
“漠南蒙古諸部的主力,如今都在陳望的監視之下,但有異動,頃刻覆滅。”
“濟寧之戰,陳望一戰而破十七萬清軍,陣斬黃台吉,威加海內,聲傳九邊。”
“漠南的蒙古諸部在這樣的時刻,你覺得他們還有膽量南下犯邊嗎?”
濟寧城外,陳望用五萬多顆首級,在府河的南岸築了整整八座京觀。
濟寧一戰,靖南軍的威名傳遍天下,蒙古諸部親眼見證了靖南軍的恐怖,傳言傳到了大漠之後,諸部皆是勒馬止步於長城之外。
這些時日之間,薑瓖甚至沒有收到了一封蒙兵擾境的報告。
足以見蒙古諸部確實被濟寧之戰所震懾。
“這個借口站不住腳,不要去想了。”
薑瓖回憶著陳望寫給他的書信。
他的心中對於陳望極為忌憚。
他感覺陳望,完全洞悉了他的想法。
在很多的地方,甚至比他還要了解他自己。
他確信自己的密謀完全不為外人而知。
但是陳望居然事先便恭祝他拿下大同,而後命令他移鎮向南。
書信到達的時候,正是在他從大同府衙出來的當晚。
由大同府內靖南軍情報司的坐探親手遞交給他的。
陳望早就知道他會提前發難,知曉他能夠斬殺田見秀,吞並駐守在大同的順軍。
“總鎮。”
就在眾人緘默之時,一道沉悶的聲音傳來打破了沉寂的氣氛。
眾人視線轉移,最終落在了王輔臣的身上。
出言者,正是剛剛從城外歸來複命的王輔臣。
薑瓖眼神微動,有些疑惑的看向了王輔臣。
“總鎮,心中,可有並吞天下之誌?”
王輔臣微微躬身,他的身姿挺拔如鬆,他的一雙眸子亮得驚人,神色卻異乎尋常的平靜,仿佛剛才那句石破天驚的問話,不過是尋常的軍情稟報。
薑瓖的眉頭微微皺起,臉上掠過一絲不解其意的神色。
站在他身旁的薑瑄則是神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驚怒,張口正欲斥責這大膽無倫的言辭,卻被薑瓖抬起的手臂無聲的製止了。
薑瓖目視著王輔臣,搖了搖頭。
王輔臣對周遭其他將領或驚疑、或審視的目光毫不在意。在得到薑瓖否定的答案後,他神色不變,繼續說道:
“既然總鎮並無逐鹿之心。”
“那麽卑職以為,此番我鎮全師南下,其實並非壞事。”
“接著說。”
薑瓖眼神微動,略一沉吟,示意王輔臣繼續言語。
“陳望麾下帶甲之士數十萬,據南國而連中原兩淮之地。”
“此番北上大敗建奴,克複北國,聲勢如日。”
“陳望之心,路人皆知,如今大明雖仍尚存,但是等到天下一統之時,改換門庭不過旦夕之間。”
薑瓖微微頷首。
如今整個南國都在陳望的控製之下。
天子雖然還是朱家的天子。
但是實際上,誰都知道,真正的實權完全掌握在陳望的手上。
陳望之所以還遵奉著朱家的天子,不過是還需要大明這麵旗幟。
甚至不需要天下的一統,陳望就可以再進一步,龍袍加身。
陳望之所以還沒有真正登位,不過是想要更加的名正言順。
屆時,陳望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之名,接受禪讓,完全當的上一句順天應人。
王輔臣見薑瓖默許,繼續進言。
“總鎮既無登臨九五之心,所求不過是保全己身光耀門楣,又何須執著於大同這一隅基業?”
“如今順軍主力盡數集結於潼關一線,餘眾各地之兵孱弱無比,我等此番南下必將連戰連捷,勢如破竹!”
王輔臣的雙臂微微顫抖,一雙眸子亮的驚人,呼吸也隨之急促了些許。
“總鎮正可借此良機,取赫赫軍功,不僅可以一洗此前汙名,更可憑此登臨高位,封爵拜將,乃至位列王侯,保全富貴於新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