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首映

字數:5882   加入書籤

A+A-


    在成熟的電影環境中,一部新電影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讓觀眾們自覺走進電影院。
    除了電影本身,整體前中後期各個環節的宣傳也非常重要。
    一部爛片,如果宣傳做得好,前期把大家忽悠到電影院,幾天就可能票房過億。
    而一部好電影,由於宣傳不給力,上映半月無人問津,最終賠本栽跟頭...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例子不勝枚舉。
    回顧【華映傳媒】的發家史,特別近十年經曆了華夏電影行業高速發展的階段,電影宣傳也逐漸正規化、產業化,可以說這方麵華映一直走在國內的最前沿。
    娛樂至上的時代。
    白鴿一向對自己定位清晰,與丈夫分工明確。衛恒是導演,負責搞創作;她則是商人,做公司要上市,投資電影要賺錢。
    所以通過一係列的運作手段,放大自身優勢、提高知名度,為電影增加創收這種營銷思路,她運用自如,絲毫沒有所謂“藝術家”的思想包袱。
    一部電影的宣傳賣點是什麽,如何圍繞它製定推廣策略、線上線下聯合造勢,同時兼顧力度以達到最優的傳播效果。
    加上【華映傳媒】在業內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白鴿的核心策劃團隊,從反應到執行都是既迅速、又戰鬥力爆表的。
    “這個冬天,遇見愛情。”
    ——是確定了電影主題曲後,正式修改的宣傳廣告語。
    一路貫穿了首映禮主題,出現在影院海報、電影預告片、社交平台話題標簽、各大視頻網站首頁推薦文案...等等隨處可見的地方。
    媒體、紅人配合,再借力電視節目資源;“遇見”一度作為關鍵詞,伴隨電影實現了刷屏宣傳。
    通常情況,四大電影檔期粗分為春節檔、暑假檔、國慶檔跟賀歲檔;賀歲檔就是元旦三天,包含之前的聖誕檔即12月24、25號,一直延續到下年的1月3號。
    而《這麽近,那麽遠》定在12月8號,“大雪”節氣那天上映。
    盡管愛情片類型受眾麵廣,但一部小成本製作、無名新導+年輕演員的大膽嚐試,【華映傳媒】卻投入這般高規格宣傳,屬實吊足了胃口,吸引了各方看客。
    ……
    周五,到了公映首日。
    老天似乎很應景的,晚上六七點,竟意外飄起了初雪。
    洋洋灑灑,細小而純美,仿佛吹落滿地的梨花瓣;接在手中,消融了人們一周的疲憊,也喚醒內心深處對愛情的浪漫幻想。
    電影院來了不少情侶,以及周末下班找地兒放鬆的年輕白領們。
    正片開始前五分鍾,影廳裏刷地變暗了,大屏幕上輪播著廣告;無人在意最後一排的角落,又悄咪咪坐下來倆人。
    其中一位短發女生,戴著口罩和寬簷的漁夫帽,整張臉被擋得嚴嚴實實。
    即便燈亮了,不看細節也很難一眼認出,這居然是月初剛發了新EP,當今[四小天後]裏最紅的“性感小天後”駱寧!
    “太刺激了...”
    駱寧壓著嗓子,接過旁邊閨蜜拿著的爆米花,又挪動身子,稍微滑低了些。
    出道後驟然躥紅,駱寧都忘記自己上回進電影院是什麽時候了。
    要不是前陣子發片壓力大,閨蜜芊芊一直陪著她緩解焦慮,狀態多少放鬆了點兒。
    按她平常的性子,是絕不會因為下雪就一時興起,跟著喜歡傷春悲秋的閨蜜亂跑,來看什麽喜劇愛情電影的。
    她不相信愛情。
    起碼目前,比起一個男朋友,還是賺到麵包更讓她覺得踏實。
    “噓...開始了。”
    華芊芊是駱寧的高中同學,家在隴州蘭城,倆都是西北人;大學一塊兒考到京城,畢業駱寧簽了唱片公司,芊芊現在一家培訓機構做舞蹈老師,教小朋友們跳拉丁。
    此時影片開頭,熒幕上打出片名:《這麽近,那麽遠》。
    華芊芊是鐵杆原著黨,喜歡原作漫畫家已經很久了,曾多次試圖安利,可駱寧天生反骨,越按頭她越聽不進去。
    這會兒一口可樂,一手爆米花吃得挺爽。不過才看到十幾分鍾,她便忍不住嘁了一聲,捂著嘴吐槽道:“現實裏哪兒來這麽巧的緣分啊...”
    少女漫麽?
    初中生愛看倒還說得過去,十八歲相信,也勉強情有可原吧!
    但你二十五六的人了……
    華芊芊唰地扭頭瞪她一眼,啪啪在手機上敲了四個大字:“文明觀影。”
    “……”
    駱寧聳聳肩,扯了扯帽子,比劃著封口閉嘴的手勢,安靜不再發表意見。
    開篇那幾段偶遇,略顯刻意的鏡頭設計,在她眼裏或許做作,“緣分”這詞兒也挺虛無縹緲的。
    可轉念想想,不正因為現實太糟心,人們才、聽歌、打遊戲看電影...哪怕短暫的逃避,一時沉淪,不也是有效的紓解安慰嗎?
    而各類藝術作品能帶來的種種情緒價值,不最是彌足珍貴。
    駱寧忽然討厭起自己剛剛那副自以為是的樣子,偷瞄了下一旁的芊芊,坐直身子,打算陪她認真繼續。
    電影進行到一半,終於發生了轉折。
    相愛相處,爭吵和好,再分手...誒,總算有點意思了!
    對嘛,這才是普羅大眾的戀愛,是每個人都會經曆的過程。
    輕喜劇變得有些傷感,插曲的鋼琴伴奏將氛圍烘托得十分到位。
    駱寧扶著下巴,不知不覺間沉浸在音樂與情節當中,竟猜不透故事的結局……
    生命裏充滿了巧合,兩條平行線也會有相交的一天。
    男女主人公多年後重逢,並再度以妙不可言的方式相遇。
    兩人慢悠悠散步,倏地又響起那段淡然的鋼琴旋律——屏幕下方浮現出主題曲的歌詞。
    獨立而清透的聲音直擊人心,第一句就讓整個影廳漸漸地靜了。
    “聽見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
    ……”
    影片首尾呼應。
    男女主二人輕鬆地交談,曾經分開時痛下決心,咬牙切齒:“我一定會過得比你好!”
    甚至想象過、預演過無數次再見麵的場景,要如何扮演自己嶄新又不屑的姿態...然而,在重逢這一秒這一刻,卻統統釋懷了。
    是寂寞嗎,是失去的不甘心?
    還是隻敢收藏、不敢想起的快樂;抑或真正成長,已彼此原諒的深深不舍...
    駱寧動作定格,怔神放空。
    第一段副歌她完全找不到形容詞,如果要說直觀的感受,就好像這世上最痛苦的事,一定是從來不曾盡力去愛。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
    ……”
    結尾幾幀畫麵,回到了當初兩人互相錯過的那些地方。
    他們彼此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我往前飛,飛過一片時間海
    我們也曾在愛情裏受傷害
    我看著路,夢的入口有點窄
    我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
    ……”
    前排有的女生黯然落淚,斜靠著男友的肩膀,周遭不斷出現悉悉索索的聲音。
    “我eo了,說好的愛情喜劇呢!怎麽聽著有想哭的衝動。”
    “不覺得這歌給電影升華了?妥妥拔高了一層。”
    “你帶紙巾沒...”
    “這誰的歌啊,想破我防是吧。”
    “聽不出來,應該是新人。”
    ……
    電影隨著主題曲結束,緩緩落下帷幕;真假音轉換、最後一句唱腔,像照直往駱寧心上開了一槍!
    她百感交集。
    尤其震驚,還有難以啟齒的酸澀...
    屏幕上角在放拍攝花絮,觀眾們幾乎還未離場,駱寧盯著滾動的字幕,包括工作人員信息也一行不肯錯過,直到——
    【插曲主題曲:《遇見》】
    【演唱:虞非晚】
    【詞曲製作:東離】
    【特別鳴謝:[九歌]音樂工作室】
    華芊芊腫著雙眼,吸吸鼻子,嘴裏念叨著劇情:“你猜他們後來在沒在一起?”
    駱寧眉頭緊鎖,置若罔聞。
    回神掏出手機,直接撥給經紀人孔璿,張口就問:
    “誰是東離?!”
    PS:最近卡頓的點令人頭大。
    前章“隻問武功不問江湖”八個字基本概括了某作者對“裝逼”的最高理解,但這顯然跟娛樂文要的爽點有很矛盾的地方,吃瓜群眾沒了怎麽爽呢。
    所以得設計在調細綱,可也不想太違心,喜歡的事變成痛苦就沒意思了。
    繼續打滾求收藏求支持!有啥好的建議告訴我呀(悄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