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三無”紀錄片

字數:8787   加入書籤

A+A-


    星城,湘江電視台。
    十九樓會議廳,一場激烈的年度PK進入開始倒計時。
    大會議桌兩旁,娛樂頻道副總和書記、各部門主任以及節目製片人依次而坐,各團隊核心成員後排列席。
    正前方的主位上空著,等待新調任來的CEO壓軸亮相。
    這是【芒菓娛樂】每年除年會外,最具分量的一次大型會議——節目創新提案會。
    “咳、咳咳...”
    後排角落裏,運營實習生小張默默轉著筆,視線掃過遠處,點煙吞雲吐霧的主持人。
    哎!...
    原本小張對實習期就能夠參加如此重要的大會興奮不已。開玩笑,這可是關乎未來一整年,平台所有項目存亡的關鍵生死局。
    每組製作團隊都會拿出120的戰鬥力,各個新節目能否順利過關,將由團隊負責人逐一上台,進行提案答辯。
    很緊張,很刺激有沒有?
    光是想象這場景,就讓大學期間,連續三年獲得“最佳辯手”的小張熱血燃燒!小宇宙能量爆發!
    因為你麵對的終於不再是校園裏差不多年紀差不多青澀的同學,而是經曆了時代變遷、最資深的那幫電視媒體人和打造過無數頭部產品的金牌內容製作團隊。
    ……沒辦法,職場小白嘛。
    涉世還未深,滿腔的情懷抱負準備大展宏圖,很容易陷進某種錯覺。
    這種錯覺通常分兩類,一類是“全世界我最牛逼”,一類是“全世界我最倒黴”。偶爾交替產生,多見於當代年輕人的內心活動,特別是那部分沒經過什麽社會教育洗禮的年輕人。
    比如小張,張美嘉同學。
    此時此刻,她縮在會議室的角落,吸著嗆人的二手煙,周圍是聽著費勁的星城話,要不說這是電視台,以為哪片江湖堂口開會也毫不違和...
    再瞄一眼讓她下定決心從京城跑來湘江一路追隨的老大,行吧,還在爭分奪秒地寫檢查。
    小張生無可戀,感覺(錯覺)她這隻菜鳥沒翱翔於廣闊天地,翅膀就快先折這兒了,心累飛不高。
    好在她骨子裏是個積極分子,悄悄刷了會兒手機,她探頭問道:“老大,昨晚我發你那些資料,能用麽?”
    半年前,京城廣播學院校招,大四開學的小張是製片人楊恕直接麵試挑中的。
    當時小張都懵圈了,死多少腦細胞潤色的簡曆,人家壓根沒怎麽瞧,自我介紹完,對方第一先問的是,“同學,我能看看你手機桌麵嗎?”
    後來入職芒菓,她如願跟著楊恕的小組。雖然沒日沒夜地加班,仿佛身體被掏空,老大嘴巴又毒,還三天兩頭地寫檢討,尤其擅長挑戰某些領導的敏感神經……
    但是她過得很開心,很充實,快速上手了很多東西。今天他們組準備提交的方案之一,就是她參與策劃的。
    “能用。”
    楊恕沒抬眼睛,奮筆疾書,給檢查報告收尾。
    他名校新聞係畢業,僅僅兩年就當上製片人,比手下像小張那年紀的實習生也隻大個七八歲。
    會讀書心氣兒高,有些離經叛道,常常導致自己被盯上,團隊也跟著遊走在邊緣,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
    可他畢竟業務能力強,上頭知道;近幾年當了小領導,帶人、帶隊伍也很有一套,哪怕苦活累活,總是有人願意踏實跟著他幹,因為工作氛圍好團隊有凝聚力、能得到成長。
    “最新情況,我剛刷了下熱搜榜,您PPT裏要不要加上?”小張湊近低語,見縫插針道。
    楊恕立刻意會,擱筆掏出手機。
    魔音短視頻、圍博各平台輪番打開一滑,不由地微微勾起嘴角:“加,不加留著過年啊。”說著轉過身,向小張投去一瞥讚許的目光。
    前陣子某天加班,忙著製作樣片的小張突發奇想,問當初招聘為啥選她,明明筆試成績稀爛……
    楊恕大笑,告訴她贏在麵試環節。
    “贏在手機桌麵?”
    “哈哈哈,對啊,這是一個原因。好些年輕小朋友手機裏應用還沒我多,除了人人都會裝的幾款社交軟件,基本吃穿用行,很少看到什麽新鮮玩意。你光視頻剪輯就有仨剛出的APP,不錯。”
    “...剪片子我是有耐心。”
    “另外表達欲,對媒體人來說很重要。再一點你做過貼吧吧主,組織線下粉絲活動經驗豐富,加分。”
    “OMG,追星沒白追,得虧我表達欲旺盛那天講了,應該寫進簡曆。”
    ……
    改完PPT,楊恕愈發看好小張的大膽提議,尋思這姑娘真是招對了。
    盡管今天這樣的會議,爭取紀錄片項目等同於自己往槍口上撞,但他認為是正確的事,必須一試,不到黃河心不死。
    就當醞釀著腹稿時,漂亮的女秘書噠噠跟在新總裁賀勇身後,隆重登場。
    主持人操著本地塑料普通話,也沒多囉嗦,簡單宣布會議開始……
    楊恕仔細觀察,暗忖不妙。
    發現新領導長相凶猛,法鬥似的,從入座便頂著一腦門官司的模樣,心情不甚晴朗。
    根據財報顯示,芒菓視頻前三季度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6,去年上半年累計收縮幅度更大超過了30;營收繼續下滑,淨利潤同比減少近17。
    幾檔頭部綜藝口碑滑坡,不止一家讚助常客已暫停合作,對非頭部節目,廣告金主們更是投放意願減弱。
    市場環境風雲變幻,內部競爭複雜外部競爭殘酷...想想也是,這情況任誰接手能輕鬆明媚得起來呢?
    所以深度投入製作優質內容,產品多樣化、渠道多元化,才是構建全媒體內容生態的發展之道。
    對,就按照這思路。
    楊恕一邊及時調整措辭,一邊注意聽台上各團隊負責人解說方案。
    什麽二次元偶像養成秀、女神真身互動養成秀,首檔嚐試虛擬親子關係的真人秀...各種腦洞奇招、技術創新,不瘋魔不成活,看得出大家都很想贏。
    新領導偶作回應,點評一針見血,若有明顯硬傷的節目提案,他絲毫不留情麵,直接一頓炮轟。
    回到地麵娛樂,領導才臉色稍霽。
    邀約、整合運營明星巡回演唱會,與大的音樂平台合作、舉辦校際歌手PK賽,經典重拍、新銳作家代表作的話劇改編等等項目,挨個順利通過。
    楊恕上台前,是《周末見》真人秀節目組,去年芒菓娛樂跟企鵝視頻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明星粉絲互動類網綜。
    製作成本不高,節目體量也不大,目標受眾範圍明確鎖定在三十歲以內的年輕群體。
    畫風呈現是粉絲當家、偶像配合,類似公主抱、壁咚、綁頭發、係鞋帶...有求必應,是“粉絲經濟”下的成功案例,播放量及話題度在去年百餘檔網綜裏位列前茅,號稱為“現象級”。
    “第二季內容上會有升級。環節的設置,包括特殊板塊的設置,會有製作上麵的升級。”
    《周末見》的總導演兼製片人方鳴在台上發言,提出第二季的口號【偶像周末見,你約我來見!】宣傳造勢已經鋪開,所有嘉賓選擇都將充分考慮網友意見。
    領導頻頻點頭,似乎很是滿意。
    “內容升級我們有一個特殊板塊,叫[人氣的力量],是讓粉絲和明星一起去做一件事情,比如一起跳廣場舞,一起來枕頭大戰,或者一起夜跑這樣比較正能量、場麵宏大一點兒的板塊。”
    方鳴詳細解釋提案,明裏暗裏自誇製作水準,“如果有可能,我們想申請一個吉尼斯世界紀錄……”
    “噗!”
    後排小張聽不下去,差點沒忍住。
    楊恕回頭斜她一眼,到底是年輕,城府不夠。雖然他自己也沒多夠吧...
    這位方鳴方導,是大他一級的同門師兄,按說自然親切,可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倆人在學校就互相認識,進了芒菓台關係卻不怎麽樣,見麵打聲招呼僅此而已,實際誰也不大能瞧得上誰。
    方鳴很不屑楊恕那套逞強假清高,成王敗寇的社會窮講究什麽吃相;楊恕則覺得方鳴做節目嘩眾取寵,挺會巴結領導,人還容易飄。
    啪啪啪啪——
    掌聲響起,《周末見》團隊結束演講,領導竟春風化雨地笑了,半開玩笑叮囑他們,首播前讓“大師”測一測,撿個良辰吉日。
    電視台有傳統,新節目上線要在錄影棚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拜拜,大型活動會殺雞放炮,去廟裏燒香。
    “領導您放心,官宣第二季那天,就是找人算過的。”方鳴討巧道。
    “嘁,封建迷信...”
    小張同學又在底下偷摸嘟囔,楊恕臨上台了,她握拳鼓勁,“老大加油!千萬別受影響。”
    楊恕清清嗓子:“這氣氛多好,比前麵融洽多了。”
    說完他走上台,屏幕投影切換。主持人是早年頻道演藝事業部的主任,現分管廣告,知道楊恕是個“刺頭”,便在轉場介紹時調侃聊了幾句。
    問到如何理解“現象級”,楊恕的回答眾人聽來八成是在揶揄方鳴,其實他是有意引出自己的提案:“能夠引發社會話題,而不僅僅上娛樂版新聞的,才能叫現象級。”
    “嗬嗬,有見地。”
    領導頗意味深長道。
    在座的反應均慢了一拍,揣測分析著局勢,少有人附和或爭論,多數隻是笑笑,靜觀其變。
    連楊恕本人也壓根不會想,新總裁對他早有印象,甚至是好感和期望。
    因為當年他入職那時候,不光筆試拿了最高分;麵試現場,芒菓台正值如日中天,別人都換著法兒地吹彩虹屁,隻有他直言平常不太看電視,大談互聯網,觀點很前衛。
    近期元旦播出的那集脫口秀節目,吐槽的風格雖是劍走偏鋒,但既有巧思也暗含許多信息量,是用心打磨過的。
    “那開始吧,小楊。”
    主持人下去,楊恕站得筆管條直,循序漸進道:“幾年前我做過一檔求婚真人秀,收視和反響都還行。
    到今天為止,國內市麵上還沒出現第二檔類似的,因為求婚這主題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了。重點是有的社會新聞都用演員充數,我們一綜藝節目,堅持找真人嘉賓。
    當時,團隊平均年齡在台裏是最小的,硬扛下來做到了周播,堪稱奇跡,對我本人的職業生涯影響也很大。
    成人之美,是好事。那時的同事、節目裏求婚成功的嘉賓,現在逢年過節的都還會給我發信息。”
    台下有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音。
    明白人都清楚,這檔節目很適合互聯網改造,避忌不談的原因,大家心照不宣——其中一位女主持因此成名而後加入[歡樂家族],不久前,被男偶像換掉,功虧一簣,銷聲匿跡。
    楊恕不理會眾人的眼光,一番兒接一番兒石破天驚:“為了這次提案會,我愁得茶飯不思啊。
    有天上班,運營實習生在我們群裏發了個短視頻,拍的是路邊早餐店。我五分鍾看完,不僅一下來了食欲,聯想過往經驗,琢磨著項目內容方向,好像重新燃起了那種挑戰不可能的熱情。”
    底下零星發出善意的笑聲。
    還有一部分視楊恕為競爭對手的人例如方鳴,暗自鬆了口氣。
    玩美食嘛,這賽道已經將近飽和,供大於求,節目多到觀眾都不夠用了,他還能整出什麽花來?
    “當然,做事不能光憑熱情。”
    楊恕完成了鋪墊,揭開正題,“經過小組群策群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發現,各平台的紀錄片版塊,內容都嚴重缺失。
    要麽堪比我台都市頻道的紀實新聞無聊中透著狗血,要麽就是走華夏台的老路,重金購買海外版權,然而收視率仍舊差得可憐。”
    眾人皆是懵逼,合著要拍紀錄片?
    這小年輕再怎麽瘋,他也不傻吧!
    “所以呢?你繼續。”
    總裁發話了,口氣聽著像有興趣。
    “所以我們組第一個提案,是美食短視頻紀錄片。”楊恕肯定道,“《早安故鄉》這個項目有趣又有意義,我們希望能夠合作,在將來打造出係列IP。
    不知道魔音是否買斷簽了獨家,那我們可以采購電台衛視的播放版權,去年丟掉的大廣告客戶都是食品類企業,沒準兒這項目還利於冠名招商。”
    屏幕PPT隨之換頁,截取了網上關於《早安故鄉》的評論和一些轉發,精彩鏡頭小張做成了動圖,放大突出了數據成績。
    台下人們消化不及,耳朵聽著楊恕這段話本無異於天方夜譚,盯著投影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被網友稱為‘三無’紀錄片?”
    總裁挪了挪身子,似笑非笑地問。
    “嗬嗬,戲稱。這屆網友文學素養可還行,明貶暗褒。”
    楊恕泰然道,“這‘三無’指的是無航拍,無名菜,無環境。明著像說,製作不如傳統紀錄片那麽精致,實際上總結了它最大的優點,真實、接地氣。
    拍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暖心暖胃。”
    “單看一兩集的數據,就魔音一家作參考,調查得並不夠全麵囉!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值得鼓勵,但是調子莫要起得太高了,楊導。”
    或許廣告招商戳到主持人的痛處,陸續也有人跟著提出質疑,認為紀錄片太冷門,觀眾很難會買賬,打造係列IP更純屬是放大話,瞎扯淡的東西。
    “哦不好意思,前幾頁確實是初期數據,後麵兩集今兒早上八點剛發布,距我上台過去四五個小時,最新的排名是...”
    楊恕邊說邊操作,跳到PPT尾頁。
    眾人啞口無言,愕然震驚——
    截圖顯示,《早安故鄉》進入圍博熱搜榜前十名,話題量過億!
    旅遊媒體、美食博主、還有音樂圈大V轉發安利;某瓣小組展開相關活動,提名心目中家鄉早餐的意難平...
    而作孽的是,好巧不巧排在它之後正是剛才熱火朝天討論的“現象級”,《周末見》的嘉賓推薦話題。
    當場被打臉,方鳴如坐針氈,恨不能把腦袋埋得更低,玩腦殼算撒子良辰吉日,封建迷信不可信!
    主持人緊抿著嘴,一時也搞不清該怎麽改口接茬,莫失格囉,餘光一瞥,靜候著領導指示。
    片刻,秘書附身用隻有兩人能聽清的音量,對總裁說了幾句。
    領導略一皺眉,旋即又舒展開泛起一絲苦笑,像話裏有話:“好大的路,要懂味啵,先講講第二個提案吧。”
    “啥意思啊...”台下非土著小張同學,茫然地自言自語。
    “意思就是路還長,要識時務。”
    旁邊有課代表翻譯,放緩了語速,故作深沉地解讀道,“你去看看熱評,這話呀,怎麽理解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