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科舉舞弊
字數:6034 加入書籤
這一件事情原本隻是當做是玩笑話,當做京城權貴子弟的飯後笑料。
都在嘲笑著一群從外地來的窮書生不知天高地厚,自討苦吃。
可是沒想到,這件事很快就傳開。
起初他們並不在意,可是這件事傳著傳著味道就變了。
京城的權貴子弟通過特權,拿到了非常好的名次,而其他地方來的學子,出身普通的學子卻因為家裏無權無勢也沒有銀兩可以打點,所以最後隻能落榜,十年寒窗苦讀就此白費。
這還不足。
這一次考不上也就算了,大不了再花三年,可是京城裏的權貴子弟卻還將人家全給弄到大牢裏去了,還揚言要讓他們在裏麵呆一輩子。
隨著這些傳聞傳揚而起的,還有梁啟他們平日裏作的一些文章,以及趙旭哲等人平日裏的文章。
雖然大多數百姓都看不出個高低,可是就他們會看得出來這些字寫得好看不好看。
從字體上來說,趙旭哲那些人的字東倒西歪的,梁啟等人的字則非常工整,一看就是下過苦工的。
除卻百姓,京城裏還有不少其他書生,以及的各方官員。
這會兒才放榜,從各地而來的書生也都還沒來得及離開,這會兒看到這些對比,再聽著關於科舉舞弊的猜測,這些書生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百姓們要是自己家裏可以出一個讀書人,那可是十分高興的事情,這些出身普通的書生,也讓他們輕易地代入到自己的情況。
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孩子也有這個能力可以考上一個好名次,結果最後卻被這些權貴子弟給頂替了,那得多痛心啊?
原本正在後宮好好享受著的楚玄瑾也因為這件事被鬧得不得不上朝。
看完呈遞上來的奏章,楚玄瑾一臉的不耐煩向左鄴問道「太師,你怎麽說?」
左鄴朗聲說道「稟陛下,臣覺得這些書生隻是因為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名次,所以才惡意散播謠言,如果放任他們,朝廷的威嚴,甚至於陛下的臉麵,都將被他們給踩在腳底,所以臣以為,絕不能姑息,必須嚴懲!」
楚玄瑾聞言頗為讚同地點了點頭,又向丞相程議問道「丞相,你覺得呢?」
程議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不由晃了晃神,想起自己當年也是從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位置。
隻不過,看了看楚玄瑾,又看了看左鄴,權衡利弊之後說道「臣以為,這些書生確實有錯,但是臣以為,隻需給他們一點教訓即可,嚴懲,還是不必了,總得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左鄴淡聲向他問道「丞相大人,如果人人都可以像他們這般挑釁朝廷威嚴,那麽以後朝廷的威信又該如何建立?日後百姓還如何信服朝廷的處置?!」
程議緊緊皺著眉,心裏不太認同對這些書生嚴懲,可是心裏更是知道左鄴的話的分量有多重,於是,默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不再爭辯。
左鄴見程議還算是識時務,唇角微微揚起,對楚玄瑾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應盡早處置,如此才能盡快安排殿試,盡快為陛下,為大周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才,為朝廷效力。」
「既如此,那就依著太師的意思,大理寺、刑部,你們去將那些質疑、鬧事的書生都給抓起來,具體的處罰……」話到此處,楚玄瑾的命令卡住了。
下意識看向左鄴,無聲地詢問應該要給什麽處罰比較好?
左鄴向他行了個禮,說道「臣以為,他們如此不將朝廷威嚴放在眼裏,應當剝去他們所有功名,流放邊疆,永世不得回。臣相信,有他們做例,便再無人敢挑釁朝廷的威嚴。」
大
殿裏的眾人聽到左鄴的這個處決,心裏紛紛一跳。
這太狠了!
這科舉裏麵的水分有多大,他們都非常清楚,這些人說的其實並沒有錯。
剝除他們的功名,對他們寒窗苦讀多年的學子來說已經是非常狠的一個處罰方式。
還要將他們流放邊疆,永世不得回,這,這實在過於殘忍。
群臣們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能從彼此的眼神裏看到相同的不忍心。
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反駁左鄴的意思。
程議聽聞後的第一時間,震驚地看向左鄴,最後卻欲言又止。
「既然眾卿都無異議,那麽就依著太師的意思去辦。」楚玄瑾擺了擺手說道。
他才不想去管這些破事,隻管讓他們操心就好。
程議的腦海裏一直回放著自己當年參加科舉時候,遇到的老丞相的畫麵。
那會兒他隻是一個普通學子,去參加會試的時候,緊張得不行。
尤其看到其他京城裏的權貴子弟,都有駿馬香車,旁邊跟著好些個小廝,吃的穿的各種各樣都準備得極好,隨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他們穿著官服的父兄。
考場的那些官員見到他們都熱情洋溢地上前和他們打招呼,然後聽著他們的好好照顧的話。
那會兒他便覺得自己能上榜的機會非常渺茫。
但還是秉持著不管結果如何也要努力一試的想法,所以還是非常用心地完成了自己的試題。
後麵他幸運地參加了殿試,最後官府的人前來告訴他是狀元的時候,他都驚呆了。
他看到榜眼和探花也都是熟知的才華橫溢卻出身草根的書生時,更為驚訝。
事後才知道,原本他們是不可能名列前茅的,狀元、榜眼、探花,甚至是前列的都是那些已經打點好的權貴子弟。
可是當時的丞相上奏,提出科舉有人舞弊,抓了一批涉事的官員,而參與了行賄的學子們也被剝奪了功名,取消了資格。
如果想要再獲功名,就隻能重新一級一級考取。
而失去了家族庇護的權貴子弟們,哪裏還能考得上來?
接受完官職之後,當時的老丞相就在大殿的門口,語重心長地拍著他的肩膀對他們說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要守護好這個國家,非常不容易,除了要陛下的英明,還需要各個臣子們的忠心以及一心為百姓的決心和堅定的毅力。」
那會兒他們還能看到被摘掉官帽帶走的參與了舞弊的臣子們。
丞相看著他們,眸光深遠地說道「你們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步他們的後塵。科舉的設立,是為了讓更多有真才實幹的能人參與到大周的建設,如果大周的朝廷都是像你們這般有能力的人來維護,那麽這將是大周之幸,百姓之福。」
老丞相的這一番話,語速不快,語氣淡淡,可是卻讓他們幾個年輕人聽得熱血沸騰,勢要用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業。
程議看著老丞相離開的背影,緊著拳頭,他希望,他有一日也能成為老丞相這樣的人,一個好官,一個踏實為百姓的好官。
現在,他成功坐到了丞相的這個位置,可是為了保住自己這一生好不容易得到的榮華,他不得不放棄掉一些東西。
當年以為會銘記一輩子的老丞相背影的畫麵,現在卻已經模糊得差不多。
他實在過怕了從前那窮苦的日子,他再不想回到那樣悲慘的生活。
隻有他留在這個位置上,他才有機會做更多為百姓好的事情,所以,有些事情,他也是不得已為之。
程議糾結了許久,最終還是開口道「陛下。」
左鄴微微眯了眯眼睛看向程議,「丞相可是覺得這個懲處不妥?」
程議說道「陛下,臣以為,太師的處罰自然沒有不妥,隻不過,臣覺得,這要處置的人太多,如果等都處置完畢才進行殿試,那麽這將大大延誤了春闈結束的時間。所以臣以為,不若先將鬧事的書生關起來,等春闈結束,再對他們進行處置。」
楚玄瑾聽著程議的話,也覺得有理,便向左鄴問道「太師覺得呢?」
「臣覺得丞相所言甚是。」左鄴沒有反駁,到底還是給了程議這個丞相兩分麵子。
程議聞言心裏鬆了一口氣。
他幫這些學子們晚了幾天流放,也算是對得起曾經老丞相對他的教誨。
不是他不願意救這些學子,而是這些學子犯的錯實在太大,他無能為力。
程議從宮裏回到丞相府的路上,一直都在這麽說服著自己。
關於處決的消息公布之後,坊間徹底炸了。
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有問題的科舉,學子們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竟然就要割除功名還要流放邊疆?
那一個個讀書人,一天天的隻知道讀書,讓他們去邊疆,那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大周的朝廷雖然已經被毀得差不多,但是也總還是有那麽幾個血性的。
也有一些雖然不敢違逆左鄴的意思,但是和程議一樣,也有些於心不忍。
於是在有人要遊街反抗的時候,他們便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到時候如果要追究,也追究不到他們的頭上,要反抗的是這些書生,又不是他們。
阻止?
他們阻止了,可是架不住這些力量太大,他們人手有限,實在阻止不過來啊。
這件事一直鬧到晚上,才稍微消停了一些。
第二天白天,一些曾經是寒門學子,或本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通過科舉改變了自己和一家人生活的官員門口,都出現了一床被褥,一些幹糧。
這不就是當年他們參加科舉時能準備的東西嗎?
這些東西一下子將這些官員們已經逝去的記憶給重新勾了起來。
當初他們參加科舉,除了想改變生活,何嚐也不是抱著一腔報效朝廷的熱血,想要給百姓帶來更好生活的決心?
他們的被子裏還放著一些被關進去的學子的一些會試的考卷。
有些臣子看著看著也忍不住拍大腿直呼一聲好,可是等反應過來後,卻愣在了原地。
考生們被抓的第二天,京城關於這一次科舉的不滿聲音更大了。
一些之前不敢說話的官員,也終究還是想起了當年的初心和熱血,也加入了不滿的表達隊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