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子無恙

字數:4602   加入書籤

A+A-


    太子隻要安然無恙,皇太孫就不會過早繼承大統。
    皇太孫不上位,這些擔憂就沒必要存在。
    隻要讓太子安然無恙,這些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這麽簡單的道理,我咋沒想到呢?
    咱回去就遍尋天下名醫,好好照顧太子!
    這小子不是說他能治愈太子的頑疾嗎?
    咱就把這小子弄到太醫院去!
    陛下若是不同意,咱就去請娘娘做主!
    藍玉一念及此,剛才的擔憂瞬間煙消雲散了。
    “太子即便治愈了,但根本問題依舊存在!”
    “一旦類似事情發生,依舊避免不了血流成河!”
    “君臣反目,消耗的可是大明的國力!”
    看都沒看藍玉依言,朱英自顧自的繼續說道。
    武將造反,皇帝殺武將,曆史上類似的事件不勝枚舉。
    以至於君臣不和,國力衰退。
    數次異族入侵中原,大多都是因為內耗導致。
    “曆朝曆代都沒解決的問題,咱又有什麽辦法呢?”
    朱元璋再次歎息著。
    朱英說的這些,朱元璋也不是沒想過。
    但這個問題好像無解,純粹是個死結。
    “你們這些芝麻官,簡直就是鹹操蘿卜淡操心。”
    “不過嘛,也不是無解,我有一法,可為萬世開太平。”
    朱英淡淡笑道。
    治愈太子隻能治標而不能治本,但這個法子卻可以治本。
    “你有何法?”
    朱元璋一愣,當即追問起來。
    先不論這小子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但直覺告訴他這小子不簡單。
    “我犯得著跟你們說嗎?咱還是談談賣豬的事情吧!大明寶鈔我是肯定不收的,你們有沒有其他的值錢物件,當作定金交給我的?”
    朱英直接選擇了岔開話題。
    朱元璋一愣,看樣子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是的出點血本了。
    朱元璋略一思忖,從懷裏摸出來一塊玉璧。
    這玉璧一掏出來,李善長跟藍玉就愣住了,頓時瞳孔都放大了。
    “老大,這玉璧可是傳家之物啊,怎可拱手送人?”
    李善長當即就阻止起來。
    豈料朱英隻是鄙夷的笑了笑,轉身就從懷裏也摸出來一塊玉璧。
    “我說你們幾個唱雙簧能不能先對一下台本?就像這玩意誰沒有似的!”
    “你這玉璧從何而來?”還沒等朱英繼續說話,朱元璋就一把從朱英手中搶過玉璧,下一秒,兩個玉璧竟然合二為一了!
    朱英也有些詫異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生來就在身上啊!”
    朱英倒是也沒說謊,這玩意他穿越過來的時候就掛在腰上了,雖然不知道前身是誰,但渾身上下也就這塊玉璧算是值錢貨了。
    那邊藍玉跟李善長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還沒請教,你高姓大名?”
    朱元璋雙手哆嗦著,看著眼前合二為一的玉璧,緩緩問到。
    難怪第一眼看見這小子,就覺得眼熟!
    “朱英!”
    朱元璋猛的抬頭,細細打量起眼前的朱英來。
    這玉璧絕無造假可能,天下就這麽兩塊,一陰一陽,陰的那塊當年朱雄英入土的時候當了陪葬品,陽的這塊朱元璋自己留在身邊,當個念想了。
    豈料此時竟然重現人間,難道咱那大孫子沒死?
    “我說你們幾個不去好萊塢簡直是白瞎了這麽好的演技!這樣吧,我知道你們對本公子的能耐不信服,給你們一個機會,天下大事,你們隨便挑一個問。”
    朱英哪知道其中隱秘,還以為是這群人不相信自己。
    為了這筆買賣,隻能用點子智慧,先征服這群古人再說了。
    朱元璋用眼神製止了身後的藍玉跟李善長的欲言又止,講手中兩塊合在一起的玉璧遞給了朱英。
    “這玉璧你可千萬要保存好,你放心,咱回去就送銀子過來,跟你完成交易。”
    “既然你要咱考考你,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咱就問問你,你覺得咱大明跟高麗之間,關係如何?”
    雖然還沒從皇長孫死而複生的震驚中回過神來,但藍玉跟李善長見朱元璋問了這個問題,也不由得同時震驚不已。
    老大竟然動真格了?
    這種軍國大事,用來考較這個年輕人?
    所謂高麗,也就是後世的朝鮮半島。
    自五代十國起,便是華夏的附屬。
    換言之,誰占據了中原,他們就給誰當孫子。
    但怪就怪在,這一次朱元璋建立了大明,那群棒子卻沒來上貢。
    反而直接退居到交界處的鐵嶺。
    以至於現在的大明朝堂之上,對此問題直接分成了兩個十分鮮明的陣營,一個稱之為鷹派,主張啥都別說,直接幹。
    一個稱之為鴿派,主張能說就說,盡量不幹。
    就這個問題,朝堂之上可謂是吵得不可開交,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讓步。
    “這還用說?”
    “咱大明跟高麗之間,必有一戰!”
    朱英話音落地,藍玉就興奮起來了。
    “俺也是這麽想的,那些棒子著實該修理一番了!”
    “朝中那些酸儒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壞了,有啥好爭論的?”
    洪武年間的大明武官,可不是明末那群廢物,放眼如今整個東南亞,這群人都是首屈一指的最大的暴力團夥。
    可謂是能打勝仗,戰無不克,專治一切不服。
    藍玉更是典型代表,對於那群文人主張的懷柔政策,早就不爽了。
    幹一架就能解決的問題,為啥還要哄著?
    這不是吃飽了撐的?
    “何出此言?”朱元璋強壓著心頭的震驚,越看朱英越像自己的大孫子,此時就連語氣都變得柔和起來。
    “咱大明兵強馬壯,僅僅遼東地區就有十萬精兵強將!”
    “高麗也不是傻子,豈敢跟咱大明開戰,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誰給他們的膽子?”
    朱元璋緩緩問到。
    “很簡單。”
    “大明的前朝是蒙元,這蒙元跟高麗世代通婚,因此此時的高麗十有八九都有蒙元的血統,甚至高麗內部親近蒙元的勢力可謂是風頭無兩。”
    “洪武大帝雖然把那些韃子趕回大草原喝風去了,但老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北方韃子的勢力依舊不容小覷,跟高麗之間也僅僅隻隔著一個鐵嶺罷了。”
    “你們知道高麗為何要向咱大明索要鐵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