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親生父母20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晏臻盯著晏殊看了好一會,他發現,這幾天一沒事,晏殊就會去看那小孩,難不成真的要給那小孩捐腎?
見晏殊不說話,他眉頭緊擰,“你可要想好,這不是什麽小事。”
那小孩縱然是可憐,可殊殊也沒義務去救,是人都自私,他隻想妹妹好好的,至於旁人,那是旁人的事。
聽見晏臻的話,晏殊撇了撇嘴,“我也沒說要。”
就在這時,病房門被敲響了,兩人頓時都望了過去,一個看起來十五六歲,背著書包的少年站在病房門口,看著病房裏的兩人,“請問,我可以進來嗎?”
晏臻看著對方,顯然沒見過,問道,“你是誰,有事嗎?”
徐旨走了進來,盯著病床上的晏殊看了兩眼,解釋道,“我叫徐旨,是何以昌的朋友,我想和你單獨聊聊可以嗎?”
聽見這話,晏臻明顯不悅,這人都找到這來了,還想支開自己。
等自己走了,這小少年還不知道要對殊殊說什麽,指不定和那對夫妻一樣道德綁架。
徐旨看著晏殊,又看了看晏臻,他不傻,看得出來病房裏的這男人很在乎關心小昌的這個姐姐,如果自己在這裏說明小昌的情況,請求對方救人,這男人肯定會生氣。
他看向晏殊,“姐姐,就幾句話,可以嗎?”
晏殊猶豫了片刻,看向晏臻,“哥,你先出去吧。”
晏臻眉頭緊蹙,就算對方是個還沒張開的小孩,他也不放心,可殊殊都開口了……
他猶豫了片刻後道,“那你有什麽事第一時間喊我,我就在外麵,不走開。”
這句話是對晏殊說的,也是在警告徐旨,自己就在病房外麵,不要亂來。
晏臻離開病房後,徐旨這才從自己的書包裏拿出了剛剛悄悄在何以昌病房裏順來的筆記本,放在了晏殊床頭邊的桌子上,“我們都知道你當初是被何叔叔何阿姨丟棄的,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他們為什麽要丟掉你,但小昌一直是把你這個姐姐放在心上的……”
晏殊眉心微蹙,“你想說什麽?”
徐旨緩聲道,“我和小昌是前幾年無意間偷聽到的,從那後,小昌就一直在關注各種認親網站,背著他爸媽偷偷找你。”
“他還經常會給你寫信,就在那筆記本裏。”
“前陣子,他知道了何叔叔何阿姨要來找你,高興了很久,但是又擔心,怕你不高興。”
“他其實沒抱著要你救他的想法,就隻是想見見你這個姐姐,他今天知道他爸媽對你做的事後,就更加不敢來見你了,怕你不高興。”
晏殊薄唇微抿,並不說話,眼前的這個小男孩說的話,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
見晏殊不太信的樣子,徐旨又道,“姐姐,你就去見見他吧,他最近情況越來越差,醫生說他怕是沒多少日子了。”
“你既然肯去看他,為什麽不能走進去和他說說話,就算何叔叔何阿姨再怎麽不是人,可小昌是你弟弟,一直都在惦記你這個從來沒見過麵的姐姐,你就去見見他,他也會高興很久……”
徐旨還想說何以昌小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裏的事,但又怕晏殊會覺得自己在編,就讓她捐腎,到底沒說這事。
聽到這的晏殊隻覺有些頭疼,沉聲道,“你出去吧。”
徐旨頓時急了,“姐姐,我說的都是真的!小昌他不讓我來找你,是我自己要來的……”
他還想說些什麽,可見晏殊明顯不想再聽的樣子,隻能拿著自己的書包,離開了病房,走時忍不住回頭又看了晏殊兩眼,“姐姐,說實話,你和小昌真的很像。”
徐旨走後,晏殊靠坐在病床上,不知道在想什麽,她目光觸及桌上的那本筆記本,猶豫了片刻,還是拿過來看了。
本子不是特別厚,看起來也就五六十頁的樣子,書頁有些皺皺巴巴的,應該是用了有幾年了。
她指尖翻動頁麵,少年的字跡很工整,字裏行間,都能看出他的真摯。
從第一頁看到三十頁,字跡變化從稚嫩到成熟,筆劃間也自信了許多,能看出是同一個人不同年齡段寫下的,可見不是一夕之間仿寫出來的。
說是信,倒不如說是日記,少年的滿腔心事和情感都寫在了上麵,吃到了什麽美味,或是看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抑或是父母吵架,他躲在房間裏,文末最後的那句“姐姐,要是你也在就好了”,看得晏殊心裏五味雜陳。
早已對親生父母不抱任何期望的晏殊並沒有想到,那個和她毫無感情交集,素未謀麵的弟弟,卻幾年如一日的念著她。
或許是一個人的孤獨,他確實很想要一個姐姐的陪伴。
日記內容來到了他生病的這部份,偶爾幾頁還有早已幹透的淚跡,其中一頁寫著一行銀行卡號和密碼,還有一個手機號碼。
少年心事重重,隻能在日記本上和素未謀麵的姐姐述說:姐姐,這是徐旨哥哥用他的身份辦的銀行卡,還有他的手機號碼,我在裏麵存了點錢,本來是想以後見到你的話,帶你去買好多衣服好吃的,同學都說女孩子最喜歡這些,我還想帶你去玩,但不知道夠不夠,就是我好像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今天我聽見醫生和爸媽說,我的情況越來越差,其實我自己也能感覺出來的。
爸媽對不起你,我好像也沒機會替他們贖罪補償你了,希望有一天,這筆錢能出現在你手裏,不知道你喜歡什麽,隻能你自己去買啦……
“沒想到這個小孩還挺成熟懂事。”晏臻在一旁看了一點後,感概道。
那對夫妻竟然還能養出這麽一個明事理懂事的兒子,真是稀奇。
他還以為那對夫妻樣出來的兒子,多少會有點他們這些當父母的影子,可這孩子分明純粹如白紙。
晏殊將本子合上,放在一旁,“可能,他和他爸媽也不是很親近。”
否則,他又怎麽會在日記上和一個素未謀麵的姐姐傾訴那麽多的心事和日常。
看來這對夫婦,無論是對待女兒還是兒子,從來就不是一對合格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