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徐樂獻策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第286章徐樂獻策!
“胡說八道,荒謬至極!”
徐樂一語出,頓時是驚動四方。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徐樂竟敢說出如此狂妄之話,這可是在挑釁上蒼啊!
那位禮部官員更是惱怒的問道:“是誰?竟敢對天神不敬,莫非還要惹怒天神,降下更多神罰嗎?”
徐樂傲然的走出班列,冷冷的開口:“是我說的,請問你是哪位?”
那位禮部官員原本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可是一見到徐樂,他立即就蔫了,說話都開始結結巴巴:“我,我乃……禮部侍郎馮訓久。”
他當然知道徐樂是誰。
開玩笑,這可是未來要位極人臣的存在,即便是在皇帝麵前,也是頗受寵信的紅人,他雖然是禮部侍郎,名義上和徐樂是同階,可是也不敢在徐樂麵前托大。
徐樂冷淡的說道:“禮部侍郎馮訓久是吧,好,我記住你了,等會我去拜訪一下馮侍郎。”
文官行列之首的宰相劉元忠,立馬是不樂意了,站出來說道:“徐侍郎,這裏乃是金鑾殿,豈是你任意放肆之地?還敢威脅同殿同僚,你好大的膽子!”
徐樂不卑不亢:“相爺此言差矣,我何時威脅馮侍郎了?”
劉元忠冷哼道:“哼,徐侍郎莫要揣著明白裝糊塗,你所說的拜訪,不就是威脅嗎?”
徐樂麵色不變,淡定道:“隻是拜訪一下,和馮侍郎認識認識,以後同殿為官,還要互相照拂一番,何來威脅?”
“夠了!”
龍椅上的仁宗皇帝聽不下去了,大聲怒斥道:“你等休要在此胡扯,眼下旱情洶湧,你們就不著急嗎?徐樂,你來說一下,為何反對馮侍郎的提議。”
徐樂拱了拱手:“是,陛下。”
“馮侍郎所言,因為我朝開春之時沒有祭拜天神,所以上天便降下神罰,此純屬是胡說八道,眾所周知,上天有好生之德,倘若僅僅因為沒有祭拜,便降下神罰,置千萬無辜百姓於死地,這樣的天神,還有什麽值得祭拜的?”
“百姓何辜?既然要懲罰,也該懲罰我等,而不是去傷及那些可憐的百姓。”
徐樂話音落下,許多人的臉上,都是露出沉思之色。
誠如徐樂所言,上天降下神罰,應該是懲罰他們,而不是去懲罰無辜的百姓,這和草菅人命,有什麽區別?
假如所謂的天神如此漠視人命,視人命如草芥,那麽也不配擁有人們的祭拜!
禮部侍郎馮訓久張了張嘴,很想說些反駁之話,可是他驚愕的發現,自己竟然無力反駁,他唯一能反駁的,就是說上天已經懲罰了仁宗皇帝,使得仁宗皇帝病重,但是一旦他這麽說了,他的小命恐怕也就要不保了。
在這個時代,君權神授,如果馮訓久聲稱上天懲罰仁宗皇帝,那麽豈不是說,馮訓久在明目張膽的說仁宗皇帝不配做皇帝?馮訓久也不是傻子,腦海裏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逝,壓根不敢說出來。
看見馮訓久沉默了,算是默認了徐樂的說法,仁宗皇帝鄭重的望向了徐樂,問道:“徐樂,既然你不讚同祭祀天神,那麽依你看,該如何解決這旱災?”
徐樂莊重道:“回陛下,微臣乃是武官,本不應插手此事,可是微臣不忍萬民受苦,所以不得不站出來,還請陛下原諒微臣冒昧之舉。”
仁宗皇帝沒好氣的道:“你盡管暢所欲言,朕赦你無罪。”
徐樂放下心來,說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建議:“陛下,實不相瞞,微臣有三條提議,其一,北方多高山,而高山上有冰雪融水,可以砍伐一些竹子,製成一條管道,將融水引入到農田裏;其二,挖渠引水,北方有許多水流充沛的河流,隻要挖出一條渠溝,就能將河水引入到幹旱之地;其三,深挖井水,地表雖然幹旱,可是地底深處還有水,隻要多挖幾口井,就能夠解決百姓的日常用水。”
聞言,仁宗皇帝眼前一亮,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惑:“徐樂,你所說的第一條,引高山融水,僅憑竹子能行嗎?”
其實不止是仁宗皇帝,文武百官也都是有點困惑。
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僅僅隻用竹子,怎麽引水?
徐樂正色道:“陛下請看,微臣早已有準備。”
徐樂拍了拍手,很快就從殿外走進來一名小太監。
那小太監的懷裏,還抱著幾節竹子。
徐樂並沒有絲毫猶豫,而是立即走上前,手腳麻利的將那幾節竹子拚接在了一起,這些竹子事先都被利刃打磨過,每一節竹子的開口處都被削薄,如此一來,就能很輕鬆的串聯起來,而且是天衣無縫。
“原來如此。”
“徐小公爺竟然還懂木工,真是讓人意外。”
經過了徐樂的示範之後,在場眾人也都明白了徐樂的意思。
將一節節竹子拚接起來,就能夠做成一條管道,便可以將高山融水引入到山下了,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奇思妙想,令人始料未及。
“陛下,至於微臣的第二條和第三條提議,就需要動用當地駐軍了。”徐樂示範完畢,然後又拱手說道:“不論是挖渠溝,還是挖井,都需要大量人力,光憑百姓自然是不行,微臣希望陛下可以恩準,命當地駐軍協助百姓,一同挖渠或是挖井。”
“好,朕準了。”仁宗皇帝非常的滿意,他當即說道:“劉伴伴,你立刻草擬聖旨,就按照徐樂所言,一一照辦。”
一旁的劉進忙不迭的躬身道:“老奴遵旨。”
毫無疑問。
現在大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匯聚在了徐樂身上。
眾人顯然是沒有想到,徐樂竟然還是有備而來。
而且徐樂所獻出的三條舉措,也是非常可行的,尤其是第一條,更是令人感到驚豔,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區區普通竹子,也能有如此大用處。
很多人對於徐樂,都是敬佩不已。
有人歡喜有人愁。
徐樂此番可謂是大出風頭,表現十分亮眼。
而站在文官行列之首的宰相劉元忠,卻是臉色難看。
徐樂表現的越是驚豔,他就越是惱火。
眼看著徐樂風光無限,這簡直比殺了他還要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