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處置官員和提拔人才
字數:5384 加入書籤
第337章處置官員和提拔人才!
太和殿中。
當秉筆太監陳文彬宣讀了幾道聖旨後。
整個大殿內,變得愈發死寂了。
“對朕的旨意,眾卿可有異議?”
龍椅上的明宗皇帝開口,打破了沉寂。
說實話,對於這幾道旨意,百官多少還是有點怨言的。
可是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全都是默認讚成了。
因為這些官員都知道,他們就算是反對也是無濟於事,現在的朝堂可不比以前,現在基本上就是徐樂的一言堂了,他們若是敢反對,恐怕連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尤其是前宰相劉元忠死了,給了文武百官極大的震懾,他們壓根不敢與徐樂為敵。
“陛下,您英明神武,臣等沒有任何異議。”
“陛下之決定,堪稱是高瞻遠矚,令微臣欽佩之至。”
“臣等佩服的五體投地。”
一些官員極盡諂媚的說道。
恨不得跪伏在地上,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
麵對阿諛奉承的官員們,新皇帝朱昊明顯是不適應,睜著大眼睛,有點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做些什麽,他隻能是求助似的看向了徐樂。
徐樂站在武官行列的最前麵,距離龍椅僅僅幾步之遙。
見自家外甥望著自己,徐樂不動聲色的朝著陳文彬點點頭。
陳文彬會意,當即是高聲喊道:
“陛下有令,宣新晉錦衣衛指揮使黃景忠覲見!”
此言一出。
頓時是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大殿內一陣動蕩。
百官們心裏都有些發慌,他們不知道皇帝召見新晉的錦衣衛指揮使做什麽?
下一刻。
穿著嶄新的飛魚服,頭戴禮帽的黃景忠,便一步步的走進了大殿內。
黃景忠跪在地上,滿臉鄭重的高聲道:“卑職錦衣衛指揮使黃景忠,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明宗皇帝抬抬手:“愛卿平身。”
黃景忠站起身來,躬身道:“謝陛下。”
陳文彬適時插嘴道:“黃指揮使,將你查到的事情,統統都呈報於陛下吧。”
黃景忠拱拱手,掏出了一本冊子道:“卑職近日來一直在明察暗訪,終於不負陛下所托,查到了許多事情,現在卑職便一一呈報,請陛下過目。”
“刑部尚書左興賢,大肆收受賄賂,在京城有宅院五座,錢財無數,還暗中私養了七名小妾,以及蓄養了幾十名門客,意圖不軌。”
“平章政事倪誌平,假借聖意出京,作威作福,接受地方官賄賂約莫三萬兩白銀。”
“大理寺卿夏建義暗中收取他人錢財,明目張膽的製造冤假錯案,罪大惡極。”
“戶部侍郎……”
黃景忠一口氣說出了二十幾名官員的名字,以及這些官員所觸犯的罪責,其中大部分都是收受賄賂。
這些官員的罪證,其實黃景忠早就查到了,隻不過直到現在才呈報上來而已。
眼下。
但凡是被黃景忠點到名字的官員,無一不是臉色難看,恐懼不已。
這些官員顯然都知道,新皇帝打算要做什麽了。
沒錯,就是殺一儆百!
所謂新皇新氣象,自然是應該要做出一些改變。
處置這些貪官汙吏,就是證明了新皇帝的決心和手段,和先帝迥然不同。
仁宗皇帝時期,對於這些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明宗皇帝不一樣,明宗皇帝顯然是要以雷霆手段,消滅貪官汙吏,震懾朝堂,促使吏治清明。
“將罪證都呈上來。”明宗皇帝朱昊按照之前徐樂教的步驟,平靜的說道。
秉筆太監陳文彬急忙從黃景忠手裏,將那本寫滿了貪官罪證的小冊子,遞到了明宗皇帝的手裏。
明宗皇帝隻是勉強看了幾眼,便正色道:
“如此看來,證據確鑿,這些罪行真是罄竹難書啊。”
“依照大康律法,刑部尚書左興賢等人,斬立決!”
明宗皇帝話音落下。
登時是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誰都沒有想到,明宗皇帝竟然下手這麽狠。
直接斬立決?
而那些貪官汙吏們,則是渾身發軟的跪在地上,一個勁兒的哀嚎求饒:
“陛下,微臣冤枉啊!”
“陛下,微臣隻不過是犯了點錯誤,罪不至死啊。”
“陛下,求您饒恕老臣一命吧。”
不過再怎麽求饒,都是無濟於事了。
皇帝乃是金口玉言,聖意一出,不容有違。
當即就有數十名禦林軍士卒,走進了大殿,將那些貪官汙吏們押到午門問斬。
眼看著二十幾名官員被押走,甚至其中還有刑部尚書這種官職極高的實權人物,剩下的文武百官們,皆是有些瑟瑟發抖,惶恐不安了。
眾多官員的心裏,不禁是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完全看不清前路究竟是喜還是憂。
看來在現如今的大康朝堂上做官,是一件有著高危風險的事情啊。
“前宰相劉元忠等人死了。”
“這回又處死了二十幾名官員。”
“現在的朝堂上,可是有些空空蕩蕩了。”
“我倒要看看,這位新皇帝如何收場。”
大殿之中,文武百官數量依然有很多。
隻不過和以前相比,足足少了五十多人。
這也是使得大殿內看起來空空蕩蕩的,十分的蕭瑟淒涼。
一些幸災樂禍之輩,則是等著看笑話。
因為顯而易見,很多官職出現了空缺,相當於是百廢待興,倘若不立即想出解決辦法,會出大問題的。
當然了。
這一點徐樂也想到了。
所以他早就已經想好了對策。
隻聽陳文彬高聲宣布:“陛下洪恩浩蕩,特事特辦,決定不拘一格降人才,即刑部尚書的職位,由刑部侍郎擔任,倘若刑部侍郎能力不足,則由刑部郎中擔任,以此類推,能者升之,庸者降之。”
“陛下已經決定,此後官員升遷,隻講能力和德行,不論資曆和出身。”
這個消息一宣布。
對於朝堂上眾多官員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因為之前官員的任免升遷,很大一部分看資曆和出身,就算是能力出眾,可是若沒有資曆,那麽也隻能是慢慢在底層煎熬,等到資曆夠了才能得到升遷。
然而現在,這個局麵被打破了。
新皇帝竟然取消了資曆和出身的限製?
這對於那些權貴子弟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一些年老體衰的老臣,同樣也是覺得不公平,這豈不是說他們要不得不卸甲歸田了?
但是對於很多年輕官員來說,卻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
這些年輕官員有能力,有衝勁,就是因為資曆和出身,導致官職很低,頭上一幫老家夥遏製了他們的升遷之路,所以讓他們看不到希望。
不過現在,一切都是改變了,倘若真的可以實現隻看能力和德行,那麽這些年輕官員就相當於是撥雲見日,即將要衝破陰霾了。
毫無疑問,這些年輕官員皆是振奮起來,一個個幹勁十足,摩拳擦掌,早就想擠掉屍位素餐的上司了。
“變了,真的變了。”
“新皇帝,新朝堂。”
“看來新皇帝的目標,是培養出年輕一代的肱股之臣。”
“我們這些老家夥,不中用了。”
文武百官,皆是唏噓不已。
他們切身處地感受到了朝堂的變化,也明白了新皇帝的登基,實際上是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已然是開始漸漸改變整個大康。
很多年紀很大的老臣,無疑是心裏不忿,並不想從高位上走下去,但是他們也知道,這由不得他們,從明宗皇帝登基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新的格局出現!
徐樂的目標,
正是建立新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