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光明正大
字數:3889 加入書籤
第483章光明正大!
過了臨平州,
便是到宣州了。
從月湖回來後,徐樂並未有停頓,隻是簡單收拾了一下,便率領黑虎軍離開了臨平城。
至於臨平州的一切,他都已經安排妥當了,朝廷會下派一些官員過來,再加上分完田地之後,百姓都非常的開心,也不會出現什麽意外,現在的臨平州百姓,擁戴朝廷還來不及呢,自然是不會做出什麽事情。
不得不說,徐樂這一招,確實是高明。
雖然沒有發錢,但是隻要分了田地,便等同於是讓百姓有了重新相信朝廷的信心,如此一來,整個臨平州的民心,必將漸漸的重歸大康。
說起來,徐樂已經使得兩個州府的民心,盡歸於朝廷。
雖然惠州的百姓,還沒有完全信任朝廷,但是隻要小皇帝和惠州李家聯姻之後,那麽惠州也會逐漸的轉變,從而是完全的歸附於大康。
這麽一算,南方一半的地盤,已然是回歸到了大康。
這個成果,無疑是太豐碩了。
隻要再拿下宣州,那麽朝廷掌控的南方地盤,就已經是超過了一半,那麽剩下的南方幾大家族,將會變得勢單力薄,再也沒有和朝廷叫板的能耐了。
所以說,宣州是重中之重。
宣州,必須要回到大康之手!
此刻。
徐樂坐在寬敞的馬車裏。
與他同車之人,除了兩位貌美如花的姑娘,張凝靜和如煙之外,還有一個向導,儒雅的李玉山。
閑來無事,徐樂一邊欣賞著兩位美女的風采,一邊淡淡的說道:“玉山兄弟,再講講這宣州吧。”
李玉山說道:“說起這宣州,確實是和其餘州府不太一樣,宣州的府城,名為宣州城,別名祝家堡,並不大,也不太繁華,城內人口也隻有十來萬而已,在繁盛的南方之中,算是一個小城池了。”
“宣州最熱鬧最繁華最大的城池,名為宣陽城,緊靠河岸,人口眾多,少說有五十萬人,是宣州的第一大城,不過卻不是宣州的真正中心,這確實有些奇怪,最繁華之城,卻不是府城,令人有點費解。”
徐樂有些心急的催促道:“重點說說這祝家堡。”
李玉山點點頭:“好,祝家堡之所以叫這個名字,當然是因為祝家堡一開始隻是一片荒地,自從祝家人來了後,在此建造了一座城,所以便取名為祝家堡。”
“經過了祝家人十幾代人的努力,祝家堡從一個小村莊,逐漸的變成了一座城,這祝家自然是功不可沒,凡是住在祝家堡的百姓,對於祝家都是頗為的信任和愛戴,這也是使得祝家在整個宣州,都是威望頗高。”
徐樂微微皺眉:“如此說來,要想拿下祝家,可不是一件易事。”
李玉山附和道:“祝家倆兄弟非常厲害,再加上有百姓支持,所以確實是很難對付,王爺可曾想過,用哪種方法,可以拿下宣州?”
徐樂輕輕搖頭:“暫時還未想到,不過俗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先去宣州看看,再見機行事。”
李玉山無奈道:“也隻好如此了。”
在李玉山看來,這宣州就是一塊極為難啃的骨頭,估計很難拿下。
畢竟祝氏兄弟,屬實是非同一般,要文有文,要武有武,還有宣州百姓的支持,祝氏兄弟就算是不敵黑虎軍,但也是可以憑借著百姓的擁戴,迅速組建出一支軍隊,說不定真的可以和黑虎軍抗衡。
所以,拿下宣州,實在是困難。
李玉山也仔細想了想,可是任憑他如何思索,也沒有想出一個完美的對策,這不免讓他認為,徐樂恐怕也沒有什麽好主意,估計要掃興而歸了。
半日之後。
徐樂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宣州地界。
事先已經告知了地方官府,所以並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一路暢通無阻,徑直是朝著宣州府城而去。
越是靠近府城方向,越是覺得奇怪。
因為沿途的風景,有些荒蕪,有著不少沙地,寸草不生。
這些沙地,在水草豐茂的南方,屬實是頗為罕見的,甚至讓人感覺驚奇。
誰也不會想到,宣州的府城,竟然會建造在一片荒漠之中,真是不可思議。
怪不得宣州百姓都對祝家非常崇敬。
能夠在荒漠中,打造出一座城,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決心?
祝家的祖先,真不是一般人啊。
看見了沿路的景象後,徐樂對於祝家倆兄弟,更加感興趣了。
祝家培養出來的子弟,不知道是什麽樣的。
不久之後。
徐樂一行人,已經漸漸的接近了宣州府城,也就是祝家堡。
不過還沒等他們靠近,卻是先迎來了黃景忠。
徐樂昨日就派黃景忠來了宣州,打聽查探有關於祝家的一切。
“啟稟少主,祝家堡緊閉城門了。”
黃景忠一過來,就匯報了一個驚人的情報。
“什麽?祝家這是什麽意思?”徐樂眉頭一皺。
他們到來的消息,祝家應該收到了,可是竟然關閉了城門,這是赤果果的表明,不歡迎徐樂等人啊。
黃景忠說道:“據說這是祝家兩兄弟的主意,他們要光明正大的和少主較量,並且還放話,若是少主失敗的話,那麽就要立即離開宣州。”
徐樂微微一愣:“和我較量?這祝氏兄弟不知道是狂妄,還是天真。”
毫無疑問,這著實是超出了徐樂的意料。
徐樂到了南方,經過任何州府的時候,都是會受到當地官府的禮遇,哪怕是宿州,地方官也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滿,依舊是會厚待徐樂,除了因為徐樂的攝政王身份外,他還有黑虎軍,給了地方官極大的威懾力。
可是在宣州,徐樂卻是遇見了與眾不同的事情。
祝家兄弟,居然要光明正大的與他較量,和他一拚高下。
這太直接了。
難免讓徐樂有點愣神。
回過神來後,徐樂的心裏,卻是暗暗一笑。
他對那些阿諛奉承,陽奉陰違,早已經厭惡了,現在這麽的直截了當,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省的他勾心鬥角,苦思對策,浪費腦細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