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壯士斷腕北方混亂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第510章壯士斷腕,北方混亂!
雲飛章簽署了一道宰相公函。
以十萬火急的方式,送往了青州,雲州等北方幾個州府。
公函上的內容很簡單,總結下來就倆字,撤退。
雲飛章以宰相的身份,命令幾個州府官兵撤退,退到洛水的東側,雲飛章打算以洛水為界限,構建一道防禦網,將整個北方分割成兩部分,他們堅守洛水東側,至於洛水西側,那麽自然是就要舍棄了。
當然宰相的公函,本來並不具備什麽效力,不過有了皇帝的禦印加持,那麽也就擁有了權威,之所以不直接下聖旨,也是因為雲飛章不想連累小皇帝,畢竟壯士斷腕這個做法,實在是會引發諸多罵聲,雲飛章想一個人獨扛,所以他發出宰相公函,就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其餘人的責任。
很快。
當宰相公函送到了幾個州府的知府手上後。
北方這幾個州,立即是進入到了一種混亂無序的狀態。
青州,雲州等幾個州府的官府官吏,都在收拾細軟行李,然後跟著駐紮的官兵一道,逃離地方。
官員和官兵的撤退,無疑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一些消息靈通之人,聽聞了此事後,同樣也是在收拾行李,攜家帶口的出逃。
這麽多人大規模的逃離,自然是瞞不過百姓們的眼睛。
一時間,謠言四起,風聲鶴唳。
“發生了何事?怎麽那些官員都走了?”
“何止是官員走了,就連官兵也走了。”
“嘶!究竟是怎麽了?”
“那幫王八蛋,打算舍棄土地,逃往京城!”
“什麽?他們瘋了?”
“他們怎麽敢舍棄我們這些百姓的?”
“那幫子貪官汙吏有什麽不敢的?聽說是草原人要打過來了,所以這些官員都逃命了,實在是太可惡了,一點氣節都沒有。”
“草原人攻陷了府城?那還等什麽,趕緊逃吧。”
“還逃什麽,現在已經晚了。”
“草原人雖然凶殘,可是和那些貪官汙吏相比,也是不遑多讓了,倒不如留下來,說不定還能留的一命,若是逃難,可就是真的生死難料了。”
“太可惡了,我們居然被舍棄了,簡直是罄竹難書。”
“唉,咱們的生死,難以預料啊。”
從官員和官兵逃離之後。
所有百姓,都是漸漸的議論紛紛。
當百姓們聽說了此事後,自然是十分憤慨的,同時又心裏惶恐不安。
一些百姓趕緊收拾東西,也是逃向了東邊。
不過更多的百姓,還是留了下來,選擇了觀望。
畢竟大多數百姓,還是無法舍棄自己的家業,尤其是手裏有田地的百姓,更是不願意放棄土地,要知道一旦離開,這些土地就不知道歸屬於誰了。
所以一多半的百姓,隻能是在恐懼憂慮之中,靜靜的等待。
隻有那些家大業大的地主富商,才有勇氣舍棄一切,他們帶上了所有的錢財,快速逃難,手裏有錢,自然不慌,他們還有重新崛起的資本和機會。
當然了。
所有百姓都在咒罵著那些官員,這種被舍棄的滋味,實在是太不好受了。
在百姓們的心裏,對於那些官員,無疑是恨的咬牙切齒。
同時,無數的謠言,散播了開來。
其中最大的謠言,就是說草原人攻打了過來,這才是嚇得官員和官兵逃跑了。
百姓們對此也是深信不疑,他們能夠想象到,強大凶悍的草原人是何等的可怕,堪稱是所向披靡,大康兵卒,壓根不是草原人的對手,畏懼而逃,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擔驚受怕之中,百姓們也是在等待在草原人的降臨。
隻不過。
出乎意料的是,很多百姓並沒有看見一個草原人。
草原人確實是大舉入侵了北方,但是隻占據了一些地盤,倒是沒有辦法攻占整個北方,所以許多地方的百姓,其實暫時並不需要擔心草原人。
百姓們最應該擔憂的,乃是山賊匪寇!
就如同是聞到了血腥味一樣。
那些山賊匪寇眼見官兵都走了,於是便趁機跳了出來,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攻占了幾座府城。
占領了城池後,強寇們可不會手軟,對待大康自己人,強寇們向來是心狠手辣。
所以這些匪寇們,開始在城內大肆掠奪屠殺,隻要是值錢物件,統統都搶走,就連雞鴨牛羊都沒有放過,許多百姓自然也是遭了殃,有的被當街砍死,有的被匪寇擄走被迫落草為寇,還有的女子被汙辱了。
好幾座府城之中,頓時是一派慘象,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城池的日子不好過,不過相對來說,村鎮倒是安全一些。
因為戰亂的緣故,很多村落都是自發組織本村的青壯年,組成了護村隊伍,這些青壯年雖然是烏合之眾,但是除了幾股強大匪寇外,其餘匪寇也都是烏合之眾,隻要不是遇到大批匪寇,那麽就能確保村落的安全,所以說,相比較官兵撤走後,毫不設防的城池,村落倒是好去處。
坦白來說。
伴隨著官兵的撤走,半個北方陷入到了瘋狂混亂之中。
洛水西側的北方,沒有了任何秩序,搶劫,殺戮,劍銀等等禍事隨處可見,弱肉強食的規則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人都癲狂了一般,發泄著心中的欲望,一些賊寇趁機壯大,不斷的吸收手下,然後占據一些城池。
許多百姓,無疑是在經曆著地獄般的磨難。
很顯然。
官兵撤退這一消息,第一時間就被草原人知悉了。
身為草原汗王,蒙育的英明神武無須多言,他自然是不會放過這麽一個好機會。
接下來,如同潮水一般的草原人鐵騎,迅速的肆虐著,以極為強勢的姿態,就在幾天時間內,便占領了洛水西側,與洛水東側的大康軍隔水相望。
草原人當然是快速攻占了幾座府城。
那些山賊匪寇們,壓根不是草原人的一合之敵,甚至不敢和草原人交戰,統統都逃回了險峻山林中,依靠著天險和對山地的了解,這些賊寇才能是苟延殘喘。
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草原人占據了城池後,倒是沒有再進行劫掠。
原因其一,乃是因為城內東西基本上都被賊寇搶走了,沒有什麽好搶的。
原因其二,蒙育目光長遠,並不在意眼前的得失,他下令草原騎兵不得襲擊百姓,要與百姓和睦相處,以此改變百姓對於草原人的固有觀念。
因此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草原人居然是對百姓秋毫無犯。
這和那些殘忍狠毒的大康匪寇,無疑是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