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開始變革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A+A-




    第512章開始變革!
    南巡返京後。
    徐樂僅僅隻休息了一天。
    緊接著第二日,徐樂就去了內閣衙門。
    宰相雲飛章率領一幹官員,隆重的出門迎接,直至將徐樂迎到最裏麵的公房。
    公房之內。
    徐樂和雲飛章相對而坐。
    薛二郎和蘇文德分別侍立在兩人身後。
    “王爺,如何變革?想必您已經有了主意吧。”雲飛章率先開口。
    沒錯,徐樂今天來,就是為了商議變革之事。
    徐樂既然已經打定了主意,那麽當然是不會半途而廢,他決定現在就開始變革,從內到外,從上到下的改變大康。
    “既然要變革,那麽就要徹底根除頑疾。”
    “變革有很多條,涵蓋了大康的方方麵麵,非常繁多。”
    “不過眼下的第一條,我決定從軍製入手。”
    徐樂正襟危坐,緩緩說道。
    他向來不打無把握之仗,所以他早就想出了很多條變革方案。
    隻不過變革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能操之過急,所以隻能是一條條的逐條施展開來,若是一齊施行的話,勢必會出現很大問題,甚至有可能會動搖國本,正是因為如此,徐樂才決定推行第一條方針。
    他之所以首先選擇軍製,原因很簡單。
    徐樂現在手握兵權,掌控著黑虎軍,乞活軍等等,哪怕他的新軍製會讓軍隊出現混亂,徐樂也是有能力平定,所以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隻要開頭弄好了,那麽後麵就好弄了。
    所以徐樂的想法,也是想搏個開頭彩。
    雲飛章問道:“敢問王爺,打算推行何種軍製?”
    徐樂正色道:“其一,將軍功製,作為軍中的主要軍製,其餘皆為輔,其二,製定一係列軍規,由督戰隊監督,其三,推行全民行伍製,每家每戶的適齡青壯年,都必須要入伍,進行長達一年時間的操練,選擇優秀者留在軍中,其餘人卸甲歸田。”
    雲飛章驚訝道:“前兩點,都可以理解,這全民行伍製,是不是有些過頭了?”
    徐樂搖頭道:“相爺有所不知,在當今之亂局下,官兵的戰鬥力太弱,而很多百姓都在逃兵役,要想讓士卒們的戰鬥力提升上去,這全民行伍製,必不可少。”
    雲飛章想了想,頷首道:“既然王爺意已決,那麽老朽願意全力支持王爺。”
    對於徐樂的變革方案,雲飛章並不是十分讚同。
    但是他也知道,徐樂的想法是正確的,他是門外漢,就不過多插手了。
    顯而易見。
    徐樂變革軍製的第一點,軍功製必須要成為軍中主流。
    將領的晉升,必須要以軍功製為主,積累的軍功越多,那麽軍銜也就是越高,如此一來,這自然是可以提起將士們奮勇殺敵的熱情和信心。
    第二點,則是督促將士們嚴格遵守軍規,很多大康軍的紀律很鬆散,許多士卒也是知法犯法,不將軍規放在眼裏,導致了軍規形同虛設,所以這點必須要改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倘若不遵守軍規,那麽將士們自然不能形成什麽戰鬥力。
    至於第三點,全民行伍製,卻是提升兵卒戰鬥力的關鍵,讓所有青壯年都進入行伍,進行一年的鍛煉,然後挑選其中的優秀人才留下來,這麽一來,就相當於是養蠱一樣,保留其中的最強者,那麽軍中士卒的素質,勢必會迅速提升。
    當然了,全民行伍製的附加條件,屬實有著不少,比如說給每名青壯年都發津貼,這才能讓青壯年心甘情願的入伍,錢給的多了,人人都想入伍,還比如說有手腳不便者,或者是生病者,就不需要入伍了,不能造成一些慘案發生。
    總而言之。
    徐樂推行的第一條軍製變革,若是能夠落到實處。
    那麽好處絕對是極其明顯的,估計隻需要一年時間,就能讓大康軍發生質的改變。
    一年時間,估計會讓大康精兵增加不少。
    並且改變所有大康兵卒的麵貌,不再是懶散無力。
    最重要的是,經過了行伍的曆練,幾乎所有青壯年,都是會身體強壯,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一旦戰事來臨,那麽可謂是能夠全民皆兵。
    —————
    在施行變革的同時。
    徐樂抽空,送別祝天闊祝天鴻倆兄弟。
    送別地點,當然是在京城郊外的涼亭內。
    徐樂端著一碗水酒,與祝天闊兩兄弟碰了碰,然後一飲而盡。
    他微笑著說道:“天闊,天鴻,讓你們倆受委屈了,還要跑到洛水河畔去打仗。”
    祝天闊正色道:“少主言重了,我們不委屈,少主推行的軍製變革,正合我們的心意,我們倆兄弟也是有些心氣的,不願吃嗟來之食,所以我們早就決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我們願意從小兵做起,一步步的升任將軍。”
    軍中目前以軍功製為主,所以初入徐樂麾下的祝天闊倆兄弟,也是隻能從最底層的小兵開始,依靠著軍功的積累,然後一點點的晉升。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徐樂才送他們去洛水河畔。
    洛水東側,大康軍嚴陣以待,是必然會發生戰爭的戰場,正是適合倆兄弟去曆練。
    相信以這倆兄弟的能力,一定會很快得到升職。
    徐樂說道:“祝家軍的弟兄,暫時不會編入任何大康軍,依然是會和你們並肩作戰,等到你們晉升為將領,祝家軍才算是名副其實了。”
    祝天闊躬身道:“多謝少主。”
    徐樂並沒有將祝家軍給拆散,這對於祝天闊來說,自然是意義深刻,他對於徐樂,也是充滿了感激,徐樂的信任,讓他恨不得為徐樂赴湯蹈火。
    “乞活軍主將閻鵬舉,就在洛水河畔,你們暫時去投奔他,不過你們不能並入乞活軍,切記。”徐樂叮囑了一句。
    祝天闊拱手道:“卑下遵命。”
    一番囑咐後,祝天闊和祝天鴻,再加上五千名祝家軍士卒,便踏上了征途。
    他們去洛水河畔,絕對不會安生。
    一場場激烈戰鬥,在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