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第三條官吏變革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第523章第三條,官吏變革!
內閣衙門。
公房之內。
徐樂主動來訪,與宰相雲飛章分賓主落座。
坐下來後,雲飛章便迫不及待的問道:“王爺,均田製推行的如何了?”
徐樂微微一笑道:“我大康北方,基本上沒有障礙了,經過了幾天時間的丈量土地,然後均分之後,至少大多數百姓,都已經分到了田產。”
雲飛章撫須笑道:“可喜可賀啊,這麽一來,百姓們就不會再忍饑挨餓了。”
對於均田製的好處,雲飛章非常的清楚,他心裏自然也是憂國憂民的,最想看到的事情,就是百姓們能夠吃飽穿暖,所以他極力擁護均田製,就是為了看到千家萬戶能吃飽肚子。
徐樂繼續說道:“不過在南方,均田製卻是推行太緩慢了,遇到了許多阻礙,那些世家大族掌握著大片土地,輕易不會願意拱手相讓。”
雲飛章倒是爽朗道:“南方情況複雜,慢就慢一些,想來也不會出現什麽大礙,那些世家大族最後,終究還是會低頭的,不然那些勳貴,就是他們的下場。”
徐樂點頭道:“相爺說的不錯,等到徹底掌控南方之時,便不會有人再敢反對均田製。”
停頓一下,徐樂說出了此番的來意。
“相爺,土地變革進行的差不多了,那麽接下來,便要開始第三條變革,即官吏變革。”
沒錯,徐樂決定趁熱打鐵,施行第三條變革。
第一條變革是軍製變革,第二條是土地變革,那麽第三條,就是與官吏有關了。
大康朝廷以官員,來管理這片廣袤的大地,除了百姓之外,官員就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官員的形象,基本上就代表著大康的形象,自然是不能懈怠,所以推行官吏變革,必不可少,絕對不能放鬆疏忽。
“王爺,你就說如何變革吧,老朽全力支持。”
雲飛章輕笑一聲,倒是沒有任何的異議。
從前兩條變革可以看出來,徐樂的決心是極大的,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雲飛章也是心服口服,他當然是不可能反對徐樂了。
徐樂想了想,說道:“以往官吏的任免或是升遷,主要是舉薦製和任命製,雖然有科舉,不過腐敗橫行,已經名存實亡,所以必須要進行變革。”
“官吏變革的入手點,我決定從選拔方式入手。”
雲飛章好奇的問道:“選拔方式?依王爺看來,如何進行選拔?”
徐樂說道:“官吏的任免和升遷,應當是能者居之,而不是注重資曆和出身。”
雲飛章提醒道:“對於官吏,每年都有政績考核,那些表現突出的官員,自然就會獲得升遷。”
徐樂頷首道:“這一點,倒是可以保留。”
“不過我要說的,卻是要建立學堂。”
雲飛章狐疑:“學堂?這和科舉,有什麽區別?”
徐樂正色道:“當然有區別,學堂有小學堂和大學堂之分,小學堂招收年幼子弟,不限條件,到了一定年歲後,可進行聯合考試,成績優異者,則是進入大學堂。”
“學堂所教授的功課,不止是文學,還有算數,天文地理,科學等等,小學堂的教課內容當然是簡單點,大學堂則是要複雜深奧些。”
雲飛章思索道:“原來王爺是要培養全才。”
徐樂點點頭:“對,就是全才。”
雲飛章犯難道:“這麽一來,就要在各地設立大量小學堂了,這倒是一件麻煩事,缺少老師不說,不論是老師的薪酬,還是學堂所需費用,都是一大筆開支啊。”
徐樂淡然道:“該花的銀兩,自然是不能摳搜,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一旦長久的施行下去,就會為我大康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才,從這些人才當中,選拔出一些官吏,水平絕對要高於以往大部分官吏。”
雲飛章附和道:“王爺此舉,確實是長久之計。”
徐樂話鋒一轉,說道:“不過,現在處於一個過渡期,可以添加一點,百姓舉薦製。”
雲飛章睜大了雙眼,吃驚道:“百姓舉薦製?王爺的意思,是由那些百姓來推薦人才?”
徐樂輕笑道:“確實如此,百姓們心中是最清楚,好官和孬官的區別,所以讓百姓們來決定,是一個大膽嚐試,那些經由百姓舉薦的人才,可以設一年的試用期,倘若政績不合格或者民間口碑不佳,自然是立馬退位讓賢。”
雲飛章心裏頗為震動,半天說不出話來。
對於這所謂的百姓舉薦製,他顯然還是不太確定的,在雲飛章的心中,他雖然不會瞧不起百姓,但是讓百姓來決定官吏,這看起來太荒唐了,讓他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他完全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明智之舉。
徐樂繼續說道:“官吏變革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監督,不能任由官員們胡作非為,除了每年的政績考核之外,時不時的監察,也是必不可少的。”
“咱們已經設立了巡察使,那些巡察使現在的職責,是監督均田製的推行,不過順帶著,還可以監察百官,從而是可以有效的遏製一些地方官的作惡貪婪念頭。”
愣了愣神,雲飛章終於是回過神來。
他望著徐樂,麵色複雜的說道:“原來王爺設立巡察使,早就已經是想到了監察百官。”
徐樂笑了笑:“巡察使這麽好的官職,不能浪費了。”
雲飛章對於徐樂,是徹底的服氣了。
之前徐樂和他商議,設立巡察使,隻說了監督均田製推行。
但是雲飛章現在明白了,徐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恐怕徐樂的真正目的,主要就是為了監督官員,巡察使這個官職,確實是可以對那些官員產生不小的威懾。
其實。
官吏變革的重點,大概有兩個。
一個是官吏的選拔,另一個是官吏的監督。
隻要做好了這兩點,那麽自然是可以高枕無憂了。
徐樂也是將重心,放在了這兩點上,除了巡察使外,徐樂還想出了建立學堂,培養長期人才,以及百姓舉薦製,這必然是可以改變官吏。
